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晉中市 > 平遙縣旅游

平遙縣十大旅游景點

1、平遙古城 AAAAA
推薦1
平遙古城
  位于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始建城墻,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墻垣基礎上重筑擴修,并全面包磚。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臺?滴跛氖辏ü黄吡闳辏┮蚧实畚餮猜方(jīng)平遙,而筑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墻總周長6163米,墻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墻以內(nèi)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墻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xiàn)代建筑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平遙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xù)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jīng)變遷,成為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詳細]
推薦2
平遙鎮(zhèn)國寺
  鎮(zhèn)國寺坐落于山西省平遙縣縣城東北的郝洞村。鎮(zhèn)國寺原名“京城寺”,始建于五代十國時期北漢天會七年(963年),明清時寺廟頹敗。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仿照原樣重修了寺內(nèi)的主要建筑萬佛殿。寺院分前后兩進院落,布局嚴謹。山門內(nèi)是天王殿,內(nèi)塑四大天王,左右鐘鼓樓對峙分布。前院正中為萬佛殿,東西兩廊內(nèi)有二十余通石碑,大多是記載寺院歷史的。后院有觀音殿、地藏殿和三佛樓。除了觀音殿外,各殿均有塑像,比例適度,面型端莊秀麗,隨其內(nèi)容的不同,各具特色。三佛樓內(nèi)兩山墻上繪有釋迦故事的壁畫,構思超凡脫俗,景物清晰,人物傳神,是明代壁畫的上乘制作。萬佛殿是寺中最早的建筑,大殿脊榑下有題記“準大漢天會七年歲次癸亥叁月建造”。佛殿深廣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出檐深遠,斗拱總高超過柱高的三分之二,十分罕見。殿內(nèi)梁架施六椽栿兩層,上邊設有四椽栿和平梁,形制古樸,雄渾莊重。殿內(nèi)的雕塑頗具藝術價值,共有一佛、二弟子、四菩薩、二天王、二供養(yǎng)菩薩,共計十一尊佛像,均面形豐潤,身軀微曲,保留有五代時期的造型特征。萬佛殿……[詳細]
3、平遙雙林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3
平遙雙林寺
  雙林寺(第三批國保)時代:明地址:平遙縣城西南6公里橋頭村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因平遙縣古時曾為“中都”城而得名。寺創(chuàng)建年代待考,據(jù)寺內(nèi)現(xiàn)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記載,中都寺創(chuàng)建于北齊武平二年(571年),后毀于兵火,宋時修葺一新,并取佛經(jīng)上“佛陀雙林入滅”之說,更名為“雙林寺”。以后明景泰、天順、弘治、正德、嘉靖及萬歷年間予以重建,清道光、宣統(tǒng)年間曾進行過多次葺補,F(xiàn)存建筑多為明代建造,塑像亦多為明代作品。寺院坐北朝南,建在3米多高的土臺基上,四周圍以夯土高墻,形成寺堡,建筑面積3711平方米。寺內(nèi)布局完整,有兩條軸線,經(jīng)堂、禪院在東,寺宇殿堂居西,由三進院落組成。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堡門、天王殿、釋迦殿、大雄寶殿和佛母殿。前院兩側為羅漢殿、地藏殿、武圣殿、土地殿,釋迦殿兩側有鐘、鼓二樓對峙,中院寬闊,千佛殿和菩薩殿左右對稱。寺內(nèi)大小10座殿宇內(nèi),滿布塑像。大者丈余,小者尺許,共計2052尊,完好者1500余尊。明代所塑之像居多,少數(shù)為清代重粧。雙林寺的彩塑大都屬明代作品……[詳細]
4、平遙城隍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4
平遙城隍廟
