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A級景區(qū)名錄
富樂國際陶藝博物館位于陜西省富平縣喬山路l號,2004年由富陶產業(yè)集團投資2000余萬元興建,隸屬于富樂國際陶藝集團公司。該館是國內首家世界現代陶藝博物館,占地1.2萬平方米。2001年富樂國際陶藝創(chuàng)作營活動拉開了世界陶藝家在富平創(chuàng)作的序幕,同時也啟動了博物館群的建設計劃。博物館群由主館及十多個國家、區(qū)域館組成,并有一個國際陶藝文獻館。現已建成主館、法國館、美國館、北歐、澳新和加拿大五個地域性國家館及一個陶藝文獻館,均已開館展出,東歐、非洲、亞洲等館正在擬建中�,F已建成開館的六個展館中,共展出來自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60多位陶藝家的2600余件作品,收藏展出來自30個國家的47種陶藝雜志1500余冊,還有相當數量的刊物正在陸續(xù)收集中。國際陶藝協會大會,自成立50多年以來由亞洲國家承辦的只……
[詳細] 紅河谷森林公園地處秦嶺主峰太白山北麓紅河流域,東臨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南接太白山自然保護區(qū)。公園設計2341公頃,園內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91.7%以上,最高海拔3666.6米。紅河谷森林公園地處動植物區(qū)系交會地帶,具有南北過渡,東西兼有,生物多樣性的特點,是天然的高山植物園和動物園。據調查有種子植物1500多種,苔蘚植物300多種,野生動物260多種,森林鳥類和昆蟲1400多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太白紅杉、連香樹、水青樹、星葉草等26種。珍貴野生動物有金絲猴、羚羊、云豹、大鯢、青羊、金雞等10余種。森林植物隨氣候、土壤的變化呈明顯垂直分布規(guī)律,具有重要的觀賞和研究價值。自然景觀奇特峻秀。低山區(qū)路隨山轉,景隨山變,流水潺潺,林木蔥蔥。中山區(qū)山勢陡峭,奇峰對峙,峰巒壘嶂,怪石嶙峋,……
[詳細] 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是亞熱帶植物和暖溫帶植物的交匯區(qū),也是古北界動物和東洋界動物的分界線,這里植物起源古老,植被垂直分帶清楚,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是一個天然植物基因庫。秦嶺共有植物197科1006屬3436種,共有動物722種,有大型真菌14目47科112屬207種,有普通微生物130種。秦嶺國家植物園位于西安市周至縣境內,北起省道S107環(huán)山旅游專用公路,南至秦嶺梁,西起黑河,東至周至縣與戶縣縣界,距市中心70公里,規(guī)劃總面積639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的植物園。秦嶺國家植物園是由陜西省政府、國家林業(yè)局、中國科學院、西安市政府聯合共建的國家級特大型綜合植物園。該項目從1998年6月開始醞釀,在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長沈茂才研究員承擔的“秦巴山區(qū)優(yōu)勢生物資源綜合開發(fā)利用與保護”……
[詳細] 筒車灣景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秦嶺南坡腹地,汶水河中游,寧陜縣筒車灣鎮(zhèn),距寧陜縣城約19公里,走西漢高速距西安126公里,年平均氣溫14℃,降雨量900~1100毫米之間,景區(qū)水資源豐富,并具有河、溪、瀑、泉、潭等多種水體景觀。筒車灣景區(qū)位于筒車灣鎮(zhèn),位于寧陜縣西南部,距縣城29公里,在建的西漢高速公路貫穿全鎮(zhèn)26公里。該鎮(zhèn)于1996年由原五龍鄉(xiāng)、筒車灣鄉(xiāng)、油房坳鄉(xiāng)合并而成。筒車灣景區(qū)位于秦嶺南坡腹地,汶水河中游,而汶水河由西北向東南流經景區(qū),河道總長101.36公里,其中在景區(qū)內河道長12公里,流域面積約1.4平方公里,是寧陜縣最大的河流。景區(qū)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其中汶水河漂流區(qū)面積約2.8平方公里。激流勇進-筒車灣漂流秦嶺筒車灣漂流實屬秦嶺絕版漂流勝地。漂流類型有休閑漂和熱……
