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第一批寧波市農房改建示范村

第一批寧波市農房改建示范村

  根據《寧波市農房改建示范村創(chuàng)建申報和考核驗收辦法(試行)》(甬建發(fā)〔2020〕106號)有關精神,經研究討論、綜合評議,決定將2020年度通過省市級美麗宜居示范村驗收且符合農房改建各項工作要求的海曙區(qū)龍觀鄉(xiāng)雪岙村等28個村莊同步認定為我市第一批農房改建示范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行人甚異之,復前行,雪岙村是也。根據自身特點,計劃實行統(tǒng)一征地、分塊實施,建設極具山村特點的美麗新農村。近年來,雪岙村的百畝桃園名聲鵲起,一到春季花開時節(jié),周邊游客紛至沓來,頗為熱鬧。登山覽勝,花開眼前;閑庭信步,云移天邊。在桃花的氤氳的香氣里,輕擁繾綣。行走如此純粹的風景中,不妨趁機放松一下自己。……。
  永旺村地處莊市街道東部,與蛟川街道接壤,中官路、繞城高速、北外環(huán)東延三條道路穿村而過,使村里的交通很方便,地理條件較為優(yōu)越。由原阮家、田野王、永豐三個自然村在2001年6月合并而成,全村區(qū)域面積為2.69平方公里,現有村民920戶,人口2008人,61個村民代表,93名黨員,耕地面積達960余畝。2015年村級經濟收入240余萬元,農村主要勞動力以經商、務工為主,外來人口達4670余人。在區(qū)委、區(qū)……。
  三塘村位于天童太白山麓,西晉古剎天童寺東首,東北兩面與北侖區(qū)春曉,大碶兩鎮(zhèn)隔山相望。天童國家森林公園與村毗鄰。全村青山環(huán)抱,翠竹蔥蘢,一年四季云山渺渺,溪水泱泱,百囀長聞,是最令人向往的宜居宜游之地。全村由四個自然村落組成,常住621戶,1328人,在冊耕地710畝,山林3962畝,個私企業(yè)10家。村黨組織有中共黨員60名。村委會下設6個村民小組,35個村民代表。民兵、婦聯(lián)、老年協(xié)會等自治組織建立……。
  岐西村位于瞻岐之西,因瞻岐俗稱東岙,岐西乃稱西岙。西岙三面環(huán)山,一面朝海,中間一條小溪穿村而過,小溪兩邊的道路是村中主路,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溪流東西兩側的居民錯落有致,與周邊的自然風景協(xié)和相彰。岐西村村民以楊、趙兩性為主,楊性約占半數。其他還有章、陳、王、周、張、謝、葉、朱等20余姓氏,現有400余戶1300多人。1946年至1950年5月,岐西村屬瞻岐鄉(xiāng);1949年5月后建村,屬鰲山鄉(xiāng)。農業(yè)合……。
  陸家堰村,北緯29°46′,東經121°34′,位于鄞州區(qū)南鄉(xiāng),姜山鎮(zhèn)的東面,離鎮(zhèn)區(qū)4.5千米。村內有四個自然村,分別為上郁、許家橋、河南、河北。目前共有人口887人,總戶數370戶,另有外來人口670余人。村域總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993畝,一條主要河道穿村而過,總長度3132米,河道平均寬度19米,河網水面率為6.7%。2010年集體自營收入約為30萬,人均自營收入約338元,村工農……。
  清《光緒忠義鄉(xiāng)志·村族》:“爵岙,白巖山原,以岙多黃爵(鳥名,通雀)因名。后因甲字書寫方便,通寫甲岙。1950年建立甲岙鄉(xiāng),轄甲岙,呂夾岙,嶺下,嶺光。1957年改甲岙大隊,轄呂夾岙。1961年分為甲一、甲二、呂夾岙三個大隊。1968年甲一、甲二合并為甲岙大隊。1970年分甲一、甲二兩個大隊。1983年改甲一、甲二、呂夾岙行政村。2005年2月合并為甲岙行政村包括呂家岙自然村。甲岙村……。
  石門村地處溪口鎮(zhèn)西南部,2004年8月行政村調整后由原長龍頭村、金竹地村、石嶺村、高坑村、村一、村二合并而成。全村共有30個自然村,村民小組73個,戶數1285戶,人口3279人,耕地面積2123畝,山林面積14700畝,其中毛竹山近萬畝。它是溪口鎮(zhèn)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行政村。 竹鄉(xiāng)石門是古村  石門村境內多姓毛,據宗譜記載,始祖毛旭,是衢州江山石門村后唐(公元923-935年)進士仁鏘公季子,他……。
