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qū) > 山南市旅游

山南市旅游景點介紹

141、建葉寺
建葉寺
  建葉寺建葉,系藏語右眼的意思。據(jù)傳佛圣桑結(jié)曲巴的弟子桑結(jié)大洞死后,其右眼被埋于該寺內(nèi),寺院因此而得名。建葉寺建于11世紀,位于山南市瓊結(jié)縣境內(nèi)。建葉寺面積2720平方米,由佛堂、經(jīng)堂、僧舍、伙房等組成。建葉寺始奉噶舉派,后改宗格魯派�,F(xiàn)香火旺盛,珍藏的文物有銀碗、銀顱碗、凈-瓶等。建葉寺創(chuàng)建時分為三處:一處是講經(jīng)和起居的地方,為寺廟最早建筑;二處是圓寂圍墻,后擴建時拆毀,改成方形圍封閉墻;三處是路口走廊。講經(jīng)處與現(xiàn)在主廳相連,為格西扎巴創(chuàng)建。原高二層:上為臥室,下為佛事活動場所,后為伙房。第二層被拆除,現(xiàn)僅有一層:一層闊4柱,柱為方形,邊長0.4柱,柱為方形,邊長0.4米、高2.53米;原主供圓形塔,高約4米,系綠松石鑲嵌而成,置于西南角。西壁正中有格西扎巴的講經(jīng)寶座,半圓形,高1米。還建有……[詳細]
鐘木贊拉康
  鐘木贊拉康鐘木贊拉康,在山南地區(qū)瓊結(jié)縣境內(nèi),位于縣駐地西南、增巴雄曲北岸藏王墓之松贊干布陵墓上。亦稱“紅廟”。“鐘木贊”是當?shù)胤窖�,正名“松贊”。鐘木贊拉康始建于熱巴堅尼瑪溫色�?124~1192)時期。面積930平方米(南北長30米,東西寬31米),有大門兩道。主體建筑分前后兩部分:前部是僧舍;后部為大殿。大殿兩角高二層。僧舍兩走廊各長4米,左右對稱。柱邊寬0.22~0.25米。轉(zhuǎn)墻厚1.1米,內(nèi)墻厚0.5~1米。僧舍門寬0.9~1米。大殿設(shè)經(jīng)堂和佛堂。經(jīng)堂大門寬4米,面闊5間進深4間,有柱12根(邊寬0.4米),其中4柱托起高敞天窗。堂內(nèi)正中前排供奉松贊干布(629~650年在位)和唐文公主,尼泊爾墀尊公主泥塑像;中間一排是蓮花生和他的兩位妻子的泥塑像,均高1米。后排有釋迦牟尼和他的著名……[詳細]
唐波且寺
  唐波且寺唐波且,藏文資料中常以索那唐波且相稱,意為大壩頭燒制木炭之地。此寺位于山南地區(qū)瓊結(jié)縣下林鄉(xiāng)所在地,西距鄉(xiāng)達村約一公里。座西朝東,背瀕瓊結(jié)季節(jié)河(亦叫香波河),前為阿布山。長期以來,由于河水的沖積,這里形成了一個較為寬闊的臺地。肥沃的土地,方便的交通條件,使這里的佛教活動興盛發(fā)展,因此,唐波且寺在很多史料中不乏記載。唐波且寺創(chuàng)建于西藏佛教后宏期的火蛇年,即公元1017年。創(chuàng)建人名主梅·楚臣炯乃。據(jù)《黃琉璃》記載,此人生于后藏,幼年出家。出家以后,拜盧梅·楚臣喜饒為師。期間,刻苦學習,在盧梅·楚臣炯乃的指導下,研讀了大量的佛學經(jīng)典,知識淵博,佛教建樹卓著,成為盧梅門徒“四柱、八梁、三十二椽”之中的主要人物,也是西藏后宏期有名的“十人智者”之一。主梅·楚臣炯乃依照法師盧梅的意愿于公元101……[詳細]
144、松贊干布墓
松贊干布墓
