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秦皇島市 > 山海關區(qū)旅游

山海關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山海關烈士陵園位于山海關區(qū)孟姜鎮(zhèn)呂家溝村,年代為1957年。為秦皇島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清道臺署衙門位于山海關區(qū)南門外火車站西井東里,年代為清同治。為秦皇島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山海關清真寺位于山海關區(qū)關城西門外,年代為明。為秦皇島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五花城遺址‌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西南,因五城連環(huán)似花而得名。該遺址始建于漢代,至今已有豐富的文物出土。‌五花城遺址位于山海關城西4公里的石河鎮(zhèn)古城村,因五城連環(huán)似花而得名“五花城”。198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配合修建大秦鐵路時,在遺址發(fā)掘出建筑構件、生活用器、隨葬明器等文物,推斷遺址始建于漢代。目前,五花城遺址已勘探探溝3處,出土漢唐以來文物殘片百余件。這些發(fā)現(xiàn)對于了解秦皇島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河北省考古研究院將積極介入,進行深度發(fā)掘。……[詳細]
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
  【地址】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角山景區(qū)山門西側【聯(lián)系電話】0335-5051313【設施情況】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06畝。主體建筑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約1萬平方米。內(nèi)設中國長城文化陳列展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規(guī)劃展廳、長城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廳以及國際學術報告廳、長城研究室、長城志愿者活動室、庫房及公共配套等功能空間。【館藏情況】山海關長城博物館現(xiàn)有藏品5392(件/套),其中長城建筑類文物及軍事類文物種類較多,多為難得一見之物。如:“筑城紀事石碑”、“長城字模印文磚”、“長城武備”、“樓軍生活用品”等,記載了一段鮮為人知的長城歷史及文化,是長城文物中的佳品,也是國內(nèi)博物館陳列中獨此齊全的文物,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研究價值。【特色陳列】基本陳列為共分“長……[詳細]
  【地址】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古城南大街32-4號【服務人口】315萬人(2022年秦皇島市常住人口)【聯(lián)系電話】18833533222【設施情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興儒博物館,總建筑面積4662平方米。【人員情況】工作人員2人。【館藏情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興儒博物館現(xiàn)有藏品總數(shù)為601(件/套)另有藏書1700冊�!咎厣惲小壳鼗蕧u市山海關區(qū)興儒博物館是一家以古代匾額為主題的特色博物館。目前開設了科舉功名廳、朱子家訓廳、祝壽廳、興儒廳、近代試卷展、榆關教育史、上山下鄉(xiāng)知青展、革命英雄文物陳列展等八個展廳�!�[詳細]
  【地址】秦皇島市山海關古城西大街16號【服務人口】315萬人(2022年秦皇島市常住人口)【聯(lián)系電話】0335-5351866【設施情況】館占地1500平方米,分為六個展廳:即攬古堂(山海關古城歷史沿革)、明朝廳、清朝廳、民國廳、現(xiàn)代廳,山海關老玻璃畫展廳,同時還建有山海關督師、經(jīng)略、總督長廊、古石園和長城磚文化園等�!救藛T情況】工作人員8人�!攫^藏情況】山海關古城歷史博物館,現(xiàn)有藏品總數(shù)1200多件�!咎厣惲小抗灿袃蓚€常設展覽:《長城抗戰(zhàn)——榆關抗戰(zhàn)》陳列和《老玻璃畫——關城百年歷史》陳列�!�[詳細]
山海關古城民俗博物館
