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晉巖禪果寺碑刻位于武安市口上村寺溝。據(jù)碑文記載:定晉巖禪果寺始建于東魏高歡渤海王時期,后唐同光至天成年間(923-930年)重修,明正德十年發(fā)生火災,寺院全焚。明正統(tǒng)、成化、嘉靖和清乾隆、道光、光緒、民國都有重修,寺院建筑約于1940年第二次毀壞。寺院建筑宏偉,氣勢磅礴,依山就勢,均建于定晉山巖之下,是東魏至清末近千年間的佛教圣地,F(xiàn)禪果寺已廢,僅有遺址和附屬文物。其中的碑刻有:五代后唐千佛邑碑1通、明代張鏡心草書碑2通、其他記事碑19通。還有明代三世佛3尊、三頭六臂菩薩1尊、龍池佛1尊。其中后唐沖修古定晉禪院千佛邑碑,又稱“透影碑”,立于北巖原禪果寺院內(nèi),青石質(zhì),石質(zhì)堅硬,通高4.08、寬……[詳細] |
趙窯遺址趙窯遺址位于武安縣城東北20公里,東距京廣鐵路11公里。四周群山起伏,河流縱橫,中間為一盆地,趙窯村便位于盆地中央的臺地上。趙窯遺址位于趙窯村南,東南有洺河,北有馬惠河,面積約15萬平方米,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0年原河北文化學院和河北省文化局工作隊在此進行了考古發(fā)掘。發(fā)掘探方28個,發(fā)現(xiàn)各個時代的灰坑、陶窯和墓葬,復原文物500余件。此次發(fā)掘主要集中在趙窯主要集中在趙窯遺址的東南部,從早至晚有仰韶、商代及西周的文化遺存。仰韶文化發(fā)現(xiàn)灰坑2個,出土有陶、石、骨、蚌器,陶器陶質(zhì)以細泥紅陶最多,夾砂紅陶和細泥灰陶次之,夾砂灰陶最少,陶器以素面為主,細泥陶中紅頂缽最多,器類有缽、……[詳細] |
北叢井造像碑北叢井造像碑位于武安市北叢井村,據(jù)碑文記載,為東魏武定七年(549年)龍山寺比丘道寶造像碑。魏碑正面造像從特征和龕形分析,并非是東魏同期所鑿。比丘道寶碑記,起初為記事碑,至宋代,佛教徒又在碑陰雕像,雕刻較為細膩,有典型的宋代造像特征。碑為青石質(zhì),碑身與座置于兩地,龜趺座,在原處。碑為長方形,碑身高1.39、寬0.75、厚0.26米,碑的正面為造像,中間刻一較大的長方形龕,龕內(nèi)雕一佛像,龕的兩邊刻飛天、武士、金剛,龕下刻門,門內(nèi)刻一主四從人,手執(zhí)傘扇,上部刻早期古建筑,建筑物之間刻有人造像,碑陰和兩個側(cè)面為碑文,碑額題佛供養(yǎng),碑左側(cè)為大維那光顯祖題名三列,碑陰刻正文,共25行,每行3……[詳細] |
郭家莊園郭家莊園位于武安市管陶鄉(xiāng)管陶村中心,距武安公里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是一處典型的地方民居,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莊園有6個院落,房屋80余間,占地面積1600余平方米。6個院落分成兩部分,南大院和北大院,各占3個院落。所有建筑均為硬山布瓦頂,僅南大院的北院正房、兩廂房為二層,其他均為單層建筑。南大院之前院和東院,布局一致,東南角為大門入口,南房面闊四間,進深兩間,兩廂房面闊二間,進深一間,前出一步廊,正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后有廊)。前檐(南房的后檐)為隔扇裝修,明間格扇門,次、稍間為檻墻格扇,窗屜雕花草、博古、祥鳥瑞獸等,檻墻石檻上雕八仙故事。西院前后兩進院,……[詳細] |
禪房寺禪房寺位于武安市西北館陶鄉(xiāng)禪房村戲,海拔高度1090米。據(jù)調(diào)查,該寺坐北朝南,南北長54米,東西寬20米,占地面積1080平方米,現(xiàn)存有鐘樓、鼓樓、中殿、后殿等建筑,原前殿合東西配殿于20世紀40年代失修坍塌。鐘、鼓樓于中軸線左右兩側(cè),為樓閣式硬山卷棚頂建筑,南北長3.83米,東西寬3.53米,高5米,底層前置青石臺階,青石券門,無外檐,頂為檀板木材,二層硬山卷棚頂,布瓦花脊四架梁,前后各開一窗,內(nèi)側(cè)各開一長方形門,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殿位于中軸線,為寺內(nèi)主體建筑,單檐琉璃瓦剪邊懸山頂建筑,面寬三間11.79米,進深二間8.53米,建筑面積100平方米,高8米,青石臺階,寶蓮柱……[詳細] |
王順莊園王順莊園位于武安市伯延鎮(zhèn)南文章村,建于1932~1935年,建筑面積2780余平方米,共有6座院落,樓房、平房80余間,中間有一條寬3.83米的東西大路間隔。主要建筑位于大路北側(cè),坐北朝南,為4座院落,均為磚石、木結(jié)構(gòu)的平房建筑,是王順及其子女的居室,為其建筑及雕刻裝飾珍品精華之所在。路南兩院為下人、長工、護院住房及磨房和喂養(yǎng)牲口的場所。除北房的三間樓房,余下均為平房,磚木結(jié)構(gòu)的民式建筑。整個莊園保存較為完整,整個建筑布局整齊,用料精細,取材優(yōu)良,每塊磚要經(jīng)過磨平,精工細做。石、磚、木等各種雕刻、各式彩繪等工藝精美。另外,在村南,還有王家果園一處,占地面積近1萬余平方米,現(xiàn)井蓋等設施尚……[詳細] |
