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qū)旅游

西藏自治區(qū)4A級風景區(qū)介紹

1、哲蚌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哲蚌寺
  哲蚌寺,系黃教六大寺廟之一,位于拉薩市西郊十公里處的根培烏山-南坡上,海拔3800米,沿山勢-逐層而建,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哲蚌寺為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創(chuàng)建,解放前這里的僧侶數(shù)目多達10000人,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寺內(nèi)主要經(jīng)殿有六個:甘丹頗章,措欽大殿,密宗院,洛賽林院,郭芒院,德陽院。主要佛像有:見解彌勒佛,金剛怖,不動佛,還有金寫甘珠爾,大戰(zhàn)佛莽等歷史悠久,-舉世無雙的真品和不計其數(shù)的-各種鍍金佛像,佛經(jīng)等珍貴文物。另外,寺廟的-四大佛經(jīng)學院中-有三個顯宗院和一個密宗院,三個顯宗院,是根據(jù)宗喀巴三師徒,所著經(jīng)典的基礎上-各持己見,洛賽林院習用-班禪-索扎之經(jīng)典,德陽院則根據(jù)五世0-的經(jīng)典進行修寺。整個寺院規(guī)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群鋪滿整……[詳細]
2、納木錯 AAAA
納木錯
  納木錯(Namucuo)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中國第二大咸水湖。又稱騰格里海,騰格里湖。藏語“納木”,是“天”的意思,“錯”是湖,納木錯意即“天湖”。在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以北當雄、班戈縣間。湖面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19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湖。海拔4718米。湖水礦化度1.7克/升,屬微咸水湖。湖水湛藍清澈,水深30余米。湖中有石質(zhì)巖島3個,岸壁陡峭,石骨崢嶸。東南部有半島伸入水中,巖性屬石灰?guī)r,久經(jīng)溶蝕,形成高原巖溶地貌。主要類型有石林、溶洞、天生橋等。納木錯的水源補給主要靠念青唐古拉山和低山丘陵的冰雪融水,沿湖有眾多大小河溪注入,其中較大的有則曲、昂曲、打爾古藏布、羅薩河等。冬季補給來源中斷,湖面大為縮小。每年10月下旬湖水開始結(jié)冰,至次年5月始消融殆盡,冰期……[詳細]
神山圣湖景區(qū)
  神山圣湖位于岡仁波齊雪峰附近,發(fā)育了獅泉河、馬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它們分別是印度河、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薩特萊杰河和恒河的上源。印度教和藏傳佛教徒都視其為“神山”。在神山以南納木那尼雪峰北側(cè),有一面積412平方公里、海拔4587米的高源淡水湖泊。天晴時湖水蔚藍,雪峰倒映其中,景色奇美。藏文史料記載此為漢族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居住的“瑤池”,印度都筆藏傳佛教徒稱其為“圣湖”。每年夏季,印度、尼泊爾和西藏的香客紛紛到此朝圣沐浴以求功德。……[詳細]
4、薩迦古城 AAAA
薩迦古城
  薩迦古城,薩迦派的修行圣地。這個曾經(jīng)一度影響了吐蕃歷史的佛教修行地,現(xiàn)今這里,只是西藏的一個偏遠的縣城,在城區(qū),依舊有著未修繕的泥土路,那往日的萬寺來朝,薩迦法王端坐在那金碧輝煌的高臺,如藍天中的浮云,早已隨著時光散落在滾滾紅塵里。薩迦派是最早的新譯密咒派,它的創(chuàng)立正是阿底峽入藏噶當派的興盛時期。而薩迦派其中一種是血統(tǒng)傳承,薩迦五祖就是高貴血統(tǒng)的吐蕃貴族昆氏家族。在元朝時期,隨著八思巴任忽必烈的國師而走向輝煌,開始成為為西藏政教方面的代表。薩迦高級佛學院在2010年建成的,薩迦古城作為薩迦派的主寺,是整個花教的主心骨所在,而人才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這里的僧人不僅需要去學習佛法,還要區(qū)學習傳統(tǒng)的藏民族文化,包括詞藻修辭、聲明學、藏醫(yī)學等。初級學院學制三年,中級佛學院學制也是三年,而薩迦高級的佛學院……[詳細]
