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山景區(qū)AAAA 朝陽山景區(qū)地處淇縣城西北的太行山東麓,是淇縣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山。朝陽山其海拔603米海拔603米,從遠處看朝陽山又高又尖狀如向上的耬鏵,當(dāng)?shù)厝艘蚨?xí)慣上稱之為尖山或耬鏵山。據(jù)明、清《淇縣志》記載,朝陽山原為殷故宮,是殷紂王冬季采暖所設(shè)的行宮。當(dāng)年殷紂王每到寒冷的冬季便來到朝陽山過冬。佛教傳入中國后,東魏武定七年在殷紂王行宮的遺址上建起了寺院,名曰朝陽寺。朝陽寺依山立于半空中,故也稱懸空寺。建筑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十分壯觀。朝陽寺西南北三面均是大山,唯有東面朝向視野開闊的平原。殷紂王行宮西邊的一塊臺地取名為花臺,相傳是殷紂王的后花園;ㄅ_旁邊的崖壁上豎刻“花臺”兩個行書大字,系金代興定二年所刻![詳細] |
淇縣云夢山AAAA 云夢山引,又名青巖山,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西南十五公里。屬太行山脈,主峰海拔577米,峰巒迭嶂,山嵐霧靄,云蒸霞蔚,氣象萬千,泉水潺潺,百花爭艷,素有“青巖表仙境之勝”之稱。自古以來就游覽勝地。歷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詩章、摩崖題記和碑刻。河南淇縣云夢山,云夢山,又名青巖山,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西南十五公里。屬太行山脈,主峰海拔577米,峰巒迭嶂,山嵐霧靄,云蒸霞蔚,氣象萬千,泉水潺潺,百花爭艷,素有“青巖表仙境之勝”之稱。自古以來就是游覽勝地。歷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詩章、摩崖題記和碑刻,F(xiàn)存鬼谷洞、太陽洞、孫臏洞、龐涓洞、孫臏墓、舍身臺、鬼谷墟、演兵嶺、天書崖、玉帝殿、三清殿、南北桃園……[詳細] |
淇縣古靈山AAAA 河南淇縣古靈山風(fēng)景區(qū)位于縣城西北8公里處,是國家AAAA級景區(qū)、《封神榜》故事發(fā)生地,女媧修真處,可游覽面積25平方公里,由主景區(qū)、朝陽寺、清涼庵、靈湖、銅頂、涼水泉清代古民居石頭城六大版塊組成。現(xiàn)有景點130多處。相傳,人類始母—女媧在古靈山煉石補天,捏土造人,殷紂王降香女媧宮。古靈山景區(qū)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優(yōu)美的山水景觀交織一起,成為休閑度假、登山探險、祭祖朝拜的游覽勝地。古靈山景區(qū)位于淇縣(朝歌,紂王皇都)城西15公里處,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中國最佳文化旅游景區(qū);是女媧修真處、紂王降香處、《封神榜》故事發(fā)生地。淇縣古靈山(5張)主題文化是女媧文化和殷商文化。主要由六大游覽版塊組成:紂王……[詳細] |
摘星臺景區(qū)(朝歌遺址公園)AAA免費 摘星臺景區(qū)是當(dāng)年紂王和妲己觀朝渋摘比干心處,是重要的朝歌文化遺存,現(xiàn)在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健身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尋根祭祖圣地。內(nèi)有殷朝六七圣賢君故都碑、陳婆造心經(jīng)浮圖、麒麟壁、無耳朵獅子、扯淡碑、三仁祠、朝歌成語苑、淇河詩苑、林堅臺等景點50余處,有魏、唐造像碑?dāng)?shù)件,是研究古代歷史和雕刻藝術(shù)的實物資料。景點位置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城關(guān)鎮(zhèn)……[詳細] |
