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旅游景點介紹

  霍樓村東遺址位于信都區(qū)會寧鎮(zhèn)霍樓村東,年代為商、周。為邢臺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青山南遺址位于信都區(qū)皇寺鎮(zhèn)南青山村西南,年代為商。為邢臺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小西天遺址位于信都區(qū)龍泉寺鄉(xiāng)大寨門村,年代為唐。為邢臺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04、阜城荀園 AA
阜城荀園
  阜城荀園是為紀念京劇荀派藝術的創(chuàng)始人荀慧生而建,位于阜城縣光明西路與阜興南大街交叉口處,占地總面積2.5萬平方米。荀園采用“園中園”的形式,以人形景墻、透景窗隔離為三園,各園自成一體,又路徑相通。荀園西側是山水游園,游園采用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掇山理水,將亭廊等建筑物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圖為荀園西側的山水游園�!�[詳細]
  武安市烈士陵園:位于城區(qū)南關街南端,陵園內現(xiàn)保存有紀念塔5座,烈士碑8通,烈士墓18座,墓碑18通。記載著武安市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等時期犧牲的3416名烈士的姓名、籍貫及犧牲地點等情況�!�[詳細]
  冀察游擊隊烈士陵園:位于武安市西寺莊鄉(xiāng)西萬安村,1939年為紀念冀察游擊司令部抗日陣亡烈士所建,現(xiàn)為武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河西革命舊址:位于武安市石洞鄉(xiāng)河西村內,由人民日報社、新華社晉冀魯豫總分社舊址,報社領導人張磐石舊居,安崗舊居三座建筑組成,占地面積共857.26平方米,共有房屋65間。……[詳細]
108、魏青遺址
  魏青遺址:位于雞澤縣魏青村東南,遺址內共清理古墓葬64座,出土文物364件(套)。墓主郭氏家族歷代為官,墓葬所在地曾屬安祿山所建大燕國所轄,為研究唐代墓葬特點和當時的政治、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詳細]
圣井寺遺址
  圣井寺遺址:位于武安市城區(qū)康二城鎮(zhèn)九龍山腳下。始建于唐開元年間,宋元佑三年重修。明、清均有重修。存有大殿、天王殿、配殿遺址及根基,圣井遺址、明代石造像3尊,石質須彌座3個,明代石橋1座,明清至民國時期的石刻、碑刻10余通(件)。……[詳細]
  七十二皇窯遺址:位于館陶縣南徐村鄉(xiāng)東廠村內,始建于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生產的城磚和墻磚,由朝廷設立在臨清的“工部營繕分司”統(tǒng)一管理,用于修建皇宮和寢陵�!�[詳細]
111、沿莊古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沿莊古墓:位于館陶縣壽山寺鄉(xiāng)沿莊村,為漢代古墓。古墓現(xiàn)封土堆占地約10畝,高約18米�!�[詳細]
112、駙馬墳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駙馬墳:位于館陶縣南馬固村西南,占地為1畝,為漢代古墓。……[詳細]
西營清真寺
  西營清真寺:位于大名縣西營鎮(zhèn)西營村,始建于明代,系典型的伊斯蘭建筑。該寺附屬文物大殿門口2個獅子栩栩如生,磚雕精美絕倫,另存清、民國時期的2通碑刻�!�[詳細]
