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鼓園AAAA免費 中華石鼓園(Shi-kuGardeninChina),坐落在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寶雞市石鼓山上。東臨茵香河,南靠秦嶺主峰雞峰山,西望市區(qū),北瞰渭河。是融“遺址保護、青銅器展覽、石鼓文化展示、園林觀光、考古研究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文化生態(tài)公園,中華石鼓園2014年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石鼓閣是中華石鼓園的兩大標志性建筑之一,高56.9米,建筑面積7200平方米,仿秦漢建筑風格,采用外五內九的層級設置,喻示著周秦文明在中華民族史上的尊崇地位,主要展示石鼓文化和歷代優(yōu)秀書法作品,并供游人鳥瞰市貌,是寶雞市地標性建筑。石鼓閣建成后,對弘揚石鼓文化,完善寶雞周秦文化體系,突出……[詳細] |
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建于寶雞市石鼓山風景區(qū)內,項目選址西靠石鼓山,東接茵湘河,背山面水,南臨301國道,地勢西高東低。總用地面積約50800平方米,基地面積1415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4788平方米,為風格獨特的“平臺五鼎”造型,氣勢雄偉,新穎別致,濃縮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內涵。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主體建筑分為五層,建筑形象運用了高臺門闕、青銅后土的建筑語言,寓意著寶雞悠久的歷史文化在中國古代文明中的尊崇地位,同時也完美地結合了石鼓文化與青銅文化。建筑形體采用對稱的手法,平面布局集中而又有分散變化,以現(xiàn)代展覽空間需求為主,包括文物展覽廳、學術報告廳、游客接待中心、文物庫房、辦公樓等五大部分。中國青……[詳細] |
中華禮樂城AAAA 中華禮樂城是一個以周文化為核心元素的主題公園,總規(guī)劃面積2.9平方公里,又名“周城”。蔥郁的自然景觀、精的園林規(guī)劃、淳樸的人文風情、精彩的藝術演繹結合多彩的科技展示,將再現(xiàn)禮樂文明光耀華夏的神奇魅力.中華禮樂城——根植于周原大地的膴膴沃土,再現(xiàn)周代禮治天下的盛世文明。在這里,周秦不再遙遠、禮樂不再生澀,寶雞人民用高科技手段重新演繹的風、雅、頌正在創(chuàng)造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城市文化地理新坐標。中華禮樂城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周秦文化產業(yè)示范區(qū)內。中華禮樂城(周城)以周代王城為原型,以周禮文化為核心,以原寶雞人民公園為依托,是一個融生態(tài)觀光、文化傳播、時尚體驗為一體的“周禮文化主題公園”。它的開城,再現(xiàn)了周……[詳細] |
寶雞炎帝陵AAA 炎帝陵位于寶雞市渭濱區(qū)神龍鎮(zhèn)境內的常羊山之上,為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重要場所之一。寶雞為炎帝故里,據(jù)說炎帝生于寶雞天臺山的蒙峪溝。寶雞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5000年前的上古時期,以炎帝為首領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這里。炎帝陵座落在寶雞市南郊七公里處的常羊山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同胞多次來寶雞姜水流域尋根祭組。當?shù)卦谘椎鄣某錾?chuàng)業(yè)與喪葬之處重修神龍祠和炎帝陵,又在市中心建炎帝園,為炎黃子孫拜祖謁陵祭奠炎帝提供了場所。炎帝陵分為陵前區(qū)、祭祀?yún)^(qū)、墓冢區(qū)3部分。這里雄偉、神圣、肅穆、古雅、幽靜,成為炎黃子孫的謁陵拜祖的圣地。每年農歷7月7日及清明節(jié)的炎帝祭日,海內外各界民眾聚于炎帝陵及炎帝祠進……[詳細] |
嘉陵江源頭風景區(qū)AAA 嘉陵江源頭景區(qū)是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四大景區(qū)之一,位于秦嶺主梁兩側,距寶雞市區(qū)33公里,經(jīng)營面積4196公頃。海拔1465--2597.8米,因長江的一級大支流嘉陵江發(fā)源地而得名。景區(qū)地跨秦嶺南北兩坡,特殊的地理位置給嘉陵江源頭景區(qū)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風景資源,這里奇峰突兀,水流清澈,森林茂密,四季景色迷人,有蒼翠秀麗的七女峰,氣勢雄偉的嘉陵江第一瀑,幽深莫測的黑龍?zhí),還有罕見的霧凇,冰掛和云海等天象景觀。景區(qū)內的人文古跡更是神秘莫測,有漢劉邦入關的煎茶坪,諸葛亮北上伐魏時的點將臺,宋朝吳玠、吳璘兄弟抗擊金兵的和尚塬古戰(zhàn)場以及大王嶺、大散關、秦嶺界碑、源頭碑刻等。便利的交通、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秀麗的景色、熱……[詳細] |