[詳細] 漢江源景區(qū)(原漢水源森林公園)位于“中國天然氧吧”、“國民休閑旅游勝地”的寧強境內。一期規(guī)劃面積36.8km2,森林覆蓋率97%,海拔900-1859米,夏季平均氣溫24℃;景區(qū)分別由東、西兩個大門進入:自縣城溯玉帶河而上11km處為東大門;西大門位于擁有西秦第一關、千年古驛站的黃壩驛境內。地處南北交匯、襟隴帶蜀的漢江之源,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大西北進入大西南的主要門戶和黃金通道上:京昆高速、西成高鐵、108國道穿境而過;集茂密多彩的森林、幽奇多姿的地貌、豐沛壯美的水體、種類多樣的生物資源、淵源流長的人文景觀和富氧宜人的氣候于一體;春觀百花盛放、夏擁舒適清涼,秋賞漫山紅葉、冬攬冰雪世界。底蘊厚重的漢羌文化與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成為世界同緯度生態(tài)環(huán)境最美地、“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南北……
[詳細] 天書峽位于陜西省南端,大巴山主峰之一化龍山西北坡平利縣城東南部八仙鎮(zhèn)與正陽鄉(xiāng)之間。該峽谷源出化龍山,峽谷長12.8公里,目前開發(fā)約25平方公里。因該峽谷曾是八仙修道處,世傳八位仙人在巴山中-時,匯集天上奇書萬卷,閱盡人間世俗萬象,修成正果而云游四海后,讓這些天書化成為奇石,堆放在山谷中。其巖石呈垂直節(jié)理,千層疊合,象似偌大書架上一層層、一疊疊的無字天書,隱藏著無法破譯的天機,故名“天書峽”。天書峽原屬獨特自然封閉,相對原始的無人居住區(qū),當地人俗稱“黑老扒”,因十分荒野,又時常有虎、豹、黑熊等兇猛動物出現,一般無人敢隨意進入。它帶給人們一種神密的欲望。探足山間,極眼望去,但見大自然演化而成的水光山色,雄奇挺撥、層戀疊嶂、幽谷崖深、碧水流泉、瀑潭相連、澗瀑飛瀉,怪石異洞,迷蒙于五彩祥云之中,各種……
[詳細] 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秦嶺南坡的柞水縣營盤鎮(zhèn),海拔1000--2802米,總面積2123公頃,距西安42公里,秦嶺長隧穿腹而過,S102省道直達公園門口。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獨特的峽谷風光,罕見的石林景觀,以及秦嶺冷杉、杜鵑林帶、高山草甸和第四紀冰川遺跡所構成的特有的高山景觀造就了這里中國少有的景觀多樣性與獨特性匯聚一園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秦嶺南坡的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zhèn),102省道直達公園門口。公園內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獨特的峽谷風光,罕見的石林景觀,以及秦嶺冷杉、杜鵑林帶、高山草甸和第四紀冰川遺跡所構成的特有的高山景觀造。這里距離西安市區(qū)約1個多小時的車程。當游客進入幽靜的森林,欣賞具有南方特色的青山綠水和自然風光,體驗秦風楚……
[詳細] 咀頭休閑農業(yè)體驗地位于淳化縣石橋鎮(zhèn)政府北3公里處,毗鄰211國道和咸旬高速,距黑松林生態(tài)旅游文化長廊3.5公里,是一處融農業(yè)生產、田園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鄉(xiāng)村旅游景區(qū)。現有紅提采摘園 3110 畝,時令水果大棚52個,雜果608畝�,F有綜合服務接待區(qū)、農家生活體驗區(qū)、生態(tài)休閑度假區(qū)、特色漁獵體驗區(qū)等四大旅游功能區(qū),年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先后被省、市命名為省級現代農業(yè)示范園、省級鄉(xiāng)村旅游示范村�!�
