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黑龍江省 > 七臺河市旅游

七臺河市旅游景點

西大圈森林公園
   西大圈森林公園西大圈森林公園地處勃利縣西南部,距縣城25公里,始建于2003年,公園轄區(qū)面積9200公頃,1992年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2003年8月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5年被評為國家AA級森林公園,其中西大圈原始森林被列為地級自然保護區(qū)。西大圈旅游資源非常豐富,自然生態(tài)特點極為突出。屬于完達山老爺嶺主脈,地勢復雜,山高林密,山勢陡峭,最高峰為段家?guī)X,海拔1008米。山中有多樹種天然混交林和原始生態(tài)林;溝谷中有沼澤濕地、原生地帶性植被、奔流不息的烏斯渾河,有特色野生藍靛果及上百種中草藥、有八十多種野生動物、有鮮為人知的抗聯(lián)秘營遺址和土匪頭子謝文東盤居地等。海拔100—200米為沼澤植物……[詳細]
石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AA級旅游區(qū)石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鐵山鄉(xiāng)境內,石龍峰海拔746.8米,是七臺河東部海拔最高的山峰。森林公園內森林資源豐富,生長著珍貴的參天古樹和優(yōu)質的黃波羅、水曲柳、山槐、紫、柞、樺、榆、柳等樹種,屬典型的針闊葉混交天然林,也是一片至今保留比較完整的原始森林。公園共分-攬勝區(qū)、石龍湖景區(qū)、餐飲服務區(qū)三大區(qū)域,有百年樺苑、千年橡園、萬年榆林、聚仙閣、獵戶人家、觀景亭、愛晚亭、觀景長廊、鵬躍灣、葫蘆島山莊、龍泉寺、石龍湖等景點。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別具特色的建筑以及豐富的植被,是開展漂流、攀巖、登山、滑雪、狩獵的理想場所,是戶外郊流、休閑、避署的絕佳之處。石龍山森林公園主峰四方頂,……[詳細]
龍頭橋水庫
   龍頭橋水庫,地處三江平原腹地、寶清縣與七臺河市交界處的完達山脈,距寶清縣城西南約52公里,兩岸為潛山區(qū),分布著茂密的針闊葉混交林。流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龍頭橋水庫是中俄界河烏蘇里江左岸支流撓力河上游的一座大型控制性工程,水庫由撓力河、大主河、寶密河和珠山河四條河流組成。龍頭橋水庫是三江平原防洪除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下游寶清縣城及龍頭橋灌區(qū)的重要水源地。主要功能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fā)電、養(yǎng)魚和旅游等綜合利用。水庫的建成,可使撓力河中下游的防洪標準由原來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保護村屯29個,保護耕地10萬公頃;新增和改善水田灌溉面積2.87萬公頃;為國家級濕地供水,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詳細]
勃利紅星森林公園
   勃利紅星森林公園位于勃利縣西南25公里處,東部與通天二林場相連,北部與吉興河林場相接,西部與林口縣朝陽林場相鄰,南部與林口縣西北楞經營所接壤。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2℃,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野生動物有馬鹿、猞猁、紫貂、飛龍、林蛙等近20種。勃利紅星森林公園地處長白山脈,系老爺嶺北端,地形以深山區(qū)陡山地貌為主,大部分坡度為15°—28°之間,森林總面積92220平方米,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高度600米,最高海拔高度900米。勃利紅星森林公園始建于1958年。更新造林面積832公頃,內含幼齡林面積494公頃,中齡林面積88公頃,近熟林250公頃,天然混交林面積8020公頃。主伐以漸伐、皆伐、擇……[詳細]
桃山公園
   位于七臺河市桃山區(qū)中心地段,始建于一九八五年,占地面積39公頃,除甬路和建筑外,幾乎全部被草坪、花壇和樹木所覆蓋。全園共栽植花草6500余株,人工草坪24000平方米,還有杜松、垂柳、柏樹、樟子松、蒙古櫟、榛子、柳樹、楊樹,遠遠望去,郁郁蔥蔥,繁花似錦,鶯歌燕舞。桃山公園依山而建,氣勢磅礴。獨具匠心的設計與天然景觀渾然一體,備受游客稱贊。桃山公園東廣場被評為黑龍江省“一建杯”十佳精品廣場,公園設計獲省公園設計最高獎。桃山公園因形似桃山的山峰而得名,關于桃山的由來,民間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jù)說上萬年之前,王母娘娘舉辦蟠桃盛會,宴請各路神仙,讓宮女到蟠桃園摘桃,一宮女不小心,將桃山公園一只蟠桃掉下……[詳細]