  松贊干布墓松贊干布墓北瀕瓊結(jié)河,南距芒松芒贊墓54米。兩墓方位一致,都為北偏東60度,此墓封土結(jié)構(gòu)較為復雜,由土、木、草、扁石構(gòu)成。高13.4米,建筑非常宏偉。原來封土頂上建有一座古廟“鐘木贊拉康”,“文革”中被拆除,是為祠堂而用的,供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大臣祿東贊、吞彌·桑布扎等人塑像。桐堂現(xiàn)又重修,面積小于原建。松贊干部墓封土四壁跡象暴露明顯。南壁夯層厚0.07一0.1米,土質(zhì)為黃褐色,夾小石粒。層中有園木堅固,園木朽后留有很多孔洞,且都上下垂直,間距0.15米,左右間距0.18米�?锥磮@壁全用小扁石圈砌,以保護圓木,夯層平面上擺有整齊的白瑪草。夯墻東西向排列,似為板筑,西端露出橫斷面,寬1米,高1米。封土南壁破壞嚴重,以至住戶占用封土墓址。西壁圓木所留孔洞大都為方形,邊寬0……[詳細]
145、雅礱河風光
雅礱河風光
  雅礱河風光雅礱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范圍包括山南地區(qū)窮結(jié)、扎朗、貢嘎四縣,是藏民族的發(fā)祥地。這里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灘谷場、古文化遺產(chǎn)和民風民俗等構(gòu)成一幅神秘、古樸而又壯觀的畫面。區(qū)內(nèi)有昌珠寺和藏王墓群、雍布拉康、桑耶寺等。保留著中世紀建筑風俗的民居以及民風民俗、宗教活動都具有了鮮明的民族的特色�!�[詳細]
146、三安曲林寺
三安曲林寺
  三安曲林寺,在山南地區(qū)之隆子縣境內(nèi),位于縣駐地東北、三安曲林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寺廟建在鄉(xiāng)政府北側(cè)的山脊上,海拔3250米。三安曲林寺創(chuàng)建于1515年,創(chuàng)始人名白嘎布-(貢布地區(qū)活隆地方人)�!拔母铩逼溟g寺廟遭受嚴重破壞,1985年政府撥款進行維修,已能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三安曲林寺內(nèi)藏有一批雕刻精美的瑪尼石刻,主要有:釋迦牟尼佛、頭戴高冠,著右袒式大衣,左手持缽,右手作觸地印,結(jié)跏趺坐于仰覆蓮座上;無量壽佛,頭戴外著右袒式大衣,雙手上下相疊放于腿部,手掌向上作禪定印,結(jié)跏趺坐于方臺上,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三安曲林寺創(chuàng)建于1515年,創(chuàng)始人名白嘎布-(貢布地區(qū)活隆地方人),屬藏傳佛教帕竹噶舉主巴支派(由林熱巴和藏巴嘉熱等發(fā)展傳出)。在白瑪嘎布-之后,該寺尚有七代-轉(zhuǎn)世傳承,他們是:巴桑旺布、米旁旺……[詳細]
147、鄧薩提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鄧薩提寺
  鄧薩提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地區(qū)桑日縣桑日鎮(zhèn)(原降鄉(xiāng))帕竹村以北、郭卡拉山脈東段俄木雪乃波斯溫之黑山山坳,寺廟北靠黑山,南臨寬闊的雅魯藏布江,東西兩面山巒形成天然屏障。這里海拔為4410米,鄧薩提寺規(guī)模宏大,占地面積3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群東西長1000多米,南北寬500多米,堪稱噶舉派寺院之最。鄧薩提寺建筑群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布局合理,雄偉壯觀。自西向東建筑群分別由帕木竹巴修行洞,佛塔、僧舍、經(jīng)堂、大殿及神殿等組成。鄧薩提寺作為噶舉派四大支中的一支即帕竹噶舉的祖寺,它的建筑結(jié)構(gòu)十分完美,寺內(nèi)保藏極為豐富的文物,是西-史上盡人皆知的山南境內(nèi)最為富有的寺院。但是,未能幸免“文革”無情的洗劫,從而使這座聞名全藏的富麗堂皇的宗教建筑及其所有的珍貴文物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鄧薩提寺1962年被自治區(qū)人……[詳細]
