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鳳凰山AAA 沅陵鳳凰山位于沅陵縣城東南沅水之畔,沅陵鳳凰山海拔200米,沅陵鳳凰山面積約0.6平方公里,沅陵沅陵縣鳳凰山鳳凰山西北臨沅水,為陡峭山壁,東南群山連綿。沅陵鳳凰山因山體貌似鳳凰展翅,故得名“鳳凰山”。鳳凰山林壑幽深,村落暖暖,炊煙依依,山頂古樹參天,修篁遍地,風光旖旎,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列為黔中郡第一勝景。明代詩人張志遙曰:“晴峰縹緲出云端,野經(jīng)迂回撓曲欄;人向綠楊蔭處去,隔江指點畫中看”。鳳凰山有鳳凰古寺、鳳凰古井、送子觀音樟、釣魚池、石龜、雪仇洞、屈將室、望江樓、鳳鳴塔、敘丞墓、咪子山、水上游樂場、河漲洲島等30多個景點。1936年12月,抗日愛國將領張學良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詳細] |
抗戰(zhàn)時期湖南臨時省會舊址群,位于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城荷花池居委會馬路巷內的天主堂、永生堂等教堂和寺廟。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是五強溪庫區(qū)蓄水后,就地后靠所建新城的濱江大道。請看,眼前這一片建筑群座北朝南,前臨沅水,依山就勢,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這里就是抗戰(zhàn)時期湖南臨時省會所在地。2011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我們一定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這一天,盧溝橋事變,中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由于蔣介石不抵抗政策,華北、華東、華中相繼淪陷,淪陷區(qū)難民大量向西南疏散轉移。1938年10月武漢失守,長沙告急,11月3日湖南臨時省會遷往沅陵。先遷址沅陵太常,后轉遷于沅陵縣城馬路巷……[詳細] |
紅二六軍團司令部舊址—金氏宗祠地址:沅陵縣七甲坪鎮(zhèn)年代:清金姓是七甲坪的大姓,其祖先原本是漢室宗親,王莽篡位后大肆誅殺劉氏,劉欽就帶著自己的三個兒子劉演、劉仲和劉秀,隱姓埋名,把劉字上面的卯刀去掉,更姓為金。新莽五年,劉演、劉秀兩兄弟分別以金演、金秀之名起義。后來劉秀當了皇帝,要給劉演的兒子金亨封官并要他恢復劉姓,但是金亨不愿躋身政治惡斗,謝絕劉秀的恩賞,仍然堅持以金為姓。明朝永樂十八年,金亨后裔金子通與人結仇,為躲避仇家追殺,帶著弟弟子方和妹妹子珠一家,將金字下面兩點去掉,改為全姓,逃離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來到湖南辰州府沅陵縣七甲坪伍家灣落地生根,創(chuàng)業(yè)繁衍。清朝光緒八年二月,在外為官的全蘭彬,……[詳細] |
二酉是一個地名,歷史上流傳有二酉藏書的故事。若干世紀以來,人們對二酉藏書經(jīng)過眾說紛紜。后來,《辭源》對“二酉藏書”作了較明確的注釋:“二酉,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縣西北。太平御覽四九荊州記: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因留之。后稱藏書名二酉”。從沅陵縣城驅車,沿著沅水最大的支流酉江北岸的“沅鳳”公路,向西北方向行駛,出城不遠,便見奔騰的酉水,兩岸群山起伏,公路緊緊纏住酉水的北緣,向西北方向蜿蜒盤曲。車行不到30分鐘,便到了二酉山對岸。向導告訴我們:“二酉山是一座山,并不是古人流傳說的有大酉、小酉兩座山。因為發(fā)源于四川酉陽縣的酉江和源于湖南古丈縣的酉溪河流,在這座山西面匯合,……[詳細] |
為了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四十七軍根除湘西百年匪患的不朽功績,緬懷在剿匪斗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湘西行署于1950年12月26日召開會議,決定在沅陵老縣城北面梧桐山上將原抗日時期的中山公園改建為勝利公園。工程于1951年元月1日動工,4月4日竣工。湖南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元月25日將勝利公園更名為沅陵縣烈士陵園,同年又定名湘西剿匪烈士紀念園,列入湖南省十八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之一,并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10月,在省民政廳的關懷重視下,經(jīng)多次協(xié)商努力,通過測繪制圖,整理,完成了湘西剿匪烈士紀念園紀念建筑物永久性檔案的建檔工作,這對于紀念建筑物的保護和紀念園的規(guī)劃建設將起到重……[詳細] |