勃利縣西山烈士陵園
   勃利縣西山烈士陵園位于七臺河市勃利縣勃利鎮(zhèn)城西街鐵路西山。勃利縣西山烈士陵園始建于1952年6月,占地面積9800平方米。內有蘇聯(lián)紅軍解放東北烈士紀念塔、抗美援朝烈士紀念塔、解放戰(zhàn)爭烈士紀念塔及烈士墓10座,安葬著84名為解放中國東北而犧牲的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以及何忠國、劉曙華等283名為了民族解放事業(yè),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勃利縣民政局在1982年6月對抗美援朝烈士紀念塔、1986年7月對抗日聯(lián)軍解放戰(zhàn)爭烈士紀念塔分別進行了翻建,對烈士陵園進行了全面修繕,以供后人瞻仰。何忠國,湖北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工人運動,后到蘇聯(lián)學習,1934年回國,任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詳細]
七臺河市革命烈士陵園
   七臺河市革命烈士陵園位于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茄子河鎮(zhèn)東升村仙洞山東南側。1990年,七臺河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動工修建七臺河市革命烈士陵園。陵園位于仙洞山東南麓,占地5000多平方米,在陵園中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碑。1996年,為郝貴林烈士和楊太和烈士敬立了紀念碑,修建了烈士墓。郝貴林,1900年出生于熱河,后逃荒來到黑龍江省珠河縣(今尚志)。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珠河反日游擊隊,并很快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哈東支隊政治保安隊隊長、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保安連連長、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四團團長、第三軍第四師師長、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委員等職。1937年7月,郝貴林率領十幾名同志到勃利縣青龍山小五站為部……[詳細]
李成林烈士犧牲地
   李成林烈士犧牲地位于七臺河市勃利縣大四站鎮(zhèn)福興村。李成林,1904年出生于朝鮮咸鏡南道咸州郡。1915年隨父母遷到黑龍江省寧安縣磨刀石,后又遷到寧安街、黃旗屯等地。193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被黨組織派到王德林領導的抗日救國軍總部工作,任總部的宣傳部長。1932年秋,調到密山做區(qū)委領導工作。密山縣委成立時,任縣委宣傳部長。1934年夏調到勃利,任勃利區(qū)委書記。同年10月,勃利區(qū)委改為利縣委,任縣委書記。李成林常年跋涉在依蘭、勃利、樺南以及寶清、密山接壤的深山密林之中,聯(lián)絡抗日隊伍,走村串戶宣傳抗日,建立民眾抗日會組織。日本人為此對李成林恨之入骨,利用特務和收買叛徒,千……[詳細]
七臺河桃山湖國家濕地公園
   黑龍江七臺河桃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三江平原南部,七臺河市境內。西至七臺河市北岸新城,東至黑龍江倭肯河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北至勃利縣種畜場,南至仙洞山。黑龍江七臺河桃山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為2950.0公頃,濕地面積2309.6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78.29%。濕地面積中,河流濕地233.62公頃,占10.11%;沼澤濕地132.66公頃,占5.74%;人工濕地1943.32公頃,占84.15%。公園沿倭肯河呈帶狀分布,四至界線基本上以山脊線分水嶺、公路、水渠以及濕地和耕地分界線為界。黑龍江七臺河桃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各功能區(qū)的劃分,主要是根據(jù)濕地公園的現(xiàn)狀條件以及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要求,結合濕地公園……[詳細]
