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咸陽市旅游

咸陽市博物館景點介紹

  昭陵位于陜西省禮泉縣東北22.5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上。九嵕山,山勢突兀,峰巒挺拔,溝壑縱橫,山環(huán)水繞,有涇水環(huán)繞其后,渭水縈帶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他為建立統(tǒng)一強盛的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高祖李淵立嫡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太子嫉妒世民之功,屢次陷害,欲置之于死地。唐德祖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先發(fā)制人,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及四弟齊王元吉,迫使李淵讓位,當了皇帝,是為唐太宗。第二年,改元“貞觀”。唐太宗在位23年,勵精圖治,任用賢良,善于納諫,發(fā)展經(jīng)濟,國力昌盛,出現(xiàn)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為盛唐經(jīng)濟、文……[詳細]
  咸陽古渡遺址博物館位于咸陽市渭陽東路(咸陽湖風景區(qū)內(nèi)),該館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投資近2000萬元,集遺址保護和文物展示為一體,整個建筑分上下兩個部分,上部為仿古廊榭,下部為博物館,主體建筑外立面雕刻有古渡歷史典故,再現(xiàn)了古渡歷史脈絡與繁華景象。該館于2013年4月建成竣工并向市民免費開放。咸陽古渡是有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建設咸陽古渡遺址博物館對延續(xù)城市文脈,彰顯城市底蘊有著重要意義。在建設管理中,既要突出博物館的歷史價值,更要突出服務群眾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注重細節(jié)、精益求精,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歷史文化體驗。咸陽古渡從商代末期開始,已經(jīng)有三千多年歷史。秦、漢、唐時期,咸陽作為京畿……[詳細]
   位于古城咸陽市中心的中山街,館址原是建于明代初年的咸陽文廟,1962年改建為博物館。咸陽是秦王朝建都之地,又是漢陵集中所在,因而咸陽博物館所藏文物以秦漢兩代為主,其中以西漢三千彩繪兵馬俑最為出名。建筑面積3855平方米,陳列面積1216平方米�! ∠剃柌┪镳^屬于地域性綜合博物館,現(xiàn)有七個陳列室,其中秦咸陽歷史文物陳列室三個,西漢帝陵文物陳列室一個,西漢3000彩繪兵馬俑專題陳列室二個展出文物7000余件。館藏周、秦、漢、唐歷史文物近2萬余件,有銅器、鐵器、陶器、瓷器、石刻、字畫、玉器等。陜西咸陽……[詳細]
  興平博物館(文廟)位于興平市縣門街明代文廟內(nèi),占地面積3700平方米,1986年建立博物館。館內(nèi)的文廟大成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殿坐北向南,東西長22.70米,南北寬18.35米。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歇山頂,琉璃筒瓦鋪面。在古建形制及內(nèi)部構造方面,保留了金、元時代的藝術特點,是我省文廟建筑保存較完整的一座,1992年被公布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平博物館現(xiàn)有館藏文物1949件(組),其中二級文物4件,三級文物20件,一般及未定級文物1925件。大成殿前置放的隋代賀若誼碑,為國家級書法藝術名碑,碑陰為北宋徽宗御制大觀圣作之碑,蔡京題額,碑文為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楷書,兩面碑……[詳細]
  長武縣博物館位于縣城東街昭仁寺內(nèi),是在1981年成立的原長武縣文物管理所的基礎上建立的,1984年正式建成對外開放,隸屬長武縣文體旅游局。館址所在地昭仁寺,始建于公元629年,為唐代皇家寺院。曾舉辦隆重的佛事活動,以紀念淺水塬大戰(zhàn)陣亡的將士。以后歷代均有修葺,院內(nèi)主體建筑群為木質建筑,院落寬闊,布局合理。南北中軸線上主建筑有山門、碑亭、大殿、廂房、宗教佛殿、觀音殿、千佛殿、天齊殿等。西邊是明代縣城土城墻和西碑廊,東邊是東碑廊、辦公樓和文物庫房。博物館山門對面是東岳廟,內(nèi)有天齊殿,以南北中軸線為主進行擴建。博物館建筑面積。7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積1.8萬余平方米,綠化面積7000多平方米。19……[詳細]
