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廈門市 > 思明區(qū)旅游

廈門白鹿洞寺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廈門白鹿洞寺

白鹿洞,位于虎溪巖的后面,玉屏山-南側(cè),與虎溪巖-同為明代林懋時開拓。據(jù)廈門志記載:白鹿洞左右多為崩崖立石,舊時-建有大觀樓、宛在洞、接因亭。

白鹿洞的名稱來源,據(jù)傳,在洞開拓時,在這里建閣奉祀理學(xué)家朱熹。因朱熹嘗在江西廬山-建白鹿洞講學(xué),遂取名白鹿洞。后人在石洞中-雕作一只白鹿,加以傳說美化,因此有白鹿含煙的傳說,列為廈門小八景之一。

白鹿含煙被叫做白露含冤-、這一傳說的內(nèi)容是一個叫做蘇勇的男子在上山采藥時搭救了一只白鹿,此白鹿為了報答救命之恩,化為白露姑娘到蘇勇的草寮找他。恰好遇上蘇勇的母親送藥上山,誤會白露姑娘是前來偷藥的,姑娘含冤逃走。后來蘇勇尋遍山林卻找不到白鹿的蹤跡,只看到有一山洞0現(xiàn)了一只石制白鹿,在陽光下口中騰起白煙,仿佛傾吐滿腹的冤氣一般。

康熙三十七年,威略將軍吳英為水師提督,為獎勵文教,建造文昌殿,復(fù)構(gòu)萃文亭,增置學(xué)舍,為教學(xué)之所。不久,絳堂漸虛,遂為琳宮梵宇。乾隆十六年辛未,代理水師提督-倪鴻范倡學(xué),乃逐僧徒,遷佛像,拆殿宇,建玉屏?xí)。清末民初,書院衰落,佛教再興。清末民初先后重修、擴建寺宇,由覺斌和尚管理。后來覺斌就任-南普陀寺都監(jiān),由妙廉繼任。

建國后,1958年部隊借住寺宇,曾對寺宇進行重修。1988年由香港的元果法師集資興修,擴建殿堂樓閣,新塑諸佛菩薩金像,鋪砌石級、石欄。裝修樓臺亭閣,寺容寺貌,煥然一新,現(xiàn)住僧眾十余人,儼然為一莊-嚴宏偉的佛教道場。

白鹿洞后面的懸崖石壁上有許多摩崖石刻,大都出自名家手書,其中有“明天啟癸亥十一月二十日廣陵朱一馮以督師剿夷至此”和“天啟癸亥晉陽趙紆督師到此”的兩行石刻,具有重要的歷史資料價值,為史學(xué)界所重視。

白鹿洞前本來有一個半月形小水池,引自后山巖石縫隙中的泉水,叫做龍泉,又稱琮琤泉,但現(xiàn)今已無存。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qū)白鹿路5號

類型:寺廟

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

門票信息:

免費開放。

交通

乘坐16、18、21、25、26、28、37路等公交車即可到達

門票

40元


>>延安新聞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