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喇嘛塔
妙應寺白塔位于阜城門內(nèi)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nèi)。因寺內(nèi)有通體涂以白堊的塔,故俗稱“白塔寺”,是我國重點保護文物。該寺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初名大圣壽萬安寺,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曾遭火焚,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再建,改稱妙應寺。因寺內(nèi)有通體涂以白堊的塔,俗稱白塔寺�,F(xiàn)寺內(nèi)的建筑大都為清代所建,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為元代遺物,至今已700余年。妙應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標志,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也是中尼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寺由四層殿堂和塔院組成。院中間聳立著白塔,四周各建小角亭一座。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剎3部分組成。臺基高9米,塔高50.9米,底座面…
[詳細] 揚州瘦西湖白塔:位于瘦西湖畔。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式樣與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塔下筑長方形高臺,四周圍有欄板,前有小臺,小臺北面和兩側均筑階梯,可以登人。塔位于高臺中央,底為磚雕須彌座,上為塔肚(亦稱寶瓶),塔肚上是塔脖子,再上是十三層瘦長的圓圈,稱“十三天”,頂上蓋圓盤,最上是銅質(zhì)葫蘆塔頂。此塔用磚砌成,為-塔的一種形式,因刷白色而得名。是瘦西湖著名景色之一。景點位置揚州市瘦西湖景區(qū)內(nèi)…
[詳細] 五臺山塔院寺塔:亦名“舍利塔”,位于五臺山懷鎮(zhèn)顯通寺南側塔院寺內(nèi)。舍利塔塔基為正方形,總高約50米,全部用米漿拌和石灰砌筑而成,在青山綠叢之中,高聳的白塔格外引人注目。塔剎、露盤、寶珠皆為銅鑄,塔腰及露盤四周各懸風鐸,共252枚。風來叮當響,人們把它看作五臺山的標志�!�
[詳細] 云南金剛塔:俗稱“穿心塔”,位于昆明市東郊約5公里的官渡街上。建于明代天順二年(1458年)。塔座為方形,上有石雕圍欄,下有四面相通的券洞,磚石結構。塔形與北海白塔相似。座西壁上嵌有《造塔碑記》石牌一方,座四角各建小塔一座。主塔高大,距地表15米,方形須彌塔座上雕刻著獅、象、馬、孔雀、迦樓羅等五種動物形象,四角各雕力士像一尊,技藝精湛,栩栩如生。景點位置昆明市官渡區(qū)043鄉(xiāng)道…
[詳細] 北海公園白塔:位于北海瓊華島之巔。是北海公園最突出的建筑。建于清順治八年(1651年)。白塔高35.9米,下為高大的磚臺臺基,塔座為折角式須彌座,其上承托覆缽式塔身,正面有壺門式眼光門,門內(nèi)刻有藏文咒語。塔身上部為細長的十三天,再上為兩層銅質(zhì)傘蓋,邊緣懸銅鐘14個,最上為鎏(liú)金火焰寶珠塔剎�!�
[詳細]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
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