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文化博物院AAAA 青海藏醫(yī)藥文化博物館地處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qū)生物科技產業(yè)園,總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由南北兩館組成,并設有青海大學民族醫(yī)學分館。擁有內容豐富獨具特色的館藏文物6萬余件/套,含國家珍貴文物2003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58件件/套,二級文物406件/套,三級文物1439件/套。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藏醫(yī)藥為主題、藏文化為特色的綜合型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一座融合現代與傳統風格的“綠色建筑”,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目前已發(fā)展……[詳細] |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AAAA 西寧野生動物園,又名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是青藏高原唯一的、海拔最高的大型綜合野生動物園,是一處集野生動物觀賞、保護、科研、繁育、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國家AAAA級景區(qū)和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西寧野生動物園占地面積5000余畝,動物展區(qū)面積1500畝,主要展區(qū)包括猛獸散養(yǎng)區(qū)、草食動物散養(yǎng)區(qū)、百鳥苑、靈長館、小型貓科動物館和小小動物園六大展區(qū),還有水禽湖、大型珍稀動物館、豹館、鸚鵡館、斑馬館和海洋館等動物展出場館,共展出動物180余種,3000余……[詳細] |
昆侖山地質公園,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公園面積1403平方公里。由納赤臺景區(qū)、西大灘景區(qū)、瑤池景區(qū),三個風格各異的景區(qū)組成。中國道教文化里,昆侖山被譽為“萬山之祖”,也是“萬神之鄉(xiāng)”。昆侖山還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場所在地,后因變故逐漸隱出。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青海省東昆侖格爾木境內納赤臺-昆侖山口段,地理坐標:東徑93°09′35″—94°36′37″;北緯35°37′53″—36°03′35″,海拔3540~6178……[詳細] |
西寧市烈士陵園,位于青海省西寧市鳳凰山下,占地面積99,996平方米,由烈士群雕塑像、紀念碑、烈士墓、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等組成,園內安葬著1776位烈士遺骨。1954年7月始建的這座陵園,該陵園是為緬懷在青海犧牲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烈士而建立的,陵園門樓為高10米的兩層樓閣建筑,門前屹立著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烈士群雕塑像,其基座上鐫刻著李先念-的題詞“紅軍西路軍烈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該陵園中央為高10.1米的烈士紀念碑,正面鑲嵌著……[詳細] |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烈士陵園位于循化縣城東尕莊,2009年10月搬遷至現址。建于1955年8月,位于循化縣城天池北路,2010年10月擴建,并與二軍紀念館合并。陵園占地5500平米,其中建筑面積1079.3平米,墓區(qū)面積542.3平米,廣場1709平米,陵園內建有烈士陵園展廳、二軍紀念館展廳及接待室,并分別修建烈士紀念塔、二軍紀念塔和二軍強渡黃河時的“英雄救英雄”雕塑。配備修建了花壇、廣場照明、自來水、排水等設施。園內安葬著1949年12月……[詳細] |
時代:商至周塔里他里哈遺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諾木洪鄉(xiāng)諾木洪農場二大隊三中隊駐地南。遺址面積約250×250米,塔里他里哈蒙古語是火燒過的山或灰山之意,遺址由三個小山包組成。1959年,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及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試掘。出土遺物中,生產工具有銅器、骨器、石器、角器、陶器、木器。銅器有銅斧、銅刀、銅、銅鏃;石器有石斧、石鏃、石錛、石鑿、石刀、石杵、研磨器、石球、石紡輪、礪石;骨器有骨鏟、骨鑿、骨刀……[詳細] |
時代:宋門源古城城垣呈長方形,東西長約360米,南北寬約300米,殘高11.7米,底寬30米,頂寬5—8米,夯土層厚10—12厘米,城墻有馬面,寬12米,有甕城呈半圓形,城門一南向?拷菈Γ谐呛,均填平且建有民房。目前城內無任何建筑物。舊時房舍早已蕩然無存,唯破碎瓦片俯拾即是。根據《西寧府新志、地理、山川》及《大通縣志、建置沿革》記載,門源古城建于宋代,被命名為大通城,浩門河并因城名而改為大通河,具體筑城年代當在1099年宋軍收復……[詳細] |
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俗稱文成公主廟,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巴塘鄉(xiāng)貝達社境內,距州府結古鎮(zhèn)20千米處。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是由文成公主選址,在大譯師伊西央的支持下,唐蕃工匠于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左右開鑿,永徽4年(公元653年)竣工。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與吐蕃贊普赤代祖丹聯姻,在勒巴溝巖石上鑿刻主要以佛教內容為主的摩崖,貝大日如來佛石窟摩崖由大日如來佛及八大菩薩立像(浮雕),佛殿左右藏、漢刻文,章岡及卓拉摩崖組成,……[詳細] |
沈那遺址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qū)小橋大街毛勝寺西臺地上。臺地東鄰小橋大街,西有一條洪溝與大西山山坡相隔,洪溝內有泉,泉水由北向南流(原注入湟水,現已斷流),北部有條東西向的大溝,俗名瓦窯溝。遺址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呈長方形。臺地西、北、南三面較整齊,東側中部有一缺口(封閉形小溝,當地稱為小瓦窯溝)。西部中段,因引水灌田塌陷,后經平整成約40×40米、低于臺地約2米的梯田。臺地東南建有變電站及家屬院,小瓦窯溝北部有5處民居,其余皆保存原貌……[詳細] |
柳灣遺址位于青海省樂都縣高廟鎮(zhèn)東面兩公里處的柳灣村北的一處東西走向的旱臺上,這是一處氏族公共墓地,共發(fā)現有墓葬1700余座,出土珍貴文物35000余件,其中各種形制的彩陶器皿達15000件之多。柳灣墓地按考古學文化分期,分別為馬家窯文化半山、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屬于新石器時代。馬廠類型文化因1924年首先發(fā)現于青海民和馬廠塬而得名,廣泛分布在甘肅西部和青海河湟地區(qū),距今約4000年。柳灣出土的彩陶器中,以馬廠類型最豐富、珍貴,其數量之眾……[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