  山海關古城民俗博物館是一個民俗類專題博物館,占地十余畝,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共分三個套院,18個展廳,是一個典型明清四合庭院。展出的10000多件藏品都是由一些民間收藏家和收藏愛好者長期集藏、精心保護的民俗舊物,內(nèi)容涉及民間衣食住行婚育禮喪等。大院始建于清初,建筑布局非常嚴謹,風格典雅別致�!扒宕u鋪地疊瓦房,花格窗戶映回廊,翠竹搖曳青草綠,燕語蝶舞花應鄉(xiāng)凝香。”王家興盛于咸豐年間,到了光緒年間已成為富商巨賈,占據(jù)了山海關的“半壁江山”。王家大院的建筑風格與山海關民俗博物館的展品,真實再現(xiàn)了古城文化發(fā)展的美麗畫卷,是滔滔歷史長河形成的寶貴財富。展出的10000多件藏品都是由一些民間收藏家和收藏愛好者長期集藏、精心保護的民俗舊物,內(nèi)容涉及民間衣食住行婚育禮喪等。在民間藝術、民間婚俗、民間食俗……[詳細]
  山海關季大夫樓,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城內(nèi)新建胡同2號。2018年2月14日,山海關季大夫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大街綢布莊
  南大街綢布莊年代為民國初年,位于秦皇島市山海關城內(nèi)南大街。 2008年10月20日南大街綢布莊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山海關近現(xiàn)代鐵路附屬建筑
  山海關近現(xiàn)代鐵路附屬建筑年代為1894年、1903年、1938年,位于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 2008年10月20日山海關近現(xiàn)代鐵路附屬建筑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田中玉公館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中玉公館
  田中玉公館年代為1920年,位于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關城內(nèi)西大街。 2008年10月20日田中玉公館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山海關副都統(tǒng)衙署遺址
  山海關副都統(tǒng)衙署遺址為清代古遺址,位于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關城內(nèi)勝利胡同。 山海關副都統(tǒng)衙署遺址為河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山海關先師廟
  先師廟,即孔廟,位于山海關城內(nèi)西大街北側,原第三中學院內(nèi),是山海關區(qū)極少的距今已有540年以上歷史的祠殿建筑。據(jù)史料記載,建于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以后又多次進行過修繕和增建。組成了一組宏偉的儒家建筑群體,建筑布局對稱嚴謹�?v軸線的最前端為大成坊,向北依次為照壁、大成門、左金聲門、右玉振門、泮池、戟門、名宦祠、鄉(xiāng)賢祠、東西廡、大成殿、崇圣祠。廟的大部分建筑都已毀壞,至今保存下來的僅有大成殿及西配殿。2001年2月7日,山海關先師廟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秦皇島烈士陵園
  秦皇島烈士陵園的前身是山海關烈士陵園,始建于1956年。82年前,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秦皇島爆發(fā)了京奉鐵路大罷工;76年前,這里打響了長城抗戰(zhàn)第一槍;64年前,英勇的人民軍隊組織了山海關阻擊戰(zhàn);61年前,以遼沈戰(zhàn)役勝利為契機,解放軍摧枯拉朽逐窮寇……在秦皇島這塊熱土上,長眠著3860名革命烈士,他們在保衛(wèi)家鄉(xiāng)、抗擊外侵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他們是共和國永遠的英雄,是后輩不能忘記的恩人。然而,他們有的至今還散葬在秦市農(nóng)村,有的犧牲在外地找不到尸骨,秦市現(xiàn)有的4座烈士陵園也設施簡陋并年久失修。2008年秦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譽峰帶領民政等相關部門對全市烈士墓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全市目前雖有烈士陵園4座,但大都修建于解放初期,普遍存在破損嚴重、設施老化、配套設施不全、綠化美化檔次低等現(xiàn)象。烈士紀念建……[詳細]
山海關長城博物館