  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位于咸陽旬邑縣城東北七公里處的唐家村,距211國道2公里,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旬邑唐家民俗博物館的前身是唐家地主莊園,原為私人宅院,修建于明末清初,現(xiàn)存有兩進三院和其它兩院房子,一百五十余間,園內(nèi)還有三品鹽運使唐廷銓的陵墓和石牌坊,其建筑融北方四合院和蘇杭園林藝術相結合,磚雕、木雕、石雕眾多,圖案精美、細膩。整個庭院屋頂脊臥獸飛,檐牙鳥啄,墻壁為水磨石磚,造型優(yōu)美,門欄窗棱更是玲瓏剔透。唐家軼聞——唐家地主是清朝中晚期馳名朝野的“三水唐家(旬邑舊稱三水)”,至-唐景忠時正值清乾隆盛世,唐家亦在此時達到了興旺發(fā)達時期。其以農(nóng)為本,以商興家,商號遍及國內(nèi)十三省,自稱“匯兌中……[詳細]
  秦咸陽宮遺址博物館位于咸陽市渭城區(qū)窯店鎮(zhèn)牛羊村北,距咸陽市13公里,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個以文物遺址和歷史地段構成的全面反映秦代社會文化的綜合性遺址博物館。該館占地面積3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20平方米。1992年成立文管所,1995年建成博物館并對外開放,是以收藏和展示秦咸陽城遺址為主的專題性歷史博物館。1988年秦咸陽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館現(xiàn)收藏文物316件,其中二級文物3件,三級文物18件,一般及未定級文物295件�,F(xiàn)有三個陳列室,陳列面積約350平方米。秦咸陽宮遺址博物館主體建筑坐北朝南,外形設計上小大下,平頂四阿的覆斗形,風格獨特,古樸獨特,整……[詳細]
  陜西中醫(yī)學院醫(yī)史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64年, 1991年由省文物局等確定為省級博物館,后相繼又被確定為省大、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基地、中醫(yī)藥科普宣傳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旅游涉外定點單位等,館藏文物1700余件(套),是全國中醫(yī)院校中最早獨立自主建設的醫(yī)史博物館。館-史文物豐富、學術水平高,在教學、科研、對外中醫(yī)藥文化傳播及大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科學普及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06年11月,遷入學校南校區(qū)獨立展覽館樓,面積1200 平方米,主體展覽分為通史部分、專題部分以及醫(yī)史文化展示四部分。第一部分 中國醫(yī)學通史 系統(tǒng)展示了從原始社會醫(yī)藥起源到明清時期中國傳統(tǒng)醫(yī)藥學發(fā)展的基本脈絡,重點介紹……[詳細]
  懿德太子墓博物館懿德太子墓博物館位于唐乾陵陵園內(nèi)東南方,是距乾陵最近的一座土陪葬墓,也是迄今為止所發(fā)掘唐代墓葬中規(guī)模大、規(guī)格高、屬帝王級的陵墓。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女皇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孫子。1971年,國家對該墓進行了發(fā)掘清理,共出土各種珍貴文物190多件,唐墓壁畫450多平方米,石雕線刻畫54平方米。既有獨步天下的貼金彩繪鎧甲騎俑,又有威武雄壯的三彩騎馬狩獵俑,還有稀世珍品闕樓儀仗圖壁畫及帝王心用的玉質哀冊文……,為研究唐代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建筑以及對外關系提供了翔實可靠的實物資料�!≤驳绿幽共┪镳^位于唐乾陵陵園內(nèi)東南方,是距乾陵最近的一座土陪葬墓,也是迄今為止所……[詳細]
  漢陽陵博物館位于西安市北郊的渭河之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依托西漢景帝與王皇后同塋異穴合葬的陽陵陵園而建,是一座巧妙融合現(xiàn)代科技與古代文明、歷史文化與園林景觀于一體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區(qū),是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博物館。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園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修建時間長達28年。漢陽陵帝陵封土高約31米,陵底邊長160米,頂部東西54米,南北55米,陵園為正方形,邊長4l0米,四邊中央各有一門,均距帝陵封土110米。經(jīng)過三十多年的考古勘探發(fā)掘,現(xiàn)已探明,漢陽陵主要由帝陵陵園、后陵陵園、南區(qū)從葬坑、北區(qū)從葬坑、禮制建筑、……[詳細]
