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文物古跡介紹

1、山海關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森林公園
山海關
  在碧波萬頃的渤海之濱,綿延起伏的燕山山麓,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臨海,景色十分壯麗,這就是歷史名關,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山海關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F(xiàn)存的山海關關城和附近長城、城堡、墩臺都是明代建筑。據(jù)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將軍魏國公徐達見這里“襟山枕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于此”,建關設衛(wèi)!吧胶jP”因關在山海之間而得名。山海關位于秦皇島市東北部,北依燕山,東臨渤海,地扼東北通向華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時,這里是關內(nèi)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要道,戰(zhàn)時,則是兵家必爭之地。前人曾以“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詩句,來形容其險要。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沈陽)之間的“鎖”是恰如其分的。山海關之所以又稱為“天下第一關”,乃極言其……[詳細]
2、清西陵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15千米的永寧山下,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種最齊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國兩千年來陵寢建筑藝術最杰出的代表。在清西陵8300公頃的保護范圍上,建有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4座王爺、公主、阿哥園寢,共14座陵寢和兩座附屬建筑(永寺福、行宮)。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嬪、2位王爺、6位阿哥,共計78人。陵區(qū)內(nèi)矗立著千余間宮殿建筑和百余座石建筑,其建筑形式和規(guī)制明顯地體現(xiàn)著封建社會典章制度。四座帝陵、三座后陵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嬪、公主、王爺園寢則以綠琉璃瓦或灰布瓦蓋頂,這些古建筑環(huán)抱于蒼松翠柏之中,在浩瀚的林海中競相崢嶸。還有五色祥云縈繞的永寧山,綿綿屏立于陵寢之后。八功遙溯靈源的易水河緩緩流淌于大紅門之前,更使得清西陵乾坤聚……[詳細]
3、清東陵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森林公園
清東陵
  清東陵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最后一個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順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東(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園五座、公主陵一座,計埋葬14個皇后和136個妃嬪。清東陵入口處的文物保護碑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西距北京市區(qū)125公里,據(jù)說是順治到此打獵時選定的,康熙2年(1663年)開始修建。陵區(qū)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四面環(huán)山,正南煙燉、天臺兩山對峙,形戌寬僅50公尺的谷口,俗稱龍門口。清代在此陸續(xù)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諸陵園以順治的孝陵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均由宮墻、隆恩門、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樓及寶頂?shù)冉ㄖ䴓?gòu)成……[詳細]
媧皇宮風景名勝區(qū)
  涉縣媧皇宮,為國家AAAAA級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索堡鎮(zhèn)中皇山上,占地面積5平方公里。始建于北齊,是神話傳說中女媧氏“煉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地方,由朝元宮、停驂宮、廣生宮和媧皇宮四組建筑組成,占地面積550畝。計有古建筑135間,北齊石窟3個,北齊摩崖刻經(jīng)6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體,是我國最大的奉祀中華始祖女媧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蓬壺仙境”之美譽。其中的北齊摩崖刻經(jīng)群是媧皇古跡之精髓,共有六部:《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十地經(jīng)》、《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jīng)》、《佛說盂蘭盆經(jīng)》、《深密解脫經(jīng)》、《妙法蓮花經(jīng)》?探(jīng)面積165平方米,分5處刻于崖壁之上,共刻--13.7萬多字,字體有隸、楷、魏碑體,“銀鉤鐵畫,天下絕奇”,堪稱藝術珍品,是我國現(xiàn)有摩崖刻經(jīng)中時代……[詳細]
5、廣府古城 AAAAA
廣府古城
