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萊蕪區(qū) > 高莊街道 > 冢子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高莊街道冢子村

[移動版]
地名:冢子村隸屬:高莊街道
區(qū)劃代碼:371202003224代碼前6位:371202
行政級別:村車牌代碼:魯S
長途區(qū)號:0634 郵政編碼:271100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分類代碼:220

2017年12月,冢子村入選2017年山東省衛(wèi)生村名單。

冢子村位于萊城南6公里,辦事處駐地南10公里處,屬丘陵地帶。該村東與槲林前一河之隔,西是羊莊,北與堯王村接壤,南面是勸禮村。有210戶,640口人。

冢子村名的來歷有幾種說法,其中最有說服力的是冢子建在一座大的土丘上。根據(jù)《畢氏族譜》記載:清嘉慶年間,槲林前村畢強、畢成生叔侄倆進冢子建村。冢子在未建村之前,有大批的土地是槲林前畢氏家族的,因為村莊與土地之間相隔汶南河,因此,夏秋二季莊稼收獲極為不便。為了便于耕種畢氏家族便有畢強、畢成生叔侄二人遷此居住,把房屋建在一座南北長80米,東西寬60米的土丘上,因為土丘形似墳冢,故名冢子。隨著人口的增加,村莊的擴大,從冢子頂端往四周擴展,目前冢子的外貌已被村莊所覆蓋。在冢子的頂部,舊時富宅大院已成斷壁殘垣無人居住,一株樹圍約50厘米的杏樹成為冢子頂?shù)臉酥。冢子村為何在四周極為平坦的土地上凸起一座土丘,是原有地質(zhì)變化形成?還是人為的堆筑,或是一座古墓?如今仍是不解之迷。

《賣修萊城縣志》載:“汶南!ぺW印。1941年5月至1945年10月,萊蕪劃分為三縣,冢子隸屬新甫縣汶南區(qū);1958年隸屬高莊人民公社;1960年4月撤銷高莊人民公社時,冢子劃給了牛泉人民公社;1964年5月高莊人民公社重新恢復,冢子村又回到了高莊人民公社;2001年高莊街道辦事處成立,冢子仍屬高莊街道辦事處管轄。冢子村過去有畢、亓、何、石、劉、趙、楊七姓村民在此居住,畢、亓遷至較早,兩姓人口居多。村民不分人口眾寡,貧富貴賤,世代和睦相處。

冢子村由于受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祖祖輩輩靠種地養(yǎng)活自己。解放前,由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的落后,95%的村民吃不飽、穿不暖,絕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靠給地主富農(nóng)扛活維持生活。有的也做點小本生意,20世紀40年代村民畢文吉、畢桂德有釀酒作坊,以柿子、酸棗為原料釀制小徑酒。畢奎山開著油坊兼營酒店、煙絲生意。開藥鋪的是畢冠先,中醫(yī)內(nèi)科,在當?shù)匦∮忻麣狻?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村民的生活才逐步得到改善。1952年村里成立了互助組,1955年冢子村成立了“七.一”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110戶村民全部入社,社長畢三德。當時冢子耕地面積670畝。1958年槲林煤礦建礦占地60畝。主要的農(nóng)作物以地瓜、小麥、玉米為主,兼種大豆、高粱等小雜糧。

冢子村為提高糧食產(chǎn)量,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大搞水利建設,由于地質(zhì)原因冢子村地下水匱乏,加之槲林煤礦采礦地下水位下降,更沒有打深井的奢望。冢子村過去澆地用井共有13眼小土井,天旱干枯。村中吃水井1眼,由于受槲林煤礦排放污水污染現(xiàn)在已棄之停用,村民飲水主要由槲林煤礦供應至村中各個水池,為了改善農(nóng)作物水澆條件,1970年冢子村曾在離村2華里的堯王河挖大口井,并修了300米長揚水站,在村西嶺建2000立方米的大水池,利用堯王河水南調(diào),村北莊稼基本得到灌溉。村南利用槲林煤礦排出的廢水整個莊稼都能澆水。自槲林煤礦與梨溝煤礦合并后,廢水提升由原來槲林煤礦東井改道西井,冢子自流灌溉已成歷史。2002年莊稼、蔬菜雖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在新一屆村兩委的帶領下,村民在村北修建了蓄水池,村西修建了攔水壩并修復了廢棄的提水設施,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冢子村除種植小麥、玉米外,還種植部分生姜,其種植歷史源遠流長。

