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寧德市旅游

寧德市文物古跡介紹

101、黃烽將軍故居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烽將軍故居
  黃烽將軍故居位于福安市穆陽鎮(zhèn)蘇堤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穆陽鎮(zhèn)蘇堤村蘇堤中路130號,建于清代。坐北向南偏東30度,為磚土木結構合院式建筑,通面闊寬43.78米、長48.07米,房子建筑占地面積2104.5平方米,花園面積746.13平方米,房子總面積2850.63平方米。主屋懸山頂,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四層樓。中軸線依次由門亭、大門通道、前廊、天井、主屋、后天井、后樓、花園組成。主屋面闊七間帶兩廈,進深十柱,廳堂施假屋面,前廊軒頂,舉架較高,用材較大。大門墻體兩側廂房位置砌馬鞍形封火墻,凸顯我市古民居建筑特色。對研究我市古民居建筑和革命歷史人物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墻體外延伸5……[詳細]
閩東紅軍獨立團后方醫(yī)院
  閩東紅軍獨立團后方醫(yī)院位于福安市溪柄鎮(zhèn)東坪村,年代為民國年間,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溪柄鎮(zhèn)東坪村東向頂頭大厝。建于民國年間,坐東北向西南。為土木結構合院式建筑,通面闊17.26米,通進深17米,占地面積293.42平方米。由前天井、主屋、后天井組成。主屋面闊五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梁架,懸山頂,共三層。山墻兩側二、三層出腰檐,F(xiàn)房子內保存有“閩東紅軍獨立團后方醫(yī)院”小木框。是閩東革命根據(jù)地一個重要的舊址,對研究閩東革命具有重大歷史價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墻體外延伸5米![詳細]
郭文煥烈士故居
  郭文煥烈士故居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南湖社區(qū),年代為清后期,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南湖社區(qū)南大路66號。建于清后期,坐西向東。為磚木結構合院式建筑,三層,通面闊11.8米,通進深24.3米,占地面積286.7平方米。整座房子由前后天井,廂房,主屋組成。主屋穿斗式構架懸山頂,明間樓層較高,中庭壁上部左右內嵌設神龕櫥。主屋面闊三間,進深八柱,前天井右側為廂房,左側做為大門通道。神堂櫥下檐板、室內窗花裝飾等木構件雕刻精美。該房子是蘇區(qū)革命根據(jù)地重要領導之一郭文煥烈士的故居,其后花園保存有范式人題寫的紀念碑,對研究閩東革命史提供一個重要實物載體。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墻體外延伸5米![詳細]
革命老媽媽潘玉球故居
  革命老媽媽潘玉球故居位于福安市溪潭鎮(zhèn)磻溪村,年代為清道光年間,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溪潭鎮(zhèn)磻溪村街尾路5號,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坐西南向東北。為土木結構合院式建筑,通面闊17.72米,通進深31.5米,占地面積558.2平方米。由前天井、主屋、后天井兩廂房組成。主屋穿斗抬梁式減金柱梁架結構,高6.42米。面闊五間,進深九柱,前廊軒頂,F(xiàn)左側次間、梢間,做為革命老媽媽潘玉球革命事跡展覽室。對研究我市閩東革命根據(jù)地革命史提供一個重要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墻體外延伸5米。……[詳細]
105、后門山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后門山遺址
  后門山遺址年代:新石器時代座落地點:福鼎市秦嶼鎮(zhèn)彭坑村簡介:新石器時代末期石器加工場所。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面積50000平方米。在取土區(qū)發(fā)現(xiàn)有大量文化遺物散落于地面,距地表深120~150厘米處有文化堆積層(厚20~40厘米),采集到大量石制品和彩陶器殘片等。陶器殘片包括泥質陶、夾砂陶和硬陶,其中以橙黃陶占絕大多數(shù)。采集石制品包括石器制作工具、石器坯件、石片和石料等。該文化遺存的發(fā)現(xiàn),為探討同時期閩臺史前文化的淵源關系提供了實物依據(jù)。保護范圍:西至彭坑小學東墻、楊府圣宮東墻與北側高山山腳的連接線,南至彭坑至冷城水泥路,東至彭坑小學東墻以東約250米與北側高山山腳的連接線,北至高山山腳。2009年,后門山遺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張朝發(fā)墓
