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亞魯,原名吳肅(1898—1939),江蘇如東縣人,徐海地區(qū)共產黨黨團組織創(chuàng)建人之一。舊址為帶前廊的清式廂房建筑,坐西朝東,灰磚黛瓦,前有一排廊柱,共計14間,面積約300平方米�!皡莵嗶敻锩顒优f址”所在的這一片地方曾是江蘇省省立徐州女子師范學校校址。1919年吳亞魯進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育�?谱x書,1922年參加……[詳細] |
![]() | 1983年在清理黃河故道時,在黃河故道壩子街橋東南地下8米處發(fā)現。石碑保存完好,碑題為“漢留侯張公諱良字子房墓道”,明嘉靖18年(1539年)直隸徐州知州陸時望等立。出土后存放于徐州博物館內,1997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該碑被移至出土地點重立。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詳細] |
![]() | 北宋元豐元年(1078),時任徐州知州的蘇軾為慶祝戰(zhàn)勝洪水而興建黃樓,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蘇軾主持盛典,慶祝黃樓落成。并將《黃樓賦》碑立于樓中,碑呈方柱型,文滿四面�!饵S樓賦》碑文是蘇轍撰寫的長賦,由蘇軾親筆書寫刻制成碑。宋碑已毀,現存為明代摹刻碑,青石質,高2米,四面,每面寬0.54米,文33行,滿行35字,楷體。樓內另……[詳細] |
![]() | 米山位于徐州市區(qū)以北六公里處,屬鼓樓區(qū)拾屯鄉(xiāng)天齊村,該山大致呈橢圓形,海拔100.2米。米山東南鄰簸箕山,西北為鳳凰山,此兩山中均發(fā)現有漢代墓葬。1986年,天齊山村民在米山西小山頭取土時,發(fā)現了一座豎穴墓。1991年,在米山山頂又陸續(xù)發(fā)現了3座墓葬,均由徐州博物館進行發(fā)掘清理。米山為頁巖結構不宜開鑿洞室,因此,此四座……[詳細] |
![]() | 琵琶山漢墓群位于徐州市鼓樓區(qū)琵琶山,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四至本體區(qū)域向外30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殷莊路西側道路紅線與山林紅線重合,西至現狀山間道路東側,南至琵琶山村北側與山林紅線重合,北至琵琶山制高點向北50米。……[詳細] |
![]() | 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位于徐州古城歷史文脈南北中軸線與主城區(qū)坐標原點——彭城廣場的交會處,是徐州“十四五”文旅發(fā)展規(guī)劃重點建設的文旅項目。遺址博物館總建筑面積約3700平方米,采用國內首例37米大跨度無柱式空間設計和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博物館在原考古現場的基礎上,以“原址原真”的方式,集中展示了漢代、明代百姓的生活遺跡,……[詳細] |
![]() | 九里山白云洞古生物化石出土地點位于九里山西坡,洞口呈半圓形,高3米,寬4米,白云洞為晚寒武世薄層白云質灰?guī)r斷層破碎帶水蝕的裂隙洞,規(guī)模不大但延伸甚深。1994年,拾屯鄉(xiāng)在開發(fā)白云洞時,從洞內裂隙處淺層的粘土堆積層0-土數以千計的哺乳動物化石,經鑒定分屬三門馬、中國鬣狗、李氏野豬、葛氏斑鹿、腫骨鹿、羚羊(未定種)、熊(未……[詳細] |
![]() | 慈濟庵,又名五毒廟。位于徐州市故黃河東岸,鼓樓區(qū)大壩頭地藏里。始建于明朝天啟四年,后因黃河水泛濫被淹沒。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重建�,F存大殿三間,磚木結構,抱柱擎廊,小瓦覆頂,清水脊。殿內有《重建慈濟庵碑記》三方,碑文記載:慈濟庵者,前明霍夫人之香火院也,因歲久風雨摧殘兼之黃河水之淤沒,僅有一閣巍然獨存。庵……[詳細] |
![]() | 徐州市平山寺位于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qū)九里山平山口北側,是徐州市歷史上八大名寺之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平山寺始建于629年(唐貞觀三年)。當時,唐太宗李世民敕命在各戰(zhàn)場建寺,“以紀功業(yè)”,“祭奠亡靈”,因此而建徐州平山寺及功德塔,并欽敕寺額。當時名為“四面佛寺”,1343年(元至正三年)改建并命名為“平山寺”。平山寺是一……[詳細] |
![]() | 丁萬河水利風景區(qū)位于徐州市鼓樓區(qū),依托丁萬河而建,景區(qū)面積3.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26平方公里,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qū)。 丁萬河西與故黃河相通,東與京杭大運河相連,全長12.5公里,是故黃河重要的分洪道,保障著徐州市區(qū)防洪安全。近年來,通過實施丁萬河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工程,運用治污截污、河道疏浚、生態(tài)駁岸處理、綠……[詳細] |
