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溫州市 > 文成縣旅游

文成縣文物古跡介紹

吳成七古寨址
  吳成七古寨址位于文成縣黃坦鎮(zhèn)后垟村和金爐鄉(xiāng)金山村交界處。即洞尖山總寨,海拔750多米,四面陡峭絕壁,僅二小道可通,遠處為連綿起伏的山巒。寨基分上、中、下三級,現(xiàn)殘留城墻一段,石砌,約高一米。坡道關(guān)卡處尚有大堆擂石,寨基草皮下留有大量炭化火燒米(或谷)和當時瓷、陶、瓦等殘片。吳成七(?-1357),原青田縣八都(今文成縣黃坦)人,出身鹽販,元末至正十三年(1353)起義抗元,聚眾數(shù)萬。在黃坦界上筑高垟、馬坪二寨,后在近縣邊界建立天狗、水盤、水牯、白羊、牛頭等五寨,自稱吳王。勢力遠達處州、溫州、婺州、建寧等府,復以瑞安、泰順、青田三縣交界之天險洞尖山為總寨,翼以七營,列寨百余,首尾連絡。其后戰(zhàn)敗突圍,至泰順筱村自縊而死![詳細]
22、富相國祠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富相國祠
  富相國祠位于文成縣西坑畬族鎮(zhèn)梧溪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建。兩進回廊式合院建筑,坐西朝東,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前廳與正廳均為七開間,兩廂廊各三開間。前廳明間為戲臺,與正廳相對,深寬均5米。戲臺兩旁次間開設(shè)出入大門,門廳前平行排立旗桿石六對。正廳明間塑有富弼坐像,兩側(cè)塑侍從,前廳懸“富相國祠”匾,正廳懸“顯忠尚德”匾。據(jù)清道光二十三年《續(xù)修富氏宗譜●重建祠堂記》所載,原名“忠孝祠”,奉祀北宋名相韓國公富弼,兼祀文成縣富裔一世祖、唐松州刺史富韜。1935年《南田山志●建置》則載“富刺史祠,在浯溪村,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建,祀唐松州刺史富韜,兼祀宋韓國公富弼!薄[詳細]
23、珊門白云庵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珊門白云庵
  白云庵位于文成縣大峃鎮(zhèn)珊門村云峰山,又稱巖庵。唐代始建,明永樂十五年(1417)重建,現(xiàn)存主體建筑,建于清代。大雄寶殿坐北朝南,依懸崖洞壁而筑,半露脊檐,懸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明間塑三寶佛,左右為僧房,墻壁繪有壁畫。大殿前為闊深各4.5米、0-式歇山造韋馱殿;西首簡建山門;東向過石梯步附建地藏殿、觀音閣;另距20米處為許真君廟,進深與面闊各三間。大殿內(nèi)外存有明至民國間碑刻10方。四周有青云梯、雙石燭、晴雨瀑、滴水巖、仙人橋、龍嘴巖、透天洞、迎客僧等美景,為著名游覽勝地。古謠諺云:“高空巖洞一佛亭,半邊落雨半邊晴。溫州五縣尋勿到,只有巖庵出名勝!薄[詳細]
周攀龍墓
  周攀龍墓位于文成縣十源鄉(xiāng)龍虎丘村墳頭崗。初建于清光緒十一年(1885),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31.5平方米。扶椅式,由下壇、上壇(拜壇)、墓穴三部分組成,外砌風火墻環(huán)繞墓穴。用料全為青石,下壇方形塊石鋪地,兩外側(cè)置有旗夾桿一對;上壇左右設(shè)神櫥,中置臥獅一對;墓穴正立面嵌雕板三塊,陰刻篆體“周公墓”三字;墓穴圈椅扶手前設(shè)蹲獅一對,后靠設(shè)神位牌樓一座。全墓共刻楹聯(lián)12副,詩歌6首。其墓式豪華為清代浙南墓葬所罕見。據(jù)董憲曾《皇清例貢生周君墓銘》:“君以勤儉居積,益恢其業(yè),遂致富有,甲于一鄉(xiāng),凡言居室者首推焉”,可見墓主為當?shù)厥赘!?a href=/landscape/109/zhoupanlongmu.html class=blue >[詳細]
