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西南鄧州市大十字街西南方,聳立著一座古老建筑———福勝寺梵塔。當?shù)孛裰V云:“鄧州有座塔,離天一丈八。”這座塔因1986年從其地宮中發(fā)現(xiàn)一批由金棺銀槨組成的佛祖葬具等稀世珍寶而聞名遐邇。福勝寺塔建于北宋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初建時為13級,高20余丈,后為兵燹所焚。現(xiàn)存的梵塔共7層,高36.7米,通體呈八棱圓錐……[詳細] |
位于板場鄉(xiāng)北3公里,由讓河和掛劍垛兩景區(qū)組成。掛劍垛孤峰入云,上頂部花崗巖石壁渾然裸露,由山下仰望,氣勢壯觀,可奪華山之險。峰下成溪,瀑瀑相疊,讓河兩岸,青谷漫野,竹林掩映處,小村人家,一副世外田園景象。讓河風景區(qū)山美、水秀、石奇、人和。讓河隸屬于內鄉(xiāng)縣板場鄉(xiāng),緊挨西去洛陽的51省道,距縣城約50公里。讓河之水,纖塵未……[詳細] |
寺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峽寺山)AAAA 位于南陽市西峽縣城西,與縣城僅一灌河之隔,312國道和寧西鐵路自公園山腳下穿過,與西峽火車站僅距2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公園總面積756公頃,園內群峰爭奇,鳥語花香,林木蔥蘢,溪流淙淙。紅腹,錦雞,畫眉、貓頭鷹等野生動物不時出沒,登半山亭,俯瞰山城美景盡收眼底。公園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以幽、靜、野、……[詳細] |
座落在南陽市臥龍區(qū)石橋鎮(zhèn)小石橋村西北約300米處,墓高8米,周長62米,四周圍繞八角形圍墻。墓前豎立前中科院院長郭沫若撰寫的碑文一通。其陽刻為郭沫若同志撰寫的張衡簡歷,陰刻為0南陽縣委撰寫的張衡傳略。兩側豎立明、清《漢徵尚書張平子墓》碑各一方。墓后150米處有平子讀書臺遺跡,墓東夏村為平子故里。墓園現(xiàn)已辟為張衡博物館,……[詳細] |
漢議事臺,原名議事堂,是三國時劉備和諸葛亮當年議事的地方。議事臺始建于漢代,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后,為議論軍國大事特意修筑的,臺呈圓形。魏晉以后,因屢遭兵燹,臺堂坍塌,幾乎廢棄。至明萬歷年間重建,將臺改為矩形,南北長80米,寬4米,高5米,磚石壘成。臺上建起紀念亭一座,亭系雙層,八角挑檐,上層八角背上,各爬陶制飛龍一……[詳細] |
漢桑城是一座世界上最小而又最奇特的城。面積十多平方米,城高2。7米,沒有城門,沒有城樓,只有11個城堞。城內上有一株枯枝蒼勁、霜皮虬柯的桑樹。據(jù)傳此桑乃關羽常系戰(zhàn)馬之樹。至明代,當?shù)毓俑譃楣派F鲆辉逊鹿疟な降某窃,故名“漢桑城”。漢桑城修得小巧玲瓏,七彎八叉的枯枝伸出城外,遠處望之,猶如一個古秀的盆景,典雅有趣。古桑……[詳細] |
張仲景墓及醫(yī)圣祠AAA 張仲景墓及醫(yī)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陽市城東溫涼河畔的高埠之上。張仲景(約150~219年)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今河南鄧縣穰東鎮(zhèn))人,曾官至長沙太守。他醫(yī)術精湛,著作也很豐富,由后人收集整理的《傷寒論》、《金匱要略》更是著稱于世數(shù)千年,歷來被奉為中醫(yī)的經(jīng)典之作,被人們譽為“方藥之祖”、“醫(yī)中之圣”。張……[詳細] |
彭雪楓紀念館坐落于鎮(zhèn)平縣城北隅,毗鄰公路,占地面積9200余平方米。迎面是彭雪楓的高大銅像,聳立于晶瑩剔透的花崗石基座上,使這位德才兼?zhèn)、智勇雙全的優(yōu)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聰穎剛毅的光輝形象栩栩如生地得以展現(xiàn)。石基上鐫刻的“彭雪楓”題字,選用本人墨跡,下筆有神,灑脫蒼道,別有韻味。銅像兩側的兩塊石碑,一碑介紹彭雪楓的生平事……[詳細] |
菩提寺位于鎮(zhèn)平縣老莊鎮(zhèn),始建于唐,唐高宗永徽年間(公元650——655年)由菩提禪師朱智勤主持營建,以后各代有興有廢,是中原八大名寺之一,河南省唯一的一座園林式寺院,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與開封相國寺、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一樣聲名遠播。清康熙時,襄陽十方主持在此披荊斬棘、擴-教、開山辟麓而鼎建。寺院坐落在山水環(huán)……[詳細] |
