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珍堂古錢幣博物館亞洲最大的古錢幣專題博物館于2008年經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正式批復設立,該館目前是亞洲最大的古錢幣專題博物館。博物館現有陳列面積800平方米,展藏品近80000件,其中包括歷朝歷代各類古錢幣珍品,冷兵器、青銅器、銅鏡、瓦當、佛像等諸多品類,總價值3.26億元人民幣。電話0533-7162999門票 ……[詳細] |
![]() | 北海銀行清河分行地下印刷所現位于淄博市臨淄區(qū)皇城鎮(zhèn)許家村,為地下洞室建筑。在地下10米深處,分兩室,一為印刷車間,長7米,寬4米,高3米;二是休息室,在印刷車間西北,長6米,寬3米,高2.5米,與印刷車間相通。兩室四周墻壁用磚石砌成,水泥填縫;室頂呈拱形,用水泥密封。設有兩個出口,其一在離印刷車間東南40米處的許紹先家……[詳細] |
![]() | 臨淄足球博物館位于足球起源地——山東省淄博市臨淄中心城區(qū),足球博物館位于齊文化博物院太公湖畔,占地面積1.18萬平方米。建成后的新館集參觀游覽、休閑娛樂、歷史文化研發(fā)、產品開發(fā)等諸多功能于一體,濃縮了中國的蹴鞠文化史、體育文化史和世界足球史。系統展示了2400多年以來足球的起源、發(fā)展和傳播過程。發(fā)展歷史蹴鞠,影響中國兩……[詳細] |
![]() | 臨淄區(qū)南金農民博物館就是中國北方農村民俗發(fā)展變遷史的縮影。博物館始建于2007年,2012年正式開館,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是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常年免費對外開放。省內首家系統介紹農村變化、農民生活的博物館。這里收集和展覽著富有地域特色、活態(tài)文化特色和集體記憶的文化遺產。有鄉(xiāng)土建筑、街區(qū)遺產、……[詳細] |
![]() | 東周殉馬館是一處春秋時期的齊國君主和大貴族墓地。已發(fā)現大、中型墓20余座。在其中5號墓的周圍發(fā)現了大規(guī)模的殉馬坑。墓室南北6米,東西23米,南墓道長18米,寬12米,槨室位于墓室中部。用自然巨石壘砌,南北長8米,東西寬7米,深5米。 墓室早年被盜,隨葬品蕩然無存。唯有殉馬坑保留完好。殉馬坑在墓室的東、西、北三面。東西各……[詳細] |
![]() | 后李遺址位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陵鎮(zhèn)后李官莊村西北約500米處的淄河東岸二級臺地上,西北距臨淄齊國故城約2.5公里,西南距辛店約12公里。后李文化也因臨淄后李遺址而得名,后李文化遺址距今約8500~7500年,是山東地區(qū)目前已知較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后李文化主要分布在濟南、鄒平、章丘、淄博、濰坊一帶,居民已過著以農……[詳細] |
![]() | 西天寺造像位于山東省淄博市。西天寺是南北朝時期后趙皇帝石虎所建,初名為興國寺,后改為廣化寺,幾經興廢。北魏時期達到鼎盛,寺院南北跨度1.5公里,是當時國內寺廟建筑中規(guī)模較大、佛像數量較多、香火較盛的一座。明初在廣化寺舊址上重新建寺,更名為西天寺。西天寺造像5.6米,是華東地區(qū)現存最大的單體石佛造像,俗稱“丈八佛”“無量……[詳細] |
![]() | 高陽故城位于今朱臺鎮(zhèn)南高陽村西約200米處。南臨烏河,東、西、北三面皆為平原。城址高出地面兩米左右,四周殘垣痕跡清晰可辨,呈長方形,南北約750米,東西約650米。城內耕土層下建筑遺跡頗多,并時有戰(zhàn)國時期瓦當出土,高陽故城遺址,今高出地面2米左右,四周殘垣痕跡清晰可辨,城內耕土層下建筑遺跡甚多,并多次發(fā)現春秋戰(zhàn)國和漢代……[詳細] |
![]() | 稷山位于齊故城以南10公里的齊陵鎮(zhèn)梁家終村東南方,海拔171米,石灰?guī)r質,歷史上就是齊國名山,現在是淄博市臨淄區(qū)與青州市的界山。據《齊乘》引《齊記補》言,因春秋時山上有后稷祠,故名稷山。后稷是周族的始祖,神話中的后稷由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之腳印懷孕而生,因沒有父親曾經被拋棄,故又名棄。他善種五谷,在堯舜時代做過農官,教農……[詳細] |
![]() | 稷山,又名孔夫山,因古時山上建有后稷祠,古名稷山。后稷,古代周人的始祖,他善于種植五谷,曾在堯舜時做過農官,教民耕種,因而-為“五谷之神”。齊故城有稷門,也取名于稷山。1983年,群眾開山采石,在石崖上發(fā)現一古墓,里面擺滿了隨葬品,有銅鼎、鎦金編鐘、鎦金熊足飾、石磬等,棺槨已經腐朽,不少文物也已流散。這個墓構造奇特,先……[詳細] |
![]() | 齊國故城排水道口AAA 齊故城排水系統的布局,是根據城內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勢,經過周密設計和科學安排的�,F已探明有三大排水系統,四處排水道口。同時又在大、小城南、北城墻外挖有很深的護城壕,與淄河和系水東西溝通,使其水系相連,四面環(huán)繞。小城排水系統在西北部,自“桓公臺”東南方向起,經“桓公臺”的東部和北部,通過西墻下的排水口,流入系水。大城內排水……[詳細] |