阿市鄉(xiāng)中寨
  阿市鄉(xiāng)中寨阿市鄉(xiāng)中寨村自然風景類型多樣,遍地奇峰異石、怪石叢林,有“三漲水”、石筍、鏵口山、仙人罩、童子拜觀音、五虎生爪、一線天等景點,景區(qū)處處能聞到草木芳香,兩條涓涓溪流匯集于景區(qū)中部,形成多個清澈見底的天然湖泊,素有臺頭“張家界”,低頭“九寨溝”之美譽。其中“三漲水”一日三漲,充滿神秘;公元1657年吳三桂平西時曾屯兵10余萬于此,建九十九營,一營生九寨,營寨相連,寨營相生,撲朔迷離,奇聞異事不勝枚舉,是山與水交融,人與自然和諧的旅游勝地。景區(qū)內(nèi)有各種珍禽異獸,山青水秀,小河兩岸楊柳低垂,一派秀麗的田園風光景象;景區(qū)內(nèi)有千畝林場,植被覆蓋率高達75%,空氣清新,是難得的天然大氧吧�!�[詳細]
小河景區(qū)
  小河景區(qū)小河景區(qū)位于畢節(jié)市大新橋辦事處小河村,離城5公里,彝語稱為“那魯米”,漢語意為黑龍之鄉(xiāng)。奇山異石林立,天然溶洞薈萃,彝族風情濃郁,是景區(qū)三大特色。景區(qū)面積約20平方公里,奇峰異石林立,伏流溶洞云集,其自然景觀之多,民族風情之濃,科考及開發(fā)價值之大,令世界上任何一個旅游景區(qū)都難以望其項背。虛懷空曠、鬼斧神工的那魯洞,乃傳說中小黑龍深居簡出之宮殿,為現(xiàn)實里全世界溶洞漂流之惟一,洞容比譽冠全球的佛拉沙西溶洞大5倍,比織金柯大1倍;洞內(nèi)堆積物比號稱世界之最的古巴馬下山溶洞石筍高10余米,比織金洞石筍高3米余。洞內(nèi)景觀奇幻莫測,令人嘆為觀止�!�[詳細]
沃德貢杰雪山(沃德貢姐雪山)
  沃德貢姐雪山沃德貢杰的化身是西藏桑日縣沃卡地方一座山峰,海拔5998米。沃德貢杰神山群峰逶迤延綿,主峰巍峨壯觀,向西北俯瞰著沃卡大地;東南側(cè)是雅魯藏布咆哮開鑿的達古大峽谷和達古自然風景區(qū)。環(huán)沃德貢杰神山有一條朝圣路。這一路都有許多圣地、修行洞、風景名勝、歷史遺跡、神奇的泉水和山勢地質(zhì)奇觀。特別是宗喀巴在沃卡地區(qū)、沃德貢杰神山周圍,留下眾多傳說、遺跡和遺址。在這里可以朝圣十多座格魯派形成時期的早期寺廟,還有拉頂?shù)仍S多著名日追、修行洞等。宗喀巴大師為沃德貢杰山神授居士戒、宗喀巴在牧童處打尖及吃飽后的喜形悅色等方面的地名和精彩故事等。冰封雪蓋的喜瑪拉雅山,無疑是大自然的舉世杰作。在它的中段北麓,寧金康沙、曲布曲姆、蒙達崗日等冰川,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四季積雪不化。雅拉香布大雪山,神形如面貌兇頑……[詳細]
雅魯藏布江(拉薩河)