5、南迦巴瓦峰 AAAA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區(qū)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但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級山峰中的最高峰。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后一個名字來源于《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zhàn)”,在這段中將南迦巴瓦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由這些充滿陽剛的名字里,我們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剛烈。的確,由于南峰所在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qū)地質(zhì)構(gòu)造復雜板塊構(gòu)造運動強烈,造成南峰地區(qū)山壁聳立、地震、雪崩不斷,攀登難度極大,因而使南迦巴瓦曾很長時間以來成為未被人類登上的最高的一座“處女峰”。南迦巴瓦峰的西坡是一陡峭的斷崖絕壁,直達谷底。而其西北則……[詳細]
6、岡仁波齊 AAAA
岡仁波齊
  通稱雪靈山。在普蘭縣圣湖瑪旁雍錯以北。是岡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關,峰上空常是白云繚繞,愈發(fā)顯得神秘莫測。轉(zhuǎn)山一圈距離為51公里,周圍有八座寺廟。阿里地區(qū)的四大河——馬泉河、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就從岡仁波奇四方流下,同時,各教派認為他們的神都與這座山峰有著聯(lián)系。在佛教中,它是由金、銀、琉璃和玻璃四寶構(gòu)成,由七金山七香海及十二部洲所圍成的須彌山,象征著整個佛教宇宙的中心;在藏族苯教中,它是三百六十位神靈居住之山。祖師辛繞米沃且從天而降時,便落在此山巔,在印度教中,它是凱拉斯,是濕婆的天堂。多種教派共同奉岡仁波齊峰為世界的中心,每年都有很多信徒前來朝拜。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的信徒不遠千里,歷盡辛……[詳細]
7、雅魯藏布大峽谷 AAAA
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位于西藏林芝地區(qū)米林縣,直白縣過去,長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處達600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懷抱南迦巴瓦峰地區(qū)的高山峻嶺,冰封雪凍,它劈開青藏高原與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條長長的濕舌,向高原內(nèi)部源源不斷輸送水汽,使青藏高原東南部由此成為一片綠色世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里最險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從白馬狗熊往下長約近百公里的河段,峽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還無人能夠通過,其艱難與危險,堪稱“人類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環(huán)境惡劣、災害頻繁,構(gòu)成人們很難跨越的屏障和鴻溝,其落后與閉塞,使墨脫成了高原上的“孤島”、遠離現(xiàn)代社會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國科學家組成一科學考察隊,對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進行科學考察,才揭開……[詳細]
8、桑耶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桑耶寺
  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廟”美稱的桑耶寺于公元762年興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南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扎瑪山麓,距離澤當鎮(zhèn)38公里。桑耶寺于公元762年開始興建。寺院選址于藏王赤松德贊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贊的冬宮附近。由蓮花生大師主持桑耶的建設,建筑仍保持寂護大師的原設計,赤松德贊親自主持了奠基。寺院于公元779年建成后,赤松德贊邀請印度、漢地、于闐等地僧人住寺講經(jīng)-,為寺廟做了許多工作。剃度七名貴族子弟出家為僧為其中之一,這七人因而成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剃度為僧的數(shù)年后,這七人都被委任為講經(jīng)的規(guī)范師,被后人奉為西藏藏傳佛教的先驅(qū)者,聲名顯赫于佛教界和西藏的歷史,史稱“桑耶七覺士”。赤松德贊弘佛抑苯,并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桑耶寺以其殿塔林立,樓閣高闊,規(guī)模宏大,融合了藏、漢、……[詳細]