  張朝發(fā)墓年代:清座落地點:福鼎市秦嶼鎮(zhèn)瓜園村簡介:墓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平面呈“風”字型,三合土結構,坐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墓室有兩封門,分別葬有張朝發(fā)及陳氏夫人靈柩,墓前有碑坊式青石神龕、石獅子及望柱各一對,保存較好。張朝發(fā)(?~1840),字駿亭,福建惠安人。幼隨父徙居福鼎縣。道光十八年(1838)任臺灣水師協(xié)副將。道光十九年(1839)任定海總兵。次年六月,英軍入侵定海港,率兵水戰(zhàn),中炮傷股,一月后卒于余姚。保護范圍:南至公路,東至墓外20米,北至山坡頂,西至墓外20米。2009年,張朝發(fā)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福安革命烈士紀念碑
  福安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福安市賽岐鎮(zhèn)獅子頭村,年代為始建于1956年,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賽岐鎮(zhèn)獅子頭村東北面200米左右山崗上,為紀念福安市革命烈士所建。始建于1956年賽岐橋頭黃土崗,1997年6月搬到現(xiàn)在獅子頭村后山,2009年進行一次大維護。整個紀念碑園主要由紀念碑、烈士墓、烈士亭、廊亭花圃組成,占地面積4493.8。紀念碑整體建筑均為青石結構,平面為方形,長寬分別17.4與17.15米。整個碑分為四層分布,一層由四面三級臺階上青石鋪設平臺與花圃,二層為圍欄式觀臺,三層是在二層中間用黑花崗石做一個四方形體,正面刻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其他三面石板分別雕刻松鶴,鹿竹,梅鵲等圖案。再上為碑體,制作成槍桿形狀,正面從上至下寫:福安市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建筑后系圓形烈士墓,水泥……[詳細]
陳挺將軍故居
  陳挺將軍故居位于福安市潭頭鎮(zhèn)后洋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陳挺將軍故居位于后洋村村中75號。始建清代,坐東北向西南。有前后天井,進深6柱,面闊3間,中間為一廳堂,左側一樓梯通道。通進深15.02米,通面闊12.58米,占地面積188.95平方米。該房子由于年代比較久遠、缺乏維修,而出現(xiàn)歪閃,由于長期使用排煙不好,整個屋檐梁架黝黑。該房子是閩東革命先驅陳挺將軍故居,作為我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是一個很好的實物場地,對研究我市重要革命人物歷史具有重要價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墻體外延伸5米![詳細]
福星堂石雕須彌座
  福星堂石雕須彌座位于福安市曉陽鎮(zhèn)曉陽村,年代為明景泰六年(1456),類別為石刻類。位于村的西北向鳳巢路41號旁。始建于明景泰六年(1456),坐北向南偏西20度。所在福星堂面積為95.36平方米。石雕須彌座總長10.37米,立面總高1.45米,深0.97米,占地面積為10.1平方米。該座為青石雕刻,設于堂內北面墻邊,為佛像供臺,分三層內收,上層13個獨體石雕組成一個壺門,中間由12個長方形石雕件組成壺門上下坊,枋下為須彌座波狀紋下梟與圭腳,最底層鋪設石條。堂前空坪處矗立兩通碑,其一為景泰乙亥年,檀越主福星堂碑。記捐贈人名字,高1.26米,寬0.45米;另一通“福星堂□□□”殘碑,文字跡不清。寬0.52米,高0.62米。該須彌座是我市保存不多而較為完整的一個,極為珍貴,對研究我市宗教文化發(fā)展……[詳細]
昭明寺觀音閣
