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台湾
安徽
福建
山东
西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华中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华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西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AAAAA级
AAAA级
AAA级
AA级
A级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陜西省
>
漢中市
>
略陽縣旅游
略陽縣旅游景點介紹
漢中市
略陽縣文物古跡
略陽縣十大景點
全部
略陽縣特產
略陽縣美食
略陽縣地名網(wǎng)
略陽縣名人
[移動版]
1、
白水江江神廟
白水江江神廟位于略陽縣白水江鎮(zhèn)封家壩村,年代為清。2017年12月,漢中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二批漢中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西外延10米,南北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西面以A區(qū)外延5米,南、北面以A區(qū)外延3米�!�
[詳細]
2、
《郙閣頌》摩崖石刻遺址
《郙閣頌》摩崖石刻遺址位于略陽縣徐家坪鎮(zhèn)街口村,類別為古遺址�!多M閣頌》摩崖石刻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嘉陵江邊,西至寶成鐵路外延,南、北距遺址中心50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嘉陵江邊,西至寶成鐵路外延, 南、北以保護范圍各向外延伸10米�!�
[詳細]
3、
紫云宮
紫云宮·清代·略陽縣城關鎮(zhèn)高臺村。保護范圍:紫云宮正門門樓、戲樓、東西廂房、鐘樓、鼓樓及大殿,以上區(qū)域四面外延,向東10米,向西8米,向南40米,向北4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10米。2003年,紫云宮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4、
寶成鐵路略陽段遺址
寶成鐵路略陽段遺址 時代:現(xiàn)代 地址:漢中市略陽縣徐家坪鎮(zhèn)大地邊村 保護范圍:廢棄段鐵路本體及附屬建筑物。 建設控制地帶:A區(qū)外延100米。2014年,寶成鐵路略陽段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5、
略陽南山塔
略陽南山塔 時代:清 地址:漢中市略陽縣城南翠屏山 保護范圍:東至南山塔以東石坎,西至塔基外延20米,南至塔基外延40米,北至石坎。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南山塔以東50米,西至南山根,南至山體半坡,北至南山根。2014年,略陽南山塔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6、
略陽故城東門
略陽故城東門 時代:明 地址:漢中市略陽縣城 保護范圍:東至八渡河護欄,西至門洞外5米,北至墻角外10米,南至側門外10米。 建設控制地帶:東面同A區(qū),西至東門廣場,北面A區(qū)外延70米,南至東關大橋。2014年,略陽故城東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7、
故道略陽段遺址
故道略陽段遺址 時代:戰(zhàn)國—清 地址:漢中市略陽縣徐家坪鎮(zhèn)朱兒壩村、大地邊村 保護范圍:(1)棗林壩段:南北150米,(2)白崖段:遺址本體。 建設控制地帶:(1)棗林壩段:A區(qū)外延東以廢棄鐵路為界,西以嘉陵江江心為界,南至寶成鐵路棗林壩新橋,北至棧道本體以外100米處。(2)白崖段:A區(qū)外延東以棧道及山崖為界,西至嘉陵江,南至棧道外100米處,北至朱兒壩。2014年,故道略陽段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8、
