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碑林篇
道源碑林,占地30畝,其總體布局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如意”。如意是中國的傳統(tǒng)吉祥物,也是道教的重要法器。碑林分為暗、灰、水、明四個節(jié)間空間,分別代表了“體道”、“論德”、“守善”、“-”四個主題。以綠樹碑墻圍合成一個“暗”空間,表達了“體道”之初的迷茫;以一個“灰”色空間,表達體道之后的若有所得;以一個“藍”色水空間,表現(xiàn)了對老子“善”的理解;最后是一個“明”的大草坪空間,暗喻老子思想的傳播之路。碑林內(nèi)主要有國內(nèi)81位知名書法家書寫的《道德經(jīng)》章句勒石豎立,整理勒刻了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四位皇帝所注的《道德經(jīng)序》,以及整理刻繪了老子圣跡圖和唐朝著名畫家吳道子…
[詳細] 焦山滿山蒼翠,宛若碧玉飄浮在煙波浩渺的揚子江心,素有“浮玉”的美稱。聞名于國內(nèi)外的焦山碑林就座落在這座江心島山上,焦山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寶之多,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為江南第一大碑林,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碑刻一批,共有460余方,被國務(wù)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焦山碑林按其碑刻內(nèi)容,分三類重新排列。第一類為藝術(shù)類,有南朝《瘞鶴銘》,宋紹圣《畜貍說碑》,米芾書《城市山林》橫額,宋刻《瘞鶴銘》,明翻刻《開皇蘭亭碑》,清王延齡重摹《顏真卿書<東方朔畫贊碑>》等。其中《瘞鶴銘》,是我國保存價值極高的二銘之一,所謂南有鎮(zhèn)江《瘞鶴銘》,北有洛陽《石門銘》。相傳《瘞鶴銘》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
[詳細] 青城碑林位于書院巷北邊,是一座仿古廊式建筑,占地面積516平方米,始建于2012年6月,于2013年7月竣工并接待游客。青城碑林現(xiàn)保存石碑43塊,是明朝嘉靖龍飛壬戊年(公元1562年)到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期間青城地區(qū)所保存石碑的一部分,有記事碑、修建碑、集資碑、功德碑、墓碑等,這些古碑記載了青城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軍事、民俗等史料,體現(xiàn)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傳統(tǒng)文化,見證了青城悠久的歷史淵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蘊。青城碑林是集材質(zhì)、撰文、書丹、雕刻于一體的藝術(shù)珍品,對于考證當(dāng)時青城的社會時代特征和歷史、書法、藝術(shù)都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是一份寶貴的地方文化遺產(chǎn)。…
[詳細] 步云橋烈士詩文碑林位于烈士墓通往白公館的步云橋畔,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1987年1月,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開始了以陳列展覽、烈士塑像、烈士詩文碑林三大任務(wù)為主的三年規(guī)劃建設(shè),步云橋烈士詩文碑林建成于1988年。共立江岸磐石94塊,最重者達21噸,碑上題刻有犧牲在中美合作所的烈士詩文24首,皆由全國著名書法家用漢文、藏、蒙、維吾爾文題寫,由能工巧匠鑿刻而成。碑林用石,全部采自長江千年磐石,寓意不管時間如何流逝,無論風(fēng)吹雨打,烈士們的詩就象他們那偉大的人格一樣,永遠屹立在后人的心中。今天,當(dāng)人們來到這錯落有致的烈士詩文碑林,面對那塊塊磐石、諍諍詩文,對先烈的敬仰之情就會油然而生。…
