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台湾
安徽
福建
山东
西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华中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华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西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AAAAA级
AAAA级
AAA级
AA级
A级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陜西省
>
咸陽市
>
彬州市旅游
彬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咸陽市
彬州市文物古跡
4A景區(qū)
彬州市十大景點
全部
彬州市特產(chǎn)
彬州市美食
彬州市地名網(wǎng)
彬州市名人
[移動版]
1、
彬縣大佛寺石窟
大佛寺石窟位于陜西省彬縣城西約10公里的涇河南岸。大佛寺舊稱“慶壽寺”,始建于唐貞觀三年(629年)。這一帶山川交錯,風光綺麗,巖洞深壑,古剎因山就勢而建,望之巍然。大佛寺石窟主要由大佛窟、羅漢洞、千佛洞等組成。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窟內(nèi)平面呈半圓形,半徑約21米,高達30米。正中有三尊石雕佛像,大佛高24米,依巖趺坐,佛肩寬厚,披衣袒胸,腰系佩帶,造型自然豐滿,面容端莊典雅。頭部的周圍有19個飛天和7尊坐佛浮雕環(huán)繞,背光花紋裝飾精美,體現(xiàn)了初唐的藝術(shù)風格。四壁遍鑿佛龕,雕刻有大小佛像、菩薩像400余尊。窟前有樓三層,可以登臨眺望。羅漢洞在大佛窟的西側(cè),共有四個石窟,規(guī)模較小。第三窟的內(nèi)壁浮雕有60多幅經(jīng)變故事,并保存有許多唐宋以來的游人題刻。其余的三窟內(nèi)都有石佛和菩薩的造像,數(shù)量不等,造型與……
[詳細]
2、
彬縣前秦世祖苻堅陵
彬縣前秦世祖苻堅陵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彬縣縣城西南十公里水口鎮(zhèn)九田村。墓冢坐南向北,至今留塋域360平方米,殘存封土長24米,寬10米,高2米。墓前有陜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立“前秦國王苻堅墓”碑一通。世祖,名苻堅(公元338—385年),字永固,又名文玉,前秦高祖苻健侄,厲王苻生堂兄弟,他殺苻生后,被擁立為王,在位29年,淝水之戰(zhàn)失敗后,為姚萇所俘,縊死。在位29年,終年48歲,葬于彬縣南塬水口鄉(xiāng)九田村。苻堅,曾-為東海王,他與苻法協(xié)力攻殺苻生后,被部下推為國君,取消帝號,稱秦天王,改年號為永興。苻堅即位后,立志要有所作為,到處搜羅人才,他聽說北方有一個很有謀略的貧寒之士叫王猛,尚流落在民間,就派人將他請來,委以重任,一年內(nèi)連升他五級,在王猛的輔佐下,苻堅打擊豪強,強化王權(quán),提倡儒學……
[詳細]
3、
彬縣花果山石窟
花果山石窟俗稱燈山位于縣城西五公里的水簾村。南北朝時期,佛教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在這里留下佛像石窟群,號稱“九曲十八洞”。唐玄藏西天取經(jīng)時曾途經(jīng)這里,后人依附“西游”故事,稱此地為孫悟空故鄉(xiāng)。并在此塑西游人物,傳西游故事。為慶祝太平,以祈有年,明隆慶元年花果山上又鑿就了燈山石窟;每年元霄節(jié),當?shù)厝罕姸家c燃露天石窟的上千盞清油燈,連明三天,以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燈山石窟共有三千余燈頭大的石窩,其中可盛清油一碗,夜晚加捻點燃,猶若連珠,形肖飛閣,依次構(gòu)成寺院、雷峰塔、北斗七星、轎頂、牌樓等圖案。明《直隸彬州志》載:“南北朝時,土人鑿以避兵”。唐貞觀年間,百姓于崖面石壁上開鑿連珠小竅1700余穴。每至元宵節(jié)期間,燃燈穴內(nèi),燈如連珠,依次構(gòu)成寺院、雷峰塔、北斗七星、轎頂、牌樓等五種圖案。燃燈之夜……
[詳細]
4、
彬縣陶谷墓
