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南陽市 > 南召縣旅游

南召縣旅游景點介紹

  青峰山森林公園位于縣城黃鴨河東岸,規(guī)劃設計總占地面積3200畝,項目分三期完成。公園一二期占地850畝,總投資5700萬元,主要建設公園入口牌坊、休閑休憩景觀廣場3處、登山步道、7座亭臺、水系、綠化、亮化、公廁等基礎設施;公園綠化栽植53000余株各類玉蘭、廣玉蘭、桂花、香樟、桃樹、紅梅、女貞、紫薇等景觀樹種,成為“天……[詳細]
  亮馬臺遺址位于南召縣留山鎮(zhèn)下官莊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2016年1月22日亮馬臺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白河第一漂位于伏牛山南麓,白河上游的喬端鎮(zhèn)。它是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中心點,也是伏牛山旅游環(huán)線公路的重要接點部。白河第一漂距離南召縣城35公里,距鄭州240公里,331省道與248省道均從此處通過。距內鄉(xiāng)寶天曼自然保護區(qū)10公里,距馬市坪瀑布群15公里,距石人山景區(qū)25公里,距五朵山45公里。景區(qū)處于白河的上游,流域面……[詳細]
  銀沙嶺冶銅遺址位于南河店鎮(zhèn)席老莊村銀沙嶺自然村北。此處遺址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總面積為132000平方米,遺址上散存大量爐渣,中部存積有南北長30米、東西寬5米、高1.8米的爐渣堆。爐渣上可見煉銅遺存的木炭痕跡。從遺址上還揀到有坩鍋殘片、殘銅镢、豆柄等。遺址北端亦散存大量爐渣,均未發(fā)……[詳細]
  娘娘廟遺址位于南河店鎮(zhèn)漆樹園村娘娘廟自然村東。此處遺址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總面積125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1.5-3.5米,遺址上暴露大量戰(zhàn)國筒瓦、板瓦片,陶壺口沿、陶片和宋代扒村窯白底黑花釉瓷片、青瓷片等,內含豐富,形成文化層疊壓。1976年5月,該村群眾馬連山、蘇文全、馬連德……[詳細]
  王莊遺址位于南河店鎮(zhèn)大范莊村王莊自然村西嶺之上。此處遺址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總面積660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約1.5-3.5米,表面散存大量的紅燒土和灰土,內含比較豐富,紅陶約占80%。出土器物有紅色、灰色夾砂陶鼎、夾砂陶罐、紅陶大型夾砂器、斂口缽、盆、束頸瓶、高領罐、曲腹缽、盆……[詳細]
  小余坪遺址位于板山坪鎮(zhèn)小余坪自然村,此處遺址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小余坪遺址北靠松河,南依小山丘,面積約1000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0.5—2米。地面暴露遺物主要是陶器,其中紅陶約占70%,彩陶約占10%,灰陶約占20%。出土器物有:帶指窩紋乳狀鼎足、帶指甲紋或指窩紋圓柱狀鼎足、紅衣黑彩……[詳細]
  白草嶺遺址位于崔莊鄉(xiāng)程家莊村西北500米。此處遺址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總面積3560平方米,從遺址暴露的陶片來看,紅陶約占90%,缽形鼎、鼎足、紅陶斂口缽口沿、紅陶細泥尖底器底、紅衣黑彩陶片、小口高領罐口沿等陶片和石斧等,還發(fā)現(xiàn)有卜骨。屬新石器時代仰韶、龍山文化遺存![詳細]
  榆樹嶺遺址位于南召縣城郊鄉(xiāng)廟坡自然村西北300米榆樹嶺上。此處遺址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總面積約17782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2米,表面散存有紅燒土及陶片。紅陶約占90%以上,器型有鴨嘴狀指窩紋鼎足、斂口盆、斂口缽、深腹缽口沿斷面為三角形斂口盆、夾砂罐、口沿下飾一周附加堆紋盆、直口高……[詳細]
  寨上遺址位于城郊鄉(xiāng)董店村西300米寨上。此遺址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座落在黃鴨河東岸的河旁高地上,總面積35168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3米。從暴露遺物看,紅陶占75%,夾砂陶約占25%。大部分器物為手制,有盤形鼎、斂口缽、盆、雞冠形器耳、鏤空灰陶豆等。彩陶多紅衣黑彩,生產(chǎn)工具有石斧等……[詳細]