  中山懷王劉修墓位于定州市區(qū)西南,封土殘高約16米,周圍有城垣,呈長方形。墓道為斜坡狀,墓室南向,平面為“凸”字形,分墓道、前室、后室三部分,通長約61米。墓葬形制是西漢時期最高規(guī)格“黃腸題湊”,前室墓頂、墓壁用三層方木壘成,后室室壁為六層方木一橫一順疊壘而成,室頂橫鋪五層方木,動用柏木2000立方米。墓0-土大批珍貴文物,其中有金餅40塊,掐絲貼花鑲琉璃面馬蹄金、麟趾金3塊,大量炭化竹簡古籍。我國發(fā)現(xiàn)的馬蹄金很少,而掐絲貼花鑲琉璃面馬蹄金實屬罕見。麟趾金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我國的貨幣史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實物資料�!�[詳細]
  中山穆王劉暢墓位于定州市區(qū)南,封土高12米,直徑約40米,為夫妻合葬磚室墓,墓頂封土,墓室結構復雜,規(guī)模宏大,由墓道、東耳室、西耳室、前室、中室、東后室、西后室等部分組成。清理出金器80件,銀器25件,玉器32件,其中玉座屏、乳釘紋青玉璧、扇形玉飾片等,都是國內罕見的珍品。銅器、鐵器、陶器、骨器等共計1100余件,銀縷玉衣散片1000余片,石衣散片400余片,五銖錢235枚。出土的這些器物生動再現(xiàn)了當時東漢社會貴族階層的奢侈生活和雖死猶生的厚葬習俗�!�[詳細]
  中山簡王劉焉墓位于定州市區(qū)北,墓室龐大,封土堆積高闊,高約20米,長寬各約40米,面積1600平方米,平夯筑起,為石槨磚室墓結構,由墓道、東耳室、甬道、前室、主室和回廊等部分組成。出土隨葬器物比較豐富,共計401件。其0-土的石塊中帶有刻銘和墨書文字的共計800塊,銘刻內容多為采石場地名及參與修筑陵墓開采石料的郡國、縣邑、工匠名,如“北平石工衛(wèi)山作”、“望都石章于通作”、“新市石揚文”、“梁國盧孫石”、“毋極石”等等。這些銘刻大都是筑墓工徒的作品,它代表了當時民間流行的字體。其中多為隸書,說明東漢時期我國的字體已由篆書向隸書演變。這批石刻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我國書法的演變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特別是石刻出于工徒之手,尤其珍貴……[詳細]
117、安國藥都公園
  藥都公園位于安國市區(qū)東南部藥都南大街東側,南臨沙河灌渠。1996年5月建成。公園總占地12.4公頃,根據(jù)公園所處位置及服務半徑設三個進出口,一、西門為主門,寬20米,大門外設停車場,大門內廣場設聲控彩色噴泉,立意為“珠泉合輝”,入口背景為綠色樹叢和紅色花叢,兩側北以“藤蔓春暖”,南以“海棠香溢”為花木主題。二、北門寬9米,以照壁花壇園林小品為障景,后面為開闊湖面,入口兩側以植物景相襯映,東為“金銀果紅”西為“紫珠滴翠”。三、東門寬15米,以圓形草坪、花叢、密林為入口對景,題為“綠蔭托艷”,兩側以紫薇,美人蕉為主題的“夏日映紅”,展現(xiàn)植物夏景。園內分設兒童樂園區(qū)、青少年活動區(qū)、老年活動區(qū)、藥圃溫室區(qū)和山水主景區(qū),主景區(qū)建有兩個形狀不同的島嶼和三座拱橋,將水面分隔成大小不同的三個湖,西北兩湖湖面……[詳細]
  劉秀封將臺遺址位于安國市區(qū)東南10公里的堼頭村,臺高10米,周長30多米。西漢末年,劉秀為恢復漢室,與邯鄲王王郎在安國一帶交戰(zhàn)獲勝,劉秀令士卒筑臺,在此臺大封將士。此臺今已毀廢,遺址尚存。……[詳細]
  漢代安國城遺址位于安國市區(qū)東南7公里處的西安國城村北�,F(xiàn)存南北向長190米,東西向長180米,高1.8米的舊城基一段,近年陸續(xù)有陶缸、陶罐、陶井圈出土,多為泥質灰陶。清光緒《祁州鄉(xiāng)土志》載:“高帝既平項羽,六年(前201)八月甲子日,始封王陵為安國侯,置縣,冬十月……筑城,城在州治東南安國城村,遺址猶存�!薄�[詳細]
  馬家莊商周遺址位于安國市區(qū)北偏西8公里處的馬家莊村西,占地9萬余平方米。地表暴露大量陶片多為粗繩紋夾砂紅陶和灰陶,系鬲、鼎、豆等生活用具碎片。為商周村落遺址,因未大規(guī)模發(fā)掘,布局不詳。……[詳細]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