  昭明寺觀音閣位于福安市灣塢鎮(zhèn)寶林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原名昭明庵,位于福安市灣塢鎮(zhèn)寶林村昭山自然村東側100米處。宋代始建,歷代均有修建。觀音閣現(xiàn)存建筑為清代所建,坐南向北,為磚木結構廊院式建筑,通面闊26.35米,通進深為17.6米,占地面積465平方米。觀音閣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帶兩廊進深三間七柱,圓通殿(觀音閣)為寺院最后一座,地表比前一座大雄寶殿高出2米,前廊過道邊沿設有石欄桿,兩側設17級石階與前殿相通。明間舉架較高,內頂施八角形藻井,檐下施垂柱。斗拱、雀替、垂柱等木構件雕刻精美。整個寺院昭明寺由門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天井(放生池)、圓通殿組成,面積為1111.1平方米。天天王殿、大雄定殿為新建水泥建筑。對研究我市宗教建筑、雕刻技藝和宗教文化發(fā)展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200……[詳細]
111、溪口永安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溪口永安橋
  溪口永安橋年代:清座落地點:柘榮縣乍洋鄉(xiāng)溪口村簡介:永安橋是橫跨于玉山溪上的半圓石拱橋,總長36.22米、寬5.23米,石拱凈跨達23.76米,高11.82米,是華東地區(qū)現(xiàn)存單孔跨度最大的半圓石拱橋之一。北側橋頭八石碑,記錄了溪口村歷史上慶安、資壽、同安、長安、永安等五橋捐資、建造的過程。附屬文物有村東鳳里溪上的2條石碇步、2座石梁柱橋等。保護范圍:東至玉山溪永安橋上游10米,北至鳳里溪上游石梁柱上游10米,南至鳳里溪下游石梁柱橋下游10米,以及橋體所在二溪兩側各10米范圍內。2009年,溪口永安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玉林玉亭橋
  玉林玉亭橋位于福安市穆云鄉(xiāng)玉林村,年代為清光緒三十八年(1902),類別為古建筑。位于穆云鄉(xiāng)玉林村東南向200米溪上。始建不詳,現(xiàn)橋為清光緒三十八年(1902)所建,重修于民國三十八年(1949)。南北走向,為單孔木拱廊屋橋,橋長31米,寬7.3米,凈跨24.3米,橋高4.6米,拱橋矢高9.4米,面積為226.3平方米。橋屋27開間,共56根柱,抬梁式木構架,雙坡頂,橋頭兩端各加雨披。橋面以木板橫鋪,兩側設木板柵欄,外披魚鱗板[也稱風雨擋板],內設長條板凳供來往行人息座。橋堍用條石堆砌。橋屋正間設木制神龕,寬3.2米,深0.9米,高1.55米。目前是福安市跨度第二大的廊橋。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交通發(fā)達,廊橋幾乎荒廢將愈來愈少,保護存量不多的廊橋更顯得彌足珍貴,對研究我市以及整個閩東甚至我國廊橋發(fā)……[詳細]
113、上坪洋坑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坪洋坑橋
  上坪洋坑橋位于福安市范坑鄉(xiāng)上坪村,年代為清同治七年(1868),類別為古建筑。位于范坑鄉(xiāng)上坪村西面1公里溪上。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建,同治七年(1868)重建?缬谘罂酉,南北走向,為單孔木拱廊屋橋,長24米,寬4.8米,占地面積115.2平方米。廊屋9開間,用柱40根,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橋兩側施欄板,內向加設坐凳。正間設神龕,高2.6米,寬3.2米,深0.9米。這是我市比較偏僻的一座廊橋,也是我市僅有五座橋其中的一座,而且由于現(xiàn)在交通的快速發(fā)展,山路幾乎荒廢無人走,致使無人使用、管理、修繕,非常容易毀損消失。所以比較珍貴,加強保護對以后研究廊橋具有重要的價值。2004年公布為市文物點保護。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該橋四周外延……[詳細]
榕頭興云寺大雄寶殿
  榕頭興云寺大雄寶殿位于福安市溪柄鎮(zhèn)榕頭村,年代為清乾隆丙申(1776),類別為古建筑。位于溪柄鎮(zhèn)榕頭村興大路距榕頭村南面300米處山中。始建于宋元符年間(1098-1100),歷代均有維修,現(xiàn)存建筑系清乾隆丙申歲次(1776)重建。坐西南向東北,大雄寶殿為木構殿堂式建筑,通面闊20米,通進深11米,占地面積220平方米。中軸建筑有前殿和大雄寶殿,前殿為新建。大雄寶殿其面闊五間,進深六柱明間減中柱,前后左右為檐廊,大殿內保存有明正德神龕,四層石砌,神龕正面刻有年限,左右兩側龕座上各有浮雕圖案。大殿明次間頂棚共有九個藻井,右側第二條石柱上有“清乾隆丙申歲次□□□重建,當山住持僧大用仝捐衣缽資重建”,左側石柱亦有刻字。四條碩大、粗壯的八角青石圓柱,顯得整個大殿寬大莊嚴肅穆。寺內還保存有好幾塊宋代須……[詳細]
秦嶼戍守臺灣將士墓群
