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揚州市 > 廣陵區(qū)旅游

廣陵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常府巷大實惠巷23號。又稱“胭脂井”。常府巷為明初名將常遇春(1330-1369)賜第,今常府不存,此井傳內(nèi)常府廚房用井。井上覆蓋石板,上鑿四眼,可容四只水桶同時汲水,故名“四眼井”。青石質(zhì)井口石,厚約0.26米,內(nèi)徑為0.23~0.28米,井深約7.1米。井身用平磚壓角砌疊。保存完好,仍為居民用井�!�[詳細]
  該民居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南河下街116號,清代建筑。該民居占地面積640平方米,建筑面積53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三進,硬山頂。第一進為大廳,面闊五楹,進深七檁,前置卷棚廊軒,大小柁梁兩端均有卷殺,前有抄手廊環(huán)抱,南廊中部為大門,磨磚門樓。第二進為兩層樓房,底層面闊五楹16.3,進深七檁5.8米,兩側(cè)有廂房,第三進面闊……[詳細]
  賈氏住宅位于廣陵區(qū)東關街道新倉巷社區(qū)丁家灣1號,清代建筑,鹽商賈頌平在民國三十年代中期購買原周易三的祖房,開設“同福祥鹽號”。同福祥鹽號經(jīng)營范圍江都、天長、寶應、高郵、儀征五縣,各縣設有鹽棧。該宅占地面積近1000米,建筑面積600余平方米,坐西朝東,由南、北兩條軸線和一條巷道組成。院大門朝東,為水磨磚門樓。北軸線連門……[詳細]
  淮南廠鹽會館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新大原巷62號,建于清代。建筑座北朝南,前后六進,占地面積954平方米,建筑面積448平方米。大門南向,磚雕門樓,上雕蓮花、蓮瓣、卷草等紋飾;第一進門房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小瓦屋面、硬山頂;第二進為儀門,水磨磚門樓,上雕福、祿、壽三星圖案,面闊三間;第三進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小瓦屋面,硬山頂……[詳細]
  汶河南路25號民居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汶河南路25號,建于明代,占地面積88平方米,建筑面積74平方米。原系住宅廳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七檁,高5.3米,楠木梁架結(jié)構(gòu),大、小柁梁均系扁作,月梁有彩畫。外墻為亂磚砌就,現(xiàn)已水泥粉刷,屋面為小瓦覆蓋,硬山頂。現(xiàn)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周氏鹽商住宅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青蓮巷19號,系鹽商周扶九宅第,建于清代晚期。周扶久(1834—1921),名鯤,譜名澤鵬,江西吉安縣人,近代中國金融家、上海灘地皮大王、上海灘黃金巨子、近代中國實業(yè)家。清末曾在揚州經(jīng)營鹽業(yè),有“江南鹽業(yè)領袖”之稱。當年揚州曾流行一句話:“周家的錢,蕭家的鹽”,“周”指的是民國時期的巨賈周扶……[詳細]
  廖氏鹽商住宅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南河下118號,為鹽商廖可亭住宅。清光緒三十一年,廖購原山西人所建的余慶堂、慎德堂改建為住宅。光緒三十四年廖又購此宅后嚴姓空地及部分房屋,予以擴建。日寇侵華期間,此宅曾為日商洋行。解放前,國民黨二十五軍部駐軍于此。廖可亭,江西臨江人,太平天國運動期,經(jīng)營糧草軍需商務,并因與太平天國作戰(zhàn)有功而……[詳細]
  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灣頭鎮(zhèn)茱萸灣村薛家組灣頭老街西街、北街交接處。建于清代,光緒二十八年(1901)重建。閘平面呈銀錠形,南北長17米,閘體高5.6米,磯心寬2.3米。兩岸尚存石岸長200米,青石砌成,每塊青石之間均用銀錠形鐵件榫鉚。閘東西兩岸建有磚砌券門,券門上石額分別刻有阮元題“古茱萸灣”及“保障生靈”。閘區(qū)有老街一條……[詳細]