勃利密塞
   勃利密塞勃利密塞是繼東寧要塞,虎頭要塞后,又發(fā)現(xiàn)的日寇在我國東北的軍事要塞。它位于勃利縣城區(qū)西北約三公里處的叢山密林之中,占地47.4平方公里,建于1940年左右。勃利密塞是日本侵華時期一個重要的空軍0庫,供應侵華日軍在東北及華北戰(zhàn)場上所需的航空器材與彈藥。它與其周邊的互助、榮光、吉興、雙河和勃利東山等五座軍用機場同屬于“東方馬其諾防線”的第二道,是為第一道軍事要塞和日寇永久地控制東北,秘密提供軍火和空中支援的重要軍事基地。密塞修有洞庫14個,每個洞庫長約80米,寬8米左右,其中配有電線、排水溝、通風設備。這些洞庫四周建有一圈被稱為“野庫”的水泥平房,隱蔽性極強,還修了縱橫交錯的盤陀路(俗稱:……[詳細]
桃山水庫
   素有七臺河市“小西湖”之稱的桃山水庫,與七臺河市區(qū)中心毗鄰,是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僅有的幾座城市內水庫之一,也是七臺河人和外地游客休閑觀光的最佳場所之一,每天游人不斷。桃山水庫系由古老的倭肯河攔腰截斷而建,這里兩岸青山,逶迤磅礴,一潭碧水,煙波浩渺,遠看山水相連,天宇無垠,近觀奇石突兀、大野蒼莽。更有江鷗穿棱其問,魚兒暢游湖底,觀光漫步其間猶如置身瑤池之境,令人心曠神怡、遐思無限。清晨,桃山水庫從薄霧中醒來,宏偉的大壩如一巨龍,煙霧繚繞,扶遙九天,蔚為壯觀;傍晚,晚霞染紅粼粼的水面,繁忙了一天的人們聚首湖邊,孩童們嬉戲玩耍,情侶們竊竊私語,垂釣者神情專注……華燈初上,漁舟唱晚,水庫以它的悠遠和博大……[詳細]
倭肯河自然保護區(qū)
   黑龍江倭肯河自然保護區(qū)屬于“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類”中的“內陸濕地與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位于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倭肯河中上游。地理坐標為:45°56′48″~46°03′26″N,131°01′31″~131°15′24″E。保護區(qū)北隔金沙河與樺南林業(yè)局相鄰,東、南、西三面與七臺河市種蓄場相接壤。保護區(qū)東西長17.8km,南北寬12.6 km,總面積為7387 hm2。保護區(qū)共分三個功能區(qū),分別是核心區(qū)面積2607 hm2;緩沖區(qū)面積2606 hm2;實驗區(qū)為面積2174 hm2。保護區(qū)內分布著大面積原生性的沼澤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主要類型有森林沼澤、灌叢沼澤和草本沼澤等。保護區(qū)共有高等植物……[詳細]
吉興河水庫
   吉興河水庫吉興河水庫位于勃利縣城西北25公里處的吉興河上游,是一座中型水庫。始建1958年,1965年投入運營,總庫容量為1500萬立方米,水面面積44萬平方米。吉興河水庫依山傍水,綠樹松濤,風景如畫。這里夏季山青水秀,百鳥爭鳴,群芳吐艷;冬季銀裝素裹,蒼松疊翠,天然景觀,美不勝收。多年來,水庫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yōu)勢,因地制宜地進行了水庫風景區(qū)的開發(fā)建設,吉興河水庫的旅游業(yè)已初具規(guī)模,并于1994年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F(xiàn)已建成臨崖而立的吉興閣,踏波飛跨的臥洪渠,依山而立的翠屏軒,濺珠聽濤的聳壁涵,飛舞的九龍壁,巍巍的致富閘,花香四溢的天香苑,消風琴韻的碧清廊,巍峨雄壯、氣勢磅礴的極靈寺,虎嘯長……[詳細]
仙洞山公園
   臨水而立,坐落在七臺河市中心區(qū),是我市自然景觀中面積最大、地理位置優(yōu)越、自然植被豐富的天然山體。仙洞山規(guī)劃面積190公頃,植物種類近千種。北面是煙波浩渺、碧水漣漣的桃山水庫。站在山頂向南觀望,市區(qū)現(xiàn)代化的人文建筑盡收眼底,腳下是七臺河市標志性街道---學府街。學府街西端是七臺河市桃山公園,它與仙洞山遙遙相望,尤如兩顆璀璨珍珠鑲嵌在黑土地上。仙洞山不僅有美麗的傳說,還有著迷人的自然景觀吸引著八方來客。大狐仙(洞)、小狐仙(洞)、龜上山、一線天、滾兔嶺、怪石坡、仙人躺、烏龜臥、佛光云海、原始林。仙洞山廣場始建于2002年5月20日,是我市建設山水園林城市、營造城市森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廣場占地2……[詳細]
萬寶山
