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濱州市 > 博興縣旅游

博興縣旅游景點介紹

  村高遺址屬于龍山、商周至漢代文化,該遺址位于博興縣興福鎮(zhèn)村高村,采集到的器物以夾砂紅陶、夾砂黑陶等龍山文化陶片為主,紋飾有弦紋、附加堆紋,可辨器形有罐、鼎等,還有商周時期夾砂紅陶繩紋鬲口沿、泥質灰陶簋,漢代泥質灰陶盆口沿、壺口沿、白陶壺口沿等。1992年6月被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東魯遺址屬于商周、漢、南北朝文化遺存,位于博興縣曹王鎮(zhèn)東魯村,采集遺物有商周時期夾砂黑陶素面鬲口沿、夾砂灰陶繩紋鬲口沿、鬲足、泥質灰陶豆盤、豆把,漢代泥質灰陶罐口沿、奩腹等,遺址曾建有寺廟,已廢圮,并曾出土北朝石造像,泥質紅陶罐口沿、瓦當殘片等。1992年6月被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王文抗戰(zhàn)舊址位于博興縣純化鎮(zhèn),年代為1940年。2015年6月23日,王文抗戰(zhàn)舊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陳戶紀念烈士塔位于博興縣陳戶鎮(zhèn),年代為1946年。陳戶鎮(zhèn)烈士紀念塔是1946年5月,博興縣委、縣政府為紀念在1945年5月20日(陰歷四月初十),陳戶戰(zhàn)斗中罹難的烈士們而修建的。陳戶烈士紀念塔位于陳戶鎮(zhèn)陳戶村南200米處,西河西村北,坐落在高4米、邊長20米見方的土臺上面。塔身系青石磚結構,五層八角,攢尖頂式,高15米……[詳細]
  院莊遺址位于博興縣錦秋街道辦事處院莊村,屬于岳石、商周、漢代文化,。遺址面積25萬平方米,東西、南北各500米,文化堆積厚2米。出土器物有夏代泥質灰陶尊形器、夾砂黑陶鼎、半月形雙孔石刀等,商周時期夾砂紅陶繩紋鬲、夾砂黑陶素面鬲、泥質灰陶三角紋簋、大腹豆,漢代白陶罐、盆、奩、耳杯等殘片。上世紀50年代挖預備河時出土商代銅……[詳細]
  打漁張森林公園位于博興縣境內,距興國寺25公里,龍華寺10公里,地處黃河入?,西臨205國道,因舉世聞名的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而得名。景區(qū)包括打漁張渠首觀河區(qū)、特色農業(yè)觀光區(qū)、休閑垂釣區(qū)、打漁張水庫風景區(qū)、堤外濕地風景區(qū)。森林公園以田園風光為中心,園內森林繁茂,河水澄碧,百鳥鳴唱,野趣濃郁,以“幽、靜、秀、野、怡”為特……[詳細]
  龍華寺遺址位于山東省博興縣城東北陳戶鎮(zhèn)南,馮吳、崇德、趙樓三村之間。龍華寺始建于北魏中、晚期。北魏——北齊時期,該寺香火極盛。該寺大致經歷了三次大型重修:一是隋朝時期。隋統(tǒng)一全國后,佛教被尊為國教,隋文帝在位期間,曾重修龍華寺,建龍華塔,并設立龍華塔落成碑。二是唐朝時期。隋朝末年王薄起義時期,龍華寺成為民眾反對佛教、起……[詳細]
  博興縣博物館位于博城五路,前有文化廣場,后有董永公園,地處城區(qū)文化娛樂中心。博物館于200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資近300萬元,建筑面積23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正門內有200多平方米的大廳,里邊為展區(qū),共設七個展室,分別為兩個佛教藝術展室、兩個石刻藝術展室、一個歷史陳列展室、一個革命文物展室和一個呂劇藝術展室。展……[詳細]