[詳細] 山光福寺內(nèi),共有石碑100余通。石碑上記有西昌、冕寧、甘洛、寧南等歷史上發(fā)生幾次大地震的情況,詳細記載了明嘉靖15年(536年),清雍正10年(1732年),道光30年(1850年),西昌地區(qū)三次大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和前震、主震、余震、受震范圍以及人畜傷亡、建筑物破壞的情況。西昌地處安寧河、則木河斷裂帶,是我國西南部震區(qū)之一,歷史上發(fā)生過多次強烈地震,這些地震碑林為我們研究強震是否在同一地點重復(fù)、發(fā)震周期、內(nèi)在規(guī)律等問題提供了實物資料,不僅可與歷史文獻相對照,并可補其不足,實為我國罕見。該碑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游客考察旅游的好去處。保護范圍:圍墻外延15米。北至光福寺僧人齋房,南至慧心堂后側(cè),…
[詳細] 梅花詩碑林陳毅《梅嶺三章》詩碑梅嶺以梅著稱于世。因而歷代不少文人墨客以梅為對象在梅嶺留下了大量的詩文,形成了大余獨有的梅文化。梅嶺詩碑林就是從中選擇了不同時代、不同風(fēng)格的百首梅花詩作,并且特邀了當(dāng)代名家沈鵬、陸石、黃綺等人重新書寫,請名家鐫刻于碑,立于梅嶺的東坡和古驛道兩側(cè),供游人欣賞。從而使梅嶺景區(qū)更富有高雅的文化意趣。游人到此不僅可賞到大自然賦予的美麗景觀,同時也能享受到文化的熏陶。梅嶺詩碑林是近年增添的梅嶺風(fēng)景線,它與陳毅《梅嶺三章》詩碑及陳毅隱蔽處,串連在一條新的水泥石蹬道上,上下穿插于梅林深處,供游人欣賞和感懷。…
[詳細] 介 紹 北塔碑林位于皇姑區(qū)崇山東路路南,建于清崇德年間(1643-1645年),是清初沈陽東、西、南、北四塔寺中,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展出有《盛京圖》等圖片資料和沈陽古城沙盤模型,并辟有記載著沈陽歷史的石刻碑林�!� 遼寧沈陽…
[詳細] 西安市碑林區(qū)位于西安市中心地帶,位于西安市中心東南部,面積22平方公里,是一個文化教育發(fā)達、文物名勝薈萃、科技力量雄厚、市場經(jīng)濟繁榮的城區(qū)。碑林區(qū)是西安市城六區(qū)之一。因境內(nèi)有馳名中外的“碑林”而得名。碑林區(qū)擁有十分豐富的文物古跡,其中,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單位的有四處,省級六處,市級一處。有堪稱中國金石寶庫,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館”———西安碑林博物館。 景點位置西安市碑林區(qū)…
[詳細] 百將墨跡碑林坐落在天津八卦城內(nèi),在一塊塊白色大理石上,鐫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兩位元帥、兩位大將、22位上將、74位中將、7位少將共107位將帥的題墨,絕大部分是專為黃崖關(guān)長城題寫的,其中,有-的“銅墻鐵壁”,聶榮臻的“我們屹立在五臺山太行山恒山燕山旌旗指向長白山;我們馳騁在滹沱河永定河潮河灤河凱歌高奏鴨綠江”,肖勁光的“氣壯山河”,譚政的“裝點此關(guān)山,今朝更好看”等�!�
[詳細] 碑林,又稱石筍山(碑林)位于黃果樹大瀑布以西1000米處,這里山勢雄偉而不失靈秀,是黃果樹風(fēng)景區(qū)三大石林片區(qū)之一。石峰、石筍、石牙林立,景觀奇特,而碑林鑲嵌其中,更顯得幽雅、神秘。雄奇壯觀的黃果樹瀑布氣勢磅礴,一瀉千里,令人仰首流連,感慨萬千。從古到今,眾多的文人墨客在這里揮毫留念。這些千古絕句、傳世墨寶匯集著,就有今天的黃果樹碑林。如果說黃果樹大瀑布是一幅壯麗俊美的自然畫卷,那么這片碑林便是銘刻其中的畫中之詩�!�
[詳細]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
重點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