25、劉璉祠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璉祠
  劉璉祠位于文成縣南田鎮(zhèn)新宅村。始稱“參政公祠”,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原址在三灘,民國初年圮廢,唯清道光元年(1821)徐紹偉題署“奕世簪纓”匾額猶存。1946年族人出資重建,祠址改擇南田劉府舊宅基,懸山頂木構(gòu)建筑,面闊五間,明間梁架抬梁式,次間梁架穿斗式,明間正中塑劉璉坐像。梁柱粗壯,結(jié)構(gòu)嚴密。劉璉(1348-1379),字孟藻,劉基長子,為人忠信剛毅,甚得明太祖朱元璋所賞識。洪武十年(1377年)授考功監(jiān)丞,試監(jiān)察御史,次年出為江西右參政。十二年(1379),為胡惟庸黨所脅,墮井死。璉少有文行,尤工于詩![詳細]
26、降龍庵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降龍庵
  降龍庵位于文成縣南田鎮(zhèn)水垟村,又名下龍庵。坐西朝東偏南,始建時間失考,明萬歷年間(1573-1619)重建。主體建筑大雄寶殿于清乾。1736-1795)時重建,面闊五間,進深六間。明間藻井及天花板繪有山水與人物故事彩圖,單檐歇山頂。殿前兩側(cè)附建軒樓各三間,總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庵內(nèi)保留乾隆廿五年(1760)“參龍古剎”與“慈云法雨”兩匾額,明代石礎(chǔ)。左次間有大石鑿制水槽一具,刻有“降龍庵,大清乾隆己酉年(1789)”字樣。四周石砌圍墻,東墻中嵌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三月“重修降龍庵年月田畝碑”一方。……[詳細]
樟山摩崖造像
  樟山摩崖造像位于文成縣城西北龍川鄉(xiāng)樟山村巖壁上。造像兩處,相隔30米。一處朝南,線刻坐式人像一尊,年方弱冠,雙手合十胸前,作默經(jīng)態(tài),線條勾勒簡練,畫面面積0.49米×0.30米。一處坐西朝東,畫面面積4平方米。構(gòu)圖安排在線刻屋檐下,淺浮雕,跣腳走勢人像三尊:前為男性,高1.31米,目注右手經(jīng)卷,左手執(zhí)朝笏;中似女性,高1.35米,右手擎燃燈小缽,左手置胸前作膜拜狀;后為短衣袒懷侍童,高1.24米,雙手執(zhí)長竿幢幡。造像姿態(tài)逼真,面部表情形象生動,衣褶線條流暢多變。據(jù)像旁題銘,當屬元泰定三年(1326)之作。……[詳細]
28、七甲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七甲寺
  七甲寺位于文成縣大峃鎮(zhèn)西四公里玉泉山中。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唐末遭兵亂燒毀。不久,閩僧石屋和尚重建僧院。北宋端拱二年(989)復建大殿,祥符元年(1008)修整圣門,元末毀于兵燹。明代當山住持法林徒弟能全、能亮募緣重建,沿名凈慧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嘉慶八年(1803)、光緒三十三年(1907)相繼修建。后毀。1984年,當?shù)厝伺c華僑共同集資,按原建筑規(guī)模再度重建圣門、金剛殿、大雄寶殿和西方殿,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F(xiàn)存遺物有宋代石柱、柱礎(chǔ)、石雕佛座和碑刻等![詳細]
天頂湖生態(tài)農(nóng)莊
  溫州市“十大最美農(nóng)莊之一”天頂湖生態(tài)農(nóng)莊位于著名風景旅游勝地文成縣百丈漈景區(qū)境內(nèi),是溫州市“十大最美農(nóng)莊之一”,和其他農(nóng)莊比起來,它除了有特色農(nóng)家樂外,還有別具特色的森林小木屋、洞穴餐廳。另外,文成天頂湖還要建設(shè)一個山地運動中心,立志打造成為中國的“皇后鎮(zhèn)”——極限運動愛好者的天堂。包括汽摩越野賽車場、賽車營地、汽車創(chuàng)意旅館、自行車運動基地、攀巖運動、大峽谷探險、叢林穿越、越野體驗中心、跑馬場等項目。地址:溫州市文成縣百丈漈鎮(zhèn)……[詳細]
