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莊村位于克井鎮(zhèn)東5公里處,共有8個居民組,432戶,總人口1983人,黨員64名,耕地1050畝。近年來,村領導特別重視人居環(huán)境問題,每年多次進行環(huán)境治理和投入環(huán)保設施,村內所有道路全部硬化,路兩側全部綠化,,統(tǒng)一深井供水、統(tǒng)一排污、統(tǒng)一架設路燈,現(xiàn)正在架設天然氣,減少排污,進一步提高空氣質量。在文體建設方面,村領導積極引導村民參加各種問題活動,支持村民建立懷劇團、豫劇團、旗牌隊等,增加鍛煉場地……。 |
因村在茶庵街南部,俗稱南莊,故名。清光緒三十年(1904)屬茶庵保。1936年屬茶庵鄉(xiāng)。1937年后屬漢冢鄉(xiāng)。1949年屬溧河區(qū)茶庵鄉(xiāng)。1951年屬第十四區(qū)(茶庵區(qū))。1958年屬茶庵公社茶庵大隊。1961年屬茶庵區(qū)茶庵公社。1984年屬茶庵鄉(xiāng)茶庵村民委員會。1994年撤地設市建區(qū),屬宛城區(qū)茶庵鄉(xiāng)。2015年析茶庵村民委員會部分,成立南莊村民委員會,屬宛城區(qū)茶庵鄉(xiāng)至今。南莊村……。 |
南莊村位于橫水鎮(zhèn)西北3公里處,由南莊、北莊兩個自然村組成,設一個黨支部,60名黨員,全村2050口人,15個村民小組,占地面積5500畝,其中耕地面積2460畝,近年來南莊村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積極改善村容村貌,努力搞好社會事業(yè),贏得了全村群眾和安陽市、林州市、鎮(zhèn)黨委的認可,先后被安陽市授予“五個好”村黨組織。南莊村主要生產小麥、玉米、棉花、紅薯、花生、油菜等糧食和經濟作物,村里街道全部硬化,東……。 |
南莊村:位于臨淇鎮(zhèn)西南6公里處,轄8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shù)12OO戶,總人口4750人。西臨石門水庫,東有龍泉谷景區(qū)。全村耕地3900畝,荒山面積3700余畝。北臨淇河,南靠太行山脈。全村街道,胡同硬化率百分之九十,安全飲水全覆蓋。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薯為主。主要經濟來源靠建筑業(yè)。全村建筑行業(yè)龍頭企業(yè)5個。帶動并促進了南莊村的經濟發(fā)展。被評為全國美麗宜居鄉(xiāng)村。……。 |
相傳早在宋代,村北有個村名叫太平街。明末李自成起義,戰(zhàn)火將太平街大半房屋燒毀,幸存者移居至太平街以南居住,得名南莊。秦代屬新城縣。清末民國初期屬元里鄉(xiāng)。1947年屬莘樂區(qū)。1949年成立南莊鄉(xiāng)。1954年由各村合并成立南莊中心鄉(xiāng)。1958年成立南莊大隊,屬城關公社。1959年屬伊川縣老城公社。1961年9月屬城關公社。1975年劃歸飯坡,屬飯坡公社。1984年為南莊村民委員會,屬飯坡鄉(xiāng)。2013年……。 |
此村自曹縣潘寨遷來,此位于潘寨南,故名。1958年8月成立南莊生產大隊,屬南彰公社。1961年7月屬南彰區(qū)。1962年9月屬南彰公社。1983年12月改為南莊村民委員會,屬南彰鄉(xiāng)。1996年屬南彰鎮(zhèn)至今。南莊村……。 |
該地名來源于明朝初期。明初,段姓人氏從山西洪洞縣遷到此成村。位于湯河南岸,與湯河北岸北莊對稱,所以叫南莊,沿用至今。1950年,設村。1958年,成立湯陰縣任固公社南莊生產大隊。1983年,社改鄉(xiāng),隊改村,稱任固鄉(xiāng)南莊村民委員會。1987年,鄉(xiāng)設鎮(zhèn),稱任固鎮(zhèn)南莊村民委員會,其名稱沿用至今。南莊村……。 |
明洪武年間,南氏自山西洪洞縣遷至西華縣南坡樓后又分局歸德府西建村,故名。1913年設王啟山莊保,屬觀堂鄉(xiāng)。1938年屬王樓區(qū)王啟山莊保。1949年歸王樓區(qū)吳樓鄉(xiāng)。1956年設徐莊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1958年改徐莊大隊屬觀堂人民公社。1961年屬王樓區(qū)丁樓人民公社。1962年廢大隊屬王樓區(qū)吳樓人民公社。1965年復置徐莊大隊,屬觀堂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南莊大隊,屬觀堂人民公社。1983年改南莊……。 |