略陽城墻遺址
略陽城墻遺址時代:清地址:略陽縣興州街道辦東關文家坪保護范圍:遺址本體四周外擴20米。建設控制地帶:東、南、北為A區(qū)外擴50米,西為A區(qū)外擴30米。2018年,略陽城墻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9、
略陽響水溝
響水溝位于略陽縣城東南16.4公里的何家?guī)r鎮(zhèn)觀音堂村,溝口距勉康公路(309省道)約300米,常年流水,因水沖石壁聲響震天,回音悠遠,故名響水溝。這里山嶺青翠,層巒疊嶂,飛瀑流潭,風光宜人。沿溝溯源而上,溝長約4.5公里,有30余處石潭、瀑布、怪石,整條溝里的床皆由巖石構成,在水流的沖刷下,形成了不同形狀的石溝石壑、石槽石盆、石盂石坑,形狀各異,非常有趣。石坑由水流沖擊形成,底圓壁陡,積水成潭,出水處有一開放形壑口,人可進入其內。有多處需攀爬巖壁而上,其難、其險不亞于華山之途。響水溝以“新奇、驚險、夏涼”為特色,溝深水急,潭多路曲,適合獵奇、探險,很刺激,很爽快,同時溝內有浩瀚的竹海、清朝末年的土寨、練兵的賽馬場,還有珍惜的動植物,已列為省級生態(tài)建設示范項目。平均海拔1300米,年降雨量11……
[詳細]
10、
略陽仙人洞
仙人洞(也稱“八仙洞”)地處略陽縣白水江鎮(zhèn)長峰村,位于略陽縣、徽縣交界處,靠近嘉陵江、寶成鐵路和309省道(略徽段),景點面對嘉陵江和古仙人關、古吳王城遺址,山河壯觀,風光綺麗。洞內巖容地貌發(fā)育良好,保存完整,規(guī)模宏大,造型獨特,且在三個大洞之內,大洞套小洞,洞中又有洞,相互連接,深入山體,神秘壯麗,五顏六色的石鐘乳、石筍密布在曲折離奇的洞穴中,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歷史上宋代名將吳玠、吳璘集兵附近鎮(zhèn)守仙人關,抵御金人達40余年,至今留有古遺址。附近有前龍山,位于略陽縣白水江鎮(zhèn)北,東倚江鎮(zhèn)八景之一藥水療疾,北靠白羊仙子之府邸洞天;自青崗峻嶺委婉而下,形似巨龍入水,直奔嘉陵,其間松柏密布,花草叢生,空氣怡人,景色清幽,宛若仙境;有“無此山而嘉陵不秀,無此山而江鎮(zhèn)不美”之說。在長峰村北側,與……
[詳細]
11、
王富溝溶洞群
王富溝旅游景區(qū)以豐富的溶洞群而聞名遐爾,這里自然風光優(yōu)美,數(shù)十個深不見底的大型溶洞分布在山間,地下的暗河、天洞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溶洞內天然形成的鐘乳石,色彩斑斕,呈現(xiàn)出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動物、器皿造型。王富溝溶洞群位于略陽縣城南10.5公里白雀寺鎮(zhèn)蒿壩村,沿中營的橋入溝,伴著蜿蜒山路的是流水潺潺的小溪。溪水清冽,途中有小型的瀑布景觀,潭水幽深,蔥郁的樹影倒影在水中,魚兒悠閑游動,岸邊山花爛漫,山峰奇秀,一路上山明水秀。到達溶洞區(qū)域,險峻秀麗的仙鴿嶺絕對是不容錯過的景致。山路蜿蜒纏綿,空氣中有淡淡的草木和野花的香氣,登上頂峰,群山,溝壑,山溪皆在腳下,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快感。王富溝溶洞群最為出名的當然是霄洞了。洞內鐘乳石錯落有致,形成了惟妙惟肖的人像,動物像,還有天然形成的石鼓,敲……
[詳細]
12、
西淮仙湖
西漢水又名犀牛水、濁水,發(fā)源于甘肅省天水的齊壽山,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拔骰聪珊彼赜小奥躁柊司啊敝坏拿婪Q,是由葫蘆頭水電站攔河筑壩形成的人工湖,長約3公里,面積近4平方公里,葫蘆頭水電站位于略陽縣城以西42公里的西淮壩鎮(zhèn)賢村村,于2002年10月建成發(fā)電,站址及庫區(qū)均在西淮壩鎮(zhèn)境內,是一座具有水量調節(jié)能力的閘壩式電站,水庫壩高43米,壩長196.5米,總庫容1874萬立方米,總裝機3*3.2MV,年平均發(fā)電量50.03GWh。庫區(qū)全長11公里,雄偉的大壩、平靜翠綠的湖水鋪展在長長的峽谷之中,蘆葦叢生,魚鳥成群,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清澈碧綠的湖水與周圍的自然山色融為一體,加之獨具特色的農家樂,景色十分可人,別有一翻情趣,是休閑、度假、垂釣、觀光的好去處,可開發(fā)為一綜合性水上樂園。西淮仙湖上的賢村……
