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幽棲寺
南京幽棲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早期的著名廟宇,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始建于南朝劉宋大明三年(459年),位于南京市南郊祖堂山的南麓,與宏覺寺遙遙相對。
幽棲寺地勢幽靜,竹海松濤,置身其中,令人塵慮頓消,幽思無限。南唐烈祖李異在政務(wù)倥傯之際,常來此山游賞,中主李瑕也多次來此禮懺拜佛,后主李煜更在此處大興土木,造寺千間。南宋治平(1064~1067年)年間,恢復(fù)幽棲寺原名。
祖堂山與牛首山似斷若連,層巒疊翠,主峰削如芙蓉,高矗云霄。南麓茫茫竹海,古木參天,原名幽棲山。南朝劉宋大明三年(459年),在此建寺,即以山為名,稱幽棲寺。唐太宗貞觀(627-649年)年間,高僧法融禪師在此山北崖洞穴中修行,得禪宗四祖道信嫡傳心法,創(chuàng)立禪宗的一個支派“牛頭宗”,被稱為“南宗第一祖師”。幽棲寺為牛頭宗即“江表牛頭”的發(fā)祥地,亦被譽為南宗祖堂,由此改名祖堂寺。幽棲山亦隨之更名為祖堂山。晚唐光啟(885-888年)中,寺廢。
寺廟依山而建,規(guī)模宏大,自山腳至山門,為一冗長古道,林木參天。繁葉蔽日,殿閣僧舍,錯落有致。據(jù)《金陵梵剎志》記載:明代祖堂寺內(nèi)主要殿堂有金剛殿、天王殿、佛殿、千佛殿、觀音殿、華嚴(yán)殿、水陸殿等。除觀音殿為三檻外,其余各殿均為五楹;另有三層十五楹禪堂、二層十楹齋堂及五楹廚庫、茶寮各一座。寺院基址占地240余畝,田地山塘500余畝。幽棲寺在明代還管轄著附近的幾座小剎。寺前并建有一座無梁殿及回廊、渡橋等建筑。
歷代文人雅士多喜前往祖堂山、幽棲寺、獻花巖等處,留下了不少詩篇。
殷邁<牛首山閱楞嚴(yán)夜坐>詩,記述了自己夜宿幽棲寺中,閱讀佛經(jīng)的情景,并表達了對南京第一禪宗祖師法融大和尚的深切崇敬之情。詩云:
幽棲寺久已破敗,目前尚存遺址及祖師洞、銀錠橋、月牙池、水井等建筑。另有明代銅鐘一口,現(xiàn)藏江寧區(qū)博物館。
祖堂山松柏森森,竹海茫茫,流泉淙淙,禪宇隱現(xiàn),景色幽麗。山頂有芙蓉峰,層巒疊翠,高矗云表,宛若芙蓉凈植。山上有拱北峰、天盤嶺、伏虎洞、神蛇洞、太白泉、長庚池、拜經(jīng)臺諸景,歷代文人雅士游屐時至,多有題詠,幽棲寺置身其間,增色不少。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