彬縣陶谷墓陶谷墓位于縣城西劉家灣東臺地。墓高3米,周長36米。墓前有碑樓,-“宋代文人陶谷墓”。1957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陶谷(902——970),字秀實,邠州(今彬縣)人,北宋時著名的文人。在皇朝頻繁交替的五代時代先后擔任了后晉、后漢、后周的許多重要官職,位至侍郎。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以禪讓形式奪取后周政權(quán),陶谷當場從袖中取出他早已準備好的禪位詔書,使禪位儀式得以順利進行。由此得到宋太祖的器重。先任禮部尚書,不久又兼任刑部、戶部二尚書。陶谷精通法律,執(zhí)法嚴明,對-惡徒毫不留情。一次,他在家鄉(xiāng)邠州城內(nèi)巡視,得知一官吏縱子行兇,欺壓百姓,便立即查清事實,不但嚴懲了罪犯,還將其父削職為民。陶谷年少即好學,入仕后留心采錄了許多五代時期的新穎語匯,成《清異錄》一書�!�
[詳細]
5、
彬縣開元寺塔
彬縣開元寺塔位于陜西省彬縣縣城內(nèi)位于縣城西南紫薇山下開元廣場內(nèi)。該塔創(chuàng)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為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塔體呈八角形,七層中空,塔高46.94米,塔底寬度14.04米。塔底層辟南北二券門,二層以上每層設(shè)四個券門,上下位置逐層相錯,每層均作仿木結(jié)構(gòu)三間,每層均疊澀出檐,塔頂為磚砌攢尖頂,上置鐵質(zhì)塔剎。每層有4孔拱狀門洞,與長方形假門相間,逐層變換方位,疊澀出檐,腰檐上置平座欄桿,有琥珀枋、斗拱、撐檁和飛檐,也有瓦當、滴水,石作角梁,各懸風玲,外觀凝重挺秀。塔內(nèi)裝置了放射性轉(zhuǎn)角階梯,鋪有木板,可盤旋而上登臨塔頂。整個塔體外觀挺拔秀麗,顯示了我國唐宋時期精湛、高超的建筑藝術(shù)。2001年彬縣開元寺塔作為北宋時期的古建筑,被國務(wù)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6、
彬縣公劉墓
彬縣公劉墓 公劉墓,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距彬縣縣城45公里處的龍高鎮(zhèn)土陵村,系周族先祖公劉陵墓。墓周四山屏合,群峰揖拱。墓長三里許,北枕山谷,南控涇水,草色浮動,勢如伏龍,故名“周墓蟠龍”,為古邠十二景之一�!�
[詳細]
7、
彬州塔
雄偉壯麗彬州塔 彬縣開元寺塔,也稱"彬塔"、"彬縣塔",俗稱"雷峰塔",在陜西省彬縣城內(nèi)西南角紫微山下,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塔屬于北宋時期建筑,塔高47.84米,塔底寬14.70米,塔身呈八角形,分別面向八個方位。塔內(nèi)凈空寬為4.5米,170級轉(zhuǎn)角樓梯盤旋而上,每層之間架以木質(zhì)樓板,可出四面門洞觀光�! ↑S土高坡王侯陵:公劉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人祖墳"。位于縣城東40公里的龍高鄉(xiāng)土陵村陵灘。墓丘高北高約50米,長1500米,寬500米,占地500余畝。此墓系周先公公劉陵墓,南控涇水,北枕丘陵,東西以連綿山嶺為天然屏障,明清時有"周墓蟠龍"之稱。墓前曾有公劉祠1座,己廢,尚……
[詳細]
8、
馮暉墓
馮暉墓·五代·彬縣底店鄉(xiāng)二橋村馮家溝組。保護范圍:墓葬封土及墓室、墓道四面外延,東200米至第二平臺地,西100米至上山坡地,南至平臺地山根,北至上山第二平臺地山根。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10米。2003年,馮暉墓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全国地名搜索
·
彬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彬州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彬州市A級景區(qū)名錄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
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