  城隍廟位于平遙城內(nèi)城隍廟街中段,整個廟群坐北朝南,總占地7302平方米,前后共四進院落。它是一所規(guī)制齊全,宗教、歷史文化、內(nèi)涵豐厚的道教廟觀,除正殿和寢宮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廟、財神廟四大部分組成。布局規(guī)整、層次分明、氣勢宏偉、風格別致。臨街廟門之外,是寺廟標志性建筑--高大的木結構牌樓,為四柱三門十一踩斗拱規(guī)制的歇山頂建筑。牌匾額書城隍廟三字,系當?shù)刂麜亿w望進先生之筆。背面楷書威靈百里四大金字,配有青石獅和拴馬柱,柱上題善游此地心不慚,惡過吾門膽自寒,直接道出了城隍廟宗教文化的主題。山門廊下正墻書善惡報應四個碩大楷書,增加了森嚴肅穆的氣氛。山門兩側下塑有相對而立的神馬兩匹,精神抖擻,有馬童挽牽,傳說為城隍爺出巡城廓時的坐騎。而在山門廊下東西兩墻繪有守門神神荼、郁壘的巨大畫像,堅甲利刃,相當威風。在城隍廟的第二進院落兩棵三百多歲的老槐立于院心。古樸蒼天,枝繁葉茂。前院正面是戲樓背面,但由于戲樓為回廊式重檐歇山頂結構,戲樓背墻兩側各開六角窗一個,中間為懸山式街門樓,門樓往里……[詳細]
推薦5
平遙文廟學宮博物館
  平遙的文廟,又名文廟學宮,建于唐貞觀初年,其中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至今保持原貌,這是我國現(xiàn)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悠久的文廟,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建筑群。文廟,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祭孔、尊孔以及辦學的廟堂。從公元前478年開始修建孔廟以來,唐宋尊孔之風日趨繁盛。至明清兩代,孔廟建筑與祭祀已成定制。文廟成為在中華大地上最具文化特征的祭祀建筑系統(tǒng),是除皇家建筑之外結構布局最嚴謹、氣勢最雄偉的古代建筑群落,是中國古代精神世界的皇宮。平遙文廟位于平遙古城內(nèi)東南隅,是古城內(nèi)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宏大、氣勢最雄偉、形制最典型的一座,是我國華北地區(qū)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座文廟。它座北向南,占地面積40580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選址、建筑風格、殿堂配置是儒家禮制思想在建筑上的集中反映。文廟的殿宇規(guī)模宏敞而布局莊嚴,內(nèi)涵豐富而層次井然。廟區(qū)紅墻灰瓦,宛如帝王宮殿,充分反映了漢民族歷史中崇儒重……[詳細]
推薦6
日升昌舊址(中國票號博物館)
  日升昌票號位于平遙古城中的“大清金融第一街”——西大街的繁華地段,始創(chuàng)于1823年,它是中國第一家票號,也可以說,這里是中國第一家銀行,當時的經(jīng)營網(wǎng)點幾乎遍布整個中國,而如今日升昌已成為中國票號博物館,保留了一些當時經(jīng)營所用的實物資料,向人們展示著中國古代銀行業(yè)的輝煌歷史。日升昌票號的前身是“西裕成顏料莊”,總莊設在平遙,并在北京崇文門外設有分莊。清朝嘉慶(1796-1820年)末年各地間貨幣流通量大增,而過去運輸白銀的方式由于很不安全,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西裕成顏料莊首先在京、晉兩地間試行匯兌辦法,結果效果很好,便開始兼營匯兌業(yè)。清朝道光(1821-1850年)初年,西裕成顏料莊正式更名為日升昌票號。日升昌的院落分為三進,前院為營業(yè)大廳,中院為內(nèi)部的辦公機構,后院屬生活區(qū),游覽線路大致就是從正門處往院落深處步行即可。院落的第一進,是當時的柜臺和賬房;二進(中院)東、西方各建有客房3間,正面為中廳,是當時的匯兌業(yè)務室,緊靠著中廳南檐的是當時伙計的住處;當你來到后院,可以看到這里有幾間……[詳細]
推薦7
協(xié)同慶票號(中國錢莊博物館)
  協(xié)同慶票號在咸豐六年(1856)創(chuàng)立于平遙南大街。該號財東是榆次聶店王家和平遙縣王智村米家。協(xié)同慶共有五院。一院分:攬柜房、總帳房、埠際帳房;二院分:營業(yè)廳、埠際信房;三院分:協(xié)理房、祭祀房、經(jīng)理房;四院是員工的生活區(qū);五院是金庫所在。票號舊址于2000年10月開始全面復修整理,現(xiàn)已開辟為“協(xié)同慶博物館”。同時,又將原客房科學地加以改造,保留其古色香風貌,增添必要的現(xiàn)代設施,共有標間56間,中高檔設施,還有具有北方民俗風味的土坑窯洞,環(huán)境優(yōu)美,舒適典雅,成為游、購、娛、住的綜合性賓館。餐飲部設有地方小吃108種,游客可以在下塌的房間內(nèi)品嘗到正宗的地方風味小吃。協(xié)同慶錢莊博物館內(nèi)設有30個展室,依托大量翔實史料,運用光、電等現(xiàn)代手段充分展示協(xié)同慶耐人尋味的興衰歷史。位于平遙南大街,始創(chuàng)于咸豐六年(1856),歇業(yè)于民國二年(1913年),歷時58年。開業(yè)期間,協(xié)同慶票號分莊遍布全國,達33個,重點在西北、西南。一首先給各位介紹一下錢莊的情況。錢莊、銀號、票號、賬局、印局當鋪等都是舊時不同形……[詳細]