![]() | •植物園里種植的植物多種多樣,尤其是溫室自然生態(tài)館中的植物本地很少見。景點介紹徐州植物園位于二環(huán)北路北側、九里山南、平山路東,此次對原苗圃內道路、綠化進行改造,同時建設花卉交易中心、服務中心和溫室自然生態(tài)館等。植物園按功能分為5大區(qū):植物專類園區(qū)、樹木園區(qū)、盆景園區(qū)、觀賞溫室科普教育區(qū)、花卉交易展示區(qū)。其中……[詳細] |
![]() | 寶蓮寺是典型的印度風格寺廟,位于徐州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新104國道旁邊,是香港人創(chuàng)辦的。寶蓮寺是一座重建的寺院,初一十-要門票,寶蓮寺平時門票賣60元。寺里有中國最大的室內佛,這是寶蓮寺的亮點。室內佛被安置在整個寺廟的最內處,信佛的游客可以去看一看。寺廟外有賣吃食的,都是簡單的當地食物。景點位置江蘇省徐州市長安大道楊山……[詳細] |
![]() | 在徐州市區(qū)古黃河畔,矗立著一座雙層飛檐的仿古高樓。這就是1988年修復的黃樓。歷史上的黃樓是900年前徐州知府蘇軾率領徐州軍民戰(zhàn)勝洪水之后,于宋神宗元豐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東門之上建造的。因為土能克水,所以涂上黃土,取名黃樓。黃樓內有許多碑刻,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蘇轍撰寫,蘇軾親筆所書的《黃樓賦》。黃樓賞月亦成為徐……[詳細] |
![]() | 彭城廣場坐落于徐州市中心,建設于1998年6月4日,同年9月底建成開放歷時116天,是徐州1998年的市政府工程建設。彭城廣場規(guī)模宏大,氣勢不凡。廣場東西長約250米,西起中山北路,東至彭城路;南北寬400余米,橫跨淮海路,管理面積近十萬平方米,綠地面積近4.2公頃,綠地率達67%,為全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彭城廣場由……[詳細] |
![]() | 稼悅園是在農田的基礎上規(guī)劃建設形成的,南鄰徐州東郊經濟開發(fā)區(qū),北 靠大運河,東接104國道,西連三環(huán)路,乘坐公交車33路、106路直達,距徐州車站、長途汽車站不足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我們的企業(yè)標識由四個圖案組成,有連寫的字母“J”和“y”、小木屋、 紅太陽、綠葉,它們的喻意分別為:“J”和“y”是稼悅園的首個字母連寫……[詳細] |
![]() | 徐州圣旨博物館風景區(qū)徐州圣旨博物館座落在風景秀麗的九里山兩漢文化旅游區(qū)內,與西漢楚襄王劉注墓毗臨,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陳列圣旨的展館。館內收藏著明清圣旨數十道,有從大清開國皇帝順治到末代皇帝溥儀十代皇帝的圣旨,承接不輟,堪稱中華首家,在館藏20余道誥命圣旨中,其中一件堪稱孤品的圣旨跨越兩代君王,是道光、咸豐二帝封爵奉恩將……[詳細] |
![]() | 彭祖園AAAA 彭祖園位于徐州市南郊馬棚山,占地520畝,原為果園,1976年籌建時稱南郊公園。因徐州古稱大彭氏國,又有彭祖這位精通導引、善烹飪的長壽長者,故在1984年擴建時易名彭園,以象征徐州的悠久歷史和古遠的文明。1985年建成開放。彭園共有五個景區(qū)二十二個景點。五個景區(qū),即動物園區(qū)、植物園觀賞區(qū)、景武湖區(qū)、游樂區(qū)和山林區(qū)。22……[詳細] |
![]() | 水下兵馬俑博物館是借鑒漢代屋頂建筑,呈四坡面。建筑所在處曾出土過騎兵俑坑和馬俑坑,后因當時磚瓦廠施工建設,俑坑被破壞,坑內陶俑已被悉數取出。水下兵馬俑館將會展出復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復的兵馬俑�!�[詳細] |
![]() | 白集漢代畫像石墓,1965年經由南京博物院清理發(fā)掘,該墓為徐州地區(qū)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東漢祠畫像石墓。墓葬規(guī)模較大,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刻技法精湛、高超,對研究漢代的社會制度,特別是探討徐州地區(qū)漢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該墓采用了平地起墳的建造方法,上有較大的封土堆,墓葬整體結構由祠堂和墓室兩部……[詳細] |
![]() | 徐州鳥悅園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徐州環(huán)城國家森林公園—泉山景區(qū)內,采用中國傳統園林和西方園林相結合的建筑風格,集觀賞、科普、休閑、經營于一體。其占地面積為5.3萬平方米,罩網區(qū)面積為3.2萬平方米,是全國最大的生態(tài)鳥園。園中有國內和世界各地珍奇鳥類150余種,其中國家一級以上保護鳥類有十多種,二級以上保護鳥類有40多種,共6……[詳細]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