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玉峽關(guān)鎮(zhèn) | 隸屬:平順縣 |
區(qū)劃代碼:140425104 | 代碼前6位:140425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晉D |
長途區(qū)號:0355 | 郵政編碼:046000 |
轄區(qū)面積:約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1.24萬人 |
下轄地區(qū):12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杏城村 | ~200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杏城村簡介
杏城村簡介
杏城村位于平順縣東南部,居縣城35公里處,壺花線經(jīng)過此。東通豫省、西臥晉疆,村舍群山環(huán)抱,形似盆地,山高嶺峻,…[詳細] |
趙城村 | ~201 | 村莊 | 趙城村在平順縣東南34公里處,杏城鄉(xiāng)正西,位于全平最高的山峰——風嶺西北方向的山腳下。同時又在東邊的張胡掌山、南面甘樹掌山和北邊北灘溝山等三座大山托起…[詳細] |
黑虎村 | ~202 | 村莊 | 黑虎村概況
黑虎村,黑虎村位于平順縣東南30公里處,距杏城鄉(xiāng)7公里,北鄰東寺頭鄉(xiāng),西接龍溪鎮(zhèn),龍寺公路(龍鎮(zhèn)—寺頭)從村西而過,龍花公路…[詳細] |
西羅川村 | ~203 | 村莊 | 西羅川村位于杏城鄉(xiāng)西北,平順縣東南、杏城和趙城之間、龍花公路以北、風子嶺腳下,距縣城36公里。全村13個自然莊,221戶,725口人國土面積5080畝…[詳細] |
十字河村 | ~204 | 村莊 | 十字河村概況
十字河村位于杏城鎮(zhèn)南部,是一個典型的分散干石山區(qū),共有15個自然莊組成,這些自然莊分布在東西15華里,南北5華里,其形狀像個“十”…[詳細] |
黃崖村 | ~210 | 村莊 | 黃崖村基本概況
一、自然條件
村位于杏城鎮(zhèn)的東北方向,距杏城鎮(zhèn)6公里,這里山大溝深,土薄石厚,交通不便。黃崖莊在黃崖溝的南岸上,村腳下…[詳細] |
東羅川村 | ~212 | 村莊 | 東羅川村基本情況
東羅川村位于縣城東南39公里處,東羅川村四周是山:西有向陽嶺、北有大腳嶺、東有東嶺山、南有南背嶺。四個山高低差不多,圍成了…[詳細] |
玉峽關(guān)村 | ~217 | 村莊 | 玉峽關(guān)村基本情況
玉峽關(guān)村位于縣城東南方49公里,四面環(huán)山,東與背泉為鄰,西與杏城接壤,南環(huán)鳳凰嶺山脈,北接牛石窯村真正的三山兩溝,龍花…[詳細] |
達駝村 | ~218 | 村莊 | 達駝村概況
一、達駝村的基本情況。達駝村位于杏城東北部,距鎮(zhèn)政府約30華里,全村有55個自然莊,265戶,817口人,國土面積3.7萬畝…[詳細] |
背泉村 | ~219 | 村莊 | 背泉概況
一、自然條件
背泉村位于平順縣杏城鎮(zhèn)東南部,地理條件崎嶇復雜、土地零碎薄弱,氣候偏低、植物生長期長,春冬季節(jié)干旱、夏秋季…[詳細] |
花園村 | ~220 | 村莊 | 花園村概況
花園村很早以前只有十多戶人家,還不在一塊集中居住。而在花園溝,距現(xiàn)今村莊以南100米處的山腰南塌凹中,有座寺院,寺院前的山頭…[詳細] |
石門口村 | ~222 | 村莊 | 石門口村基本情況
一、自然條件
石門口村位于杏城鎮(zhèn)的東南方向,距杏城鎮(zhèn)20公里、毗鄰壺關(guān)縣和河南省林州市,這里山大溝深,土薄石厚,交通…[詳細] |
地名由來:
明王朝于嘉靖年間在此剿滅陳卿起義軍后在此設(shè)關(guān)。又稱風門口這里群山疊嶂,尖峰屏立,懸崖陡峭,深溝萬丈,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及之勢!队駦{關(guān)銘》立于明嘉靖七年,由當時的兵科給事中夏言書寫。
陳卿,平順縣青羊里石埠頭村人,明朝嘉靖年間平順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 嘉靖三年(1524年),陳卿因不滿統(tǒng)治者的欺壓,來到青羊山組織起義,一年就組織起2萬多人,正式在太行山的高峰風則嶺上插起了農(nóng)民起義軍的大旗。 義軍日夜活動于山西、河南之…… 陳卿詳細信息++
夏言(1482—1548)字公謹,號桂州,貴溪(今江西貴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進士,官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謚文愍。以才雋居首揆,天下重其書。貞珉法錦,視若拱璧。正、行亦遒美,但肥過而滯,老過而稚耳。榜署書尤可觀。卒年六十七! 夏言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杏城鎮(zhèn)地處平順縣東南山區(qū),全鎮(zhèn)轄25個行政村,330個自然莊,3678戶,12444口人,4800頭大牲畜。境內(nèi)山高坡陡,其中風嶺山海拔1878米。以風嶺山為中心,往東30多公里有井底河,往西60多公里有辛安泉,往北40多公里有虹霓河,境內(nèi)的八道水也在15公里以外的壺關(guān)、平順交界的峽谷之中,因此杏城鎮(zhèn)是一個山高水低,水源奇缺,吃水貴如油的地方。
2000年后,乘飲水解困的東風,在縣委、縣政府的領(lǐng)導下,在市、縣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鎮(zhèn)黨委、鎮(zhèn)政府從落實和實踐“-”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認識飲水解困工程的重要性,把建設(shè)穩(wěn)定的水源工程擺上全鎮(zhèn)飲水解困工作的議事日程,在水源工程上做了一些大的文章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平順縣第七區(qū)。
1956年,設(shè)立杏城鄉(xiāng)。
1958年,屬協(xié)作人民公社。
1959年,屬壺關(guān)縣杏城人民公社。
1960年,屬平順縣杏城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撤銷杏城人民公社,成立杏城鄉(xiāng)。
2000年12月,將杏城、玉峽關(guān)2鄉(xiāng)合并為杏城鎮(zhèn)。
2021年更名為玉峽關(guān)鎮(zhèn)。
區(qū)劃: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玉峽關(guān)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