邑城古城邑城古城位于武安市北20公里的邑城村西,為戰(zhàn)國至漢代的一座古城遺址。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600米。城墻夯土僅存西城墻北端一段,長約20余米,寬10余米,高3米。在城墻及四周斷面暴露的夯層厚10厘米。城內(nèi)有一條鐵路,東北部已建有民房。古城內(nèi)地表存有大量的板瓦和生活用器的陶片。在城周圍發(fā)現(xiàn)同時期的古墓群多處。城東南教場地發(fā)現(xiàn)多處石室多室墓和磚室墓,城東1公里處發(fā)現(xiàn)1座封土墓,城南4公里發(fā)現(xiàn)西陽苑墓群,現(xiàn)有封土墓2座,城東南3公里處發(fā)現(xiàn)紫羅古墓群,有封土15座。邑城古城從發(fā)現(xiàn)的墓群分析,漢代為其鼎盛時期,非一般聚落城址。據(jù)《武安縣志》記載:武安洺河稱“洺水”,又稱“易水”,邑城古城置于易……[詳細] |
凈明寺凈明寺位于武安市管陶鄉(xiāng)小店村東北,為四合院式建筑布局,寺內(nèi)建筑大部已毀,現(xiàn)存建筑有正殿、東西配殿、山門等,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門進深三間,面闊一間,磚木結(jié)構(gòu),硬山布瓦頂。正殿面闊三間,為磚木結(jié)構(gòu),單檐硬山布瓦頂,殿前有月臺。殿內(nèi)有石造像四尊,石獅一個,石象一個,兩山墻上繪有壁畫。東西配殿均為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磚木結(jié)構(gòu),硬山布瓦頂建筑。院內(nèi)立有明、清時期的石碑、香臺,明代供桌五個,菩薩殿遺址上有石造像一尊。院外有石造像一尊。距寺前西南50米處存有一個石塔,為“圓音大師壽塔”。凈明寺始建年代無考,據(jù)現(xiàn)存建筑合附屬文物分析,建筑為明代遺存,清代曾有修繕![詳細] |
北田村遺址北田村遺址位于武安市北田村,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即大約公元前6000年就有人類在此居住活動,以后到龍山時代、商、周直至漢一直都有人類遺跡,遺址文化前后延續(xù)3000多年,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遺址面積約3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度2-3米,內(nèi)涵豐富,主要遺跡有灰坑、墓葬、紅燒土層等,遺物主要有陶器、石器、蚌殼等,陶器器形有罐形鼎、小口瓶、紅頂碗、鬼臉式鼎、鬲以及筒板瓦等,紋飾有素面、之字紋、指甲紋、籃紋、繩紋等。地表上夾砂紅陶片、夾砂灰陶片和泥質(zhì)灰陶片隨處可見,該遺址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豫北、冀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至漢代歷史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詳細] |
賀進十字閣賀進十字閣位于武安市賀進村南街,為單體建筑,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層為十字形磚石結(jié)構(gòu)臺基,門洞貫穿南北與東西;上層建筑平面為方形,重檐琉璃瓦簡便歇山頂,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長8098米,南北寬8.92米,通高11.7米,建筑面積80平方米。該閣始建于明代,現(xiàn)存建筑仍保留明代的建筑風格,清代曾進行過重修,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賀進南街始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傳統(tǒng)商業(yè)街區(qū),該閣位于街的中央,地理位置突出。建筑本身結(jié)構(gòu)嚴謹,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建筑風格在冀南地區(qū)較為罕見,有一定的觀賞和研究價值![詳細] |
