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東平縣彭集鎮(zhèn)南城子村北大汶河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掇o!、《中國水利志》均有載。該壩位于東平縣境東部大清河與大汶河分流的地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從縣城出發(fā),沿大清河東行20多華里,一座大壩驀然躍入眼簾。整個大壩為石結構,巨大的石料鑲砌得十分精密,石與石之間采用束腰扣結合法,一個個鐵扣把大壩鎖為一體,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大壩分三部分。從南向北依次為:主石壩、太皇堤和三合土壩。三部分既各自獨立,又相輔相成,互為利用,互為保護,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獨特布局。從整體上看,既有都江堰的原理借鑒,又有自身特色。最南端的主石壩呈南北向長443米,自身又分三段,北邊一段叫玲瓏壩,中間一段叫亂石壩。南邊一段叫滾水壩。滾水壩在三壩中最低,它的作用是在汶水開始上漲、小汶河河水位超過安全界線后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決口。北邊的玲瓏壩比滾水壩高0.1米,中間的亂石壩又比玲瓏壩高0.2米。隨著汶水水位的升降,三壩分級漫水,可調蓄河水儲量。據水利部門測量,“三壩”先后漫水的數(shù)量與大汶河洪水的流量及小汶河的過水是互相協(xié)調的,因而既保證了小汶河持續(xù)供水,又能排洪防溢。壩的建筑形狀略成弧形,弓背向著迎水面,增加了壩的預應力。為保證跌水坡與壩基的安全,又在壩的跌水面修了一道緩沖檻,水經緩沖檻而緩速,減輕了對壩的沖擊力。整個大壩為石結構,重達1噸至6噸以上的巨石,鑲砌得十分精密,為防止洪水沖塌,石與石之間采用束腰扣榫結合法,一個個鐵扣把大壩鎖為一體,固若金湯,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主石壩北的太皇堤,順河向為東北西南向,堤為土石結構。汶水東來,太皇堤正面相迎,使水勢緩速而南折再靠近石壩,既能保壩,又能助三合土壩泄供。應當說,太皇堤起著保壩抗洪的雙重作用。
太皇堤北端接三合土壩。三合土壩走向與太皇堤相同,因用三合土筑成,所以稱為三合土壩。三合土壩的作用何在呢?為抵御特大洪水,清代初期,在整體維修的同時,增筑此壩,壩長260余米,水平高度比壩面高2米。如果主石壩漫水水位超過2米、加之太皇堤吃緊,此時三合土壩即行漫水,起到泄洪保壩的作用,實為汶水溢洪道。
門票
門票24人民幣
景點位置
山東泰安東平縣彭集鎮(zhèn)南城子村東北大汶河下游
彭集街道:彭集鎮(zhèn)總面積73平方公里,耕地6.9萬畝,轄53個行政村,總人口6.38萬,素有東平""城南明珠""的美譽。交通便利,區(qū)位優(yōu)越,縱有105國道,橫有331省道,正在建設中的濟荷高速公路從鎮(zhèn)內穿過。 資源豐富,產業(yè)興旺。已探明鞍山式鐵礦石儲量7億噸,河砂儲量約1000萬噸。名勝古跡有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 后阝 城 遺址和建于明代的中國著名水利工程一一戴村壩。特色產業(yè)…… 彭集街道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