推薦8
平遙縣衙博物館
  平遙縣衙座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軸對稱布局,南北軸線長二百余米,東西寬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縣衙遵循封建禮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寢,中軸線上有六進院落,由外至內(nèi)依次為:大門、大堂、宅門、二堂、內(nèi)宅和大仙樓,大堂又叫“親民堂”,內(nèi)宅又叫“勤慎堂”;東側線上由北至南有花廳、常平倉、贊侯廟、土地祠,常平倉又叫錢糧廳;西側線由南至北有:牢獄、公廨房(遺址)、十王廟、洪善驛、督捕廳,(其中十王廟、洪善驛、馬王廟正在復修,尚未對外開放)整個建筑群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無論從建筑布局,還是職能設置,都堪稱皇宮縮影,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禪蒞臨縣衙考察時欣然提詞:平遙縣衙古衙之最。要進衙署,需先通過衙署大門,門是登堂入室的必經(jīng)之所,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建筑都少不了門,城有城門,宮有宮門,家有家門,廟有廟門,縣衙作為一級行政機構,在封建社會實際上同時也是……[詳細]
推薦9
平遙古城墻
  城墻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軍事防御工事,平遙城墻歷史悠久、保存完整。相傳始建于西周宣王姬靜時期,據(jù)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當時是特別低矮的城垣,為了軍事防御的需要,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改筑為今日所見到的磚石城墻,而在明清兩代500余年間,先后有26次修繕補建,所以至今保持著明清兩代的城墻風貌,F(xiàn)存的平遙城墻,是我國現(xiàn)存完整的三座縣城城墻之一,而其規(guī)模之宏大,建筑之完整又雄踞三城之冠,全長12.8華里。墻高10米左右,環(huán)城六道城門,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并且六座城門外均筑有甕城,城墻外每隔40-60米建有一座突出于墻外的馬面,也叫敵臺窩鋪,從建筑的角度講,馬面既加固了墻體,使整座古城堅固墩實,更重要的是出于軍事防御的需要,敵人如果攻城的話,處于馬面間的守兵可以從一個正面及兩個側面來攻擊敵人,使之腹背受敵,這便是軍事上所謂的左右夾攻,兩臺相應和旁敲側擊的兵法。每個馬面上都筑有一座敵樓,敵樓在平日供士兵遮風避雨,戰(zhàn)時則存放武器和軍械,借助這些凌空的建筑,守城將士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詳細]
推薦10
平遙牛肉文化產(chǎn)業(yè)園
  平遙牛-化中心是平遙牛肉集團打造的全省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標桿項目、產(chǎn)業(yè)集群提升----平遙牛肉產(chǎn)業(yè)融合發(fā)展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平遙牛-化產(chǎn)業(yè)園國家3A旅游景區(qū)的主要內(nèi)容。平遙牛-化中心以明清時期平遙牛肉之父----雷金寧的故事為主線,講述源于西漢、立于唐宋、興于明清和“相、屠、腌、鹵、修”傳統(tǒng)加工技藝的發(fā)揚光大的歷史過程,講好平遙故事、講好平遙牛肉故事,講好冠云故事,弘揚晉商誠信內(nèi)涵。平遙牛-化中心總投資4800萬元,總建筑面積4000平米,地下成品庫2000平米與二萬噸平遙牛肉生產(chǎn)線相連;地上兩層為文化展示及展銷中心,與生產(chǎn)線參觀通道連為一體,讓游客在參觀平遙牛肉加工體驗的同時,運用工業(yè)旅游的載體,借平遙古城的東風,領略平遙文化的博大精深。平遙牛肉集團自2011年開放工廠以來,接待游客人數(shù)從每年2萬余人增加至2020年的70余萬人,為宣傳平遙文化和平遙牛-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平遙縣文旅局的推薦下,經(jīng)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評定,于2022年8月31日確定平遙牛-化產(chǎn)業(yè)園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詳細]


全部平遙縣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