9、珠穆朗瑪峰 AAAA
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藏語意為“圣母”,海拔8848米,為世界第一高峰,位于喜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邊界上、西藏日喀則地區(qū)定日縣正南方。峰頂終年積雪,一派圣潔景象。珠峰地區(qū)擁有4座8000米以上、38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被譽為地球第三級。珠峰山腳下建有一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廟——絨布寺,同時,絨布寺也是觀看珠穆朗瑪峰的最佳位置,兩者直線距離25公里。珠穆朗瑪峰是典型的斷塊上升山峰。在其前寒武紀變質(zhì)巖系基底和上覆沉積巖系間為沖掩斷層帶,早古生代地層即順此帶自北往南推覆于元古代地層上。峰體上部為奧陶紀早期或寒武一奧陶紀的鈣質(zhì)巖系(峰頂為灰色結(jié)晶石灰?guī)r),下部為寒武紀的泥質(zhì)巖系(如千枚巖、夾片巖等),并有花崗巖體、混合巖脈的侵入。巖層傾向北北東,傾角平緩。始新世中期結(jié)束海侵以來,珠穆朗瑪峰不斷急劇上升,上新世……[詳細]
10、羅布林卡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在藏語中意為“寶貝園林”,是歷代0喇嘛的夏宮(布達拉宮為冬宮),有人還把它稱作“拉薩的頤和園”。羅布林卡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藏拉薩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紀40年代(0七世),是歷代0-消夏理政的地方。經(jīng)過二百多年的擴建,全園占地36萬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造園林中規(guī)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羅布林卡現(xiàn)在被辟為人民公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建筑維修得也很漂亮,但是晨面的文物沒有布達拉宮和大昭寺那么豐富和吸引人。所以也有人戲稱羅布林卡是由一座水塔、兩排工藝品商店、以及圍繞著動物園的幾座宮殿組成的。羅布林卡四面都有門,東面是正門�?邓伤驾喪钦孀钚涯康囊蛔�0,它原是座漢式小木亭,后改修為觀戲樓,東邊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開闊場地……[詳細]
西藏牦牛博物館
  西藏牦牛博物館是拉薩群眾文化體育中心的一部分,北京市援藏項目之一,位于拉薩市拉薩河南岸柳梧新區(qū),拉薩火車站東面,建筑面積8088平方米,加室外展陳面積,達10000平方米以上,基本建設投資為1.1億元,是我國唯一一座以牦牛和牦牛文化為專題的博物館,各種藏品數(shù)千件。2014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剪彩開館。2014年11月15日 ,西藏牦牛博物館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2015年5月西藏牦牛博物館被授予當?shù)?A級旅游景區(qū),并于2015年5月17下午由西藏自治區(qū)旅游局授牌。重要意義牦牛博物館是北京市對口支援拉薩市的一項重要文化創(chuàng)意工程,位于西藏首府拉薩市,具體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院承建。牦牛博物館以“牦牛精神”(憨厚、忠誠、悲憫、堅韌、勇悍、盡命)為建館理念,以牦牛為載體,展示與之相依的藏族歷史文化……[詳細]
12、白居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居寺
  白居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藏江孜縣境內(nèi)。十五世紀初始建,是藏傳佛教的薩迦派、噶當派、格魯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廟。白居寺是漢語名稱,藏語簡稱“班廓德慶”,意為“吉祥-樂寺”,位于江孜縣城東北隅,拉薩南約230千米處,距日喀則東約100多千米,海拔3900米。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歷時10年竣工。白居寺有兩大特色: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特色之二是菩提塔,又名“十萬佛塔”,它是白居寺的標志。白居寺就是因為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這座佛塔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人稱“塔中有塔”。塔內(nèi)佛堂、佛龕以及壁畫上的佛像總計有十萬個,因而得名十萬佛塔。白居寺,意為“吉祥輪勝樂大寺”,通常簡稱為“吉祥輪寺”,漢文“白居寺”即成一藏語簡稱的音譯,創(chuàng)建于15世……[詳細]