荊軻冢AA 荊軻冢又稱荊軻墓。荊軻是戰(zhàn)國時期朝歌(今河南淇縣)人,荊軻墓位于縣城南,荊軻殉義后,家鄉(xiāng)朝歌的民眾敬重荊軻,費盡周折找回荊軻曾佩過的古劍,在離他朝歌故居不遠的城南建造墓冢,春秋祭祀。朝歌城南關(guān)外的元至正元年創(chuàng)建的觀音堂(南壇)廟墻上石碑中記有:“荊軻墓冢在廟南”;清乾隆二十四年《淇縣志》載:“荊軻舊居:在縣境內(nèi),戰(zhàn)國時刺客常居于此。”《朝歌鄉(xiāng)志》記載:“荊軻墓冢,在城南三里許,折脛河北岸。軻為淇人,刺秦失敗后,淇地人重義行,乃收其尸葬于此!鼻G軻墓原為圓形,直徑60米,高十余米,地下有墓道,有相通的三個墓室,全部由長條石砌券。荊軻冢歷史上曾多次被盜,1929年,縣師范學(xué)校校長李道三盜掘荊軻冢,……[詳細] |
靈山寺旅游區(qū)位于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西北8公里處,面積約10公里,包括靈山寺、朝陽寺、清涼寺。靈山寺坐落在群山之中,寺西北為靈山,海拔337米;東南為饃頭山,海拔465米;東為龍山,海拔400米;西南為虎山,海拔385米,耬鏵山為靈山之門戶。靈山寺創(chuàng)建于南北朝年間,修于唐朝開元,寺以靈山為主,取心誠則靈。靈山寺四周十景文明遐邇。一曰威嚴少進,二曰群峰聳翠,三曰列柿流丹,四曰一經(jīng)蓮壺,五曰半巖風(fēng)雨,六曰九天鳴佩,七曰巨崖走叫,八曰雙劍橫秋,九曰東海龍吟,十曰西山虎嘯。靈山寺景觀有女媧峰、古佛宮、女媧宮、玉帶河等主要景點40多個。自靈山寺向南有朝陽山,半山腰有朝陽寺,始建于東魏武定七年,依山建造,遙望……[詳細] |
郡馬樓,位于淇縣城東南6公里,西崗鄉(xiāng)王莊村北頭,樓面7間,進深一間,硬山瓦屋頂,屬明代建筑。現(xiàn)存七間樓房。關(guān)于駿馬的來歷,這里還有段有趣的故事。明朝時,王莊有一個小伙子,名叫王強,無父無母?然一身,靠推小車旋棒縋流浪為生,四海為家。一天他來到京師,住進一家客店,歇息時無意中一0蹲在店家的雞籠上。店主一怔,莫非我這個夢應(yīng)到了這漢子身上?如果真的是這樣,他必有大富大貴。對,當(dāng)今皇上正在招駿馬,何不讓他去應(yīng)試一下?店主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王強。王強想:自己家徒四壁,斗大的字不識一石,窮小子攀皇親,這是白日做夢!王強執(zhí)意不去,但經(jīng)不住店家再三勸說,最后抱著賺一頓飯的心情,趕往應(yīng)試場。到了應(yīng)試現(xiàn)場,正是……[詳細] |
田邁造像田邁(馬都洛)造像,俗稱石佛,位于淇縣城東8公里石佛寺村,因田邁(馬都洛)造像,故名。石佛寺為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創(chuàng)建。明洪武三年重修,現(xiàn)存座北朝南大一座為清光緒十六年又重修的,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造像巍立殿中,通高3.34米,碑身高2.75米,厚0.14——0.20米,座高0.64米。石刻整體呈蓮花瓣形,頂部略殘,為北魏太和十八年至正光五年(公元494——524年)的作品。造型生動,內(nèi)容豐富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shù)、科學(xué)價值,在全國也會罕見,河南省政府曾在1936、1976年兩次撥款維修大殿。造像內(nèi)容簡介如下:碑陽:碑頂上部雖殘,碑身和基座完好、碑中有浮雕方塔,塔身上刻有兩龕門,其……[詳細] |