  竹園遺址位于小店鄉(xiāng)凌小莊村竹園自然村西側。古遺址面積約12萬平方米,中部橫貫一條小路,東部可見2米多深的斷崖。從斷崖剖面看,0.15米以上為耕土,0.15-1.5米為黃灰土,1.5-2米處為深灰土,灰層中可見燒過的炭屑,2米以下為黃色生土。斷崖上可見大量甕棺葬,地表散落大批陶器碎片。省、市、縣文物工作者于1962、19……[詳細]
  南召猿人遺址位于云陽鎮(zhèn)阮莊村杏花山,是一處距今五六十萬年直立人活動與居住的遺址。遺址南北長98米,東西寬96米,面積約9408平方米。1978年秋,云陽文化分館鄭雪華同志從群眾手中收集到化石,上報后,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陽市文物工作隊在化石出土地進行了考古發(fā)掘,出土一枚古人類牙齒化石(現(xiàn)……[詳細]
  觀嶺遺址位于崔莊鄉(xiāng)魚池村南觀嶺寨之上。遺址為臺狀高地,呈長方形,東西寬220米,南北長630米,總面積約120000㎡;瘜雍窦s8米,其中紅陶約占40%,灰陶約占40%,彩陶約占20%。大體可分為4層,內含相當豐富,且各層的文化內含各異,說明原始人類在此居住甚久,大約從仰韶文化早期一直延續(xù)到龍山文化晚期。1980年,南……[詳細]
  李村遺址位于皇路店鎮(zhèn)樓上村李村自然村西200米。此處遺址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總面積950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5-3.5米,內含較豐富,發(fā)現(xiàn)有大量紅燒土及陶片,紅陶約占90%,均為手制,其器型有夾砂紅陶、灰陶罐形鼎及曲腹鼎、夾砂罐、大型夾砂器、高領罐、曲腹盆、曲腹缽、斂口缽及彩陶……[詳細]
  潘寨遺址位于留山鎮(zhèn)潘寨自然村北側。此處遺址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南接潘寨村,西依留山河,南北長130米,東西寬200米,總面積2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3.5米,表面采集遺物多為夾砂灰陶片,約占90%,紅陶約占10%,紋飾多為籃紋、方格紋、附加堆紋等。夾砂器以手制為主,其它為輪制![詳細]
  亮馬臺遺址位于留山鎮(zhèn)下關莊村亮馬臺自然村西側高地上。此處遺址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座落在留山河東岸的河旁高地上。南北長160米,東西長105米,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3米左右,內含豐富,紅、灰陶片約各占50%,還有少量彩陶。出土器物有白衣黑彩陶片、紅陶缽口、紅衣黑彩陶……[詳細]
  下村冶鐵遺址位于太山廟鄉(xiāng)下村自然村南部。遺址上現(xiàn)殘存冶鐵爐7座,除5號爐為地上建筑外,其余為半地穴式結構。爐壁用巖石,爐室有圓形和方形兩種。7座煉爐的共同特點是內徑大,爐室高。從凝結的爐渣中可見到極為清晰的木炭痕跡。其中6號爐為“爐身”結構。爐西邊墓葬里曾出土過繩紋磚,爐北、東、西地面上散存不少瓷片、陶片及磚瓦,瓷片中……[詳細]
  丹霞寺位于南召縣留山鎮(zhèn)馬窩村,丹霞山南麓,為中原八大名寺之一。丹霞寺始建于唐長慶四年(824年),取名紅霞寺,隨更名為丹霞寺。據(jù)歷史記載“丹霞寺始于唐,盛于宋,兵燹毀于元,迄明中興。”丹霞寺占地面積約兩萬平方米,現(xiàn)存建筑一百余間,均為清代建筑。整座寺院座東北面西南,整體呈三進院布局,依山就勢,前低后高,由前向后呈階梯狀……[詳細]
  石窟寺及石刻類 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蠶坡章程碑位于皇后鄉(xiāng)郭莊村小學西側蠶姑廟內。此處遺址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蠶坡章程碑高1.5米,寬0.65米,厚0.2米,落款清光緒十年(1884)。撰文及書丹人為邑優(yōu)庠生,碑文460字,楷書,概述了南召的自然面貌和農桑在邑財賦中的地位“召邑地……[詳細]
  小關清真寺位于云陽鎮(zhèn)小關居委會。為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小關清真寺南北長64米,東西寬56米,總面積3584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民國20年(1931年)10月,除前排大門和男女水房及北講堂外,其余全被毀。民國22年由鄭州、洛陽、漯河等地回民籌資支援又重建大禮堂;民國28年,重建南講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