真武頂旅游度假區(qū)位于河南省南召縣崔莊鄉(xiāng)和馬市坪鄉(xiāng)境內,地處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北緣,屬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真武頂園區(qū),總面積45平方公里,包括真武頂風景區(qū)和百尺潭風景區(qū)。距南召縣城28KM,距省會鄭州250KM,距南陽99KM。度假區(qū)以水體景觀為基礎,以峽谷、高山、瀑潭、森林、山花為依托,以道家文化(代表人物真武帝、……[詳細] |
丹霞寺位于南召縣東北部,留山鎮(zhèn)北五公里處。因后山前嶺土質紅色,建寺初取名紅霞寺、仙霞寺,后更名為丹霞寺。寺廟區(qū)后靠蟒垛山,左鄰青龍山,右依白虎山,附近有紅蜘蛛山,遠處有檔子山作屏障、玲瓏山相照應,氣勢雄偉而幽靜。九龍河自寺前蜿蜒流過,環(huán)境優(yōu)美青秀。丹霞寺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八大名寺之一,伏牛山寺廟之首,豫南禪宗圣……[詳細] |
南召石人山南麓景區(qū)內層巒疊嶂,古木參天,流泉飛瀑,碧水幽潭,集北雄南秀于一體,被譽為’中原勝景’。整個景區(qū)有:真武頂景點,百尺潭瀑布景點,丹霞寺景點。……[詳細] |
九龍溝瀑布群景區(qū)位于石人山南麓龍?zhí)逗右粠焦戎,距縣城28公里。龍?zhí)逗幼允松侥下吹莫毶揭粠ы樄榷拢烬執(zhí)稖弦粠б蛏絼莸碾U峻和急劇的落差,在約4公里的河床中形成10余個高低不等的瀑布,最大落差130余米,最小也有10余米,一瀑一潭,潭瀑相應。白龍瀑自橫臥的巨巖上沖瀉而下,酷似白龍滾動;青龍瀑自峽谷清幽處折轉而下,恰如……[詳細] |
南召五朵山景區(qū)AAAA 五朵山位于南陽市南召縣西南部伏牛山東南麓,距南召縣城38公里,南陽市區(qū)80公里,207國道轉景區(qū)旅游公路可達,是集道教文化、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山岳型風景旅游區(qū)。景區(qū)占地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地質結構奇特,地勢地貌復雜,北大河和排路河呈“八”字形向上延伸,主峰海拔1715米,山勢巍峨,峰巒疊嶂,在南北一線三公里內……[詳細] |
佛溝摩崖造像位于方城縣小史店鎮(zhèn)東南8公里的香山山腰。是河南省西部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處石雕造像。雕鑿于唐宋之際。造像分別鐫刻在南北兩塊自然巨石上。北石高約3.10米,寬約3.30米,南石高約2.60米,寬約2.70米。總計雕像32龕138軀,最高1.4米,最低0.2米。主要有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詳細] |
位于方城縣二郎廟鄉(xiāng)北5公里許。因該山有普嚴寺,尊奉大乘教而得名,為佛教名山。長21公里,寬10公里,主峰雙山海拔711.2米,屬桐柏山脈。有黑石山、白石山、玉皇頂、蔡山、霸王山等20余座山峰。大乘山歷代名勝有六寨(白龍寨、金門寨、周家寨、大寨、石頭寨、賈寨),六洞(石佛洞、老虎洞、霸王洞、白馬洞、主仙洞、三道洞),五寺……[詳細] |
方城七峰山AAAA 又稱七頂山,古稱七石山。《魏書·地理志》載:七峰山古稱七石山,因山有七峰列峙,如筆架然,故名。位于縣城北15公里處。方圓105平方公里,山勢峭拔,壁立千尺,層巒疊嶂,洞谷險幽,飛瀑流泉,風景奇秀。主峰海拔760.3米,為方城縣最高峰。有泉白山、天明寨山、杏山、火精嶺等10余個山峰。峰西有一山溪,蜿蜒跌宕而下,形成諸多階……[詳細] |
又名方城山、北武當山,俗稱小頂山。位于方城縣獨樹鎮(zhèn)北9公里處,海拔716.8米,山勢雄渾,峰險洞幽,怪石突兀,群山拱之。相傳道教仙翁黃石公在此傳兵書與張良,故稱黃石山,又與湖北武當山相對為道教勝地,故稱北武當山。相傳葛玄仙翁、真武帝君(俗稱祖師爺)、張三豐等先后飛升或-于此。傳謂山上廟觀始建于西漢文帝年間,至明代最盛,……[詳細] |
花洲書院AAAA 乍提花洲書院,也許知道的并不多,因為它畢竟沒有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應天府書院等中國古代四大書院聲名顯赫,但倘提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則人們一定會耳熟能詳,花洲書院雖在名氣上不能和四大書院相比,但也是我國古代很有影響的高等教育機構。書院創(chuàng)始花洲書院始建于宋代慶歷年間,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詳細] |
南陽漢畫館是一座收藏、陳列和研究漢代畫像石的專業(yè)性博物館,她是我國建館歷史最早、規(guī)模最大、藏品數(shù)量最多的一座漢代畫像石刻藝術博物館。南陽漢畫館始建于1935年10月,當時的館舍位于南陽民眾教育館內(今臥龍區(qū)廣播站后院)。館藏漢畫像石118塊。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羅震撰寫了“南陽漢畫館創(chuàng)修記”碑文。解放后,隨著大量散存……[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