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 > 巴音郭楞州旅游

巴音郭楞州文物古跡介紹

樓蘭古城
  地理位置位于今天中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處。景點特色樓蘭古城曾經是人們生息繁衍的樂園。她身邊有煙波浩淼的羅布泊,她門前環(huán)繞著清澈的河流,人們在碧波上泛舟捕魚,在茂密的胡楊林里狩獵,人們在沐浴著大自然的恩賜。景點介紹樓蘭古城地處塔里木盆地東緣的羅布泊凹地中,四周被沙漠、雅丹劣地和堅硬的鹽殼所包圍,人跡罕至,環(huán)境異常的荒涼、兇險。然而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2世紀樓蘭就是西域最繁華的地區(qū)之一,古樓蘭國有人口14000余,士兵近3000,真可謂是一泱泱大國。古樓蘭地處絲綢之路要沖,扼東西交通的門戶,是漢王朝進入西域的橋頭堡。當年在這條交通線上是“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經濟繁榮,樓蘭古城有著極盛一時的歷史和燦爛的綠洲文化。奇怪的是,聲名顯赫的樓蘭王……[詳細]
巴倫臺黃廟景區(qū)
  黃廟建在巴倫臺鎮(zhèn)樂南,原老巴倫臺所在地的一條山溝中,廟宇依山就筑就,金碧輝煌,雄偉壯觀。黃廟建于1888年,是蒙古土爾扈特部從事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為新疆-都四大廟宇之一。該廟是聘請西藏、內蒙的能工巧匠,耗費500兩黃金建造的。整個黃廟群山27座寺院組成,綿延2。5千米,總建筑面積達24000平方米,歷史上最盛時,-多達四五百人。遺憾的是遭“文革”破壞,現只存下兩座廟宇。黃廟正殿四方四正,上下兩層,磚墻瓦頂,一律作杏黃色,高10多米,廟檐上翹,給人以飛動美感。廟中高墻上置一金輪,兩邊各站一頭金色祥鹿。正中臺上矗立著一尊金坐像。廟門和兩旁的墻上,繪有10多幅鮮艷的佛教題材的壁畫。廟前還豎著兩根高大的木柱華表,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布條。黃廟現有-12人,每年有五次大型佛事活動。尤其是正月十五的麥……[詳細]
3、塔克拉瑪干
塔克拉瑪干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33.76萬平方公里,僅次于非州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八死敻伞本S吾爾語意:進去出不來,又稱“死亡之!薄髡f很久以前,人們渴望能引來天山和昆侖山上的雪水,來澆灌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一位慈善的神仙有兩件寶貝,一件是金斧子,一件是金鑰匙,神仙被百姓的真誠所感動,把金斧子交給了哈薩克族人,用來劈開阿爾泰山,引來清清的雪水,他想把金鑰匙交給維吾爾族人,讓他們打開塔里木盆地的寶庫,不幸金鑰匙被神仙的小女兒瑪格薩丟失了,從此盆地中央就成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流動沙丘的面積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達300米左右。沙丘類型復雜多樣,復合型沙山和沙壟,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塔型沙丘群……[詳細]
米蘭遺址
  米蘭遺址位于若羌縣東80余公里的米蘭農場團部東3公里處,是由8座佛塔、3座佛寺、漢屯田水利設施和唐代吐蕃古戊堡遺址組成的一處面積廣大的遺址群落。是著名的古代西域名城鄯善古國伊循城遺址。在漢代屯田遺址地區(qū)的中心有突布提古城堡,城堡東南角有眺望臺,登臺眺望,屯田區(qū)的景物盡收眼底。在東南方沿著一條寬10—20米,長37公里的引水干渠,分布著16個屯田卒居住的群落和一個煉鐵爐遺址。干渠引水于米蘭河,沿線有七條支渠,采用雙向灌溉集中分水的方式,灌區(qū)面積約45000畝。渠道布局嚴整,水頭控制得法,在至今發(fā)現的古灌區(qū)中少見。如今灌區(qū)土地上敷有10厘米的沙礫,下面里肥沃的黃土層,其上還保留有當年犁耕的痕跡。三座佛寺中的一座叫“米蘭西大寺”的遺址中曾出土過“有翼天使”壁畫像。如今佛塔和佛寺均破壞嚴重。唐古戍堡……[詳細]
察吾乎古墓群