  以謝界山片村命名,村屬山區(qū),相傳古時屬溪口,與界嶺相近,取名界謝村,解放時兩村相分,取名謝界村,以毛、陸、單三姓為主。謝界山原屬溪口,與界嶺是同一個村,解放后因人口增多,改為謝界山村,劃到萬竹鄉(xiāng)。謝界山村……。
  據光緒《慈溪縣志》云:“學士橋,宋元佑初建。宋學士舒亶居此�!币詷蛎濉�1949年初為慈溪縣大隱鄉(xiāng)九、十保。1950年為大隱鄉(xiāng)五、六村,鄞縣岐陽鄉(xiāng)五村。1954年劃入余姚縣。1956年建立光明、第一高級社,1961年為大隱公社墻里洪、城山、舒夾岙大隊。1981年墻里洪大隊更名為學士橋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為大隱鄉(xiāng)學士橋、城山、舒夾岙村民委員會。1986年7月為大隱鎮(zhèn)學士橋、城山、舒夾岙村村民委員……。
  燕窩村由原紫龍廟、洪家祥、舒家山、東灣界四個自然村合并。燕窩山離姚城南首約三十華里,海拔500米。東接陸埠,西連黃明,北通梁輝,南達蘭山,東西約十華里,南北五華里的狹長山鄉(xiāng)。燕窩行政村現有農戶780戶,總人口2187人,人均收入3700多元。耕地面積1351畝,山林面積9180畝,茶葉地面積399畝,全村總面積7.78平方公里。行政村2001年設立黨總支,下轄農業(yè)、老齡、流動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 ……。
  杏山村,原稱鸚山村,以轄區(qū)內有鸚山而得名,鸚山之名,據說是早年有樵夫在打網山上打柴,發(fā)現山東麓摩石壁間飛出一對鸚鵡,村人以為吉祥之兆,因把打網山改稱為鸚山,村便以此得名。杏山村位于黃家埠鎮(zhèn)東南部,距鎮(zhèn)政府駐地7.5公里,以杏山湖聲譽得名。東倚東山支脈,與臨山、牟山兩鎮(zhèn)連崗,南界牟山鎮(zhèn)吳昂頭村,西北與本鎮(zhèn)回龍村毗鄰。幅員面積5.16平方公里,有耕地2790畝,人均0.9畝,山林1500畝,水面700……。
  曹一村位于小曹娥鎮(zhèn)東南,村域面積2平方公里,9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全村常住戶920戶,戶籍人口2430人,以農業(yè)生產為主,07年我村工農業(yè)總產值9950萬元,人均收入8150元。村成立了蜜梨、葡萄專業(yè)合作社,其中蜜梨已先后獲得了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浙江省綠色農產品基地,連續(xù)3年獲浙江省精品水果金獎、獲寧波市專業(yè)特色村、余姚市農村青年星火示范基地。新品歐亞系列獲寧波市優(yōu)質獎、寧波市家庭圖書室特……。
  《唐氏宗譜》云:“惟顯隆公主簿才長,隱居土塊,三子在旁,冢嗣相公遷此高崗,慕召伯舍,厥溪名棠,斯干筑室。”考唐氏始祖崇相公自嵊縣北莊土塊遷居棠溪以來,已歷700余年,傳四十余代,當時已有棠溪之名。棠即甘棠,俗稱野梨,昔召伯循行南國,舍與甘棠之下,后人愛其樹而不忍翦伐,因有棠蔭之義。昌朝公慕召伯舍于甘棠下之義,居棠溪之濱,遂名其村曰棠蔭。光緒丙申張應奎壽唐香山太翁七十榮慶詩中尚有“七秩筵開棠蔭村”之……。
  因村東有外杜湖,村西有白洋湖而得名雙湖村。民國36年(1947)至解放初屬鳴鶴鄉(xiāng)。1950年6月為鳴鶴鎮(zhèn)英雄村、前進村和杜湖鄉(xiāng)三村。1959年3月屬鳴鶴管理區(qū)。1961年11月為鳴鶴公社翁家岙、五聯(lián)、瓦窯頭大隊。1969年8月分別改名為鳴鶴公社八、九、十五大隊。1981年7月八、十五大隊分別復名為鳴鶴公社翁家岙、瓦窯頭大隊,九大隊更名為鳴鶴公社前進大隊。1983年9月為鳴鶴鄉(xiāng)翁家岙、鹽倉、瓦窯頭村……。
  因村委會駐地在梅山,此村四面環(huán)山,多梅樹,因稱梅山。后居民下遷,廣種楊梅,稱楊梅山頭。后裔為懷念祖先,復稱梅山。1958年成立大隊,1983年改制為行政村。2016年行政村規(guī)模調整,馬回頭、廟下、塘里餅、東頭溪并入。梅山村……。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窗閹捐纾归柡鍥ュ灩閻鏌¢崶鈺佇ョ痪楣冪畺閺岀喓鈧稒岣跨粻姗€鏌¢崱妯荤叆妞ゎ叀娉曢幏瀣喆閸曨偒浼� 44010602000422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