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內蒙古自治區(qū) > 興安盟 > 科爾沁右翼中旗旅游

科爾沁右翼中旗文物古跡介紹

古哲里木會盟地遺址
  古哲里木會盟地遺址哲里木會盟地位于吐列毛杜鎮(zhèn)境內,后依哲里木山,前臨霍林河,西望奎屯罕山,東視罕查干山的-原中央。是從扎魯特、巴林、巴仁哲里木山谷,經今霍林河煤礦至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必經之路,從準哲里木山谷,經科右前旗至寶格達山與蒙古接壤,從阿貴山谷經六戶可至烏蘭浩特、嫩江,向南沿霍林河經巴彥呼舒可至通遼等地呈“五岔溝”型,是軍事戰(zhàn)略要地和物資集散地。據史料記載,該處曾為遼、金時代的重要關隘。金長城、金東北路招討司駐所要塞古跡至今明晰可見。會盟地西為遼臨潢府境地,東屬金泰州管轄。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將嫩江科爾沁的圖什業(yè)圖、札薩克圖、蘇鄂公、扎賚特、杜爾伯特、達爾罕、博多勒噶臺,賓圖、前郭爾羅斯、后郭爾羅斯4部10旗,北從寶格達山,南至沈陽北柳條邊墻,西由特格罕山,東到哈爾濱、長春等地……[詳細]
黑帝廟遺址
  黑帝廟遺址黑帝廟又稱遐福寺,位于巴彥呼舒鎮(zhèn),建于清乾隆年間。是一處布局嚴謹、建筑宏偉、殿堂輝煌、景色幽靜的建筑物,廟外觀以石砌成,白壁紅邊,它把漢式的坡頂、斗拱、方亭和藏式平頂,梯形窗、異形柱等結合在一起,整體形象生動和諧,構成了漢藏結合的藝術風格。整個殿頂黃金鍍瓦,在陽光下金光四射,燦爛奪目。寺廟頂部四角設有銅制錦金經柱,以示頂天立地。前部墻頂部正中有銅制錦金0和面對面而立的神鹿像,以示長壽萬年。殿堂內部全為紅漆明柱,各柱上圍裹著各種絲質飄帶、幢、幡等。天花板上繪有古代龍鳳圖案。畫柱雕梁繪有佛經故事。正堂正門上方,懸掛著漢、蒙、藏四題合壁的《遐福寺》匾額,一方《大經堂》位于正殿前部,為--集中誦經的場所。殿內兩側墻壁上掛滿了絲織或彩畫佛像,緊靠兩側擺著博克達-用過的以檀香木做成鋪有黃蟒緞墊……[詳細]
圖什業(yè)圖王府遺址
  圖什業(yè)圖王府遺址坐落在科爾沁草原風水寶地——代欽塔拉五角楓景區(qū),王府建在離巴彥呼舒鎮(zhèn)東北20公里處的代欽塔拉草原,距今已有130余年的歷史。這里獨具特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古老神奇的圖什業(yè)圖王府是模仿北京紫禁城修建的,其建筑堪稱科爾沁蒙古族建筑藝術的奇跡,是蒙古族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每當人們提起它,都會為科爾沁草原悠久的歷史文化,為科爾沁右翼中旗深厚的歷史底蘊,而感到無比自豪。王府的整個建筑群規(guī)模及風格,吸納了內地漢式建筑的坡頂、斗拱、隔扇間房、彩刻門窗、雕梁畫棟、飛檐翹脊、廊腰曼回的風格。整體建筑主要由王宮(中院)三個衙門、游樂場所、佛事經常等構成。占地面積為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4800平方米,共有150間房屋。王宮大院東北建有一座人工假山—……[詳細]
吐列毛杜古城遺址
  時代:金吐列毛杜古城遺址,位于內蒙自治區(qū)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鎮(zhèn)的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90公里,東臨突泉縣寶石、學田鄉(xiāng),是金代東北方的重鎮(zhèn)。城內西北處有一水井,西南角房舍十分集中。細心的人在城內能拾到陶瓷片、銅錢及鐵器殘件。東城為十分規(guī)整的長方形,周長1410米。城北有城門,東墻有一便門,城外有寬約5米的護城河。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金界壕遺址
  金界壕(金長城)是金代為防御北方逐漸強大起來的蒙古、室韋等民族南下而修建的防御體系。它始建于金天輔至明昌(公元1117年-1195年)年間,共進行5次大規(guī)模修建。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有兩條金界壕,第一條是從呼倫貝爾市的莫力達瓦旗尼爾基鎮(zhèn)起始走向錫林郭勒盟境內的第一條界壕分支出來的第二條線,第二條是從科右前旗阿力德爾下段的歸流河右岸分支出來的第三條線。2001年,金界壕全線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