[詳細]
13、
李白手植銀杏
在略陽縣白水江鎮(zhèn)的青泥河小學院內,至今還存活著兩顆千年銀杏古樹,一雌一雄,雌雄相距8米而生,碩大無比。雄樹高28米,莖圍8.3米,冠幅283 平方米,樹上寄生一株碗口粗的巖桑,主干氣宇軒昂,生機勃發(fā);雌樹高20米,莖圍3.2米,冠幅154平方米,青翠雍容,年年結果 150 多公斤。據(jù)考證,這兩株銀杏樹距今已 1300 多年,傳說為李白親手所植。當?shù)厝藗髡f,李白當年隨父入蜀,翻過青泥嶺后,晚上歇息在青泥嶺下的一座寺廟里,當時叫琵琶寺,又叫濟善寺。方丈見李白奇才之相,次日清晨離別時,懇請李白親手種下兩顆銀杏樹以作紀念。經過1300多年,今已長成參天古樹。琵琶寺(濟善寺) 因辦學逐步拆毀,已蕩然無存,其原址上新建一所學校,就是今天的青泥河小學。一說李白當年隨父入蜀,年少聰慧,因有感于蜀道艱險奇絕,……
[詳細]
14、
略陽南山生態(tài)園
南山生態(tài)園(公園)位于略陽縣城南嘉陵江畔的南山(古稱“翠屏山”)上,實際南山是民國或建國后民眾對地處城南翠屏山的一個俗稱。南山生態(tài)園內植物資源豐富,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多產灌木、喬木、苔蘚,以野生植物為主,周圍被茂密的樹叢包圍,終年鳥語花香,時常有松鼠、蛇及各種飛禽,云雀、畫眉、紅嘴雀等。山梁上有南山古塔(俗稱“風水塔”),共計七層,通高25米,始建于清道光年間,塔基坐南向北,平面呈六角形。向縣城背靠山坡,塔距略靈公路垂直約500米�?筛╊瘟杲�、八渡河、玉帶河和略陽全城風貌。以特有的質地和造型而成,以補風水,點綴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與大自然相吻合,更顯得風景瑰麗、壯觀。南山塔是山城略陽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現(xiàn)經重新修葺,并配以各種彩燈,夜晚南山塔就像一顆閃耀的明珠,成為一大景觀。古塔旁還建有一個漢白……
[詳細]
15、
嘉陵江大峽谷
嘉陵江屬長江上游支流,由甘肅徽縣入縣境,自古以來是溝通陜、甘、川的通道。江水有東西兩源,以鳳縣北秦嶺代王山東源為正源,西源出天水,稱西漢水,為上游最大支流。其之名,一說江流蜿蜒曲折,夾于高山丘陵之間,故有“夾陵江”之名,后衍為嘉陵江;一說秦嶺、大散關西南有嘉陵谷,即嘉陵水之所出,自是始名嘉陵江,江經鳳縣、甘肅兩當、徽縣,又從略陽白水江復入陜境,蜿蜒南流,在略陽縣境納青泥河、西漢水、八渡河、樂素河、橫現(xiàn)河南入寧強后,進四川廣元,總流長 329km,集水面積 28877km2,其中略陽境86.75km,集水面積 9930km2。 嘉陵江流域高程多在 1000~1500m 之間,干流以寬谷為主,為典型山區(qū)性河流,白水江到橫現(xiàn)河段為曲流峽谷、略陽段又展寬,至陽平關段又進入峽谷。陜境嘉陵江多年平均徑流……
[詳細]
16、
略陽靈巖寺
AA
靈巖寺位于陜西省略陽縣城靈巖路3.5公里處嘉陵江東岸的玉文山腰,自古以來享有靈崖洞天的美譽。它依托山崖兩個天然溶洞撲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巧妙結合,構成一處獨有神韻的佛教靈示圣地而著稱陜、甘、川三省,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靈巖寺又名靈崖寺、藥水巖始建唐開元年,是陜南第一大佛洞,洞中流水潺潺,古稱藥水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靈巖寺內摩崖石刻多達130余通素有小碑林之稱,尤以《甫阝閣頌》的八分漢隸享益書法金石學界,國際友人和書家學者每年都來目睹其書采書韻,嘆為觀止。據(jù)洞內摩崖刻石和《明·嘉略陽縣志》所載:靈崖寺建于唐開元年間,它以兩個天然的大洞穴著稱,吸引著歷代文人騷客。唐代大詩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拭都曾泛舟嘉陵江,一游靈崖。靈巖寺內的摩崖刻石,是研究書法和歷史的一個天然實物寶……
[詳細]
17、
靈巖寺摩崖