《唐故士吳君墓志銘》載有傍祚村。北宋《相臺志》載有傍祚村。明《修定寺地界碑》載有傍左。清乾隆年《安陽縣志》、民國《續(xù)安陽縣志》均分為東傍佐、西傍佐,1958年西傍佐改為北莊、南莊兩個行政村。1981年安陽地區(qū)安署文〔1981〕55號文件批準,改村名為西傍佐南莊,沿用至今。1949年設西傍佐村。1958年西傍佐分為北莊、南莊二個村,改為南莊生產大隊,屬銅冶公社。1981年,根據(jù)安陽地區(qū)文件批準,將村……。 |
明代初年,南姓最早定居于此,形成村落后取名南莊。1948年屬酒后區(qū)。1958年成立南莊生產大隊,屬葛寨人民公社。1962年從葛寨人民公社分出,改屬酒后人民公社。1984年改設南莊村民委員會,屬酒后鄉(xiāng)。2014年酒后鄉(xiāng)撤鄉(xiāng)建鎮(zhèn)后,屬酒后鎮(zhèn)。南莊村……。 |
初名前河道營(來歷失考),和大新莊同為一村,清同治四年(1865)筑寨時,此村被拒之寨外,故稱南辛莊。后演變?yōu)槟闲虑f。1958年建南新莊生產大隊,屬大新莊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南新莊村民委員會,屬大新莊鄉(xiāng)。南莊村……。 |
永興鎮(zhèn)南莊村地處永興鎮(zhèn)南端,南接天門市皂市,西與錢場鎮(zhèn)相鄰,依山傍水,人杰地靈,村域面積1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113畝,山林面積934700畝)。人口現(xiàn)狀: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395戶,1360人,外出務工341人,空巢老人22人,留守兒童29人,建卡貧困戶29戶,其中農村低保戶21戶40人。村級組織:村黨支部班子成員3人,黨員34人,其中入黨積極分子2人,60歲以上老黨員10人,37……。 |
明朝屬漢陽縣七鄉(xiāng)懷澤二里,清朝屬漢陽縣新灘巡檢司轄治。民國屬漢陽縣新灘區(qū)。1949年屬漢陽縣合成鄉(xiāng)。1956年屬漢陽縣鄧南鄉(xiāng)。1959年屬漢陽縣鄧南公社,為上南大隊。1965年與下南莊大隊、郭家墩大隊合并為南莊大隊。1969年郭家墩大隊、下南大隊劃出,重新組建南莊大隊。1975年屬鄧南公社鄧南管理區(qū)。1980年屬漢南農場管理局鄧南鄉(xiāng)。1975年屬鄧南公社鄧南管理區(qū)。1980年屬漢南農場管理局鄧南鄉(xiāng)……。 |
解放前,位于村十一組有一座當?shù)赜忻膹R宇叫南莊廟,解放初期取名南莊鄉(xiāng),后建村后叫南莊村。1956年,成立新農合作社;1958年,改名為新農大隊,隸賀站公社;1971年與新華大隊合并,名為新華大隊,屬山坡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賀站鄉(xiāng)成立,新華大隊,改為新華村,屬賀站鄉(xiāng);1986年,賀站鄉(xiāng)改賀站鎮(zhèn);1989年,新農從新華村分離出來另立門戶,名為南莊村,屬賀站鎮(zhèn);2001年鄉(xiāng)鎮(zhèn)體制后,賀站鎮(zhèn)并入山坡……。 |
南莊村文化底蘊深厚,神話文化、名人軼事、紅色典故眾多。打夯歌、順口溜,許多村民順手拈來。采蓮船、踩高蹺、婚喪習俗異彩紛呈,生活習慣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許多書籍文章都有記載。村民們自發(fā)組建了腰鼓隊、文藝隊等,節(jié)假日經常在文化活動中心進行自編自導表演,2015年南莊村代表隊表演的《打夯歌》在民俗文化表演中榮獲一等獎。南莊村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通過家庭生活污水處理、垃圾分類減量、庭院小景打造等模式使生態(tài)環(huán)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