鳳凰寺——張學良囚禁地舊址位于懷化市沅陵縣城東沅水南岸鳳凰山森林公園內。1938年10月,因發(fā)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而被蔣介石囚禁的張學良將軍,被秘密從郴州蘇仙嶺輾轉押送到沅陵,幽禁于鳳凰山鳳凰寺內,直到翌年12月轉押貴州修文。山上遺留有張學良與趙四小姐曾活動過的放生池、釣魚臺、網(wǎng)球場、防空洞、船亭子等場所和實物,寺內建有張學良將軍陳列館,收藏了張學良將軍一生中珍貴的照片和用過的文物。張學良將軍在囚禁他的居室送子殿有題壁詩《自感遺憾作》一首:“萬里碧空孤影遠,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鬃發(fā)漸漸老,惟有春風今又還。”并令人在其躲避日機轟炸的防空洞石壁上刻下“0”二字。吸引了眾多仁人志士、海內外游客,尋少……[詳細] |
月巖石刻時代為明至清。位于湖南省道縣月巖村,此為湘南地區(qū)石刻聚集地之一。月巖在遠古時期由于河流沖刷,形成河道穿山溶洞。后洞頂部塌陷,堵塞河道,河流變成陰河從附近巖洞中流出,這里成為天然巖室。洞中頂部塌陷部分形成大圓形天窗。東西兩洞口高大如城闕。游人入巖洞,仰望天空,初如月的上弦,再進入中央,天空如滿月,將出洞口宛如月的下弦,故稱月巖。明地理學家徐霞客游此,謂“永南洞三,月巖第一。”洞內兩側巖壁題刻甚多,共有明清題刻54方,如“月巖”、“寒巖”、“鴻門竅”、“理學淵源”及詩詞游記等。當?shù)厝罕娭^:清咸豐元年(1851)洪秀全率太平軍進道州時,曾游此,并題詞鐫于巖壁,今已不存。巖上有0,傳為北宋理學……[詳細] |
“沅水古纖道遺址”位于沅陵縣五強溪鎮(zhèn)夸父山村的沅水河北岸,長約2公里,寬0.6到1米。由河岸小道、石板路、崖壁石鑿道和一座單孔小石拱橋組成,始建于明朝時期,后來經(jīng)過多次復修,才得以保留到現(xiàn)在!般渌爬w道遺址”因其歷史久遠,形成獨特,文化底蘊深厚,2011年5月,在省政府公布的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作為民國時期物質文化遺產(chǎn)榜上有名。隨著這一公告的頒布,填補了我縣水上交通文化遺產(chǎn)的空白。纖道,是古代逆水行船時纖夫們背纖常年累月行走的小道。有的是在懸涯絕壁上開鑿而成,極為驚險,它是河運上急灘險流中的安全保障通道,更是古代船工和纖夫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據(jù)了解,以往的纖道大多數(shù)是官方出資修建,與現(xiàn)在……[詳細] |
龍吟塔龍吟塔位于縣城東河漲洲,因洲旁水聲似龍吟而得名。塔高42米,是湖南省現(xiàn)存最高、保存最完整的石塔。1996年元月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jù)清同治十一年《沅陵縣志》和清道光二十年碑文記載,龍吟塔建于明代,道光二十九年建成七級寶塔。龍吟塔各層檐下的裝飾不拘一格,有石制的斗拱、佛像等,溶合了明、清兩代建筑風格,且溶入了湘西地方特色,形成一種獨特的建筑風格,塔內置有旋梯直通塔頂,塔身結構嚴謹,裝飾精巧、典雅,整體造型完美,表現(xiàn)出極高的科學藝術水平。鳳鳴塔鳳鳴塔位于城東沅水南岸香爐山頂。明萬歷中,辰州知府毛允讓倡建浮屠七級。清道光三十年(1850)重加修理。塔身置八方形臺基上,高25米,底層直徑……[詳細] |
龍吟塔 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沅陵縣城北高洲,此為省內現(xiàn)存最高、保存最完整的磚塔之一。 據(jù)清同治《沅陵縣志》,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碑文記載:“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于上!焙筵,又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建。 塔占地500平方米,高42米,塔徑7米,七級八方10窗,內有旋梯可直達頂部,黃銅為頂,磚石結構。進門處鐫刻“龍吟塔”3字。塔基、高度、石雕以及各屋檐下不拘一格。富于變化的裝飾等均融合了明清兩代的建筑特長,形成一種獨特的建筑風格。且塔層收縮疏密得當,塔身結構嚴謹,裝飾精巧、典雅,造型完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登塔可見滔滔沅水,百舸爭流,且與上游之鳳鳴塔及下游之鹿鳴塔前后輝……[詳細] |