  察吾乎溝口墓葬群也稱為哈爾莫墩古墓。它位于和靜縣以西約30余公里的天山察吾乎溝口,屬和靜縣北哈爾莫墩鄉(xiāng)。該古墓群數量較大,在方圓10公里的范圍內坐落著約二千余座墓葬,是新疆目前發(fā)現最大的一處氏族公共墓地。墓葬密集,排列有序,規(guī)模大,石圍墓、屈肢葬和帶流彩陶器是其文化特征。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及文化內涵地域特征明顯,被命名為“察吾乎文化”。時代除三號墓為東漢早期外,其余大都在公元前1000-前500年。“察吾乎”蒙古語意為“懸崖的溝”。察吾乎古墓群主要由1號—8號墓地組成,分布密集、排列有序、特征鮮明、氣勢宏大。地表幾無植被,為戈壁礫石地層。察吾乎溝口墓葬群在地面上的標志有三種:一種是用大卵石圍成一個大石圍;另一種是用大卵石堆成一個圓石堆;還有一種是在石圍之中又圍之中又堆小石堆。墓穴中所葬多為青……[詳細]
塔克拉瑪干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南新疆塔里木盆地,維吾爾語中,“塔克”、“塔格”、“博格‘達’”的“達(克/格,輕聲)”都是山的意思。“拉瑪干”,準確的翻譯應該是“大荒漠”,引申有“廣闊”的含義;那么“塔克拉瑪干”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的意思。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余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五大沙漠,故被稱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流動沙漠,流沙面積世界第一。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達1200~1500米,在東部和北部則為800~1000米。-也有資料顯示,塔克拉瑪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腹地被評為中國五個最美的沙漠之一。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吸引力的一個。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陸性氣候……[詳細]
巴倫臺黃廟古建筑群
  新疆和靜縣巴倫臺黃廟,又稱“永安寺”,是南路舊土爾扈特部的總廟,位于和靜縣城東北部,地處天山中段南坡的老巴侖臺溝,是巴州地區(qū)最大的一個綜合性喇嘛教寺廟群,法名為“夏爾布達爾杰楞”,它有著嚴密的寺廟組織和嚴格的學經制度。巴倫臺黃廟由15個寺廟組成,黃廟是主廟,位于寺廟群的中心,其他14所寺廟則錯落有致地頒在黃廟四周,布局嚴整,渾然一體。黃廟位于巴侖臺鎮(zhèn)老巴侖臺溝內,海拔1450米,是一座規(guī)模宏偉的喇嘛寺院。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為1887年滿汗王的父親布彥蒙庫在位時的建筑。為紀念土爾扈特部東歸所修建。黃廟整體建筑結構嚴謹,1987年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廟殿堂內珍藏著許多珍貴的經卷和稀世文物,寒、溫、熱三帶共存的美景每年吸引數十萬游客,每逢夏季更是熱鬧非凡,豐富的旅游資源也使當地牧民守著……[詳細]
8、小河墓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位于羅布泊地區(qū)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約60公里的羅布沙漠中,東距樓蘭古城遺址175公里。小河墓地整體由數層上下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外觀為在沙丘比較平緩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個橢圓形沙山。小河墓地給人的第一強烈印象就是墓地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140多根多棱形、圓形、漿形的胡楊木樁,都4米多高很粗壯,多被砍成7棱體到11棱。小河墓地,被評為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發(fā)現。小河墓地被世界考古學界認為是中亞歷史和考古上沙埋文明中最難解的千古之謎。20世紀初由羅布獵人奧爾德克首次發(fā)現。1934年,瑞典考古學者貝格曼(F.Bergnm)在小河墓地發(fā)現了他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這些木乃伊通過鑒定被認為是“印歐人種”。1939年,他在斯德哥爾摩發(fā)表《新疆考古研究》一書,對他在小河流域考古調查……[詳細]