![]() | 晏嬰(——公元前500年),字仲,謚平,又稱晏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世稱晏子,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晏嬰冢,今在齊都鎮(zhèn)永順莊東南350米處,墓高11米,南北長50米,東西寬43米。墓前有明萬歷二十六年五月(公元1598年)欽差巡撫都察院御史應元題“齊相晏平仲之墓”石碑和清康熙五十三年重修碑共三座�!妒酚洝す荜塘袀鳌贰�[詳細] |
![]() | 位于今齊都鎮(zhèn)西關北,齊故城小城內北部偏西,西距小城墻約300米。俗稱“梳妝臺”“點將臺”,東、北面150米之外有河溝(排水道)圍繞。夯土基呈長方形,現高14米,南北長86米,東西寬70米。在桓公臺周圍曾多次出土鋪地花紋方磚、脊磚以及著有樹木雙獸紋、樹木卷云紋的瓦當。在距桓公臺約1000米處,現存有6000平方米的夯土建……[詳細] |
![]() | 位于今山東省淄博市齊都鎮(zhèn)韶院村。民國9年《臨淄縣志》載:清嘉慶時,于城東棗園村掘地得古碑,-“孔子聞韶處”。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數枚,遂易村名為韶院。至宣統時,古碑已無下落,本村父老恐古跡湮沒無傳,故于1911年另立石碑,仍刻“孔子聞韶處”。1982年,市、區(qū)政府撥款將“孔子聞韶處”碑嵌于韶院村學校內墻壁上,并增置“樂舞圖……[詳細] |
![]() | 臨淄齊園,位于臨淄城區(qū)西南,東臨齊園路,西接楊坡路,南靠辛三路,北為牛山路,占地面積17.2公頃。齊園始建于1982年,1984年12月建成開園。齊園的最大特色是突出了齊國故都的古老歷史和燦爛文化。齊園現有東、北兩處大門。東大門面向齊園路,柱廊式建筑,屋頂小青瓦,卷棚歇山,柱子紅色,和璽彩繪。門前廣場混凝土預制塊鋪裝,……[詳細] |
![]() | 馬蓮臺位于臨淄區(qū)齊陵街道辦事處齊家終村東南隅,是一處集人文景觀與自然風景為一體的旅游景點。從309國道越過淄河橋、太公湖,從淄河大橋收費處往西越過北山村管仲紀念館,順著通往終村的柏油路一直往南就到了。此處溝壑縱橫,山丘環(huán)繞,臺嶺高聳,地勢險要。倘你在仲春時節(jié)光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富有神秘色彩的溝壑。隨之飄來一縷縷槐……[詳細] |
![]() | 田齊王陵分布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的臨淄齊故城南7.5公里處的鼎足山和牛山之東。在臨淄四隅,有150余座古陵墓(冢),被稱為“臨淄墓群”。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戰(zhàn)國及漢代齊國王侯、大臣、貴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齊陵鎮(zhèn)南部,田齊有六王葬此,被稱為田齊王陵。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盤活文物保護單位。二王冢,俗稱“二王墳”,又稱……[詳細] |
![]() | 公泉峪建筑群位于今南王鎮(zhèn)西4公里的公泉峪中。公泉峪,名源于泉。傳說宋朝年間天大旱,周圍幾十里無水,唯此泉水流不息,且清而甘,眾皆來此汲水,故名公泉。此山谷則稱公泉峪。公元986年(宋雍熙三年)王實在此置石刻造像。公元1081年(宋元豐四年),天又旱,群眾在此祈雨而應驗,故認為此地是白龍居處,公泉上方之山洞則題銘為“白龍……[詳細] |
![]() | 金嶺清真寺位于淄博市臨淄區(qū)金嶺鎮(zhèn)金南居委會,是山東省歷史悠久,規(guī)模較大的寺院之一,整個建筑雄偉壯觀。。年代為明。2013年,金嶺清真寺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金嶺清真寺建于明成化年間,清咸豐年間毀于兵燹。光緒年間于原基重修�!拔母铩逼陂g,大門被毀,建筑被占用。1978年以來寺院得以恢復,并三……[詳細] |
![]() | 天齊淵,又名溫泉。位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陵鎮(zhèn)牛山北麓蛟山之陰。是自古齊國始便非常有名的景點。據《史記》載: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其禮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淄南郊山下者。意思是說:天齊淵是東方八神之一的天主神所在地。據《地理風俗志》記載,齊國之所以稱之為齊,因天齊淵得名。據……[詳細]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