  秦嶼戍守臺灣將士墓群年代:明、清座落地點:福鼎市秦嶼鎮(zhèn)農業(yè)村簡介:明清以來原是埋葬當?shù)乜官亮x士和無嗣無屋尸骨。清代,秦嶼左右營開始抽丁戍守臺灣,官兵殉難或病故后隨鄭成功收復臺灣及戍臺故兵安葬于此。1974年,收集一般老百姓及革命人士骨灰合葬于此處;㈩^崗包括戍臺故兵墓兩處(一墓一碑)和抗倭義冢三處,總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 。保護范圍:整個陵園,圣壽嶺右側兩義冢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09年,秦嶼戍守臺灣將士墓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16、洋里民居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洋里民居
  洋里吳氏民居,位于福鼎縣白琳鎮(zhèn)翠郊村。建于清光緒年間(1879~1908年),整座房屋占地4021.8平方米,座西朝東,木構建筑,3進共9個廳,似由9個四合院組成的群體。面闊65.5米,進深61.3米,上下兩層,兩邊對稱,有36個天井,360根大柱。斗拱、梁棟、花窗、匾額、楹聯(lián)等雕刻精巧,屋內、大廳、小廳、花廳、走廊、大小天井布局有致。1989年,福鼎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17、九嶺古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嶺古道
  九嶺古道位于壽寧縣芹洋鄉(xiāng)九嶺村、官路洋村、山頭村,年代為宋至清。始筑于宋代,歷代有修。古道沿九嶺山腰蜿蜒而行,始于九嶺溪橋頭,終于石馬洋,呈“西南—東北”走向,總長5440米,寬約1.2~1.8米,以碎石塊沿山形地貌鋪設而成。九嶺古道是古時壽寧縣通往平溪、政和的重要通道。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古道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詳細]
118、疊石關隘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疊石關隘
  疊石關隘位于福鼎市疊石鄉(xiāng)疊石村,年代為五代、清。位于閩浙交界處,五代閩國為防備吳越國而建,明清時設有疊石汛。關門地處隘門山、牛脖子山南北夾峙的V字形隘口,20世紀五六十年代因公路建設而拆除;現(xiàn)狀保存南北兩側關墻、烽火臺等,關墻南北走向,全長約83.5米,其中北段斜長39米、殘高2.9米,南段斜長32米、殘高2.7米,以塊石砌面、碎石山土填充,依山體斜面堆砌而成。烽火臺位于南側牛脖子山的山崗上,距關口約190米。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關隘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119、郭鳴琳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郭鳴琳墓
  郭鳴琳墓位于福安市潭頭鎮(zhèn)富羅坂村,年代為明。始建于明崇禎十三年(1640),總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墓坐西向東,平面呈“風”字形,整體氣勢恢宏。從東向西依次為神道碑、小牌坊、大牌坊、墓體,全部使用花崗巖石構筑。墓丘前筑有墓亭,立記載郭鳴琳生平事跡的墓志銘、處世行略、墓陵四至以及祭田的碑文四通。郭鳴琳(1567―1628),福安人。官至靖江王府左長史。明代著名散文家,著有《東皋小稿》等書。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頭碑至大牌坊為中軸向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小牌坊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墓道碑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詳細]
麻嶺巡檢司遺址
  麻嶺巡檢司遺址位于周寧縣浦源鎮(zhèn)麻嶺村,年代為元、明。由分別位于天池塘西北側的元代巡檢司遺址和東南側的明代巡檢司遺址組成。西側遺址,建于至元十八年(1281),坐北朝南,前后兩間,占地面積190平方米。東側遺址,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坐西朝東,平面呈“品”字型,占地面積450平方米。兩處巡檢司遺址均存石砌墻體,原建筑平面布局保存完整。麻嶺古道及道上古亭為附屬文物。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浦源鎮(zhèn)麻嶺村,西至泗橋鄉(xiāng)302省道與麻嶺古道交匯處,全程5公里,中心線分別向兩側各延伸100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