冢子村地質(zhì)礦產(chǎn)資源極為豐富,地下煤炭儲量豐富,有煤6 - 19層可供開采。地上裸露的除粘土、砂巖外,還有儲量豐富的鋁土(俗稱桃花石、焦寶石)可供開發(fā)利用。在冢子村建井采煤的歷史很長,明、清兩代就有,但無記載。20世紀30年代村民自發(fā)組織打窯挖煤,俗稱份子窯、銀兩窯。冬春兩季開工,夏秋雨水過大歇業(yè),人股分紅。冢子村曾在橡子林(槲林煤礦以東地帶)、閨女子林等多處地方打窯,最有名氣的是“義盛窯”,坡草洼亓呈瑞家(舊時地主)出資開辦。為發(fā)展工副業(yè)項目,冢子村發(fā)揮粘土資源優(yōu)勢于1970年建起了磚廠,生產(chǎn)經(jīng)營30年,因原材料用盡于2000年停產(chǎn)。1983年冢子村在村西建一燒結(jié)立窯,利用西嶺大量的鋁土燒制耐火材料,但因技術(shù)等方面的原因中途停產(chǎn),繼而改為燒制生石灰。冢子村曾依托槲林煤礦發(fā)展個體運輸業(yè),擁有大小車輛50余輛。為增加農(nóng)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隨著槲林煤礦東井停止售煤,運輸業(yè)經(jīng)營慘淡,至2002年全村僅有131躍進農(nóng)柴1輛,出租面包車4輛,拖拉機20臺。

冢子村自建村之后非常注重文化教育。民國三年,就有私塾。20世紀20年代村里建有小學,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學校時停時續(xù)。解放后,小學與羊莊村合辦,1962年冢子村開始獨立辦學。1971年成立初中班,1972年初中與羊莊合并。小學一至五年級在本村,2001年學校合并于槲林小學。冢子村1964年就有畢秀貞考入山東醫(yī)學院,是本村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大學生。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后,至2002年全村共有二十幾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有的成為碩士研究生,有的已參加工作。

冢子村由于建村較晚,文藝方面的人才奇缺。1966年0開始后,村里成立了宣傳隊,排演過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逢年過節(jié)、冬閑時節(jié)排練演出。宣傳隊不僅在本村演出,并唱遍四莊,且參加過公社匯演,在四鄰八鄉(xiāng)叫響。冢子村20世紀50年代就有有線廣播。1971年村里有高音喇叭,1979年畢秋德在全村第一個買12寸黑白電視機。截至2002年全村家家戶戶都買上了電視機,電話入戶率達到60%。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冢子村村民的生活逐漸好轉(zhuǎn)。2001年全村總收入900萬元,人均收入3000元,提前步入小康生活。2002年新一屆黨支部建立后,支部一班人勵精圖治,團結(jié)協(xié)作,勇于開拓。冢子村將迎來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輝煌。

*數(shù)據(jù)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wǎng)站

冢子村附近有萊蕪戰(zhàn)役紀念館房干生態(tài)旅游區(qū)、萊蕪龍山、雪野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示范園、濟南香山旅游區(qū)、魯中抗日戰(zhàn)爭展覽館等旅游景點,有萊蕪生姜萊蕪黑豬、萊蕪豬、萊蕪吉山黑雞、高莊芹菜、萊蕪白花丹參等特產(chǎn),有順香齋、亓氏醬香源肉食醬制技藝、孟姜女文化傳承故事、中元節(jié)(萊蕪中元節(jié)習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


高莊街道行政區(q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