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書院篇
杜門書院位于義烏市大陳鎮(zhèn)杜門村書院路108號,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6年6月公布為市級文保點,2011年8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2011.08.27義政發(fā)【2011】64號�!�
[詳細] 志德書院年代為清,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合浦縣廉州鎮(zhèn)舊城區(qū)學前街一巷中段,坐東北向西南。2018年6月7日,志德書院被公布為合浦縣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游定夫書院位于延平區(qū)南山鎮(zhèn)風池村,時代為元-清。游定夫書院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廌山書院位于建陽區(qū)麻沙鎮(zhèn)長坪村,時代為清代。廌山書院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草庭書院”摩崖“草庭書院”摩崖位于縣城北郊龍洞堡東北側(cè)約160米處,巖壁上鐫刻有“草庭書院”4字楷書,筆力勁健,結(jié)構(gòu)謹嚴,每個字高60厘米、寬31厘米。據(jù)嘉慶《黃平州志古跡》記載。此處原為明代黃平名人周瑛讀書處,摩崖為后人追念而刻,至今400余年。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南浦書院位于浦城縣仙樓山西側(cè)山麓,時代為清代。南浦書院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碧陽書院位于黟縣碧陽鎮(zhèn),時代為清。古之黟縣,自宋代以來,對教育非常重視,那“十戶之村、不廢頌讀”的教育氛圍,使人預感這塊土地不可低估的前途。碧陽書院創(chuàng)建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4年),地處有“白云深處仙境,桃花源里人家”之稱的碧山之陽,故名。明嘉慶四十二年(1563年),就城南儒學原址擴建而成,明天啟年間,為魏珰毀塌;崇禎年間,修復碧陽書院。清乾隆年間,縣儒學復移城南舊址,撤碧陽書院。嘉慶十三年(1808年),“邑人議建潯陽書院于潘山,地險不成”。嘉慶十六年(1811年),邑人捐銀近90000兩重建,其中黟縣鄉(xiāng)紳胡尚就捐有18000兩。重建書院實用29100余兩,建后尚余銀60000兩,分…
[詳細] 紫陽書院位于歙縣徽城鎮(zhèn),時代為南宋。紫陽書院是由郡守韓補始建于南宋1246年,為全國著名書院之一的紫陽書院,宣揚朱熹理學思想為主旨。如今,在此書院基礎(chǔ)上建立了歙縣中學,古代書院的書香飄流至今。紫陽書院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聚奎書院,位于重慶江津區(qū)白沙鎮(zhèn)黑石山,是重慶市保存最完整的的書院園林建筑,始建于光緒六年(1880)。正中為講學廳,后為孔子堂,兩側(cè)為學生自習室,周圍為教師住所。教學除授“四書”、“五經(jīng)”、《春秋三傳》、《孝經(jīng)》外,還課以《漢四史》、《方輿紀要》、《文獻通考》等。白屋詩人吳芳吉曾就讀于此,辛亥革命烈士卞鼐曾為學生。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聚奎學堂。民國后相繼建立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箲�(zhàn)后,舉行建院60周年紀念,臺靜農(nóng)教授贊道:“聚奎能屹然一隅,延續(xù)至六十年之久者,誠我國近代教育史所罕見�!标惇毿�、吳玉章、馮玉祥、黃炎培等均到院參觀,無不交口稱贊。至今原院規(guī)模及碑刻等,均保存完好。院內(nèi)…
[詳細] 遜敏書院位于北碚區(qū)復興街道書院村,時代為清。2019年,遜敏書院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
重點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