   萬寶山位于長白山脈張廣才嶺東北麓,松花江中游南岸,牡丹江下游西側的方正林業(yè)局的施業(yè)區(qū)內萬寶山經營所東部,北臨哈同高速公路。獨挺于平原之上的一突兀的山——即萬寶山。史記上說,880多年前,金兀術曾在此山埋藏了2000多車財寶。1127年的春天金兵在金兀術的帶領下,押徽欽二帝東去,赴三姓(即依蘭),同行有2000多輛馬拉大車,車內裝滿圖書典籍,金銀財寶,制造工具等,途徑此處(即古驛道)。因松花江,牡丹江突發(fā)桃花水,只有馬能馱人過河,大車被困。無奈將財寶就地掩埋,推土成山。為了好記封此山為萬寶山。你想破驛金史留下來的2000多大車財寶的迷嗎?你想在萬寶山的黃金景點及周邊開發(fā)賽馬場,小火車,高爾夫球場……[詳細]
七臺河群眾藝術館
   新興區(qū)群眾藝術館發(fā)展歷程:1962年,成立七臺河鎮(zhèn)文化站從有草房兩間,工作人員4人。1968年,文化站與礦務局工人俱樂部合并。1969年;文化站移交特區(qū)管理。1970年與擴務局工人俱樂部分開。成立市文化管理站,隸屬市文教局領導。1973年,文化管理站設創(chuàng)作組、輔導業(yè)余文藝創(chuàng)作、編印《七臺河文藝隊《七臺河快報》與省內外群眾文化館交流。同年,茬工人俱樂部建新館舍:兩積540平方米,磚瓦結構。設辦公室、琴房、小劇場。新館舍落成后,群眾文化活動比較活躍,經常進行文藝演出,美術書法展覽,舉辦舞蹈、音樂、繪畫學芍班。1972年市文化管理站改為市文化館。1978年市文化館改為市藝術館。內部設有文藝輔辱部、美……[詳細]
英倫莊園
   英倫莊園(原萬寶滑雪場)位于七臺河市桃山區(qū)山湖大街南側,與萬寶兒童公園相毗鄰。有著十分豐富的冰雪資源。這里群山環(huán)繞、避風向陽,四周-蒼茫,樹木茂密。偉岸挺拔的落葉松,隨著山巒的起伏負勢競上,蓊蓊郁郁,山風襲來,頗有那種“朔風吹,林濤吼,峽谷震蕩”的奇特意味。冬季平均氣溫零下15℃—18℃,冬季積雪深度30—50厘米,雪質豐厚,硬度適中,全年積雪期140天,滑雪期120天。實為非常適宜開展冰雪運動的一處旅游圣地。英倫莊園滑雪場于2013年投巨資改擴建,為七臺河市大規(guī)�;﹫�,與之配套的索道、滑雪板、滑雪靴等設備具有先進、便捷、安全等特點。另配有餐飲部、兒童游樂區(qū)及戶外拓展項目。戶外拓展項目主要有……[詳細]
青松嶺森林公園
   青松嶺森林公園位于勃利縣南8公里處的通天一林場作業(yè)區(qū)內。通天一林場是一九五六年建立的,系完達山支脈那丹哈達嶺的余脈,森林覆蓋率為74.8%,以人工針葉林為主。主公園內山巒起伏,坡短而陡,青松嶺制高點有32米高的通天塔,北有一座82公頃的通天水庫,一九九二年被黑龍江省林業(yè)廳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青松嶺森林公園位于黑龍江省東部長白山系完達山支脈,平均海拔450米,始建于1956年,總面積30000萬平方米。林區(qū)內生長著紅松、云杉、冷杉等樹種�,F(xiàn)對外開放的旅游景點有:苗圃、山中花園、水庫景區(qū)、常綠風景林、人工落葉松林區(qū)。青松嶺森林公園內距縣城4公里處,有一座水庫,面積達82公頃。2015年計劃建設:落……[詳細]
毛公山
   勃利毛公山位于勃利縣大四站鎮(zhèn)西郊,此山原名臥佛山,距七臺河市中心區(qū)60公里,南側為懸羊河水庫,西北側為五七峰,3公里處為吉興河水庫,山體距勃依公路約1公里,山側有水土路與勃利公路相連,為近距離、遠距離觀看山體創(chuàng)造了便利的交通條件。在距山峰1公里之外的公路上觀看尤為逼真。毛公山是群山組合體,因山形酷似仰面而臥的毛澤東而命名的“毛公山”。山上裸石形成胸、腹和合放腹部的雙手輪廓,自然生長的樹木象形為睫毛,眼瞼和眼球。面積2萬平方米,相對高度160米,最大周長1.2萬米。為了保護山上樹木,勃利縣政府明令禁止砍伐山上樹木。因山體、樹木自然形成,觀看便利。……[詳細]
新興基督教堂
   新興基督教堂位于七臺河市新興區(qū)境內,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畢加羅主持修建,是當?shù)鼗浇掏降幕顒訄鏊��;浇膛c佛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浇绦麚P上帝創(chuàng)造并主宰世界,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降世救贖人類。該教起源于一世紀時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qū),逐漸流行到羅馬帝國全境。初期教徒大多是貧民和奴隸,對統(tǒng)治者極端仇視,因而到三世紀止,一直遭受當局殘酷-。后中上層人士滲入并取得領導權,主張效忠和順從當局,當局也變-為利用。公元四世紀時被定為國教。地址: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新興區(qū)境內……[詳細]
全部七臺河市景點>>>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