[詳細] 消災寺古寺,始建于北魏,興盛于隋唐,位于陜西省鳳縣,坐落于嘉陵江北岸的豆積山上,與鳳州古城隔江相望,距鳳縣縣城雙石鋪10公里。嘉陵江、安河、南岐湖三水在此交匯。在豆積山的絕壁之上,既有道教上仙“通玄先生”張果老隱居-的洞穴遺跡,又有唐玄宗避禍安史之亂在此祈福消災得以靈驗的歷史典故,更有三秦唯一的孔子文廟與之遙相呼應,在整個景區(qū)形成了“儒釋道三教同聚一山”的獨特人文景觀消災寺,原名蕭臺寺,位于陜西省鳳縣,坐落于古鳳州豆積山,始建于唐代。豆積山奇石突兀,山勢俊俏,東瞧“蛟龍下巖,觀旭日東升,舉首入水”;西望“猛虎臥地,看夕陽西下,起身歸洞”,神似左青龍右白虎。故人們常說鳳州乃藏龍臥虎之地。因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祈福消災而聞名,消災寺歷代香火旺盛,影響深遠,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唐朝時期,消災寺……
[詳細] 大水川景區(qū)位于陳倉區(qū)香泉鎮(zhèn),是大水川國際旅游度假區(qū)的主景區(qū),被譽為“關隴腹地最后一片凈土”。大水川景區(qū)是一處原生態(tài)的高山草甸,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多個朝代的皇家馬場,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這里的森林層巒疊嶂,草場廣闊無垠。景區(qū)以生態(tài)保護為原則,融入無痕開發(fā)理念,現已形成大眾休閑、趣味娛樂、休閑養(yǎng)生、戶外體驗四大體驗區(qū)域。大水川草場位于陳倉區(qū)香泉鎮(zhèn)峽里村,海拔1900-2300米,總面積60平方公里。景區(qū)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森林茂密,草場廣闊,植被極好,風景如畫。大水川有各類高等植物2100多種,有蕨類植物110種,林中有云杉、白皮松、白樺等40余種珍貴林木,還有160多種野生中草藥。動物種類也非常豐富,國家保護的錦雞、血雉、冠鹿、青羊、獐子、獾、狐等動物隨處可見,河谷中的國家二級保……
[詳細] 通天河森林公園隸屬于寶雞市辛家山林業(yè)局管理,2002年5月正式掛牌,對外開放營業(yè)。公園位于秦嶺南麓鳳縣境內,距寶雞市95公里,距鳳縣縣城56公里,距寶漢公路36公里。公園面積5235公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738.7米(透馬駒),最低海拔1580米(西河廟),森林覆蓋率達92%。一月平均氣溫1.1℃,極端最低氣溫-16。5℃,七八月平均氣溫22.7℃,最高氣溫37.3℃。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是都市人休閑、度假、避暑、享受自然的好去處。公園境內通天河蜿蜒向西直達秦嶺梁頂,有“通往西天”之意,公園由此得名。公園目前有西河廟、透馬駒、興趙塬三大景區(qū),40多個景點。公園內森林植物1800多種,有玉蘭、天目瓊花、杜鵑、冷杉、云杉、剌柏等,特別是珍貴樹種云杉,全世界共有42……
[詳細] 黃陵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黃陵縣城西南部40公里的橋山林區(qū),沮河(古稱姬水)上游,總面積4358.5公頃。最高海拔1547米,年平均溫度9.4℃。公園境內森林茂密蔥郁、環(huán)境清雅宜人,地貌奇特典型,氣候濕潤;以黃帝文化為主脈的人文景觀資源源遠流長,令世人矚目。公園成立于2002年,2005年經陜西省林業(yè)廳批復,建為省級森林公園。2010年10月,通過招商引資由陜西紫來發(fā)實業(yè)有限公司投資建設。2012年元月經國家林業(yè)局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百藥溝被稱為黃土高原上的“藥谷”,中草藥資源豐富,相傳是黃帝播種百谷草木的地方,谷內有中草藥200余種,據說藥王孫思邈經常在此采集草藥,扶救蒼生。谷內的“降龍峽”傳說是軒轅黃帝出生的地方�!叭f卷書”又稱“內經石”,是當年黃帝與岐伯談醫(yī)論道編寫落書的地方。十里松廊、蝴……