寶雞民俗博物館AAA 寶雞民俗博物館位于寶雞市公園南路,由原青銅器博物館舊址改建而成。寶雞民俗博物館利用西府民俗文化資源,以民俗文化實物、文字資料、民俗事象為依據(jù),以“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社會”,集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參與性、互動性、于一體,生動真實地展示寶雞民俗文化。寶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民俗獨具魅力,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xiāng)”的美譽。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寶雞民俗文化形態(tài),傳承、弘揚西府民風民俗,寶雞市利用原寶雞青銅器博物館舊址,改建成了寶雞民俗博物館暨寶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寶雞民俗博物館是集收藏、展示、陳列、研究寶雞地域民俗文化于一體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陳列面積3161平方米,收藏民俗文物展品124……[詳細] |
古大散關AAA 大散關位于寶雞市西南川陜公路秦嶺北麓,為中國八大關之一,大散關橫鎖陳倉道,相傳為大散仙人-之地,故名。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親臨時,曾留下了“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千古絕唱。大散關遺址從益門故道口至大散嶺,綿延達20公里。1996年,經(jīng)市區(qū)政府和神農鎮(zhèn)二里關村共同努力,斥資80余萬元開發(fā)建設大散關,整修山門一座,恢復古棧道,建敵樓一座,建“二吳”塑像一座。2008年通過招商引資700萬元,對大散關進行了改造和擴建,修建了營寨式山門、游客服務中心、大宋食府、陸游塑像、博覽館、上山步道、敵樓、烽火臺、斯飛閣、龍井等設施,形成了七大展區(qū),即大宋石雕文化展區(qū)、老子道德文化展區(qū)、大散關歷史文化展區(qū)……[詳細] |
寶雞雞峰山景區(qū)AAA 雞峰山景區(qū)為寶雞天臺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核心景區(qū),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南郊,雞峰山,古稱“陳倉山”,因其三峰并峙,形似雞冠、巍峨高聳、直插云端,故名“雞峰山”。公元757年,唐肅宗李亨駐蹕鳳翔,復聞陳倉山神雞鳴啼,聲傳十余里,唐肅宗認為這是瑞祥之兆,便下詔改“陳倉”為“寶雞”。雞峰山三十六景,集古、奇、雄、秀、險、幽為一體,自古就有“小華山、秀黃山”的美稱,“雞峰插云”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已成為西北、西南旅游黃金路上生態(tài)旅游、文化探秘的首選地之一。景區(qū)現(xiàn)已具備吃、住、行、游、購、娛等接待能力,推出以登山健體、拓展訓練、科學探險、尋古訪幽、觀光避暑、休閑娛樂為主題的生態(tài)旅游活動。景區(qū)地址:寶雞市石鼓鎮(zhèn)……[詳細] |
炎帝影視基地AAA 炎帝影視基地位于渭濱區(qū)石鼓鎮(zhèn)茵香河景區(qū),古樸的原始部落、神秘的陶屋群、莊嚴神圣的祭祀大廳、遠古氣息的部落會盟所,無不散發(fā)著炎黃先祖?zhèn)內壕由顣r代的濃烈氣息,走進炎帝影視基地,仿佛穿越到了遠古時期,讓您體會到姜炎文化的源遠流長。 景區(qū)地址:寶雞市茵香河沙家灣票 價:80元/ 張咨詢電話:0917-3139888……[詳細] |
天臺山位于寶雞市南,距市中心約3公里,面積124平方公里。傳說為炎帝誕生、活動和逝世的地方。此處還有老子、姜子牙和孫臏活動的遺跡。寶雞天臺山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主要名勝古跡有神農祠、燒香臺、伯陽山、炎帝骨臺寢殿、老君殿、玄女洞等10處,現(xiàn)多已被修復。天臺山的自然景觀奇麗多姿,著名景點有天臺蓮花、天柱峰、磊磊石、雞峰山等。主峰天臺蓮花頂海拔2198米,三峰排空,石蓮映天,人稱“三味出奇花”,為古時寶雞八景之一。雞峰山頂有兩只鐵雞雄立,寶雞地名由來與此有關。登山須攀鐵索而上,山上有黑虎橋、祀雞祠、牛鼻梁、南天門、唐王下棋臺等景點。天臺山山下有清泉多處,尤以炎帝淋浴過的九龍泉最為有名,水質清香甘……[詳細] |
