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羌白鎮(zhèn) | 隸屬:大荔縣 |
區(qū)劃代碼:610523105 | 代碼前6位:610523 |
行政區(qū)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陜E |
長途區(qū)號:0913 | 郵政編碼:714000 |
人口數(shù)量:約4.63萬人 |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2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羌白社區(qū) | ~0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2010年設立羌白社區(qū)居民委員會,隸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羌東村 | ~200 | 鎮(zhèn)中心區(qū) | 1961年為羌東生產(chǎn)大隊,隸屬羌白公社。1984年改設羌東村民委員會至今,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羌西村 | ~201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羌西”:羌白鎮(zhèn)分為兩個村民委員會,取所在地首字,以方位命名�!�[詳細] |
新橋村 | ~203 | 村莊 | 1958年為新橋大隊,隸屬羌白公社。1984年改設新橋村民委員會至今,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布頭村 | ~204 | 村莊 | 1958年為布頭大隊,隸屬羌白公社,1984年機構改革后,設立布頭村村民委員會,轄布頭、德行村、新橋堡3個自然村。2015年,趙家灣村并入布頭村。屬羌…[詳細] |
留村村 | ~205 | 村莊 | 留村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白村村 | ~206 | 村莊 | 白村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梁家村 | ~207 | 村莊 | 1958年為梁家大隊,隸屬羌白公社。1984年改設梁家村民委員會至今,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寺前村 | ~209 | 村莊 | 1958年為寺前大隊,隸屬羌白公社,1984年機構改革后,設立寺前村民委員會,2014年戶軍村和寺前村合并,設立寺前村村民委員會,隸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明水村 | ~210 | 村莊 | 1961年為明水大隊,隸屬羌白公社,1984年機構改革后,設立明水村民委員會,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焦家村 | ~211 | 村莊 | 1961年為焦家生產(chǎn)大隊,隸屬羌白公社。1984年設立焦家村民委員會至今,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太豐村 | ~212 | 村莊 | “太豐”因轄東、西、南三個太豐,取太豐二字而命名�!�[詳細] |
南德村 | ~213 | 村莊 | 1962年為南德大隊,隸屬羌白公社,1984年機構改革后,設立南德村村民委員會,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姚旗寨村 | ~214 | 村莊 | 姚旗寨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石碑村 | ~215 | 村莊 | 1958年為石碑大隊,隸屬羌白公社。1984年改設石碑村民委員會至今,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小寨村 | ~216 | 村莊 | 1961年為小寨大隊,隸屬羌白公社。1984年設立小寨村民委員會至今,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八魚村 | ~217 | 鎮(zhèn)中心區(qū) | 駐地八魚,轄八魚、堿洼、東羌白和黃莆4個自然村。…[詳細] |
羅何村 | ~218 | 村莊 | 1958年為羅何大隊,隸屬八魚公社,1984年機構改革后,設立羅何村村民委員會,隸屬八魚鄉(xiāng),2011年改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伴道村 | ~219 | 村莊 | 1958年為半道大隊,隸屬八魚公社,1984年機構改革后,設立半道村民委員會,現(xiàn)演化為“伴道”,隸屬八魚鄉(xiāng),2011年改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南莊村 | ~220 | 村莊 | “南莊”:清雍正時,王店村人為耕種方便,遷此建村,因位于原村以南,得名南莊�!�[詳細] |
阿壽村 | ~221 | 村莊 | 1958年為阿壽大隊,隸屬八魚公社。1984年改設阿壽村民委員會至今,屬八魚鄉(xiāng)。2011年改屬羌白鎮(zhèn)�!�[詳細] |
東營村 | ~222 | 村莊 | 1961年為東營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時大隊重名,因駐白馬營故更名為白馬營大隊,隸屬八魚公社。1984年設立白馬營村民委員會,屬八魚鄉(xiāng)。2011年…[詳細] |
沙苑村 | ~223 | 村莊 | 1961年為西營大隊、小莊大隊,同屬八魚公社;1984年改設為西營村民委員會、小莊村民委員會,屬八魚鄉(xiāng);2011年改屬羌白鎮(zhèn);2014年小莊村和西營村…[詳細] |
地名由來:
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馬援討羌族白納目希汗于此,故名羌白。
馬援(前14~49年),字文淵,東漢名將,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漢光武帝劉秀曾賜予他“伏波將軍”的稱號,因而后世人也稱他為“馬伏波”。 青年時期的馬援無心死摳書本,總想到邊郡去養(yǎng)馬放牧。王莽當政時他做了郡里的督郵(郡吏),在一次押…… 馬援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大荔境內人煙稀少,隨著歷史長河的推移,到魏晉南北朝時候,五湖內遷延續(xù)至宋隋,各少數(shù)民族多入關中平原,形成大荔戎,其中以羌族后代為主,經(jīng)過長時間與漢民族融合,在羌白地界繁衍生息至今。使這里成為人口約32000人的一個大鎮(zhèn),共17個行政編制村,108個村民小組。
羌白由于獨特的氣候、土壤、水分條件,種植西瓜歷史悠久,享負盛名,羌白西瓜的獨特特點——個人、沙甜、皮薄、水分含量高,同時,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四大產(chǎn)業(yè)發(fā)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尤其大棚蔬菜、洋香瓜、梨棗,冬棗等都有大量銷售,這些拓寬了市場銷售品種,增強了風險抵御能力,改變了單一的產(chǎn)品結構。
羌白位于臨渭、蒲城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j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羌白鎮(zhèn)人口數(shù)量為4.63萬人,位列大荔縣各鎮(zhèn)(街道)人口數(shù)量排行榜第4位。
文化旅游:
大荔洛渭漕渠遺址時代:西漢地址:渭南市大荔縣羌白鎮(zhèn)焦家村、太豐村保護范圍:遺址寬約40-70米,深1-3米,長約3000米渠道的范圍。建設控制地帶:A區(qū)外延20米。2014年,大荔洛渭漕渠遺
歷史沿革:
明時屬美陽鄉(xiāng)。
清時屬西南鄉(xiāng),乾隆年間(1736—1795年)時設立集鎮(zhèn);咸豐年間(1851—1861年)設縣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設縣佐公署。
1949年后,建立羌白區(qū)。
1950年,屬四區(qū)。
1958年,成立羌白公社。
1983年,政社分設建立羌白鄉(xiāng)。
1984年,改為羌白鎮(zhèn)。
2011年2月,八魚鄉(xiāng)并入羌白鎮(zhèn)。
區(qū)劃: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羌白鎮(zhèn)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