[詳細] 漢城湖,位于西安市西北,原為團結水庫。從大興路至鳳城三路全長6.27公里。右岸緊鄰北二環(huán)、朱宏路,左岸緊靠漢長安城遺址,蓄滿水的漢城湖水面最寬處80米,最窄處30米,水深4至6米,總庫容137萬立方米,形成850畝的湖面。庫周以水文化和漢文化為主題的園林景觀面積1031畝。集防洪保安、園林景觀、水域生態(tài)、文物保護和都市農業(yè)灌溉為一體。據史料記載,漢代,這里是長安城的漕運河道,西起今西安三橋車劉村,北至郭家村,負責當時京城的貨物運輸。當時的漕運河風景秀麗,每到春季,許多王公大臣都在漕運河兩岸踏青游玩。漢城湖景區(qū)于2011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除大片的水面景觀外,兩岸還規(guī)劃建設封禪天下、霸城溢彩、漢橋水鎮(zhèn)、角樓疊翠、御景覆盎、流光伴灣、安門盛世七大主題景區(qū),設計建設24組雕塑,29處歷史文化……
[詳細] 黨家村古建筑位于陜西省韓城市西莊鎮(zhèn)。黨家村建筑始建于元至順二年(1331年),初名東陽灣,后更名黨家灣、黨家村。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起擴建,劃出民門、二門、三門住區(qū)與發(fā)展區(qū),清代擴建,為防匪盜,筑上寨沁陽堡。其居住居民主要為黨、賈二姓族人。黨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韓城民居的典型代表。村落南北有塬,村寨合一,東西走向呈“寶葫蘆”狀,村南有泌水繞行,形成依塬傍水之勢。全村結構由巷道組成,主巷東西向穿村而過,次巷、端巷與主巷連接,符合地形排水方向。巷道地面一律石墁,斷面凹形,交通與排水共用。村中的看家樓為磚砌方形三層閣式,高14.5米,登高了望全村四周,是防御設施的了望樓。仿木磚雕節(jié)孝碑樓,雕制精美,建造獨特,是黨家村磚雕代表作品。村東南有文星閣風水塔,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共六層六角形……
[詳細] 中國第一水街——周至沙河濕地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周至縣城南2公里,環(huán)山路馬召轉盤北約6公里,是在原沙河基礎上改造的水景街景。這是一個集市民休閑、親水體驗、兒童娛樂、生態(tài)旅游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類主題公園,也是國內首家立體水景、互動式濱河生態(tài)主題公園。沙河是周至縣境內一條古老的繞城河,全長43.4公里,河道寬65米,流域面積137.37平方公里,流經周至縣城段為4.6公里。這里曾經污水橫流、垃圾成堆,嚴重影響了周至城區(qū)的整體形象。2010年,周至縣啟動縣城新區(qū)建設,規(guī)劃將沙河作為新區(qū)景觀核心,分期實施沙河治理改造工程,并與2012年1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建成一期1.2公里、二期0.8公里已對外開放。同時也是休閑、親水體驗、兒童娛樂、生態(tài)旅游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類主題公園、準5A級標準濱……