  打漁張渠首森林公園是2001年12月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公園內,有打漁張引黃閘、涼亭樓閣、百歲垂柳、青年林工程、大禹治水和黃河母親及保護母親河雕塑等景觀。進入公園,鳥語花香、-茫茫、水聲滔滔,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打漁張引黃閘六個大字是由著名書法家舒同題寫![詳細]
  洪福園,位于博興縣興福鎮(zhèn),古稱姑棼行宮,又稱洪福寺,起于殷商,興于春秋,傳承于漢明。古因其地理位置后靠貝丘前有澠水,以“背倚寶山、襟懷圣水”而被位于博興的蒲姑古國封土為壇,作為祭拜天地和祖先以及祈年的福地。到了春秋時期則成了齊國接待國賓使臣田獵游覽之所。洪福園曾與歷史上許多名人、歷史故事產生過關連,相傳孔子早年居住齊三……[詳細]
  麻大湖亦名麻大泊、魚龍灣,俗稱官湖。位于博興縣城西南約5公里,地處博興、桓臺兩縣交界處。系孝婦河、朱龍河、鄭潢溝、烏河等眾水下流匯集而成。湖面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近30平方公里。為內陸淡水湖泊。麻大湖有著迷人的風光,自古就是妙趣天成的游覽勝地。博興縣沿湖有25個自然村,村村相連,楊柳蔥茂,小橋流水人家,掩映……[詳細]
  古槐傳說中已有千余年的歷史。遠遠望去,像蒼龍騰空,又如綠色巨傘,映襯在藍天白云下,顯得蒼勁、挺拔,充滿盎然生機。老槐樹胸圍4.85米,三個人合抱尚且勉強。樹干已枯空,樹冠一半枯死,另一半的樹皮上頑強而執(zhí)著地長出繁密的樹枝,郁郁蔥蔥,蔥翠欲滴,堪稱是一個生命的奇跡,樹洞內斑斕的樹皮,扭曲的樹身,蜿蜒交錯,宛如怪石嶙峋的巖……[詳細]
  興國寺俗稱丈八佛寺,位于博興縣寨郝鄉(xiāng)寨高村西北角。始建于天平元年(公元534年),自隋唐至清代,屢屢重修。據考證,唐天寶,金天眷,元貞,明成化,萬歷,崇禎,清道光菌重修過。丈八佛石造像亦稱興國寺石造像,坐落在博興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寨郝鄉(xiāng)寨高村西北角,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詳細]
  鳳陽橋為青石結構三孔拱形橋,位于濱州市博興縣湖溪鎮(zhèn)仗八佛村。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創(chuàng)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原稱鳳陽橋,清稱青龍橋。南北橫跨于臥龍河上。三孔石拱橋,東西長6.5米,寬4.4米。橋基南北兩面各置分水石兩塊,橋欄南北兩面欄柱各6根,攔板各5塊。欄版上雕飾“丹鳳朝陽”、“八仙過!焙汀八募净ā[詳細]
  丈八佛為一青石圓雕石造像,位于博興縣湖濱鎮(zhèn)丈八佛村內。該造像雕造于東魏天平元年(534年)。造像由立佛及底座兩部分組成,通高7.1米、像高5.6米。佛像高肉髻,面長圓,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內著僧祇支,胸前結帶。雙手作施無畏與愿印,赤足立于覆蓮座上。蓮座上刻力士、博山爐、迦婁羅、供養(yǎng)人等,還刻有文字,惜漫漶不清。附屬文物現……[詳細]
   桓臺兩縣交界處。系孝婦河、朱龍河、鄭潢溝、烏河等眾水下流匯集而成。湖面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近30平方公里。為內陸淡水湖泊。   麻大湖有著迷人的風光,自古就是妙趣天成的游覽勝地。博興縣沿湖有25個自然村,村村相連,楊柳蔥茂,小橋流水人家,掩映其間,連同桓臺縣沿湖20多個村莊,正好構成一個橢圓形的風景帶,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