時代為北宋。位于湖南省沅陵縣明溪口鄉(xiāng)明溪口村。題名記對研究本省少數(shù)民族史有重要價值。題名記刻于宋政和三年(1056),位于酉水、沅水會合處的崖石上。碑文記述了雷簡夫與彭仕羲作戰(zhàn)的情況,楷書,字徑7厘米,32行,共412字。由雷簡夫撰文,密甄升書丹,并載各路指揮官官職和姓名。因后人將字涂為紅色,故俗稱“紅字碑”。雷簡夫知雅州,因土家族領袖彭仕羲起兵,三司副使李參等安撫不能定,會雷簡夫往,至則督諸將進兵,筑明溪上下兩砦,據(jù)其險要,拓取五百余里,仕羲內附,簡夫以功擢三司監(jiān)鐵判官。此記對研究本省少數(shù)民族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又更正了舊府縣志記載的內容,使失實300年之久的史事,得以澄清。1983年10月……[詳細] |
明中古村----沅陵縣荔溪鄉(xiāng)明中村,明清中晚時期的古民居建筑群。這些老屋均坐西朝東,由多組天井合院組成,小溪繞老屋墻腳而過,幽幽古井沿溪而立,墻院外,參天古樹掩映。寨子里的古建筑都是石頭城墻相圍而成的“窨子屋”,居住在此的村民依然保持著淳樸的民風。明中古村落位于沅陵縣城東南部,荔溪鄉(xiāng)境內,距長渝高速和319國道20公里。該民居群坐南朝北,依山就勢由北向南呈長方形格局,總占地面積約3000㎡。古民居院落包括民中村的戴氏院落和夏家溪的夏氏院落。四周馬頭封火墻,北面開門,建筑布局嚴謹,做工考究,特別是穿斗式梁架上雕刻裝飾及圖騰崇拜刻紋,尤顯湘西古民居建筑特色![詳細] |
沅陵縣二酉鄉(xiāng)蓮花池村古民居建筑群。據(jù)資料顯示,此地系沅陵縣、常德市、湘西自治州及貴州等地向氏家族發(fā)源地,建筑群始建于五代時期,現(xiàn)存的老官堂建于明、清時期。該建筑群共20余棟,占地約1800平方米,以最高處老官堂為起點,座西北朝東南,成扇形向左右和山腳下輻射布局,有單進式、三開間和兩手推車式結構等,一般為單層,也有兩層和三層。大部分門匾上均有反映蓮花文化的圖案紋飾,棟宇之間以二階或三階式馬頭墻相隔。2019年,蓮花池村古建筑群被批準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辰龍關碣灘茶莊園位于沅陵縣的官莊鎮(zhèn)北部,是以官莊鎮(zhèn)辰龍關為中心的大型生態(tài)茶園,總占地面積14.1平方公里,整個莊園橫跨官莊鎮(zhèn)界亭驛村、牌樓邊村及老街村周邊。它的修建,是為了深入挖掘辰龍關歷史文化底蘊,實現(xiàn)茶葉生產(chǎn)和休閑旅游的有機結合,宣傳和弘揚我國的茶文化。它是一個以茶產(chǎn)業(yè)為支撐,以茶文化為主題,以茶旅游為依托的集碣灘茶產(chǎn)品生產(chǎn)銷售、生態(tài)旅游、休閑度假、科普教育、觀光娛樂及養(yǎng)生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休閑莊園![詳細] |
紅二、六軍團進襲沅陵指揮部舊址位于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年代為1934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紅二、六軍團進襲沅陵指揮部舊址為第十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吳氏家族陵園位于涼水井鎮(zhèn)工業(yè)新村,為吳氏家族的祖墳山,大小墓葬共計15座。2011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地址:沅陵縣涼水井鎮(zhèn)時代:清……[詳細] |
黃澄存夫婦合葬墓元代墓葬。位于沅陵縣沅陵鎮(zhèn)雙橋村。1985年發(fā)掘。為黃澄存夫婦合葬墓。兩穴之間用石灰羼砂以及糯米泥做成隔墻。葬具各用兩重套棺,棺兩檔彩繪龍鳳圖案,保存完好。2號墓主為男性,遺體成鞣尸,身高1.78米,年齡78歲。隨葬物133件,主要是絲織品,有完好的衣、褥、鞋、襪、被等40余件及成幅的絹、錦、綾及刺繡,此外還有金、銀、銅、漆、木、瓷等類器物。女棺內出土有“至元通行寶鈔”紙幣7片,分為“貳拾文”、“伍拾文”、“叁佰文”幾種,保存較好。另有用土紙印刷的“廣告”包裝紙兩張,系元代潭州(今長沙)一家生產(chǎn)銀朱的店鋪為推銷自家產(chǎn)品而印刷的。根據(jù)出土木質靈牌記載,墓主黃澄存,官至知州,生于南……[詳細] |
紅二、六軍團突破沅水--線舊址群位于懷化市沅陵縣七甲坪鎮(zhèn)、火場鄉(xiāng)、清浪鄉(xiāng)、楠木鋪鄉(xiāng)。年代為1935年。紅二、六軍團突破沅水防線舊址群位于沅陵縣境內,見證了紅二、六軍團長征途中突破沅水防線的全過程。2019年,紅二、六軍團突破沅水--線舊址群被批準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