霍拉山佛寺遺址
  霍拉山佛寺遺址位于焉耆回族自治縣七個星鄉(xiāng)霍拉山村東南的山梁和山前坡地上,是佛教文化東傳的一個重要樞紐,也是焉耆國的佛教中心。晉唐時期為發(fā)展的繁榮時期,表現出印度佛教東傳以及中原佛教西漸的發(fā)展過程。洞窟的形制大致與克孜爾一期洞窟相似。壁畫比較精美,佛像造型豐滿和祥,具有犍陀羅和中原的風格。此外,該遺址中,還出土了吐火羅文書寫的紙質文書《彌勒會見記》等一批罕見文物。對于研究古代焉耆史乃至西域社會發(fā)展史、佛教史、戲劇史等具有著重要的價值。佛寺遺址,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兩部分組成。地面寺院遺址分布于山梁和坡地上,依山勢布局修建。一條自然泉溝將建筑群分為南北兩大區(qū),即今所命名的南大寺和北大寺,寺院殘存大小建筑九十三處?偯娣e約四萬多平方米。各建筑坐西朝東,主要建筑有殿堂、僧房、佛塔等。僧房大致呈方……[詳細]
塔里木胡楊林公園
  輪臺縣地處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總面積14789平方公里,輪臺又名布古爾,原音為維吾爾語“雕鷹”之意。這里自古以來就是古絲綢之路的中心,如今已是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fā)的主戰(zhàn)場,是中石油、中石化的主力油氣田基地,是我國“西氣東輸”工程的起點。這里有被譽為世界最古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楊林保護區(qū),有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有世界上在流動性沙漠中修筑的最長等級公路—沙漠公路、有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有大漠中的香格里拉—草湖、有拉依蘇漢唐烽燧遺址及西域都護府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和歡樂無比的民族風情。塔里木胡楊林公園:位于輪臺縣南沙漠公路70公里處,總面積100平方公里。她集塔河自然景觀、胡楊景觀、沙漠景觀、石油工業(yè)景觀為一體,是觀光覽勝、休閑娛樂、野外探險、科普考察的自然風……[詳細]
墩里克烽火臺
  墩里克烽火臺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鐵干里克鄉(xiāng)果勒吾斯塘村、農二師36團安樂村東北約37千米。地處若羌縣東部,阿爾金山北麓山前沖積扇與羅布泊洼地北緣接壤地帶的紅柳灘地上。此處為塔里木河尾閭河床地帶,四周地形平坦開闊,附近有許多小沖溝,地勢呈南北緩坡狀,地下水位較高,地表為鹽堿土,生長有茂盛的紅柳、蘆葦、甘草等植被。周圍無村莊居民。西南35千米為米蘭遺址區(qū),南4.3千米有一條米蘭至羅布泊鎮(zhèn)的土路。烽火臺因風雨侵蝕、鹽堿化和人為盜掘而導致臺體局部坍塌。烽火臺底部平面呈近正方形,南北約6、東西約5.4米,立面呈寶塔形,高5米。砌法為一層泥夾一層蘆葦或紅柳枝。其中最下的兩層夾蘆葦,蘆葦層厚0.1米,其余皆為紅柳枝,厚0.1-0.25米。泥層的厚度不相同,厚0.4-0.9米,且越往……[詳細]
12、海頭古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頭古城
  海頭古城在樓蘭古城西南48.3公里處,它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羅布泊地區(qū)僅次于樓蘭的第二大城。南北城墻長107米,東西城墻長約190米,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海頭古城附近是羅布泊地區(qū)另一個遺址集中區(qū),在其西北約3公里處有LL古城,再向西北4.8公里有LM住宅群遺址。文物部門將海頭古城稱做羅布泊南古城,1914年斯坦因在羅布泊探險時將其命名為LK城址。海頭古城是1907年斯坦因的維吾爾向導托克塔阿訇首先發(fā)現。1910年日本人桔瑞超在羅布泊探險時在此城獲得李柏文書。當時他誤認為此城是樓蘭古城。同年,我國學者王國維在考譯李柏文書時發(fā)現,兩件文書均注明“海頭”二字,日本學者森鹿三也根據桔瑞超提供的李柏文書出土地點的照片證實這里不是樓蘭古城,而是LK城址。以后人們就將羅布泊南古城LK城址稱作“海頭古城”。在公……[詳細]