  廣府古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地處華北平原南部,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東南20公里處,距離邯鄲市區(qū)20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興建于元明清時期的古城墻保存完好,世界各地自發(fā)游客眾多,網(wǎng)上稱其為被遺忘的神秘古城,廣府古城這個名字開始流傳。廣府古城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戰(zhàn)國時期趙國毛遂封地。隋末竇建德在此建都,立夏國。明清朝這里成為直隸省廣平府。城東保存完好的弘濟橋,是趙州橋的姊妹橋。廣府古城是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的發(fā)祥地,在太極拳界執(zhí)大旗地位。目前國家體委正式公布的88式、24式以及在許多場合表演的,都是楊式太極拳或由其演化而來。在全國八大太極拳門派中,源于永年的已占其五。被譽為中國太極之鄉(xiāng)。2013年廣府古城晉升為4A級旅游景區(qū)![詳細]
承德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承德離宮”。它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動工興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落成,歷時89年。清代前中期的幾位皇帝幾乎每年都來這里消夏避暑,處理政務,通常是每年農(nóng)歷四、五月份來,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莊實際上已成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整個山莊占地564萬平方米,山莊可分為宮殿區(qū)和苑景區(qū)兩部分,宮殿區(qū)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苑景區(qū)又分為山區(qū)、湖區(qū)、平原區(qū)三部分。以山區(qū)面積最廣,約占山莊總面積的70%多。山莊集全國園林精華于一園,具有南秀北雄的特點。清代山莊內(nèi)共有亭子90座,堤橋29座,碑刻摩崖25處,假山疊石70余組,殿宇、樓堂、寺廟、亭臺、塔閣等各種建筑120余組,總建筑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康熙皇帝以4個字命名的36景和乾隆……[詳細]
7、金山嶺長城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盤桓在河北省灤平縣巴克什營花樓溝一帶的大小金山嶺上。大小金山嶺位于燕山第一峰霧靈山與古北口臥虎嶺之間,這里的山勢十分險峻,峰巒疊嶂,叢林若海,景色蒼茫。西面的古北口是進關的唯一關隘,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因其地勢險要、軍事位置重要,故被譽為“第二八達嶺”。1980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隊在對長城的保護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了這段長城。金山嶺長城分布在龍峪口、五里蛇口、磚垛口、沙嶺口一帶,長達50多公里,明代初年名將徐達督修長城,隆慶元年(1567年)戚繼光鎮(zhèn)守北疆,繼續(xù)興建眾多雄偉森嚴的敵樓和堅實雄渾的敵臺,這里遂成為萬里長城上構(gòu)筑最復雜、樓臺最密集的一段。這段長城共有敵樓、戰(zhàn)臺158座,建筑形式也各具特色,敵樓有磚木結(jié)構(gòu)的,也有磚石結(jié)構(gòu)的,建筑形式因山而異,一樓一式。樓墩有方形、圓形、扇形……[詳細]
正定古城
  正定古城地處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并稱“北方三雄鎮(zhèn)”,是河北省會石家莊的北大門。正定古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文化積淀深厚,享有“古建筑寶庫”的美譽。正定是一座具歷史悠久的旅游文化名城,據(jù)史料記載5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繁衍,春秋時期為鮮虞國,戰(zhàn)國時期為中山國,趙滅中山后,遂歸趙,秦時屬恒山郡,漢初置東垣縣,漢高帝十年(公元197年)代相陳造反,叛將趙利守東垣,次年,漢高帝劉邦率師攻克東垣,為表示從此天下真正太平,把東垣縣改為真定,至今一千四百多年來,這里一直是府、州、郡、縣治所,是當時北方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曾與保定、北京并稱為北方三雄鎮(zhèn)。至今正定南城門上還鑲有三關雄鎮(zhèn)的石刻匾額。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避世宗風幀名諱,才改真定為正定,并一直……[詳細]
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是河北省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北博物院由原河北省博物館、河北省民俗博物館、河北省文物出境鑒定中心、河北省文物交流中心整合組建而成。河北省博物館成立于1953年4月,館址設在當時河北省會保定市古蓮花池院內(nèi)的藏經(jīng)樓。1982年河北省博物館遷至省會石家莊市,借用河北省展覽館辦公并舉辦展覽。1986年河北省展覽館、河北省博物館合并改建為河北省博物館,次年正式開館。2006年河北省博物館啟動改擴建工程。2013年6月8日河北省博物館新館試運行開放。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揭牌并正式開放。2015年河北博物院完成整合組建。河北博物院包括主館區(qū)、建華館區(qū)、育才館區(qū)三部分。主館區(qū)位于石家莊市文化廣場,館舍建筑分為南北兩區(qū),北區(qū)建于1968年,原為“毛澤東……[詳細]
10、正定隆興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定隆興寺
  隆興寺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里街,是國內(nèi)保存時代較早、規(guī)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十大名寺之一。隆興寺位于距離石家莊15公里的河北省正定縣城內(nèi),始建于隋朝,時稱“龍藏寺”,唐朝改名為龍興寺,至宋朝時落成為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之后歷經(jīng)多次修葺,直至清朝康熙年間,形成了東、中、西三路并舉的建筑格局,規(guī)制日益完善,達到鼎盛時期。隆興寺占地面積為85200平方米,坐北面南,建國后,多次撥款修葺,仍按三路建制,正門(南門)外為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寺內(nèi)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天覺六師殿(遺址)、摩尼殿、牌樓門戒壇、慈氏閣、轉(zhuǎn)輪藏閣、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閣、御書樓和集慶閣、彌陀殿、龍泵牛亭,以及從崇因寺前來的毗盧殿等,其中天王殿、摩尼殿、轉(zhuǎn)輪……[詳細]
