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村[4]
由金銀村、河西村合并而成新村,各取一字而得名金河村。公社化時命名為河西大隊;1984年1月更名為河西村,建立村民委員會,屬燕子鄉(xiāng);2020年行政區(qū)劃調整,金銀村、河西村合并為金河村。河西村……。 |
金河場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場名為名。解放初為柏林村,1958年為金河大隊,1967年取名長江大隊,1984年名為長江村委會。2007年合村并組時保留原建制。2020年5月15日仁府發(fā)〔2020〕67號將戰(zhàn)勝村、長江村、羅漢村6至10組合并,設立金河村。毛壩村簡介毛壩村位于鰲陵鄉(xiāng)西北部,交通便利,耕地面積1378畝,9個經(jīng)濟社,常住人口821戶,總人數(shù)2436人,流動人口1584人,特色產(chǎn)業(yè)以水……。 |
1950年設甸屏行政村,1954年為甸屏鄉(xiāng),1958年為金河管理區(qū),1963年為金河公社,1966年為金河大隊,1984年為金河鄉(xiāng),1988年為金河辦事處,2001年村改委后為金河村民委員會至今。金河村……。 |
因取所轄金圭寺、河矣城兩個自然村首字,故名。解放前,屬大理縣五臺鎮(zhèn)。解放后,1950年屬大理縣第二區(qū)。1953年為金河鄉(xiāng)。1958年為大理市東風公社金河管理區(qū)。1962年為大理縣喜洲區(qū)金河小公社。1964年為喜洲公社金河大隊。1969年為金河大隊革命領導小組。1983年為喜洲區(qū)金河鄉(xiāng)。1987年為喜洲鎮(zhèn)金河行政村。2000年為金河村民委員會至今。金河村……。 |
1984年名為橡膠種植場。2004年因小街鄉(xiāng)橡膠種植場劃入勐龍鎮(zhèn)而更名為勐龍鎮(zhèn)小街鄉(xiāng)工貿(mào)公司。2010年體制改革,將勐龍種植場更名為金河村民委員會。金河村……。 |
本村旁的一條河流發(fā)源地在金光寺腳下的金箐河,且河中產(chǎn)沙金,因此命名為金河。解放前屬永和鎮(zhèn),解放初隸屬二區(qū)的永和鄉(xiāng),1955年屬杉陽區(qū)永和鄉(xiāng),1958年改為杉陽人民公社金河管理區(qū),1962改為杉陽區(qū)金河小公社,1970年改為杉陽人民公社金河大隊,1984年改為杉陽區(qū)公所金河鄉(xiāng),1987年改為永和彝族鄉(xiāng)金河村公所,2000年實行村改委,改為永和彝族鄉(xiāng)金河村民委員,2005年永和彝族鄉(xiāng)并至杉陽鎮(zhèn),設杉陽……。 |
2009年5月得名。解放初屬鶴慶縣第七區(qū),1956年為中江大鄉(xiāng)金河高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中江人民公社金河管理區(qū),1961年為中江人民公社金河生產(chǎn)隊,1963年撤公社改區(qū),原人民公社改區(qū),中江公社與六合公社合并為六合區(qū),為六合區(qū)金河小公社,1970年撤區(qū)改社,為六合人民公社金河大隊,1972年又于中江分開,為中江人民公社金河大隊,1984年撤社改區(qū)建小鄉(xiāng),原大隊改為鄉(xiāng),為中江區(qū)金河鄉(xiāng)……。 |
兩村各取一字命名。2019年村規(guī)模調整,撤銷金塔村、清河村合并建立金河村。金河村……。 |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
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