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東門村[2]

東門村[2]

  以地處縣城四大城門之東門,所以命名為東門村。1979年2月由岷峰村七隊、八隊,長虹村六隊組建成東門村。1983年改設東門村委會并由岷陽鎮(zhèn)命名并報縣政府審批得名。東門村……。
  因村東西原有-寨門,居委會駐扎在東門村,故名。1961年拆隊獨自成立“東門大隊”1987年故為管理區(qū),1999年改稱東門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東門村屬鳳塘鎮(zhèn),在鎮(zhèn)政府東側,因地處鳳塘片村東面,故名。由東門、韋厝二個自然村組成,東與楓溪鎮(zhèn)溝尾謝村接壤,西南分別與南門、大埕交界,北面與浮崗隔溪相望,據《陳氏族譜》載:南宗紹興丙寅年,陳姓承鳳公遷入創(chuàng)鄉(xiāng)。以農為主,荔枝為當地特產�!�。
  東門村位于普寧市區(qū)西南19.5公里處。人口0.16萬。四百年前,有吳、賴、張、王、戴等姓居民在此聚居,后張姓他遷。解放前后梅林大街被稱為梅林老圩,上圩的人們在此經營生意。因地處梅林東門,故名。聚落成塊狀分布。建筑多為混凝土結構樓房。全村有耕地314畝,山地1000畝。以農為主,種植水稻、番薯。盛產青梅、橄欖、油甘等。部分人經營小商業(yè)。有里坪公路經過。東門村緊靠梅林圩市場,商鋪眾多,商貿活躍,是梅林……。
  茂名市化州市東門村位于化州市那務鎮(zhèn)東北部。東門村轄12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598戶,人口3243人;全村總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80畝。東門村年平均氣溫為22.6,年降雨量約為1842,氣候特征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蠶桑、種養(yǎng)業(yè),上一年東門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078萬元。近年來,東門村發(fā)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大力發(fā)展水稻、蠶桑、種養(yǎng)業(yè)�!�。
  東門村位于隆江鎮(zhèn)東面,距鎮(zhèn)政府4公里,轄區(qū)總面積4.2平方公里,總人口2863人,黨員38人,耕地面積444畝,村共青團、婦聯、民兵、老人協會等組織健全,村兩委成員共6人,兩委戰(zhàn)斗力強。東門村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衛(wèi)生整潔,是革命老蘇區(qū)。村道實現水泥路面解決行路難的問題;完善村衛(wèi)生醫(yī)療站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建小學教學樓一棟,解決了入學難的問題;近年來,在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在鎮(zhèn)委、鎮(zhèn)政的正確領導……。
  東門村位于樂儉鄉(xiāng)東面。距鄉(xiāng)政府2公里,全村轄17個村民小組,626戶,2819人,勞動力1358人。其中貧困人口1531人,0黨員56人。全村總面積1769.6公頃。其中耕地423公頃,林地638公頃,園地53公頃,草地23公頃,荒地689公頃。種植茶園2400畝,人均純收入2380元。人均占糧486公斤。全村通電、通電話。70%的村民組通公路。50%的飲用自來水,有村級學校及衛(wèi)生室。廣播電視覆蓋……。
  東門村位于舊州鎮(zhèn)東南部,距黃平縣城25公里,轄17個村民組,田土面積1631畝,林地面積16000多畝,全村有700戶,共2304人。全村共有黨員44名,6-15周歲未成年人有437人,7-15周歲兒童有702人,16-35周歲青壯年有786人,18-45周歲婦女有1122人,18至49歲育齡婦女有651人,60歲以上的老人有263人。近幾年,由于外出務工人增多,東門村的留守兒童有27名,空巢老人……。
  新州東門,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將東城門命名為豐潤,東門村村民民委員會駐在此地,故名。明朝時期修城,1737年重修,解放前屬四屏鎮(zhèn),設1保,解放后撤保為村,1958年建新州人民公社為大隊,1985年撤新州公社并入新州鎮(zhèn),同時撤大隊復為村。東門村基本情況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是一個以苗族和革家為主要民族的多民族村,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65%。目前全村耕地面積118畝,人均耕地面積0.075畝……。
  東門村系松桃苗族自治縣普覺鎮(zhèn)一個行政村,全村轄12個村民組,總人口1243人,273戶,黨員22人,耕地面積660畝,林地500多畝,與道塘、岑塘、棉花山三村相鄰。松江公路貫穿東門村,交通便利;距普覺鎮(zhèn)政府4公里。東門村主要靠農業(yè)為主,有水稻、玉米、紅薯、花生;近幾年來政府大量帶動群眾搞種植經濟作物,有百合、烤煙、人參等,為東門村經濟提高了效益。近幾年來,遵照中央精神提出:“保民生,促增長,保穩(wěn)定……。
  東門村位于衛(wèi)城鎮(zhèn)中心地段,全村有總戶數892戶,總人口2735人,其中有農業(yè)人口2035人,有非農業(yè)人口700人,全村共計13個村民組。--人口總數:2735人 農業(yè)人口:2035人非農業(yè)人口:700人--行政區(qū)面積:9.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97.0畝--主要民族成分:漢族發(fā)展口號:--所轄村:13生產總值:53.0 萬元--主要經濟產業(yè):農業(yè)名特產品:玉米辦公所在地:四組 ……。
  1949年解放后時為丹江鎮(zhèn)東門大隊,1992年批準為丹江鎮(zhèn)東門村民委員會。東門村位于雷山縣城大十字以東,與黨高村,楊排村接壤,東門村主要以農業(yè)為主.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其中2個為自然村寨(紅屯堡、羊常堡)。共有402戶1617人。耕地面積86畝(田55畝、土31畝)。人均耕地面積為0、05畝。2010年人均收入1900元。……。
  因以方位東、西、南、北命名,此村又在東門,故而得名。在推行保甲管理體制時,民國三十年(1941年),建制青溪區(qū)時,東門屬青浪鎮(zhèn)第一保。建國后為青浪鎮(zhèn)青浪街上居民委員會東門居民小組。1984年“政社分立,建立政權”先后改為青溪鎮(zhèn)東門大隊。文化街和東門大隊,歷屆政府所住地。湘黔鐵路、株六復線、306省道穿境而過。東門村……。
  東門村位于趙縣縣城城東,東臨東關村,西、南鄰石塔村,北鄰北門村。該村共有耕地784.92畝,人口1608人,總戶數403戶,共分7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25人。黨員情況:共有黨員61人,共分3個黨小組�!�。
  東門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五常市拉林滿族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22,為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區(qū)劃代碼為230184101201。
  元代,按照一般縣城建制,修武老縣城設有四門四關,此村地處修武老縣城的東門之內,故名東門。1958年,設立東門生產中隊,屬修武縣人民公社城關生產大隊。1960年,隨修武縣并入焦作市,屬城關管理區(qū)。1961年,成立東門大隊,屬修武縣城關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東門大隊,設立東門村民委員會,屬城關鎮(zhèn)。東門村……。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