13、薩迦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薩迦寺
  位于日喀則西南130公里處的薩迦縣城里,是薩迦派第一座寺院,由薩迦的創(chuàng)始人昆·貢卻杰布于公元1073年創(chuàng)建。薩迦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寺中藝術珍品浩瀚,文物價值又極高,因此被人們稱為“第二個敦煌”。薩迦寺分南北兩寺,以仲曲河為界,北寺修在北岸苯波山前,始建于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北寺規(guī)模宏大,為一片重疊逶迤的建筑群,在“文革”中遭到毀滅性破壞。現(xiàn)在只有薩迦南寺尚存。星羅棋布的村舍沿山腳向平原展開,直至與縣城連接起來。那些別致的房屋有秩序地排列著,古樸的街巷也很有規(guī)矩,這種形制獨特的村舍在西藏可并不多見。薩迦南寺坐落在日喀則地區(qū)薩迦縣仲曲河南岸的平原上,始建于1268年,面積為14700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有兩圈城墻,城墻上有垛口,為了利于防守,除修有堅固的寺墻外,還修建了四……[詳細]
鹽井旅游景區(qū)
  這是溝通西藏和中原的古代主道之一——茶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鹽井位于芒康縣與云南德欽縣接壤的地方,包括上、下鹽井、曲孜卡、木許四個鄉(xiāng),海拔較低,約2500米。瀾滄江畔井里的鹵鹽水,為鹽井的鹽田提供了大量的鹽巴,使這里出現(xiàn)了家家戶戶屋頂鋪了一層白雪似的曬鹽奇觀。除了鹽外,更罕有的要數(shù)在上鹽井的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景點位置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噶爾縣陜西西路……[詳細]
15、米堆冰川 AAAA
米堆冰川
  米堆冰川位于西藏林芝地區(qū)波密縣東約100km處的玉普鄉(xiāng)米堆村,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m,雪線海拔只有4600m,末端海拔2400m,冰川下段穿行于針闊葉混交林帶,兩側(cè)大山巍峨峻峭,鬼斧神工,雪山和云霧交織在一起,如夢似幻,使人驚嘆不已。爬冰山對體力有一定要求,需帶食物、水等補給品,注意保暖。米堆冰川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米堆是以一座冰川得名的一個地方,它位于西藏林芝地區(qū)波密縣東約100公里處。行進在巍峨峻峭的大山之間,那鬼斧神工、潑墨山水,那冰川絕壁、雪山云霧,每每令人驚嘆不已。米堆冰川位于波密縣玉普鄉(xiāng)米美、米堆……[詳細]
南伊溝旅游風景區(qū)
  珞巴族為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1965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確認),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西藏的珞瑜地區(qū),珞巴意為“南方人”。主要分布在米林、察隅、墨脫等縣與印度、尼波爾接壤的邊境地區(qū)。珞巴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無文字、通用藏文。珞巴人主要生活在林區(qū),兼營畜牧、紡織、采集和竹器紡織。狩獵是其中最重要副業(yè)之一,現(xiàn)已改變狩獵傳統(tǒng)。珞巴族人的服裝與藏族明顯不同,由于長年狩獵,珞巴男人一般都跨長刀,身著皮毛獵裝,頭戴獸皮帽。女人穿圓領窄袖短衫,下身為緊身筒裙,小腿扎裹布。無論男女腰部和頸部都掛滿了厚重的飾物。珞巴族善飲自釀的玉米、青稞、雞爪谷酒,每逢有人從遠方來,都用大碗的青稞酒款待客人。珞巴人民具有反對外來侵略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從19世紀未到20世紀初,曾多次與潛入珞瑜地區(qū)的英帝國間諜進行英勇斗爭�!�[詳細]
17、魯朗景區(qū) AAAA
魯朗景區(qū)
