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北李村被授予2019年度山東省衛(wèi)生村榮譽(yù)稱號。
北李
【村名由來】北李村位于東營區(qū)西部黃河南展區(qū)內(nèi),鎮(zhèn)政府西10公里,在黃河大堤東側(cè)房臺上居住。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直隸省棗強(qiáng)縣遷此立村,村名李家莊,1945年屬蒲臺縣管轄,因與其它村重名而改稱北李,黃河南展工程時,村址遷至黃河大堤東側(cè)房臺。
【人口與姓氏】全村人口392人,112戶。主要姓氏有:李張王等。
北李村多才子北李村,舊社會叫小李家莊,屬蒲臺縣。那時僅有六十多戶人家,二百多口人。雖村小,地處偏僻,但名氣很大,周圍三五十里沒有不知道的,原因是世代重視教育,出的才子多。遠(yuǎn)年無考,僅清朝乾隆至光緒年間,就出了一名進(jìn)士、一名舉人、一名優(yōu)貢生、8名秀才,村中能作文章,能寫好字的家家都有,可渭"書香之村"。一般認(rèn)為,出才子的人家盡是富庶的大戶,但不盡然。李家莊的人自古以農(nóng)為業(yè),除少量地種五谷雜糧外,多數(shù)地種棉花。好棉花彈成棉絮,部分填了被褥,部分土紡?fù)量椬鲆路畹囊阅局剖止ご蚶K機(jī),打成線繩或牛馬韁繩到集上出賣,換點生活零用錢。多數(shù)戶過的是省吃儉用、餓不著余不下的日子。固然出才子的人家相對殷實些,但這些所謂的殷實人家連麻灣村普通人家也比不上。
小李家莊村南,有一眼井,水質(zhì)甘甜,周圍三里五里的嗜茶者,覺得只有這井的水泡茶最有味道,不惜遠(yuǎn)路來這里挑水。人們說小李家莊“風(fēng)水”好,把這眼井稱“硯水葫蘆”,常喝這水的人有才華。這自然不足為信,但小李莊出的才子多可是事實。
李藻康熙末年秀才,雍正年間中舉人,乾隆年間應(yīng)殿試合格中進(jìn)士。一生不登仕途,隱居家中。
李蔚(考名作周)乾隆年間的舉人,其兄李訓(xùn)(考名作新)是乾隆年間的優(yōu)貢生。其兄弟二人雙雙取得功名,
李講讓嘉慶年間文武秀才,自幼就足智多謀,能言善辯,頑皮好斗。武藝精湛,急公好義,在《蒲臺縣志》上有據(jù)可查。
李樂善李樂善考中秀才后,他的兩個侄子李鳴鑾、李鳴琴,于光緒三十二年雙雙考中秀才。一門出了仨秀才,時為奇聞,蒲臺知縣親自登門為他家掛了"累世書香"四字的大匾,一時四方騷人墨客紛紛前往祝賀。
李鳴鑾(1878-1916)29歲中秀才,正當(dāng)才氣得以施展的時候,不辛染疾沉疴,久醫(yī)不愈,28歲英年早逝。
李鳴琴(1883-1937)24歲中秀才,始在家坐墊,收入微薄,生活拮據(jù),后兼招攬訴狀,應(yīng)人聘刀筆訟師,以充補(bǔ)生計。1924年附近村莊一些有名氣的人士聯(lián)名狀告麻灣劉緒,因劉緒財大氣粗,縣衙不便收案,后訴之省府,劉緒敗訴,其呈即是李鳴琴的手筆,山東各大報刊載了這一消息,題為《山東第一大案》,原底稿尚存北李村李洪奎家中。
李莪峰光緒年間秀才李莪峰,坐塾多年,書法造詣很深,在周圍各縣頗有聲望,善寫"宋體",各縣商號、名門的匾牌,都有他的手筆。
王善舉道光年間的秀才王善舉幼年勤學(xué),天資聰明,蠅頭小字頗有功力,又文思敏捷,可說文不加點?上б踩旧狭舜鬅煱a,家中不給錢,便待每年科舉試考時,把試卷賣給他人,賺錢買煙吸,連續(xù)三年,買他試卷的人,均考中了秀才。后家中對他嚴(yán)厲斥責(zé),并聲稱不改悔,將其逐出家門,他才留得試卷中了秀才。李貢也是光緒年間的秀才,選在京王府中座墊多年;剜l(xiāng)后不久去麻灣"第吉"(富戶字號)訪友,忽得急癥,時不容醫(yī),死在朋友家里。
北李村附近有攬翠湖旅游度假區(qū)、龍居黃河森林旅游區(qū)、東營園博園、東營萬象游樂園、龍居黃河展區(qū)生態(tài)園、華林莊園等旅游景點,有黃河口大閘蟹、麻灣西瓜、黃河口刀魚、史口燒雞、三疣梭子蟹、龍居丸子等特產(chǎn),有史口羊肉湯、曹文忠剪紙、龍居丸子制作技藝、龍居的傳說、黃河口民間草編技藝、鹽垛斗虎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qū)·龍居鎮(zhèn)·北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