民公園雖然在1979年如期建成開放,位于寶雞人民公園大門市文化教育中心,北依滔滔渭水,南界青銅器博物館與市體育中心,東鄰渭河大橋,與繁華的鬧市區(qū)隔河相望占地519畝,其中水面140余畝,是全市最大的綜合性多功能休息娛樂場所,是秦嶺腳下、渭水之濱一顆閃亮的明珠,城市中心一片充滿生機的“綠肺”。經(jīng)過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的建設與發(fā)展,按照總體規(guī)劃已建成了熱鬧的動物展覽區(qū)、優(yōu)雅的觀景休憩區(qū)、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區(qū)、清澈晶瑩的水上活動區(qū)和行政管理等五大功能區(qū);蒿L亭幽情深深園內風景秀麗、綠蔭環(huán)抱、鳥語花香,湖光山水、亭臺樓榭渾然一體、相映成趣,是休閑娛樂的絕佳去處,游客步入其中,看湖中輕舟蕩漾,聽林間百鳥爭鳴……[詳細] |
姜城堡,位于今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qū)神農鎮(zhèn)渭河之南,瀕臨姜水(今清姜河,又名清澗水),古稱姜氏城。明代天順五年(1461年)李賢等人所撰《大明一統(tǒng)志》對姜氏城和姜水作了考證,在第三十四卷《鳳翔府·古跡》中記載:“姜氏城:在寶雞縣南七里,城南有姜水!兜弁跏兰o》:母為有蟜氏,有女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感神龍首而生炎帝,即此”。姜氏城今名姜城堡,往南為益門堡,堡西有一水即為清姜河,是渭河的支流。古姜氏城遺址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寶雞縣志》載:“(姜氏城)昔傳炎帝、周姜誕于此”。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寶雞縣志》載:“姜氏城,縣東南五里,姜水東南涯有遺址。東有浴圣九眼泉”。清乾隆三十一年《……[詳細] |
寶天鐵路英烈紀念館位于陜西省寶雞市中心的炎帝園內,系陜西省寶雞市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隸屬寶雞市民政局。紀念館始建于1980年,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379平方米,其中展覽陳列面積640平方米,綠化面積占到6l%,是市區(qū)唯一的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省委和市委、市政府分別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被共青團陜西省委命名為“紅領巾教育實踐基地”。平均每年接待參觀團體60多個,3萬多人次。寶天鐵路是隴海鐵路線上的一段,雖只有153公里,但沿途要穿越隧道126個,涵洞610多個,大小橋梁97座。新中國成立前,國民政……[詳細] |
寶雞市渭河公園是西北地區(qū)目前最大的開放式公園,位于寶雞市渭濱區(qū)渭渭河公園河之濱,全長3公里,寬180--240米,面積61萬平方米,其中綠地占到總面積的84%。布局為一帶七區(qū),即緊鄰北堤的防浪林帶,從東到西依次為湖濱風光區(qū)、古渡春曉區(qū)、千禧樂園區(qū)、五環(huán)廣場區(qū)、梨園秋色區(qū)、陳倉古韻區(qū)、渭水煙紫區(qū)。公園建設中運用了先進的園林造景手法,體現(xiàn)簡潔、自然、美觀、和諧的設計理念,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在綠化美化方面,通過模紋造型、群植等手法,栽種30余種70余萬株花灌木和地被植物,造型新穎,五彩斑斕。篩選仿真仙人球、仙人棒點綴沙灘、草地,營造景觀;在草地上、道路邊點石成景,活躍自然氣氛。新穎的植物造景布渭河公……[詳細] |
寶雞市石鼓·文化城位于渭河河畔、茵香河之濱,獨享絕佳天然地理優(yōu)勢,成為新現(xiàn)代寶雞的城市標志和寶雞市夜間經(jīng)濟重點項目。石鼓文化城坐落于寶雞高新門戶核心位置,北依渭水,西臨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中華石鼓園和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由寶雞市石鼓文化產業(yè)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投資開發(fā)建設,包括石鼓·太陽市、石鼓·陳倉老街、石鼓·羽陽里三大板塊。目前,石鼓·羽陽里正在開發(fā)建設,其余板塊已建成運營。“石鼓·太陽市”融入周秦文化,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特色,充分還原周秦時期的建筑風格,并按照“一軸·三核·兩組團”發(fā)展模式,集休閑娛樂、品牌餐飲、兒童教培、體育健身、品牌百貨于一體,打造了寶雞時尚休閑生活及高端品牌潮流區(qū)!笆[詳細] |