南崗塔南崗塔位于武安市西南20公里,南崗村西300米處,此塔坐西面東,為八邊三級樓閣式磚塔,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為回廊式,高約22米,由地宮、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地宮內(nèi)部呈八邊形,穹隆頂,高3米。塔身為三級,底層塔身每邊寬2.4米,東西設門,塔身上部用仿木斗拱和磚雕仰蓮。二、三層塔身構(gòu)造與首層塔身基本相同,但二層塔身僅南北面設窗,三層塔身各面間隔設門、盲窗。塔剎由兩層磚雕仰蓮和寶珠組成。塔構(gòu)造精巧、秀麗。據(jù)考證,該塔創(chuàng)建于宋代。塔東有康熙年間重修天王殿碑1通,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單位。……[詳細] |
安二莊遺址安二莊遺址位于武安市城東北8公里,康二城鎮(zhèn)安二莊村東北的“李家崗”臺地上。遺址東西、南北各500米,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主要遺物有陶器和石器。陶器陶質(zhì)以泥質(zhì)紅陶為主,夾砂紅陶次之,彩陶以紅、黑兩色為主,紋飾有弧線三角、刻劃紋、籃紋等,陶器有雙唇口瓶、彩陶缽、罐等;石器有石鏟、石斧、石環(huán)等。該遺址腦袋屬新石器時代后崗一期文化和大司空文化,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城隍廟城隍廟位于武安市內(nèi),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現(xiàn)存建筑有拜殿、中殿、后殿。拜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布瓦卷棚頂;后殿面闊進深各三間,懸山布瓦頂,為清代重建;中殿為廟中主殿,面闊、進深各三間,懸山琉璃瓦頂,前后檐施一斗三升交麻葉斗拱。墻壁有明代胡祥所繪壁畫,東壁繪“城隍出巡”,四壁為“山精水怪”,其山水花卉,龍虎竹石,鬼怪神物,各極其妙,為明代壁畫之珍品,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白家莊摩崖造像白家莊摩崖造像位于武安市馬家莊村東500米,海拔高度500米。造像雕于山腳石崖壁上,坐東面西,造像面積30余平方米,有佛龕21個,龕內(nèi)雕刻佛、菩薩、羅漢等石造像38尊。佛龕大小不一,10-90厘米不等。造像大小不等,多為坐像,神態(tài)各異,雕刻精細。通過調(diào)查確認,該處石刻造像為宋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雕造,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千佛洞石窟位于武安市桃圓山,在天然石灰?guī)r洞的基礎上開鑿而成,洞口面西,前臨桃園河。石窟石質(zhì)較松散。壁上有較多的裂紋和鐘乳石。南北兩壁共刻有112個佛龕,內(nèi)鑿佛像164尊,均為善男信女捐資刻鑿,龕側(cè)刻有捐刻者的村莊姓名,南壁中段一佛龕內(nèi)有北宋徽宗大觀三年(1108年)的題記,證明了此窟的建鑿年代,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西店子古城西店子古城位于武安市店子村,古城南臨洺河,西北與午汲古城相望。古城呈方形,面積約16萬平方米。古城南墻被水沖毀,尚存西、東、北墻,殘高7米,暴露有灰坑等遺跡。采集的遺物有筒瓦、瓦當、豆、折腹碗、折腹盆等。從其遺物分析,其與午汲古城年代大體相當,屬于戰(zhàn)國時期古城,F(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午汲古城位于武安市午汲鎮(zhèn)午汲村北,為戰(zhàn)漢時期古城。東西長889米,南北寬768米,面積68萬平方米,城外護城河寬約60米。目前保留下來的城墻約二分之一,為夯土修筑而成,殘高3至6米,寬約8米。該遺址主要由灰坑、文化層、夯土城墻等組成,主要遺物以泥質(zhì)灰陶為主,主要器形有細巴豆、直頸折沿罐、敞口罐、直腹盆、盤、繩紋筒板瓦等,主要紋飾有紋繩、素面等,多為輪制。1982年7月,午汲古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安子嶺古村落及山寨為明、清古建筑,位于邯鄲市武安市冶陶鎮(zhèn)安子嶺村。 2008年10月20日安子嶺古村落及山寨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趙國易陽南界石刻年代為漢,位于邯鄲市武安市活水鄉(xiāng)口上村。 2008年10月20日趙國易陽南界石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柏林后土祠及石刻年代為明、清,位于邯鄲市武安市陽邑鎮(zhèn)碧霄山。 2008年10月20日柏林后土祠及石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