  陜西醫(yī)史博物館設在古都咸陽的陜西中醫(yī)學院內(nèi)。1965年開展展出,是國內(nèi)高等中醫(yī)藥院校中創(chuàng)建最早的一所專業(yè)博物館。陜西中醫(yī)學院設有中國醫(yī)學史博物館,90年省教委、省文物局命為“陜西醫(yī)史博物館”。醫(yī)史博物館配備有專業(yè)技術人員,下設辦公室、醫(yī)史文獻研究室、文物陳列保管以及資料室等。館舍700多平方米,其中陳列展室面積500多平方米,收集珍藏文物2000余件。珍貴展品有藥王孫思邈木雕像、宋代針灸銅人、李東垣家譜等。為提高展出水平,突出醫(yī)藥科技特色,展出有大型研究機、碾藥船與手工機械傳動裝置,福建泉州宋代沉船打撈的藥物等。為了增加展出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展線上還專門設置了館中館——按《清明上河圖》復原的北……[詳細]
  紅色記憶博物館位于咸陽市秦都區(qū)雙照鎮(zhèn)肖何廟村,是魏德君先生出資200多萬元創(chuàng)辦的以“紅色記憶”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nèi)收藏有關中國共產(chǎn)黨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獻、圖片、瓷器以及中央領導人使用過的實物資料1萬多件。該館從創(chuàng)辦以來先后被咸陽秦都區(qū)授予區(qū)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和區(qū)中小學生德育教育基地,被咸陽市教育局、文物局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文化廳也授予陜西省紅色文化交流基地等稱號。館內(nèi)分為前后兩院。從前院通往后院的門楣上題寫著“為人民服務”5個紅底金色大字,通道左側掛著毛主席著作《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老三篇”,右側是雷鋒事跡、白求恩事跡、新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紀實等圖片。后院,毛主席和雷鋒同……[詳細]
  淳化縣博物館位于淳化縣城南新街,創(chuàng)建于2003年1月,2006年9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隸屬淳化縣旅游文物局。博物館占地1343平方米,建筑面積333平方米。建筑主體為上下兩層磚混結構現(xiàn)代建筑,另有金代大鐵鐘鐘亭和石刻廊各一處。該館現(xiàn)有化石、骨器、金器、瓷器、青銅器、鐵器、石器、印章、玉器、石刻、陶器等n類藏品共2814件。藏品上自更新世,下迄明清,歷史延續(xù)性強,門類廣泛,尤以秦漢文物為大宗。藏品大部分來自社會征集,案件移交文物。其次為考古發(fā)掘叫該館現(xiàn)有陳列面積130平方米,共展出勞動工具、生活用品、青銅器、建筑材料、石刻造像等類文物67件二近年來先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論文30余篇。交通指南景……[詳細]
  旬邑縣博物館位于旬邑縣城東大街體育場西側,建于1984年,館內(nèi)陳列有距今約300萬年的旬邑黃河劍齒象化石、世界首具板齒犀�;途嘟窦s一億兩千萬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等展品。旬邑縣博物館還包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泰塔、莊嚴雄偉的明代文廟、明清石刻藝術拴馬樁等。……[詳細]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闂い鏂挎濞戞氨鐭欐い銏f硾閳规垿鎮╅鑲╀紘濡炪倖姊归崝娆撶嵁韫囨稒鏅搁柨鐕傛嫹1300193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绐楅柟鎹愵嚙绾惧綊鏌¢崶銉ョ仼闁活厽顨婇弻锟犲炊閳轰絿銉х棯妤e啰鐣洪柡宀€鍠撻埀顒佺⊕宀h法绮诲鈧弻锟犲幢濡崵鍙嗗銈庡弨濞夋洟骞忕€n剚鍠嗛柛鏇ㄥ亽娴硷拷 44010602000422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胶绮崝娆忕暦閵忋倕鍐€妞ゆ劑鍎卞皬婵$偑鍊栫敮鎺斺偓姘煎墰缁鏁愭径瀣幍闁诲孩绋掑玻鍧楁儗鐎n剛纾兼い鏇炴鐎氾拷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堝┑鈽嗗亝閿曘垽寮婚敐澶嬪亜缂佸顑欏Λ鍡欑磼缂併垹骞愰柛瀣舵嫹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胶绮崝妤冨垝閺冨牊鍊婚柤鎭掑劚閸撶懓鈹戞幊閸婃捇鎳楅崼鏇熷仧闁割偅娲橀悡鐔镐繆閵堝倸浜鹃梺缁橆殔閿曨亪鏁愰悙鐑樻櫢闁跨噦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鐤い鏍仜閸ㄥ倻鎲搁悧鍫濈瑲闁稿鍠愰妵鍕冀椤愵澀绮堕柣鐔哥懕缁犳捇寮诲☉銏╂晝闁挎繂娲ㄩ悡鍌滅磽娴e壊鍎滈柟鍑ゆ嫹 闂傚倸鍊烽懗鍫曞箠閹剧粯鍋ら柕濞炬櫅閸ㄥ倸鈹戦崒娑欏仩闁逞屽墮閹虫﹢寮崒鐐村仼鐎光偓閳ь剟骞婂┑鍡忔斀闁绘劖娼欓悘锔姐亜閺囧棗娲﹂弲鎼佹煥閻曞倹瀚�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堢紓浣哄缂嶄線寮婚悢琛″亾濞戞瑡缂氶柣顓烆儑缁辨帡顢氶崱娆戞殼闂佸搫琚崝宀勫煡婢舵劖鎯炴い鎰╁焺娴硷拷 QQ闂傚倸鍊烽悞锔锯偓绗涘洤绀冨┑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