炎帝祠坐落在寶雞市區(qū)經(jīng)二路西段的炎帝園公園內。寶雞市歷史上的多處炎帝祠皆因戰(zhàn)亂被毀,炎帝園內的炎帝祠是1993年8月重新修建落成并對外開放。門額上 書“炎帝故里”四個金色大字,是原國務院副總理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于1993年中國寶雞炎帝節(jié)之際所題。民盟中央原主席費孝通也為炎帝園題寫了園名。每年清明節(jié),寶雞市委、市政府組織黨政干部、海內外人士和各界群眾在這里舉行公祭炎帝活動。炎帝祠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863平方米,主殿高21米,為仿秦、漢高臺建筑,外觀氣勢雄偉。祠內塑炎帝像,高5.5米,莊重而宏大。殿堂壁畫214平方米,是一組內容為農業(yè)之神、太陽之神、醫(yī)藥之神的大型壁畫,生動……[詳細] |
寶雞植物園地處市區(qū)西南一隅,位于姜譚路和譚福路交匯處。前身為寶雞市苗圃,始建于1979年,1985年更名為寶雞植物園,是集科研、科普、游憩觀賞和綠化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園林單位。在編職工115人,其中專業(yè)技術人員25人。單位狹長2.81公里,最寬處500米,總占地面積1054畝。規(guī)劃分為展覽區(qū)、管理區(qū)、實驗苗圃、生活福利區(qū),其中展覽區(qū)占地600余畝。寶雞植物園在原來的基礎上,建成了仿古榕樹大門、70畝人工湖面、大門內外廣場2000平方米、游園環(huán)路長2834米、面積10916平方米。國內培育各種花卉苗木110科250屬700余種,70余萬株,現(xiàn)已將63科111屬328種苗木定植于展覽區(qū)。初步建成十……[詳細] |
石鼓山墓群時代:西周早期地址:寶雞市渭濱區(qū)石鼓鎮(zhèn)石嘴頭村石鼓山墓地位于寶雞市區(qū)正南的渭河南岸臺地上,是2012年6月石鼓山村民建房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之后,省、市、區(qū)三級考古文博單位即組成聯(lián)合考古隊,在詳細調查與全面鉆探的基礎上,連續(xù)兩年進行發(fā)掘,共清理墓葬15座,出土了各類文物共計230余件(組)。其中,多達92件的青銅禮器與26組銘文及族徽符號,特別引人矚目。這不僅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又一次精彩的亮相,也堪稱陜西乃至全國商周考古的一次重要發(fā)現(xiàn)。保護范圍:東至斷崖,西至斷崖,北至斷崖,南至石嘴頭四組與張家溝地界交界處。建設控制地帶:東臨茵香河,西臨巨家河,北臨西寶南線,南到石嘴頭四組與張家溝地界交界……[詳細] |
石鼓被譽為“世界石刻之最,中華石刻之祖”,是中國文化瑰寶。鼓有十面,形狀各異,鼓文神秘,艱澀奇奧。石鼓出土于寶雞市區(qū)東南,西寶南線的石鼓山(今石嘴頭村),山勢依雞峰山脈而下,起伏奔騰,如蛟龍戲水。《史記》記載,春秋末年,周幽王為取褒姒千金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結果招來殺身之禍,被犬戎擊斃。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遷都雒邑(洛陽)。是年戎、狄在關中一帶勢力猖獗,常與秦作戰(zhàn),保衛(wèi)周王的秦人勞苦功高,其首領被平王封為諸侯,且名義上始于一小國。其首位國君秦襄公,得到了周平王賜“岐山以西之地”為域的空頭許諾。襄公率兵戰(zhàn)戎、狄,于第四年戰(zhàn)死在陳倉,秦文公即位,主政第三年,率兵700余人“東獵”。經(jīng)過一年,終……[詳細] |
寶雞燃燈寺是天臺山風景區(qū)的主要景點之一,南依饅頭山,北臨-街,東西分別與東溝河、洙浴河毗鄰,加上又距渭水咫尺之遙,這里稱得上是塊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燃燈寺,古稱少祖山,因佛之鼻祖燃燈佛在此圓寂而得名,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天臺山的佛教寺院。相傳,燃燈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自宋朝大至年間,塑造諸神金身,多年以來,善男信女,香火不絕。以后歷朝歷代,皆有翻修,且屢次有增添,至清代,寺廟及亭臺樓閣共達十七間,分布于山嶺之上,形成一個氣勢恢宏的古建筑群,并有城墻環(huán)圍,城垛相嵌,南北各有城門一座,整個建筑十分考究,富麗堂皇;寺內木刻、泥塑佛像百余尊,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殿壁書法、壁畫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寺院……[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