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崗村位于六戶鎮(zhèn)政府駐地東10公里處,是六戶鎮(zhèn)轄區(qū)內最東邊的村莊。村東越過東營區(qū)鹽灘是渤海,村南3公里是廣北農場,村西3公里是青墾路,村莊北邊緊靠廣蒲河。
【村名由來】王崗村歷史悠久,究竟何時立村已無考證。據《廣饒縣志》記載,元朝世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沿海所設鹽場已有王家崗場。村內祖祖輩輩老人傳說,立村之始是王姓人家首先遷此建房定居,因原址是一高土崗子,故取名王家崗。后閆、馬、楊、魏等姓氏人家先后遷來定居,王姓則遷去壽光縣王家頂子。然村名未改,簡稱王崗村。
【人口與姓氏】全村共有620戶,1798人,44個姓氏。馬姓最多,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其他主要姓氏分別是:魏、夏、張、于、閆、李、王、高、徐、弭、蘇、劉、周、常、孫、隋、趙、武、慈。
王崗鹽場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山東設鹽場19處,樂安縣(今廣饒)就有辛鎮(zhèn)、高家港、王家崗三處鹽場。明末,境內灶戶開始利用井灘和溝灘制鹵曬鹽。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山東鹽場裁并為12場,高家港、辛鎮(zhèn)鹽場裁歸王家崗鹽場。裁并后,王家崗鹽場共有灶地527頃29畝5分3厘4毫3絲,草蕩灘池地219頃59畝8分7厘1毫3絲,井灘15副,灘溝灘17副,灶丁2758人,年產鹽224萬斤?滴跏四辏1679年),山東鹽場裁并為10場,王家崗場為其一。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山東鹽場又裁并為8場,王家崗場仍為其一。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利津縣呂家洼黃河決口,永阜鹽場被淹,灘池沖壞大部。山東巡撫李秉衡題準,在王家崗與官臺場競擇地修灘,以負擔永運60州縣的原鹽分配任務。于是,辛鎮(zhèn)、沙營、王家崗等處新建溝灘百余副。(王崗鹽場部分灘名:東麻灣北麻灣東福茂西福茂東福勝西福勝東福元西福元橫源灘保道灘保元灘金灘沈陣灘新媳婦灘劉家灘解家灘羅家灘楊家法灘賈家灘劉合局灘辛集灘陳家灘于林灘)
民國5年(1916年)9月,王家崗、官臺兩場合并,稱王官崗鹽場,場署在羊角溝。辛鎮(zhèn)、沙營、王家崗等處灘地因距小清河較遠,運鹽不便而廢棄。
民國28年(1939年),渤海發(fā)生海嘯,海潮侵入內地30余公里,廣北大片土地嚴重堿化,變?yōu)椴幻。武王、六戶一帶村民也分別在各自村邊建灘,就地挖井汲水曬鹽。所產之鹽多為自產自銷、以物易物,用以養(yǎng)家糊口。
1971年,大許村在現廣饒鹽場以東16公里處建灘制鹽。因村內經濟薄弱,大許只開發(fā)460畝,1989年撤銷。
1977年,廣饒縣革委決定大搞鹽業(yè),要求未建鹽場的公社都要建鹽場。于是,六戶公社黨委副書記張文奎負責這項工作。從各村抽調部分勞力,在現廣饒鹽區(qū)以東8公里的海灘上修建了灘池,1979年正式投產。由于在生產方面不顧客觀條件盲目發(fā)展,忽視了產銷平衡,致使14個社辦鹽場在經營3年之后積壓原鹽16萬噸,生產嚴重虧損。1987年撤銷。