靈巖寺摩崖位于陜西省略陽縣城南3.5公里嘉陵江畔。靈巖寺又名靈崖院、白鹿洞。唐開元年間(713-741年)建,分前、后兩洞由奈何橋連接�,F(xiàn)存石碑、摩崖題刻約一百二十方有小碑林之稱。以東漢建寧五年(172年)刻“郙閣頌”,宋紹定三年(1230年)重刻“郙閣頌”,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刻“靈崖敘別記”,唐開成二年(837年)刻“開成題記”唐權德輿撰“何某德教碑”等碑刻著名。陜西漢中的略陽縣城東南的嘉陵江畔,自古以來享有“靈崖洞天”的美譽。據(jù)洞內摩崖刻石和《明嘉略陽縣志》所載:靈崖寺建于唐開元年間,它以兩個天然的大洞穴著稱,吸引著歷代文人騷客。唐代大詩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都曾泛舟嘉陵江,一游靈崖。以漢隸《甫閣頌》為代表的摩崖刻石,在靈崖寺內達130多塊,號稱“小碑林”,是研究書法和歷史……
[詳細]
18、
王富溝旅游景區(qū)
王富溝旅游景區(qū)以豐富的溶洞群而聞名遐爾,這里自然風光優(yōu)美,數(shù)十個深不見底的大型溶洞分布在山間,地下的暗河、天洞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溶洞內天然形成的鐘乳石,色彩斑斕,呈現(xiàn)出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動物、器皿造型。如果你有時間,不妨到位于略陽縣西南部的史家院鄉(xiāng)王富溝游覽、探險,樸實厚道的山民會熱誠接待你。 ……
[詳細]
19、
江神廟
江神廟位于略陽縣嘉陵南路,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長江流域保存最為完整的古氐羌族風格戲院建筑群。整座院落依據(jù)地勢高差而建,占地2000余平方米,整體建筑體現(xiàn)了由外見墻不見木,由內見木不見墻的建筑特色,注重彩繪和木雕板繪。廟內有反映古代民俗民情、神話傳說、傳統(tǒng)禮節(jié)、戲曲故事的彩繪與木雕板繪近400幅,具有極高的文物考古研究價值和極強的民俗旅游吸引力。據(jù)《略陽縣志.藝文志》載:“王爺廟(即江神廟或水神廟)歲已亥庚子(應為道光十九,二十年)間重加丹堊,金碧輝煌。”又據(jù)“重修文昌廟碑”記載,是道光二十一年重修的。始建何時,尚無碑碣佐證。據(jù)推算,最晚在明末清初就有此建筑�,F(xiàn)在共三聯(lián)兩院,面闊二十二米,進深五十五米,建筑面積約一千二百一十平方米。紫云宮,又名新江神廟,在略陽縣城內高臺子小學。四合院……
[詳細]
20、
靈崖寺門
介 紹 靈崖寺位于略陽縣城東南3公里處,依山傍水,坐東向西,依托山巖上兩個天然大溶洞而建。寺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巧妙結合,號稱“故道明珠”,“陜南小碑林”。靈崖寺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崖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14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這里自古就是周邊地區(qū)的宗教旅游勝地,加之歷史悠久,各種傳說軼聞舉不勝舉。李白、杜甫、吳道子、李可染、于右任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有筆墨。 寺廟依地勢而建,山道依山蜿蜒,幽靜雅致,路邊古木參天,綠葉成蔭。寺內有漢、唐、宋、元、明、清等歷代碑刻,前洞洞壁四周也有不少摩崖石刻,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書法研究價值,例如武則天的造字刻石,杜甫詩作石刻,有宋哲宗皇帝御書碑等。其中公元172年的漢隸名刻《郙閣頌》更是享譽海內外。 交 通 從縣城內打車……
[詳細]
[第1頁]
全国地名搜索
·
略陽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略陽縣A級景區(qū)名錄
·
第二批漢中市文物保護單位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
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