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寧波市 > 鄞州區(qū)旅游

鄞州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慶安會館位于寧波三江口,又名“甬東天后宮”,是一所祭祀中國航海保護神“媽祖”的殿堂和從事海運舶商們的議事聚會場所,始建于1850年。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寧波被英國侵略軍占據(jù)。戰(zhàn)后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寧波的航海商貿(mào)得到迅速發(fā)展,各地船商云集,港口貿(mào)易繁榮。于是甬埠九家北號船商捐資建造了慶安會館。而南號船商在其比鄰興建了安瀾會館。作為中國古代航海文化的見證,慶安會館保存了媽祖信仰的儀式和內容,成為浙東地區(qū)乃至江南一帶最具影響的媽祖廟。每年農(nóng)歷三月廿三媽祖誕辰和九月九升天日,會館都要舉辦隆重的儀式祭祀天后,其熱鬧的廟會蔚為甬上大觀。慶安會館傳承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精華,規(guī)模宏大,結構精巧……[詳細]
  阿育王寺是我國現(xiàn)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剎。其地在今寧波市東20公里,鄞縣五鄉(xiāng)鎮(zhèn)寶幢。寺之座落方位,在鄮山分支育王山之西麓。面對玉幾山,左界育王嶺,右是赤瑩山峽谷。三山擁處,吉林參天,修竹蔽日。西望古剎,寺在山奧之底,南而遠眺,俱在峰巒之中,有世外桃源之感。加之四周翠崗蜿蜒,群陵起伏,稱之為“六殊勝八吉樣地”實非虛言。早在南宗嘉熙元年(l237年),宋理宋就把其列為“天下五山之第二”。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被詔定為“天下禪宗五山之第五”。阿育王寺位于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的阿育王山,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創(chuàng)建于西晉太康三年(282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詳細]
  天童寺位于鄞東,太白山麓,距寧波市區(qū)26公里處,以“東南佛國”聞名海內外。相傳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祖師義興周游至鄞縣東谷,由于酷愛那里的山水,故開山修寺,虔誠誦讀-,孜孜不倦,感動了玉皇大帝,隨即命令太白金星化作童子下凡侍護,所以寺稱天童山名太白。天童寺占地近6萬平方米,傍山而筑,梯級布局,有外萬工池、七塔,內萬工池、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jīng)樓)、先覺堂、羅漢室、鐘樓、御書樓等建筑物720間之多,殿宇金碧輝煌、結構玲瓏剔透,畫棟雕梁、建筑精美,規(guī)模之大為國內罕見。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法璇僧在太白山谷重建,名“太白精舍”,今人稱之為古天童。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僧宗……[詳細]
  廟溝后、橫省石牌坊,按形制考證,約建于南宋至元代期間,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石坊。兩座牌坊皆為墓道牌坊,所在墓道已毀,墓主無從考證。它們都是二柱一間一樓仿木結構石坊,坐東向西。前者石料采用鄞縣西部產(chǎn)的“梅園石”,后者石料采用鄞縣東錢湖鎮(zhèn)的“椅岙石”。廟溝后石牌坊位于東錢湖鎮(zhèn)韓嶺村廟溝后山麓南坡。石牌坊西向,二柱,一間一樓仿木構。面闊3.29米,柱高3.28米,單檐歇山頂,翼角起翹較大,獸面勾頭,重唇板瓦滴水。橫省石坊位于鄞縣五鄉(xiāng)鎮(zhèn)橫省村省岙仙人山,亦為西向,二柱一間樓仿木構,面闊2.5米。其基本結構與廟溝后石坊類同。不同處在于闌額下移,插入柱身,無普拍枋,華栱用插栱,闌額上刻出“七朱八白”式樣的長方……[詳細]
  申江名人虞洽卿故居天敘堂建于1919年,取“敘天倫之樂”之意。它是一座優(yōu)秀的近代建筑,它把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和外來建筑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是近代建筑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并能和諧地矗立于中國江南鄉(xiāng)村的建筑環(huán)境中,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天敘堂坐西朝東,一條波光粼粼的河流從門前經(jīng)過,光潔的青石板,把河塘及路面砌得平整有序,一扇懸有鐵環(huán)的朱漆大門鑲嵌在高聳的大墻中間。整幢樓房占地13700平方米,錯落有致的亭臺閣榭,曲徑通幽的天井花園,集中西建筑的精華于一體,構造奇特,令人嘆為觀止。天敘堂通面寬59米,通進深94米,分相對獨立的兩部分,共由五進房屋組成,一條筆直的中軸線使得整個布局主次分明,氣韻……[詳細]
  1、東錢湖石刻群位于浙江省鄞縣東錢湖北岸郭家峙至天童公路沿線。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前后至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前后建成。主要是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太子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體。 南宋時期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是融古代哲學、美學、生態(tài)學等于一體的石刻藝術精品,它包括宋冀國夫人葉氏太君墓道、宋太師越國公史詔墓道等。這些墓道長50米至數(shù)百米不等,現(xiàn)存較為完整。石刻造型比例適度,線條流暢,生動傳神。 石刻群的元明墓道中以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道為核心。其墓道長200米,寬25米。整組石刻氣勢雄偉,刻劃精致,在中國現(xiàn)存發(fā)現(xiàn)明墓中較為罕見。 東錢湖石刻群中的南宋墓道石刻成為中國南宋時期……[詳細]
  東錢湖石刻群位于浙江省鄞縣東錢湖北岸郭家峙至天童公路沿線。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前后至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前后建成。主要是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太子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體。南宋時期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是融古代哲學、美學、生態(tài)學等于一體的石刻藝術精品,它包括宋冀國夫人葉氏太君墓道、宋太師越國公史詔墓道等。這些墓道長50米至數(shù)百米不等,現(xiàn)存較為完整。石刻造型比例適度,線條流暢,生動傳神。石刻群的元明墓道中以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道為核心。其墓道長200米,寬25米。整組石刻氣勢雄偉,刻劃精致,在中國現(xiàn)存發(fā)現(xiàn)明墓中較為罕見。東錢湖石刻群中的南宋墓道石刻成為中國南宋時期規(guī)模最大、……[詳細]
  時代:宋地址:位于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東錢湖東岸的二靈山上。二靈塔建于北宋政和年間1111年至1115年間,為正方形石塔,共7層,高9米,內部中空。每層四周有壺門,佛龕,頂部有腰檐,檐角弧形,中有圓孔,可懸掛風鈴。1986年落架大修。1997年8月,二靈塔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