衛(wèi)國故城位于河南省鶴壁市淇縣縣城四周,是第二道朝歌城(紂王城)的城垣上段。衛(wèi)國故城的時代為西周、春秋、戰(zhàn)國和漢代,故城實系文獻記載中確指的“朝歌故城”。公元前1063年周公以成王命興師伐殷,殺武庚(紂王子)、管叔,放蔡叔。將邶、鄘、衛(wèi)三監(jiān)之地及殷余發(fā)劃為衛(wèi)國,封康叔為衛(wèi)君,建都朝歌,宮殿建在城內(nèi)定昌(今東倉)、傳至仔懿公,因其玩鶴喪志,不恤朝政,終于在公元前660年被北方人狄人所殺,在朝歌歷時403年,故名衛(wèi)國故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250米,東西寬1650米。城墻寬70米,城內(nèi)面積約420萬平方米。地面現(xiàn)存城墻有四段.即西城墻三段,北城墻一段,殘高1.5~3.6米,板筑而成,板眼明顯……[詳細] |
花窩遺址是一處遠遠早于殷商晚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早期遺址。該遺址于一九七九年三月發(fā)現(xiàn),同年夏天,安陽地區(qū)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了開發(fā)試掘,清理灰坑4個經(jīng)開掘,出土器物具有獨特的風(fēng)格。石器以磨制為主,打制次這,有鏟、斧、鑿、磨棒,并有少量尖狀器、刮削等細石器;陶器為手制,火候較低,質(zhì)松易碎,均為紅陶,陶質(zhì)分泥質(zhì)和夾砂兩種,文飾有壓印紋、劃紋、錐刻紋、蓖點紋等。器形有小口雙耳、三足器等;ǜC顧名思義是一個土地肥沃、景色秀麗的所在,現(xiàn)位于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城東北14公里高村鄉(xiāng)花窩村,相傳三千多年前,黃飛虎在鎮(zhèn)守淇水關(guān)(今高村橋)時,把淇水關(guān)西北二公里許的一塊風(fēng)水寶地,辟為他的私人花園,他還招慕了許多種花名匠……[詳細] |
前嘴石窟又稱武公祠石窟和千佛洞,位于淇縣城西北18公里前嘴村東武公祠西。洞窟鑿在不甚高大的山崗腳下,窟門向南,面對奪豐水庫,門高1.11米,寬0.86米,門楣上部兩側(cè)鑿有洞眼,原來可能裝有前檐,今已不存。門兩側(cè)雕二力士,怒目束幘,赤膊飾帛,腰系戰(zhàn)裙,赤足站立,肌肉隆起,筋骨畢露,像貌雄偉?邇(nèi)平面近方形,J頂,面闊1.87,進深1.83,高2.1米。后壁中部鑿一大造像龕,本尊為釋迦牟尼,高0.74米。頭及手已殘,螺髻,后有圓形頂光,周飾蓮花,頸稍長,肩寬而圓,身著貼身通肩大衣,內(nèi)束裙,衣紋褶疊覆于座前。右手前伸,左臂下垂,結(jié)跏趺坐在長方形須彌座上。兩側(cè)為二弟子二菩薩,弟子頭部已殘,后有圓頂光,……[詳細] |
王莊遺址是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小型聚落遺址,大體可分為早、晚兩期,從地層及陶器演變序列方面分析,早、晚兩期是一脈相承、連續(xù)發(fā)展的。王莊遺址的面積雖小,但與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的其他同時期的遺址相比,有四特點:1、遺址緊鄰太行山,西距太行山大約只有3公里,但距河流較遠,南部最近的河流滄河距遺址約有1.5公里,這里的居民所依靠的水源應(yīng)是遺址北部的一泓泉水,因此這應(yīng)是一處濱泉居龍山文化晚期遺址。從遺址上直接覆蓋的黃沙土和河卵石及遺址東部發(fā)現(xiàn)的大片黃沙土分析,遺址很可能是被一場大山洪毀壞的。2、王莊遺址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小型聚落遺址,整個聚落略作圓形。對中部破壞嚴重的部分進行了鉆探,發(fā)現(xiàn)周邊的房子呈圓形分布……[詳細] |