  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魯朗的風景像一幅油畫,霧氣總是纏在山腰,綠色陰濕的草場,顏色鮮亮的野花,一座座木屋散布其中,一派田園的美好。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魯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八一鎮(zhèn)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兩側(cè)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崐茂密的云杉和松樹組成“魯朗-”;中間是整齊劃一的草甸,崐猶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報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馬先蒿花等成千上萬種野花怒放盛開,頗崐具林區(qū)特色的木籬笆、木板屋、木頭橋及農(nóng)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錯落有秩,勾畫了一幅恬靜、優(yōu)美的“山居圖”。地址:林芝市巴宜區(qū)魯朗鎮(zhèn)類型:小鎮(zhèn)游玩時間:建議0.5-1天開放時間:……[詳細]
18、桑耶風景區(qū) AAAA
桑耶風景區(qū)
  從姐德秀鎮(zhèn)沿公路順雅魯藏布江南岸繼續(xù)東行24公里,到達扎唐,這里是扎囊縣城所在地,海拔3556米。扎囊縣面積不大,只有0.2萬平方公里。是在西藏享有盛名的“氆氌之鄉(xiāng)”,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臺氆氌織機,年產(chǎn)氆氌30萬余米。境內(nèi)更有名聞遐邇的桑耶寺,還有敏珠林寺、青浦風景區(qū)、昔日貴族豪宅朗賽嶺莊園等,都值得一游。雅魯藏布江橫穿扎囊縣境,將全縣分為南北兩部分,其中江北地區(qū)已被辟為桑耶風景區(qū)。桑耶風景區(qū)包括地處雅魯藏布江以北的扎囊縣桑伊、松卡、阿扎三鄉(xiāng)境內(nèi)的多處人文自然景觀。主要有桑耶寺、哈布日山、聶瑪隆圣洞、青樸修行洞、扎羊宗溶洞等。前往該地區(qū)需渡雅魯藏布江,扎囊至澤當一線有松卡、娘果竹卡等古老渡口,以前大江南北只能靠牛皮船擺渡人畜,如今設有渡輪,可渡汽車,大為便捷。桑耶風景區(qū)屬高山谷地氣候區(qū),平均……[詳細]
19、珠峰大本營 AAAA
珠峰大本營
  珠峰大本營位于絨布寺南方,由一群帳篷旅館圍成,中間樹立一面國旗和一面珠峰保護區(qū)旗幟。珠峰大本營主要是提供游客住宿,有衛(wèi)生間和帳篷郵局,此帳篷郵局是我國海拔最高的郵局。•觀賞拍攝珠峰的最好位置之一,也是在中國攀登珠峰的必經(jīng)之地。珠峰大本營,是為了保護珠峰核心區(qū)而設立的一片保護地帶,海拔5200米。是觀賞拍攝珠峰的最好位置之一,也是登山隊從中國這一側(cè)攀登珠峰時的大本營。每年的4-6月是登山季,是珠峰大本營最熱鬧的時候,也是最能拍攝到珠峰旗云的時候。珠峰大本營交通不便,汽車只能開到絨布寺旁邊的帳篷營地,游人通常包車從日喀則市區(qū)或拉薩前往,來回大約需要4天。部分游客會在帳篷營地留宿,價格不貴,但硬件條件比較艱苦。大本營有武警值守,旁邊有一塊立碑,上面刻著“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海拔5200m……[詳細]
20、西藏博物館 AAAA
西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坐落于拉薩市羅布林卡東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現(xiàn)代化功能的博物。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區(qū)成立30周年大慶援藏62項工程之一,于199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際落成開館。西藏博物館占地面積5395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3508平方米,展廳面積10451平方米,宏偉壯麗。館區(qū)中軸線上依次坐落著序言廳、主展館和文物庫房。整體布局結(jié)構(gòu)嚴謹。西藏博物館具有鮮明的藏族傳統(tǒng)建筑藝術特點,同時又深刻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建筑的實用特點和藝術神韻,熔載出自己獨具的建筑風格,令人嘆為觀止。建成后的博物館,主體建筑分展館區(qū)和庫區(qū)兩個部分。展館區(qū)二層是西-史展覽。三層是唐卡、動植物、玉石等專項展覽和臨時展覽。一層是旅游紀念品商店。博物館墻體用花崗石砌就,上端為藏式女兒墻即鑲嵌檉柳……[詳細]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