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中國(guó)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后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澤湖。1128年以后,黃河南徙經(jīng)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潴水,原來的小湖擴(kuò)大為洪澤湖。
洪澤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後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澤湖。1128年以后,黃河南徙經(jīng)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潴水,原來的小湖擴(kuò)大為洪澤湖。明清以來湖水全憑洪澤湖大堤作為屏障,形成“懸湖”�,F(xiàn)洪澤湖正常水位12.5米,面積2,069平方公里,最深5.5米。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積擴(kuò)大到3,500平方公里。近年加固了洪澤湖大堤,防洪標(biāo)準(zhǔn)提高到16米。湖水主要經(jīng)由三河泄入高郵湖,再經(jīng)邵伯湖入里運(yùn)河,到三江營(yíng)入長(zhǎng)江,是為入江水道。舊時(shí)排水不暢,大堤失修,水患嚴(yán)重。1949年以后新建規(guī)模宏大的三河閘,整修入江水道,加固洪澤湖大堤。1952年在高良澗以東修建蘇北灌溉總渠,長(zhǎng)168公里,用以灌溉里下河平原,兼作排洪之用。湖水還可出二河閘經(jīng)楊莊水利樞紐由中山河(或稱新淮河)入海。1958—1960年又增辟淮沭河,由楊莊水利樞紐引洪澤湖水北上,到沭陽入新沂河。2003年開通淮河入海水道,自二河閘下游,緊貼蘇北灌溉總渠北岸入海。
門票
免費(fèi)
景點(diǎn)位置
高渡鎮(zhèn)政府所在地伸向湖心51華里的半島南端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