青巖石窟亦稱青巖絕石窟,在淇縣縣城西北二十五公里廟口鄉(xiāng)賀家村西青巖山上,背靠懸崖峭壁,面臨淇水碧波,山水相映,景色宜人。該石窟窟門向東,高1.87米,寬1.32米?邇(nèi)平面近方形,穹隆頂,面闊3.15,進深3.80,高2.77米。南北兩側(cè)及內(nèi)壁下部鑿有石臺(神壇)。后壁中部雕釋迦說法像,像高1.1米,頭及手均殘,削肩,袒胸,內(nèi)著僧祗支,外著通肩大衣,結(jié)跏趺坐在低束腰蓮花座上,后有“壓地隱起”的圓頂光及橢圓形火焰紋背光。四壁雕有多層橫向排列的小佛龕,每龕佛像姿態(tài)相同,結(jié)跏趺坐在蓮花座上,雙手下垂掌心向上作禪定印。除少部分殘損外,大都完好。這些小龕比例適宜,雕刻精細。表面涂有藍、朱、石綠等色彩,使……[詳細] |
云夢山摩崖位于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西南北陽鄉(xiāng)南窯15千米的云夢山,摩崖主要分布在云夢盆地的崖壁、水簾洞口、孫臏洞兩側(cè)、毛遂洞、舍身臺、上圣廟、小峰門、五里井方圓10華里之內(nèi),有元、明、清各代的摩崖題記和摩崖碑刻大小共計220品,碑刻33塊,另有孫臏洞、毛遂洞、道教石塔、玉帝廟石牌坊、倒坐觀音、將軍廟、五里井石窟等。云夢山摩崖相對比較集中,僅水簾洞口就保留了元代以來摩崖碑刻29方,有元代大文學(xué)家王惲撰寫的《重修道院記》摩崖碑,明代御史孫征蘭的狂草碑和通判竇文的行草碑。孫臏洞中淺浮雕線刻的41副八仙、戲曲人物故事,造型生動,布局合理,可謂上乘之作。舍身臺摩崖題記,高6.9米,寬3.77米,是河南省迄今……[詳細] |
位于淇縣城西5公里朝陽山半山腰處,寺依山建造,絕壁而生,飛檐凌空,遙望如空中樓閣,故名懸空寺。該寺北靠朝陽山,青松翠柏及奇花異草在太陽光照射下,如彩鳳當(dāng)陽,翠盤捧日,故稱朝陽懸空寺。據(jù)明、清《淇縣志》記載,朝陽山原為殷故宮,是殷紂王冬季設(shè)行宮采暖的地方。東魏武定七年在此創(chuàng)建寺院,建筑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十分壯觀。朝陽山后有著名的清涼庵。這里綠樹成蔭,清凈涼爽,是殷紂王當(dāng)年消夏避暑的地方。穿過庵西凌空飛架的石拱橋,經(jīng)21個臺階,穿越一自然溶洞,便到了清涼庵。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住持僧海闊所立《碾子溝清涼庵恩準執(zhí)照碑記》中言及此庵修建曾得到皇帝恩準。庵后崖壁上有一清澈見底的山泉,久旱不竭,……[詳細] |
鶴壁市淇縣黃洞鄉(xiāng)紂王殿村,位于豫北太行山深處,有著“一腳踏三縣”的地理奇觀。村落群山環(huán)擁,山清水秀,猶如一處世外桃源。一座石頭古城懸空山腰,城中道路曲折纏繞,千回萬轉(zhuǎn),猶如迷宮,被游人稱作“石頭城”。相傳3000多年前,殷紂王帝辛在此屯兵練武12年,便是從此湖取水釀酒。此外,紂王殿村的馬軍峪、殺人臺、皇姑庵等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無不演繹著殷紂王的傳說。據(jù)記載,殷紂王曾在這里屯兵訓(xùn)練,積蓄力量以圖大業(yè)。紂王為了把掠來的奴隸訓(xùn)練成能夠打仗的將士,同時又為防止奴隸逃跑,便選擇了今天紂王殿村所在的山谷。這條山谷四面環(huán)山,只有東面兩條山溪交會處有一個山口可供出入,而這山口三面靠山,一面臨崖,山高谷深,地……[詳細] |