13、木孜塔格峰
木孜塔格峰
  木孜塔格峰  “木孜塔格”為維吾爾語,意為“冰山”。此峰變?yōu)椤盀趵穹濉,意即“偉大”。在其方圓200公里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坐落著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54座,主峰木孜塔格峰首尾相邊。恰似擎天的玉柱。木孜塔格峰翹首兀立,巖壁橫截,常年為冰雪覆蓋。西北坡坡度緩而長、暗冰裂縫多;南山坡則有45度的坡面,順玲瓏河道而上,穿越三道冰川和粒雪盆亦可登頂。  東南坡和東北坡有兩條路線,均要通過5823高地才可直達頂峰。雖坡度在60度左右,但只要避開懸崖峭壁,在巖石裸露的山坡上攀登,當天即可登頂返回。這一地區(qū)的氣候最為變幻莫測。由于受季風和西風帶的影響,風力有時竟達12級左右,氣溫在最冷時可達-30度以下。登山的最了季節(jié)宜選擇在6—8三個月,以7月份為佳,其時好天氣的周期較長! ∮捎谶@一地區(qū)的特殊地理……[詳細]
14、滿汗王府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滿汗王府
  土爾扈特蒙古族在和靜定居的200多年里,曾建立了許多王宮和廟宇,有的已成為不朽的藝術杰作。坐落在縣城以北的滿汗王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王宮。滿汗王府民族博物館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和靜縣城中心。距庫爾勒市80公里,是展示“東歸”歷史文化及察吾呼溝文化等專題型博物館。該館包括土爾扈特“東歸”前后歷史文化、建筑實體、藝術展品及察吾呼溝文化出土文物兩部分。民族博物館前身為滿汗王府也稱王爺府,1990年改名為民族博物館,1927年落成,為中歐結合的宮殿式建筑,造型別致,占地面積8510平方米,是土爾扈特部落最后一個汗王府和盟長公署,曾一度是南路舊土爾扈特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最高權力機關。主體建筑由正殿和東、西兩宮組成,坐北朝南。正殿為兩層0式建筑,正殿大廳為汗王兼盟……[詳細]
七個星佛寺遺址
  七個星佛寺遺址地處古絲綢之路北道,位于焉耆縣七個星鎮(zhèn)西南部的一道低矮的山梁和坡地上,是佛教文化東傳的一個重要樞紐,也是焉耆國的佛教中心。七個星佛寺遺址,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兩部分組成。殘存佛像基座,窟內有樂伎、朵云紋、飛天等壁畫遺存,出土泥塑佛、菩薩、天王,供養(yǎng)人等頭像。遺址1961年被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名稱為七個星佛寺遺址。七個星佛寺遺址地處古絲綢之路北道,位于新疆焉耆縣七個星鄉(xiāng)西南部的一道低矮的山梁和坡地上。始建于晉代,是佛教東傳西漸過程中重要的一處佛教場所的遺存,也是西域36國之一的焉耆國中最大的一處佛教場所。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兩部分組成,寺院殘存建筑93處,洞窟殘存11窟。該遺址中,出土了吐火羅文書寫的紙質文書——《……[詳細]
樓蘭墓群
  樓蘭墓群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羅布泊西北荒漠中,包括樓蘭城郊墓葬、古墓溝墓葬、鐵板河墓葬、小河墓地、咸水泉墓葬、營盤墓葬等多處文物點。墓葬分布在南北約30公里,東西約26公里的范圍內,面積約250平方公里,共計500余座。已發(fā)掘墓葬20余座,出土文物300多件。墓葬形制一般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單墓道長方形豎穴棚架土坑墓、斜坡墓道洞室墓等。其中已發(fā)現的部分漢晉時期的斜坡墓道洞室中有中心柱,個別墓室中有彩繪壁畫和彩棺,很有特色。隨葬物品主要有絲、毛、棉織品,錢幣、項珠、銅鏡、木器、漆器、銅器、鐵器、草編簍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織有隸書文字的漢代織錦。由于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等因素,隨葬品中的木漆器、毛絲織品等保存較好,部分墓葬還出土保存完好的干尸。樓蘭墓葬年代久遠,文化內含豐……[詳細]