  雅魯藏布江從沃卡東面的切那山口,繞過海拔6000米的沃德貢杰山,就到達了海拔4000米的高山牧場、每到夏季臨萬木復蘇的時候,牧場就象一匹巨大的錦緞、那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就尤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它上面。由于海拔高,這里的氣候變幻莫測,時而晴空萬里,陽光燦爛,時而烏云蔽日,雨雪交加。在牧場的盡西南就是努布角,到了努布角就象是到了地邊,雅魯藏布江從西向東把這里深深地切割開來,要再往前行就必須下一個坡度在60度左右的陡坡,一直到海拔3500米的江邊。在努布角居住的只有五六戶牧民、他們過著無拘無束的游牧生活,只有冬天最冷的季節(jié)才回到這里,從努布角到江邊后向東20多公里是涅喀瀑布,向西約5公里是增瀑布。涅喀瀑布在達古村東約1公里的地方,從努布角開始直到達古,山路在距江面20米高在山坡上與江水平……[詳細]
152、多吉丹寺
多吉丹寺
  多吉丹寺 多吉丹寺,在山南地區(qū)之貢嘎縣境內(nèi),位于原縣駐地貢嘎學村。多吉丹寺,亦稱“貢噶寺”。由吐敦·袞噶南杰于1464年創(chuàng)建。吐敦·袞噶南杰(1432~1496)生于拉薩市尼木縣吞地方的吐彌家族中,故敬稱為“吐敦”。幼名“扎安杰布”,因幼年時即善巧五大陀羅尼的誦持,故有此稱號。后從吉·降巴林巴(慈洲大師)受比丘戒,又從宗巴·索南桑布諸大德學習顯密教法,獲得薩迦派的嫡傳教授。33歲時在前藏貢嘎以東建多吉丹寺,廣弘薩迦教法,成為前藏薩迦派最有力的道場。薩迦派由貢卻杰布(1034~1102)始創(chuàng)于1073年。貢卻杰布自稱吐蕃時期貴族昆氏家族的后代。墀松德贊時(8世紀)在桑耶寺(今扎囊縣境內(nèi))剃度了西藏第一批僧人“七覺士”,其中就有昆氏家族的人。吐敦·袞噶南杰傳出的法統(tǒng)稱“后宗巴系”或“貢噶系”。在……[詳細]
153、勒布溝 AAA
勒布溝
  勒布溝,是山南錯那縣境內(nèi)康格爾多山南側(cè)的一個著名的風景區(qū)。這里氣候宜人、物種豐富、山川秀美、鳥語花香,四季常青。在古木與竹林相間的神秘的原始森林中沿公路穿行,隨處可見峭壁懸崖,嬉鬧的猴群和飛流直下的瀑布。這些瀑布在崇山峻嶺、茫茫-的襯映下,若隱若現(xiàn),恍若仙女的飄帶,使這個天然畫廊充滿了靈氣。若在五、六月份,這里還是杜鵑花的海洋,不同品種的花卉色彩迷離,爭相斗艷,別有一番滋味。相傳這里還有蓮花生大師的修行之處。這里有蓮花生大師修行處的一處瀑布。在通往瀑布的密林中,隨處可見一處處的拜謁地,在門巴向?qū)У膫髡f故事中,我們一點也不覺得累就到了瀑布跟前。在絲絲落霧當中,你仿佛受到了神靈的洗禮。勒布溝還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門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在這里生活著淳樸的門巴族人民。這里的民族文化別具特色,他們有自己的方言……[詳細]
  杰德秀鎮(zhèn)杰德秀鎮(zhèn),古為杰德秀堆駐地,是西-史上八大名鎮(zhèn)之一。海拔3580米。占地面積1平方公里。杰德秀圍裙廠即在此�!�[詳細]
155、熱麥寺
熱麥寺
  熱麥寺熱麥寺,是較大的黃教寺廟。因交通便利,前來朝拜的信教和國內(nèi)外的旅游者絡(luò)繹不絕�!�[詳細]
曲果日山
  曲果日山 曲水大橋南岸的曲果日山是西藏佛教四大神山之一,有“西藏幸福源泉”之說。……[詳細]
157、猴子洞
猴子洞
  猴子洞猴子洞位于貢布日山腰,是自然形成的巖洞,洞高2.5米,進深5.25米,洞內(nèi)東南石壁上有一彩繪壁畫,內(nèi)容是泰然自若的獼猴手捧“曼扎”坦然坐在牡丹花上,相傳“猴子變?nèi)恕钡墓适戮桶l(fā)生在這里。傳說遠古時期,在荒無人煙的雪域高原,一個神猴稟承觀世音菩薩之命來到貢布日山上修行,此時一個羅薩女來到拂猴身邊,要求與神猴結(jié)合,否則她只能與魔鬼結(jié)合,生下無數(shù)魔子魔孫,殘害生靈。神猴本著:與人為善,普渡眾生的教義,在征得觀世音菩薩許可后神猴與魔女喜結(jié)良緣并生下六只小猴,后來繁衍成了西-類社會。猻猴與邏薩女結(jié)合,繁衍后代的神圣地點一一猴子洞至今仍然存在,位于貢布日此腰上。此洞是自然形成的巖洞,洞高25米,寬6、95米,沿洞口方向進深125米處有一條向上的斜道。在距洞口0、96米處有一裂縫,·裂縫處有一猴子頭形……[詳細]