邢臺開元寺
  邢臺開元寺位于河北省邢臺市邢州北路中段。開元寺為唐開元年間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為我國歷代名剎,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禪宗二祖的傳缽之地和禪宗七祖神會大師的駐錫之地,元代皇家寺院。開元寺歷屆住持多為得道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詔敕建后,周世宗柴榮又詔建了大圣塔,宋徽宗趙佶賜名為圓照塔,此塔高108米,為古代中國之最,1250年元世祖忽必烈賜名為大開元寺,列為皇家寺院。開元寺占地45畝,坐北朝南,氣勢宏偉。該寺歷代屢有修葺,現(xiàn)存殿閣,主要為明代建筑風格。這些建筑雖歷經(jīng)千年滄桑,保存仍基本完好,不少遺物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開元寺現(xiàn)存主要殿閣四座,天王殿、毗盧殿、觀音殿和大雄寶殿(又稱三世佛殿),氣宇軒昂,巍峨壯觀,具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價值。其中天王殿,除了眾所周知的佛像外,四……[詳細]
12、曲陽北岳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曲陽北岳廟
  曲陽北岳廟位于保定市曲陽縣城西的北岳廟,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永平年間(500——512年),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廟,是皇家祭祀北岳恒山之神而建的一座廟宇。從正門朝岳門進去,沿中軸線一路往北,經(jīng)御香亭、凌霄門、三山門、飛石殿遺址到最北面的德寧之殿。德寧之殿是北岳廟的主體建筑,重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整個大殿建在石砌臺基之上。大殿面闊9間,進深6間,外帶回廊環(huán)繞,高30米,占地面積2009.8平方米,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元代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殿內(nèi)東西兩壁有唐代畫圣吳道子的《天宮圖》,兩幅畫各高8米,長18米。東壁畫為《云行雨施》,繪有眾多天神興云布雨普降甘霖,為民造福的形象,最大的人物高3.3米;西壁畫為《萬國咸寧》,畫的是眾天神勝利完成任務后偃旗息鼓、得勝回宮的情景。西壁的“飛天神”是壁……[詳細]
13、滿城漢墓 AAAA
滿城漢墓
  聞名中外的滿城漢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陵山主峰東坡海拔196米處。系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敖鹂|玉衣”共有完整的兩套,全部用玉片制成,玉片間以金絲相連綴,其價值之高,做工之精,世所罕見。其中劉勝的玉衣稍長,共用498塊玉片、1100克金絲制成,王后竇綰的玉衣與這件結(jié)構(gòu)相同,只是所用玉片和金絲數(shù)量略少而已!伴L信宮燈”是一盞高48厘米的鍍金宮燈,旁邊有一宮女跪坐執(zhí)燈,燈上刻有銘文。漢墓的結(jié)構(gòu)其本上是仿墓主人原來的宮殿所建,規(guī)模龐大,體積達2700立方米,主要由南、北耳房和前、后堂組成。后室的主室是存放漢白玉棺槨的地方。墓室內(nèi)還有完好的排水系統(tǒng)。乍一聽“滿城漢墓”有點耳生,但一提起“金縷玉衣”知道的人可就多了。滿城漢墓距……[詳細]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位于河北省涉縣赤岸村。屬全國先進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100個紅色經(jīng)典景區(qū)、全國首批國防教育基地。2008年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列為河北省首批免費對外開放單位之一。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位于涉縣河南店鎮(zhèn)赤岸村中央,由下院、上院、后院、司令部伙房、識字班等九個具有冀西南民居風格的四合院組成,占地面積3949平方米,是集一二九師司令部、太行軍區(qū)司令部、太行區(qū)黨委、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qū)司令部和劉鄧舊居等于一體的革命舊址,為當年晉冀魯豫抗日根據(jù)地的指揮中樞。院落內(nèi)至今保留著司令部會議室、辦公室、機要室、作戰(zhàn)室和劉伯承、鄧小平、李達、李雪峰、賴若愚、張磐石、何正文、等師首長的宿辦室。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劉……[詳細]
15、內(nèi)丘扁鵲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nèi)丘扁鵲廟
  鵲王廟,俗稱神頭廟,又名扁鵲廟、鵲山祠、鵲山神應王廟。位于河北省內(nèi)丘縣城西21。8公里的神頭村。1982年7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十五年《順德府志》記載:“鵲山廟者,祀扁鵲也”。內(nèi)丘扁鵲廟,始建年代久遠。據(jù)《魏書·地形志》載:“中丘前漢屬常山,后漢,晉屬趙國,晉亂罷,太和二十一年,復有中丘城,伯陽城,鵲山祠”。太和即北魏孝文帝年號,二十一年即公元497年,中丘即今內(nèi)丘縣。至元五年(1268年)《國朝重修鵲山神應王廟》碑記:“漢唐以來,像而祀之舊矣,五季之未,數(shù)經(jīng)殘記。周顯健中安-節(jié)度使陳思讓為重修之,是時碑刻已有王稱”。清康熙七年(1668年)《內(nèi)丘縣志》記:“鵲山廟在鵲山下,漢唐已有之,-不詳始建,宋仁宗璽封神應王,元學士王鶚,明諭德謝遷有記,三月初旬,來祀者方千里,歷代詩文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