古石刻佛經遺址
  1984年,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考察隊在庫魯克皮提勒克塔格山北麓,祁曼塔格山南部方圓120公里的廣大范圍內發(fā)現了總數在2000片以上的石刻佛經。這些數量驚人的刻經石板大多選用黃色砂巖、板巖為原料,唯祁曼塔格山南坡的一處,多選質地堅硬的花崗巖為石料。在硬度很大的花崗巖上鍥刻佛經,沒有相當的技術和器具是難以完成的。石板多為兩面刻字,初步統(tǒng)計總字數達50余萬字,可稱得上“天書”?谭ǚ株幬暮完栁,字體大小風格各異,估計出自多人之手。刀法嫻熟一絲不茍,有的工整嚴謹,有的灑脫奔放,有的渾厚蒼勁,有的秀麗流暢,頗具匠心。最多的一處分幾層壘在一長6米的花崗巖臺基上。這些石刻佛經經北京雍和宮藏經講師和中央民院民族語言專家鑒定,系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其中一些描寫佛教寧瑪派祖師蓮花生大師的-,描述了蓮花生大師……[詳細]
孔雀河烽燧群
  孔雀河烽燧群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尉犁縣境內孔雀河沿岸的荒漠地帶。為漢晉時期絲綢之路樓蘭道上的重要軍事設施,始建于公元前1世紀。烽燧群地處營盤古城至庫爾勒之間,基本走勢由樓蘭沿孔雀河故道向庫爾勒方向延伸,分布在長約150公里的地段內現存11處烽燧遺跡。自東向西依次為營盤、興地1號、興地2號、興地3號、脫西克吐爾、脫西克西吐爾、卡勒塔勒、沙魯瓦克、薩其該、孔基、孔基西亞克倫等。烽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風蝕、倒塌,部分形制呈土墩狀。建筑形式主要為土坯建筑;少量為夯筑?兹负臃殪萑悍植加凇敖z綢之路”西域東段的“樓蘭道”上,東聯(lián)玉門關、陽關,西接西域都護府治所烏壘城。最具代表性的軍事通訊、交通安全設施,在維護“絲綢之路”的安全和祖國統(tǒng)一的過程中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對漢晉時期中央政權經營西域……[詳細]
扎滾魯克古墓群
  扎滾魯克古墓群,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且末縣托格拉克勒克鄉(xiāng)扎滾魯克村西2公里處綠洲邊緣地帶的臺地上。墓地可分為三期,第一期屬于先且末國時期,第二期屬于且末國時期,第三期為東漢至魏晉時期。目前發(fā)現五片墓地,近千座墓葬。一號墓地墓葬分布相對集中,東西寬750米、南北長1100米,面積達825000平方米。墓葬形制有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長方形豎穴土坑棚架墓、洞室墓等。一、二期以多人合葬為主,三期多為單人或二人合葬。出土的兩件木豎箜篌樂器是中國目前發(fā)現年代最早、保存完好的珍貴文物,還有具有特色的陶器、骨木器、精美的毛織品、鳥紋刺繡織物等。扎滾魯克古墓群代表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緣地區(qū)有代表性的區(qū)域文化,反映了這一地區(qū)漢通西域以前至魏晉的社會發(fā)展概貌,遺跡現象和出土文物表現出古且末國文化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詳細]
瓦石峽遺址
  瓦石峽遺址被當地人稱為瓦石峽古城,位于若羌縣瓦石峽鄉(xiāng)瓦石峽村附近。包括12處較集中的遺址,3處窯址,2處墓葬區(qū)及1處治鐵遺址,房屋遺址為唐至宋時期。斯坦因、貝格曼及國內、區(qū)內一些專家來此做過調查,曾出土玻璃器、瓷片、錢幣、生產工具、飾品、生活用具和元代漢文文書。民間傳說八十年代有人在挖紅柳包時曾拾得黃金工藝品一只,為一小姑娘一手打傘,一手提花藍造形,后被文物0犯騙走。從傘與“鄯善”諧音,花藍與“樓蘭”諧音看,這件工藝品應是鄯善國工匠精心打制的向內地敬奉的貢物。瓦石峽是古代樓蘭——鄯善王國的經濟中心,早在漢代以前,這里的手工業(yè)已頗具規(guī)模。據《漢書西域傳》記載:若羌“山有鐵、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劍、甲”。從遺址上還保存著的數十間前后相連的手工作坊和全屬治煉窯殘址看,瓦石峽手工業(yè)水平已達到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