百步巖摩崖題記
  百步巖摩崖題記位于文成縣珊溪鎮(zhèn)項竹垟村峭壁上(因珊溪水利樞紐工程淹沒此處,現(xiàn)切割搬遷至縣文物館庫房)。百步巖原名狗爬巖,懸崖陡壁,道路被阻,故前人捐資開鑿通道,直趨泰順境內(nèi)。通道長88米,寬0.8-2米。路邊峭壁上刻鑿題記,從南宋至明共13處,其中一處多達200字,面積1.2米×0.6米。內(nèi)容記載捐資鑿路、積德求子、游歷年事等。題記者籍貫分布頗廣,依稀可辨有太平縣(今溫嶺)、泰順縣、平陽縣、瑞安縣、青田縣、景寧縣等。因久經(jīng)風化,泥水流蝕,已難盡釋![詳細]
石竹寮靈隱寺
  靈隱寺位于文成縣富岙鄉(xiāng)石竹寮村。元至正三年(1343)始建,清康熙(1662-1722)間被山洪沖毀。當?shù)厝讼又藩M溪窄,劈溪并砌石拱橋10座,通闊32米,凈跨8米,添作基面重建。從西而東,以巨墻隔成兩縱軸式:南為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歇山頂式。正面建有戲臺,并由兩廊銜接形成合院式。北系護國高妙侯徐三相公神廟,建筑宏大,后毀,1982年當?shù)丶Y重建。寺廟建于橋上,形式奇特,又處層巒疊嶂、清溪潺流、竹木掩翠之中,風光尤為幽雅![詳細]
東民鄧公祠
  鄧公祠位于文成縣東龍鄉(xiāng)東民村豬頭山南麓(因珊溪水利樞紐工程淹沒此處,現(xiàn)搬遷至縣城金魚山)。原屬兩進回廊合院式木構(gòu)建筑。頭進、戲臺已被拆除。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現(xiàn)存主體建筑,正廳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面闊19.5米,進深9.93米。抬梁式結(jié)構(gòu),月梁雕刻精致,兩側(cè)浮雕龍鳳,正中浮雕折扇形、圓形開框圖案,內(nèi)容主要為山水、花卉。用柱粗壯,近四方形,直徑28厘米。柱礎(chǔ)木質(zhì),分“虎爪”、“一線棱花”、“扁方棱花”三型.……[詳細]
金山節(jié)孝坊
  金山節(jié)孝坊位于文成縣匯溪鄉(xiāng)金山村嶺腳。青石構(gòu)筑,精雕細刻。四柱三間,柱頭各蹲石獅一尊。明間高6米,由石梁分為五層。頂層立“大總統(tǒng)命”牌座,第一層刻“為前清儒士吳德一妻夏氏立”。第四層刻黎元洪題書“節(jié)勵松筠”。兩次間各三層,有雙獅抱球、牡丹朝鳳、水浪襯月、姜子牙釣魚等圖案,多屬浮、鏤雕,其中釣竿和釣線穿石留線而成,人物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坊前立條石刻花欄桿,其余三面石砌圍墻,后壁中置“旌表碑”一座。占地面積達100平方米。……[詳細]
34、劉基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基廟
  劉基廟(文成公廟或稱誠意伯廟):座落于以林木蓊郁、清流泠澈、富有自然野趣的清溪、飛瀑、碧潭、幽洞、-見勝、被廣大游客譽為“浙江九寨溝”的莒溪大峽谷自然名勝風景區(qū)內(nèi)大峽山北麓,即浙江省蒼南縣莒溪鎮(zhèn)南山。劉基廟占地1700平方米,是明弘治七年(1494年)青田誠意伯、劉文成公、劉伯溫、劉基的六世孫劉啟憲從文成縣南田遷居浙江蒼南莒溪后所建![詳細]
35、凈因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凈因寺
  凈因寺位于文成縣雙桂鄉(xiāng)城底村。原為五顯爺廟,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民國四年(1915)重建,始稱凈因寺,總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大雄寶殿近經(jīng)重修,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梁架斗拱仿清式,規(guī)模宏偉。前由石板鋪就內(nèi)院,兩旁設(shè)廂樓。院前為圣門,木石結(jié)構(gòu)。大殿左側(cè),筑有雕飾荷花的石踏跺41級,沿著坡高13.5米、寬3米的步廊,通向西方殿。殿為單檐歇山造木構(gòu)建筑,其闊、深度略同大殿,但顯得簡易古樸![詳細]