雅礱風景名勝區(qū)
  雅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西藏山南地區(qū)南部,面積1580平方公里,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也是西藏古代文明的搖籃,藏民族的發(fā)祥地。這里有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灘谷地、高山植被;也有神山圣湖、歷史古跡和古樸的民風民俗。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于一體,構(gòu)成了一幅神秘、古樸而又壯麗的畫面。雅礱河藏語意為“從上游下來的大河”,發(fā)源于雅拉香山,山上終年冰雪覆頂,云霧繚繞。雅礱河逶迤北行80公里在,在澤當鎮(zhèn)西邊注入雅魯藏布江,全長僅68公里,但是在藏族歷史上極為有名,雅礱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成為藏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雅礱風景名勝區(qū)的著名人文景觀有西藏最早的宮殿雍布拉康,西藏第一座寺廟桑耶寺,西藏最早的佛殿昌珠寺,以及西藏唯一的藏王墓等�!�[詳細]
159、拉姆拉措 國家級濕地公園
拉姆拉措
  西藏最具傳奇色彩的湖泊。藏語意為“吉祥天姆湖”、“圣姆湖”。又名瓊果杰神湖,每次0和班禪轉(zhuǎn)世的線索都是由高僧在這里看到的。另外據(jù)說普通人也可以從湖水的倒影中看到自己的未來。拉姆拉措為一高山淡水湖,湖面積約一平方公里,形似橢圓,猶如群山環(huán)抱的一面鏡子,景致秀美。湖面結(jié)冰期約7個月。夏天解凍以后,時而風平浪靜,水清如鏡;時而無風起浪,彤云密布,還不時發(fā)出奇特的聲響,出現(xiàn)各種奇妙景象。湖面積雖然不大,但在藏傳佛教轉(zhuǎn)世制度中,它有著特殊地位,因爾備受信徒們敬仰,每年尋訪0-、班禪等大-的轉(zhuǎn)世靈童前,都要到此觀湖下相。每年-四至六月,許多善男信女前來這里朝圣觀景。據(jù)說多人同觀,所見各異。明正德四年(1509年)0二世根敦嘉措在附近修建了曲科杰寺,為高原奇特風光增添景色。門票·開放時間門票50元,憑學生……[詳細]
160、多吉扎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多吉扎寺
  多吉扎寺在貢嘎縣雅魯藏布江北岸。16世紀末葉由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僧人扎西道杰興建,為寧瑪派在西藏的重要寺院之一,與敏珠林寺齊名。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蒙古準噶爾部軍隊侵擾西藏期間,寺院建筑遭到嚴重破壞,頗羅鼐掌管西藏地方政權(quán)期間(1728—1747年)又加以重修。類型:寺廟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