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江蘇省 > 無錫市 > 宜興市 > 芳橋街道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芳橋街道

[移動版]
地名:芳橋街道隸屬宜興市
區(qū)劃代碼:320282005代碼前6位:320282
行政區(qū)域:江蘇省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行政級別:街道車牌代碼:蘇B
長途區(qū)號:0510 郵政編碼:214000
轄區(qū)面積:約43.78平方公里人口數(shù)量:2.8萬人
人口密度:640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8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龍眼社區(qū)~001主城區(qū)
龍眼社區(qū):位于芳橋街道中心,境內(nèi)有陽山、岱華山、浮山、葛寶山、陽山蕩、潮音寺、龍眼橋、周處遺跡、甘草墩等歷史遺跡。成立于2004年9月,對區(qū)域范圍內(nèi)的…[詳細]
芳橋村~200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因轄區(qū)在原芳橋鄉(xiāng),故名。其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芳橋大隊。1983年更名為芳橋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芳陽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政發(fā)(2001)40號…[詳細]
陽山村~201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因以陽山山名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陽山大隊。1983年更名為陽山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云巢村村民委員會、西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詳細]
后村村~202村莊
因以后村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后村村民委員會大隊。1983年更名為后村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后窯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政發(fā)(200…[詳細]
夏芳村~203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因以夏芳自然村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夏芳大隊。1983年更名為夏芳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扶東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政發(fā)(2001)…[詳細]
華陽村~204村莊
因以華陽橋橋名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華陽大隊。1983年更名為華陽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前陽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政發(fā)(2000)…[詳細]
扶風村~205村莊
因以扶風橋而得名。其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扶風大隊。1983年更名為扶風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后尹村村民委員會、大河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政發(fā)(20…[詳細]
金蘭村~207村莊
金蘭村:位于金扶路西側。 金蘭村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堅持以優(yōu)質(zhì)糧食為主導產(chǎn)業(yè),形成了以糧為主、因農(nóng)而興的“金蘭模式”。強化黨建引…[詳細]
屺山村~208村莊
因以屺山山名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屺山大隊。1983年更名為屺山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里高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政發(fā)(2000)4…[詳細]

地名由來:

清末為方橋鄉(xiāng),因橋得名。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芳橋街道為2020年國家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縣城)

2018年3月,江蘇省環(huán)保廳公布芳橋街道為首批江蘇省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鎮(zhèn)村。

2010年3月,環(huán)境保護部授予芳橋街道2010年國家生態(tài)建設示范區(qū)之“全國環(huán)境優(yōu)美鄉(xiāng)鎮(zhèn)”稱號。

基本介紹:

芳橋街道于(陰歷)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日解放。由宜興縣軍事管制委員會通令為芳橋鄉(xiāng)人民政府。同年十月,廢除保甲制建立村組制,并以鄉(xiāng)設立黨支部。一九四九年六月至一九五五年,歷經(jīng)了分小鄉(xiāng)、土地改革、互助組、初級社運動。一九五六年二月進行第一次并鄉(xiāng),改稱芳橋鄉(xiāng)人民委員會。一九五八年九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撤銷鄉(xiāng)、村建制,建立公社、大隊建制,本鄉(xiāng)為湖濱公社后,原芳橋大隊改為芳橋公社。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六七年三月,由于受“0”的沖擊,公社工作日處癱瘓。公社工作由同級人武部部長抓總(主持),一九六八年五月,以社建立革委會。一九七一年十月恢復建立了芳橋公社黨委,一九八一年由公社革委會改為公社管委會。一九八三年

+查看詳細芳橋街道概況>>

文化旅游:

陽山蕩景區(qū)

陽山蕩公園位于宜興市芳橋鎮(zhèn)陽山蕩東北側,是環(huán)陽山蕩新城打造的重要景觀公園之一。一期占地約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000萬元。公園沿孝侯路由北向南分為ABCD四個區(qū)域,A區(qū)位于陽山蕩風景區(qū)入口,

周培源故居

周培源故居位于宜興市芳橋鎮(zhèn)后村,周培源故居坐北朝南,建于清末至民國初年,現(xiàn)有建筑三進,占地750多平方米。1987年周培源將故居捐獻給宜興市政府。1996年11月宜興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

四方碑

四方碑,在宜興市芳橋鎮(zhèn)徐塘田村,為清代處士徐翙鳳妻的墓碑。1985年1月宜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徐翙鳳(1628—1684),字聲歧,號竹虛行三樂齋公孫、馌亭老農(nóng)、眠云道人。通

下裴橋

下裴橋,在宜興市芳橋鎮(zhèn)虞山村下裴自然村。2003年3月宜興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下裴橋建于民國十二年(1923),為單孔石拱橋。南北向(南偏東10°),兩側各有石階17級,青石基

梅前永興橋

梅前永興橋,位于宜興市芳橋鎮(zhèn)芳橋村(原梅子境村)梅前組(梅子境橋邊)。2009年5月,宜興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梅前永興橋建于清光緒丁亥年(1887),單孔石拱橋,南北向(北

夏芳橋

夏芳橋,位于宜興市芳橋鎮(zhèn)夏芳村夏西組(夏芳新橋邊)。2009年5月,宜興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夏芳橋建于清代,四孔石梁橋,南北向(北偏東20°),花崗巖質(zhì)地。橋通長20米,橋

歷史沿革:

1929年為芳橋鄉(xiāng),屬芳橋區(qū)。

1949年5月仍為芳橋鎮(zhèn),旋改置鄉(xiāng)。

1958年并入湖濱人民公社。

1959年建芳橋人民公社,1983年復置芳橋鄉(xiāng)。

1993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

2000年扶風鎮(zhèn)并入,2014年撤鎮(zhèn)設芳橋街道。


以下地名與芳橋街道面積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