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宿樓位于河源市源城鎮(zhèn)上角更樓下。據(jù)道光《廣東通志》記載:“象宿樓在縣北,宋端拱初古成之登進(jìn)士,同科28人,時(shí)稱二十八宿,鄉(xiāng)人榮之,為建此樓”。原樓早已荒廢�,F(xiàn)存象宿樓是清代建筑,面積約50平方米,建筑為硬山頂,磚瓦結(jié)構(gòu)。據(jù)《東坡寓集》記載:蘇東坡貶惠期間,曾到河源訪賢覓跡,寫有一首詠《象宿樓》的詩:“天高環(huán)列宿,地勝聳層樓。共羨凌云客,齊晉折枝儔。姓名題雁塔,氣象在瀛州。故址徘徊處,蕭蕭碧玉秋”。
古成之,生于五代后漢天福十二年(947年),原籍河源縣,五代末遷居增城縣。宋雍熙元年(984年),本已高中第二,受陷害藥啞,不能廷對(duì)被斥出。三年后即端拱元年再登弟。此科較嚴(yán),只取進(jìn)士28人,時(shí)稱二十八宿。因是宋初嶺南第一個(gè)進(jìn)士,故《廣東通志》稱:“成之以文為南粵倡”。曾任青州益都縣令,校書郎和四川綿竹縣令。
1986年河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hù)單位。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