  山海關長城博物館是以展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國長城、傳播中華長城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專題性博物館。館藏文物品類齊全,匯集了石器、陶器、瓷器、青銅器、玉器、貨幣、碑帖,尤其以長城建筑材料、長城火器為特色,藏品中不乏精品和特色藏品。山海關長城博物館,坐落在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天下第一關路中段,占地面積1.21公頃,建筑風格為仿明清式的古典建筑,是在1984年鄧小平“愛我中華,修我長城”題詞后籌建,1991年7月1日落成并正式對社會開放,原國家主席李先念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2004年,山海關長城博物館作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點建設項目和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山海關古城保護開發(fā)”的啟動項目,進行了博物館的改陳工作。于當年10月1日竣工向社會開放。建筑面積為2600平方米,展廳面積1600平方米,設8個展……[詳細]
山海關大悲院
  山海關大悲院是山海關總兵府綜合文化旅游項目之一,它坐落在總兵府衙署西面,之間相隔孔廟和關帝廟。占地18畝,始建于明朝永樂初年間,擁有近600年歷史。據(jù)介紹,歷史上香火甚旺,一度是京東至東北地區(qū)最富盛名的佛教廟宇。由于戰(zhàn)爭及其他原因,這一帶古建筑群在解放后已破損而失去原樣,當時在此地建起了學校。2006年學校外遷,大悲院完成復建。2012年4月正式落成啟動,寶剎莊嚴、弘范三界、佛像金身、靈光耀眼,四眾弟子以戒為師,廣宣佛法。大悲院面南背北,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為牌坊、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閣、放生臺,東西配殿依次為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進入山門,山門左右兩側是手持金剛杵的塑像,就是金剛力士像(即哼哈二將)。山門正對的是天王殿,主供大肚彌勒佛,彌勒的四大天王,他們手中的器物分別象征……[詳細]
山海關蓮花湖公園
  蓮花湖公園位于山海關區(qū)山海關古城旁,該公園是供廣大市民及旅客休閑,娛樂的場所,園內(nèi)設計了園景、湖泊、長廊、拱橋、綠蔭、假山、觀景臺、健身設施和大屏幕廣場投影。該公園一期工程于1993年完成,占地8.95萬平方米,建拱橋4座、曲橋1座、亭廊4處、游船碼頭1座,已初步具備簡易開放條件。由于園內(nèi)1.3萬平方米破損不堪的建筑嚴重影響了長城、關城景觀風貌,也不同程度影響了古城整體形象,為促進對古城的保護開發(fā),山海關區(qū)決定啟動蓮花湖公園二期改造工程。重新規(guī)劃設計后的蓮花湖公園二期工程占地總面積110多畝,其中綠地面積63.3畝,建成后公園綠地率達80%。二期工程取法自然,融入了新的人文理念。在繼續(xù)保持公園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注重追求變化的動態(tài)空間。在完善其功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大眾的通俗化需求。公園北側的蓮……[詳細]
山海關王家大院景區(qū)
  王家大院,又叫山海關民俗博物館,它座落在雄偉的“天下第一關”西側,位于山海關東三條,是萬里長城起點的第一家。王家大院是一個民俗類專題博物館,占地十余畝,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個套院,18個展廳,是一個典型明清四合庭院。大院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布局非常嚴謹,風格典雅別致�!扒宕u鋪地疊瓦房,花格窗戶映回廊,翠竹搖曳青草綠,燕語蝶舞花凝香。”王家興盛于咸豐年間,到了光緒年間已成為富商巨賈,占據(jù)了山海關的“半壁江山”。王家大院的建筑風格與山海關民俗博物館的展品,真實再現(xiàn)了古城文化發(fā)展的美麗畫卷,是滔滔歷史長河形成的寶貴財富。這里介紹的不是山西省靈石縣的王家大院。而是坐落在秦皇島的王家大院,號稱“萬里長城第一家”,又叫山海關民俗博物館,它座落在雄偉的“天下第一關”西側,位于山海關東三條。它興……[詳細]
20、靖邊樓
靖邊樓
  靖邊樓亦稱東南角樓、東南臺。位于山海關城的東南隅,是山海關城的防御性建筑。 據(jù)嘉靖十四年版《山海關志》記載:靖邊樓始建于明初,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萬歷十五年(1587年)、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分別重修過。清嘉慶十年必建為奎光樓(亦稱奎星樓)。1933年,日軍進攻山海關,靖邊樓毀開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 為了恢復山海關古城的雄姿,1958年國家撥�?钚迯途高厴�。1986年靖邊樓修復工程竣工。 修復后的靖邊樓基本上是仿明式建筑。整個樓體建于一個寬闊的城臺上。城臺主臺體面闊43米,高11米,上建有30個垛口,26個射眼。城臺中部內(nèi)側有寬9米的東西向馬道與山海關城內(nèi)相通,緊貼城墻一側還設有寬2米的142步磚制臺階供行人上下,明初建時,是為了一旦戰(zhàn)事來臨兵士可及時登……[詳細]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