1989年,東營區(qū)把發(fā)展鹽業(yè)作為振興全區(qū)經濟的支柱產業(yè),籌建新鹽場。同年,建成東營王崗鹽場。鹽場灘涂遼闊平坦,地下鹵源豐富,濃度一般為7-12°Be,有的地段高達13°Be。光照充足,年光照時數2590.1小時。每年平均氣溫12.3℃,常年氣溫15℃以上的有150天左右。鹽場位于六戶鎮(zhèn)政府東部沿海灘涂,東起老防潮壩,西至老廣利溝,南至武家大溝,北至五干渠,鹽區(qū)總面積15萬公畝,鹽田總面積12.5萬公畝,有效生產面積10萬公畝,共分9個分場。固定資產3657萬元,職工總數260人。制鹽工藝全部采用灘曬新工藝,修灘、壓服、挖鹵、曬鹽、運鹽、歸坨以及裝車均為機械化。1991年正式投產,年產量5.5萬噸(限產),年總產值931萬元,銷售收入618.6萬元,實現利稅176.5萬元,獲利潤13.5萬元。1996年,因原鹽嚴重積壓,資金周轉困難,宣布破產。其中,一、二、三、四、八分場由個人承包,五、六、七、九分場被東營黃河口氯堿場兼并。
朱家坱:在王崗村南偏東6公里處,占地約80多畝。坱,是一塊高地,因為這里地勢高,黃河水上不去,其植被還保存著泰沂山流水帶來的植物品種,如中藥老鸛草、地黃、蘸白等,所以一些人來這里采藥。這里土壤多沙粒、貝殼,所以滲水快、堿性差,植物生長茂盛。這類坱子沿海很多,而且和海岸線是平行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青島海洋學院的海洋生物研究專家曾來到黃河三角洲勘查過,并作了C14年代測定,坱頂部為5175+84,底部5370+88。專家認定是海洋動力形成的。渤海灣是一個封閉的海灣,一般不會有大的海潮的。經過日積月累,淺海底的沙粒、貝殼被潮水推到洼地堆積形成貝殼坱。
防潮壩王崗村村東濱臨渤海,海拔低,一年總有幾次海潮襲擊,給村里的耕地及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危害。1950年春,山東省人民政府調集幾萬民工,實行肩挑、人抬、小車推的方式,經過幾個月的苦干,在村東約5公里處建造了第一道人工防潮大壩。大壩南到支脈河、北至溢洪河,全長15公里。
1956年秋,省政府再次調集全省各地強壯勞力,在村東15公里處修筑第二條防潮大壩。這次離海更近。一天夜間,突然刮起東北風,潮水兇猛襲來。民工都是外地人,沒有遇水經驗,一夜間被海水淹死近百人,事故后民工全部撤離。1957年春,工程重新開始,吸取了上次經驗,聘請村民馬西祿、馬吉令、夏榮華當顧問,掌握海潮漲落規(guī)律,合理安排民工作息時間。經過一冬一春的奮戰(zhàn),第二道防潮壩勝利完工。大壩南到八面河,北至王河(溢洪河與廣利河插尖處),全長20余公里。
邊防哨所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根據當時國際、國內形勢,渤海灣屬戰(zhàn)略要地。1955年,濟南軍區(qū)在王崗村東設邊防哨所一處。部隊剛來時就分散住在村里的民房內,有一個連的兵力。1956年秋,部隊開始在村東北角建造營房,經過戰(zhàn)士和民工一冬天的努力奮戰(zhàn),45間紅磚青瓦營房全部建成。宿舍、辦公室、軍需庫、伙房、馬棚、衛(wèi)生室一應俱全。部隊的主要任務是在南至羊角溝,北至支脈溝農場的范圍內白黑巡邏,巡邏時主要是騎馬。部隊營房東北角還有一座高四十米的望海鐵塔,主要在上邊瞭望海上的情況。
1966年,形勢有所變化,部隊大部分撤走,只有一個排繼續(xù)留守營房。1967年,部隊完成巡邏任務,離開了邊防哨所。部隊在王崗村駐扎10余年,與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撤回時,全村老少夾道歡送。
王崗村附近有攬翠湖旅游度假區(qū)、龍居黃河森林旅游區(qū)、東營園博園、東營萬象游樂園、龍居黃河展區(qū)生態(tài)園、華林莊園等旅游景點,有黃河口大閘蟹、麻灣西瓜、黃河口刀魚、史口燒雞、三疣梭子蟹、龍居丸子等特產,有史口羊肉湯、曹文忠剪紙、龍居丸子制作技藝、龍居的傳說、黃河口民間草編技藝、鹽垛斗虎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