36、棲真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棲真寺
  棲真寺位于文成縣黃坦鎮(zhèn)嚴土本村。始建于唐元和七年(812),北宋治平四年(1067)擴建,元、明、清幾經(jīng)修建,后毀,僅存山門和僧房。1990年當?shù)厝思Y重建,中軸線上建有山門、金剛殿、大雄寶殿、三圣殿,占地面積3060平方米,建筑面積969平方米。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式梁架結(jié)構(gòu),重檐歇山造。大雄寶殿前東西兩翼分建觀音殿、地藏殿。山門、金剛殿、觀音殿、地藏殿、三圣殿穿斗式梁架結(jié)構(gòu),單檐歇山造![詳細]
37、辭嶺亭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辭嶺亭
  辭嶺亭位于文成縣南田鎮(zhèn)南田村。明崇禎元年(1628)始建,民國十一年(1922)族人集資重修。亭面闊三間,木構(gòu)筑,重檐歇山頂。坐北朝南,東西兩側(cè)檐柱外用塊石壘砌山墻,北面后墻明間開拱券式門,天耳山山道從亭中穿過。明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以清君側(cè)登上皇位,劉基次子劉璟不服,棄官歸隱華陽,強詔不仕,被逮入京,與鄉(xiāng)人在此辭別,至京被害致死。鄉(xiāng)人懷念劉璟高風亮節(jié),在當年辭別之地建亭紀念,名“辭嶺亭”![詳細]
龍川觀音閣
  觀音閣位于文成縣龍川鄉(xiāng)下村。建于清道光廿一年(1841),由儀門、觀音閣與廂軒組成。儀門磚木結(jié)構(gòu),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廂軒面闊各三間,通面闊13米,進深2.5米。觀音閣作木構(gòu)二樓式,面闊、進深均為9米。廊間左右設(shè)坐凳欄桿,內(nèi)供觀音菩薩像。梁枋、藻井彩畫密布,主要內(nèi)容有花鳥、山水、戲曲人物等,其中一畫落款為清咸豐(1851-1861)。戲曲彩畫有“西游記”、“西廂記”、“封神榜”、“三國演義”等故事![詳細]
官山革命烈士墓
  官山革命烈士墓位于文成縣大峃鎮(zhèn)珊門村官山。1954年初建,1985年重建。占地面積11854.8平方米,由墓穴、紀念碑及綠地組成。紀念碑為三葉式,花崗巖砌成,高15米,正面摹刻毛澤東題詞“為國犧牲,永垂不朽”。墓穴巖石結(jié)構(gòu),埋有北伐戰(zhàn)爭陣亡烈士1名,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犧牲烈士82名,抗日戰(zhàn)爭時期犧牲烈士115名,解放戰(zhàn)爭時期犧牲烈士108名以及建國后在剿匪、抗美援朝等戰(zhàn)斗中犧牲烈士79名,共355穴。……[詳細]
40、圣泉洞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圣泉洞
  圣泉洞位于文成縣龍川鄉(xiāng)過山村。原屬天然奇洞,高3米,頂面平整,面闊約10米,進深6.8米。相傳北宋崇寧元年(1102),湯氏生女名理,字妙玄,母女結(jié)茅于此。元至正二年(1342),天然和尚開山募緣,在洞前加筑大門、隔墻、飛檐。因洞內(nèi)左右二角有清泉長流,故大門上懸“圣泉洞”匾額。距洞右上方260米另有一洞,高約5米,深3.5米,寬3.3米,稱“觀音洞”。內(nèi)有青石雕刻神龕,供奉觀音塑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