[詳細] 中華禮樂城是一個以周文化為核心元素的主題公園,總規(guī)劃面積2.9平方公里,又名“周城”。蔥郁的自然景觀、精的園林規(guī)劃、淳樸的人文風情、精彩的藝術演繹結合多彩的科技展示,將再現禮樂文明光耀華夏的神奇魅力.中華禮樂城——根植于周原大地的膴膴沃土,再現周代禮治天下的盛世文明。在這里,周秦不再遙遠、禮樂不再生澀,寶雞人民用高科技手段重新演繹的風、雅、頌正在創(chuàng)造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城市文化地理新坐標。中華禮樂城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周秦文化產業(yè)示范區(qū)內。中華禮樂城(周城)以周代王城為原型,以周禮文化為核心,以原寶雞人民公園為依托,是一個融生態(tài)觀光、文化傳播、時尚體驗為一體的“周禮文化主題公園”。它的開城,再現了周代禮治天下的盛世文明。周城內的周禮文化主題公園占地600畝,以湖為中心,有天下第一燈、周賦、周頌、樂……
[詳細] 渭南葡萄產業(yè)園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qū)下邽鎮(zhèn),距市區(qū)25公里,毗鄰富平、閻良、蒲城三縣區(qū)。園區(qū)規(guī)劃面積20萬畝,分為核心區(qū)、帶動區(qū)、輻射區(qū)。園區(qū)建設定位以市場為導向,以現代農業(yè)技術為手段,按照“現代農業(yè)導向、特色小鎮(zhèn)融合、田園風光襯托、生態(tài)景觀點綴”的思路,立足第一產業(yè)用地性質,采用第二產業(yè)管理模式,附加第三產業(yè)服務功能,實現“六化”:生產標準化、產業(yè)規(guī)�;�、科技高新化、機制市場化、園區(qū)景觀化、城鄉(xiāng)一體化。達到兩個轉變:使臨渭區(qū)由傳統農業(yè)大區(qū)向現代農業(yè)強區(qū)轉變,由傳統平原農業(yè)區(qū)向景觀農業(yè)區(qū)轉變。全力打造集引種、科研、示范、推廣為一體的現代科技示范園和種植、觀光、采摘為一體的關中風情園。目前,園區(qū)已完成一期土地流轉5000畝,征用建設用地500畝,建成四縱三橫骨架路網、10000米排水灌溉渠系、……
[詳細] 金鎖石林位于關中北部第一關“雄關天塹”金鎖關西北7公里處,為渭北罕見的天然石崩奇觀,是以沙巖地貌為主題的自然風景區(qū),景區(qū)面積約3.2萬平方米。據考證,金鎖關附近遠古時代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沖刷逐漸形成了砂巖沉積區(qū),經過造山運動,海底升高后形成了陸地。砂巖被雨水沖刷溶解、切割和風化后,逐漸形成了百余座石柱、石峰、石壁等罕見的石崩奇觀,有的像雄獅盤踞山頂,有的像群猴在山頂嬉鬧,有的像雙猿仰望東西,有的像武士鎮(zhèn)守雄關,有的像大鳥臥距高山遙望遠方,精美的天然石雕群,是怪石雕塑的博物館,遙相呼應,千姿百態(tài)。令人嘆為觀止,給人一種大氣磅礴的感覺。近幾年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景區(qū)建設初具規(guī)模,已完成投資2300余萬元,建設包括景區(qū)主道路、噴泉、廣場、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自行車環(huán)道、小吃一條街、玻璃……
[詳細] 闖王寨·陽城驛景區(qū),即闖王寨旅游風景區(qū),是陜西省商南縣在商於古道基礎上建成的312國道北側的陽城驛遺址上,建成了新陽城驛城堡,依托陽城驛、闖王寨和商南茶園,建成為商南闖王寨泉茗旅游度假園主景區(qū)。景區(qū)結合源遠流長的驛站文化,秦楚交融的商南地域文化,成為一個集茶文化、驛站文化、闖王文化、軍事文化和秦楚文化為一體的文化旅游風景區(qū)�!瓣J王寨”原名“鼎龍寨”,因闖王李自成八進八出商洛山,在此屯兵而得名�!瓣J王寨”位于商州城西十華里處的麻街嶺東段山麓,312國道麻街嶺隧道穿山而過。山寨青石砌壁,大部分寨墻根基完整。山寨分上中下三部分,呈目子形排列,占地約百畝許,登寨遠眺,東臨商州八景的“仙娥峭壁”,俯視山下,6000多畝的仙娥湖山光水色美不勝收,西望為商州八景的“熊耳晚霞”,南瞧商州古城新區(qū)新貌盡收眼底……
[詳細]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