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霍西鄉(xiāng) | 隸屬:色達縣 |
區(qū)劃代碼:513333210 | 代碼前6位:513333 |
行政區(qū)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qū)號:0836 | 郵政編碼:626600 |
轄區(qū)面積:約1099.2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4829人 |
人口密度:約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扎卡村 | ~206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藏語,意為“此村在山巖溝上方”。扎卡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9年建立,沿用至今�!�[詳細] |
瓦爾村 | ~207 | 村莊 | 藏語,意為“形似一張綿羊皮”。瓦爾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9年建立,沿用至今。…[詳細] |
瑪崗村 | ~208 | 村莊 | 藏語,意為“下方的山”�,攳彺宄闪⒂�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9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念柯村 | ~209 | 村莊 | 藏語,意為“部落先祖之名”。念柯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9年建立,沿用至今。…[詳細] |
勒柯村 | ~210 | 村莊 | 藏語,意為“有野貓出沒的山谷”。勒柯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9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沿用至今。…[詳細] |
德汾村 | ~211 | 村莊 | 德汾村:位于霍西鄉(xiāng)政府東南部,距鄉(xiāng)鎮(zhèn)政府6公里,全村面積80555.15畝。…[詳細] |
拉讓村 | ~212 | 村莊 | 藏語,意為“很長的森林峽谷”。拉讓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9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拉當村 | ~213 | 村莊 | 根據藏語音譯命名,意為“山上的神”。拉當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9年建立,沿用至今�!�[詳細] |
甲日瑪村 | ~214 | 村莊 | 根據藏語音譯命名,意為“太陽的光”。甲日馬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9年建立,沿用至今�!�[詳細] |
瓦熱柯村 | ~215 | 村莊 | 藏語,意為“部落姓氏”。瓦熱柯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9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沿用至今�!�[詳細] |
甲柯村 | ~216 | 村莊 | 藏語,意為“地形似舌頭一樣的溝”。甲柯村成立于1960年2月,甲柯村村民委員會于2009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藏語意指昔時霍爾王與格薩爾王決戰(zhàn),霍爾王戰(zhàn)敗之地。
基本介紹:
色達縣轄鄉(xiāng)。1960年置河西鄉(xiāng),1973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xiāng),1984年更名霍西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39公里。面積1 099.2平方公里,人口0.3萬。爐色公路過境。轄曲雍一、曲雍二、曲雍三、瑪果、甲它瑪5個村委會。以牧業(yè)為主,主要飼養(yǎng)牦牛、綿羊、山羊。沿岸黃金儲量豐富。森林分布較廣,是 v 色達縣主要林區(qū)之一。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霍西鄉(xiāng)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街道)名單。
歷史沿革:
1960年,設河西鄉(xiāng)。
1973年,鄉(xiāng)改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xiāng)。
1984年,更名霍西鄉(xiāng)。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