  兩淮鹽運使司衙署門廳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國慶北路251號。此地原為明清時兩淮都轉(zhuǎn)運使司衙署,長官為鹽運使。衙署門前舊為運司街(今國慶路),八字門前有東西轅門,南北原建有牌樓,對面有照壁,另有東圈門、南圈門、北圈門,如三星拱衛(wèi)。門廳內(nèi)建儀門、大堂、二堂、三堂、景賢樓、清燕堂以及銀庫、內(nèi)宅(公廨)等,清增建題襟館、蘇亭、儀董軒……[詳細]
  丁氏鹽商住宅位于市區(qū)地官第12號,年代為清。2008年1月8日,揚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揚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諸氏鹽商住宅位于市區(qū)國慶北路342-346號,年代為清末民初。諸姓鹽商住宅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國慶路342-346號(北段東側(cè)巷內(nèi))。為清初揚州鹽商諸青山、諸坤山兄弟住宅,坐北朝南,占地1畝余。大廳內(nèi)竹雕罩格頗為精美。2008年1月8日,揚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揚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如意井清代水井,位于如意巷西首。白礬石井欄,上刻高浮雕龍鳳、花卉圖案。井壁青磚砌筑,井臺已改動。《揚州園林》曾經(jīng)著錄�,F(xiàn)仍為附近居民生活用井�!�[詳細]
  大陸旅社位于新勝街26號,與“綠揚旅社”隔街相鄰,為揚州民國時期著名的旅社之一。該建筑為中西合璧式樓房。進門廳,內(nèi)為透空式中庭。三層磚木串樓,結(jié)構(gòu)完好。樓后北側(cè)有一小院�!�[詳細]
  震旦中學禮堂民國9年(1920),由法國耶穌會士山宗機在揚州創(chuàng)設,開始稱為圣約翰伯爾各滿公學,后稱“揚州震旦大學預科”。民國20年改稱“私立震旦大學附屬揚州震旦中學”,由江蘇省教育廳核準立案,開辦時僅有高中部。民國21年后,增設初中部。民國24年又采取男女分校制,民國38年7月停辦�,F(xiàn)保存有教學樓一幢,結(jié)構(gòu)基本完好,外……[詳細]
  公園橋位于公園巷西首,東西向橫跨于小秦淮河上。橋始建于民國七年,1947年修繕欄桿,1964年、2002年又分別進行修繕�,F(xiàn)橋為磚拱結(jié)構(gòu),石砌橋基,磚券拱頂,橋面呈八字型,長7.8米、寬4.1米�!�[詳細]
  王氏住宅位于大羊肉巷4號,為清名揚州清曲名家王萬清住宅,王萬清11歲隨父王弼成習昆曲,3年后改學揚州清曲,在藝術實踐中,融匯眾家之長,形成王派風格。晚年悉心總結(jié)近代清曲名家及自己的演唱經(jīng)驗,著有《揚州清曲唱念藝術經(jīng)驗》和《揚州語音》兩文,刊于《揚州戲曲》。該住宅座北朝南,前后二廳,均為面闊三間兩廂,保存基本完好�!�[詳細]
  金氏住宅位于在蘇唱街17號,揚州老字號“揚州浴室”創(chuàng)始人金寶芝的住宅。住宅由東西二座樓房和花廳組成,東樓為二層小樓,面闊四間,傳統(tǒng)風格。西樓為二層西式小樣樓風格,面闊三間,青磚木構(gòu)結(jié)構(gòu),水磨石地面,頂為平頂,上置小歇山�;◤d位于西樓南,面闊三間,天井內(nèi)有一口水井,方形青石井欄,磚砌束腰井壁。整體建筑保存基本完好。……[詳細]
  李氏住宅位于大實惠巷4號、小實惠巷14號,為民國初畫家李石湖及其弟李石泉寓所。建筑坐北朝南,東宅西園。住宅前后四進,第一進為楠木廳,面闊三間,前置卷棚。第二進,明三暗五兩廂。第三進住宅,面闊六間,東西為廂房。第四進為平房,面闊四間,進深五架。園內(nèi)原有半亭、金魚池,現(xiàn)已毀,北有花廳三間�!�[詳細]
  趙氏住宅位于彌駝巷10號,民國建筑。住宅東西二條軸線,東路為一花園、一花廳�,F(xiàn)為趙芝山后裔趙杰居住。花廳現(xiàn)已改建為住宅,但結(jié)構(gòu)還保持原狀。西路為前后四進,面闊三間,住宅之間均以天井相連。現(xiàn)西路四進為彩衣社區(qū)辦公用房。該建筑東路花園與花廳間有一圍墻,圍墻門額鐫刻“長春”兩字,落款為“癸未仲春,含光書”。該建筑布局為東園西……[詳細]
  丁氏住宅位于廣陵路128號,為民國時期揚州律師丁繩武(光祖)所建�,F(xiàn)存建筑前后三進,第一進為磚雕門樓和門廳,門樓后過道有土地祠。第二、三進為住宅,均為三間兩廂。該建筑保存狀況較好,現(xiàn)為丁氏后裔居住�!�[詳細]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