位于淇縣縣城(古都朝歌)城中心位置,現(xiàn)依臺建有主題公園。園內(nèi)有摘心臺、三仁祠、扯淡碑、陳婆造心經(jīng)浮圖、超公和尚石塔等景點。摘心臺原名摘星臺,是一個夯筑土臺。下層為龍山文化,上層為殷商文化。據(jù)《淇縣志》載,摘星臺為紂王所建,意謂登臨其上,可以摘星攬月,喻臺之高。是紂王和寵妃妲已觀朝涉、摘比干心處。自紂王在此摘比干心后,人們?yōu)榧o念比干,俗稱此臺為摘心臺。忠烈坊、心星閣、三仁祠等都是為紀念箕子、微子及林姓始祖比干而建。摘心臺東側(cè),建有碑廊,全縣著名的碑碣、石刻都集中在這里,其中魏、唐造像碑?dāng)?shù)件,其中殷三仁碑、扯淡碑、沒耳朵獅子、麒麟壁、陳婆造心經(jīng)浮圖、超公和尚石塔等,都是研究古代歷史和雕刻藝術(shù)的實物……[詳細] |
紂王墓位于淇縣城東12里淇河西岸,主墓刻有“紂王之墓”幾個大字。占地面積120平方米。右臨依靈山,左近傍淇水。實為經(jīng)、緯各十?dāng)?shù)丈、高兩三丈的一特大土丘,墓門石碑東側(cè),此處并行排列著五座石碑。碑上,分書銘文、詩文和更墓為陵后之陵名。紂王陵在今河南省淇縣城東朝歌鎮(zhèn)南淇河西岸。紂王在同周武王牧野大戰(zhàn)失敗后,登上鹿臺0,商朝滅亡。周朝建立后,周武王為顯示他不絕人祀的仁君風(fēng)范,允許紂的后代葬其遺骨。紂王的兒子武庚遵照紂“死后葬于淇河之中”的遺命,命人截斷淇水,在河床上鑿豎穴而葬,封口后,河水照流。后因河道東移,河床日見沖刷變低,紂墓露出,又漸與堤岸連在一起。紂王墓呈長方形,為土冢,長50米,寬15米,高……[詳細] |
淇縣古代稱為朝歌,有“喜迎朝陽高歌黎明”之吉意。淇縣是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這里曾經(jīng)是殷末帝都和春秋時期衛(wèi)國國都,是《封神榜》的演繹地,也是中國鬼谷子古軍校文化圣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朝歌老街就是原來的中山大街,曾是淇縣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街區(qū),老街兩側(cè)多為清末、民國時期的傳統(tǒng)民居和老字號店鋪。朝歌老街是上個世紀及以前的老淇縣城的縮影,老街上具有年代感的老建筑,讓人們仿佛走進了上個世紀及以前的淇縣城,李家大院,淇縣人民劇院,老淇縣公安局,淇縣百貨大樓,老食堂,老作坊等在這里一一呈現(xiàn)。朝歌老街吸引了眾多老字號特色美食、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網(wǎng)紅音樂酒吧、精品民俗客棧等商家入駐,在這里人們有逛、有吃、有節(jié)……[詳細] |
在淇縣西北部的深山中,多個神奇而古老的山村隱藏其中,石老公就是眾多神奇的村莊之一,它因石老公石動人的愛情神話而得名,還有一眼永不干涸的山泉……最神奇的地方是,百余棟石頭房的地基竟是吸水石,這塊凸出盆地的吸水石,仿佛一塊罕見的大元寶中間的珠寶。順石老公村往大山深處走,還有幾個自然山村,像所有山村一樣,溫坡四個古樸的村落內(nèi)的房子都是石頭砌成,依山而建。和別的山村不一樣的是,此處的房屋密集度高,即使是同一家戶院里,主房和配房高低相錯甚大。一棟棟灰白色的石頭房屋,和灰白色的山體渾然天成,掩映在叢木灌林中,更顯古老和滄桑。古石溝村整個村莊的主屋均面朝村內(nèi)南北小路。在楊家院對過,石頭房更為集中,石頭壘砌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