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沈集鎮(zhèn) | 隸屬:沙洋縣 |
區(qū)劃代碼:420822111 | 代碼前6位:420822 |
行政區(qū)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鄂H |
長途區(qū)號:0724 | 郵政編碼:448000 |
轄區(qū)面積:約220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2.08萬人 |
人口密度:約9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2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沈集社區(qū) | ~0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清朝后期,始有沈氏家族在此聚居、建廟和開設酒坊,逐漸形成集市,俗稱沈家集,后簡稱沈集,沿用至今。2005年,沈集村和老街社區(qū)合并為沈集社區(qū)。“沈集”指…[詳細] |
公坪村 | ~200 | 村莊 | 村委會位于公議場,且地勢平坦,故名公坪�!肮敝腹h場,“坪”指平坦的場地�!�[詳細] |
樂山村 | ~201 | 村莊 | 該地有個樂山坡水庫�!皹飞健敝笜飞狡滤畮��!�[詳細] |
彭堰村 | ~202 | 村莊 | 村委會位于彭大堰地片,故名彭堰�!芭硌摺敝概泶笱�。…[詳細] |
雙廟村 | ~203 | 村莊 | 原居民點有兩座廟宇,故名雙廟。“雙”為量詞,指兩個;“廟”指廟宇�!�[詳細] |
帥店村 | ~204 | 村莊 | 原居民點有帥姓居民在此開設店鋪,故名帥店�!皫洝敝感帐�,“店”指商店、店鋪、買賣商品的場所。…[詳細] |
鄭崗村 | ~205 | 村莊 | 原住居民多為鄭姓,且該地地勢較高,故名鄭崗�!班崱敝感帐�,“崗”指地勢較高的地方�!�[詳細] |
柴崗村 | ~206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原住居民多為柴姓,且該地地勢較高,故名柴崗�!安瘛敝感帐希皪彙爸傅貏葺^高的地區(qū)�!�[詳細] |
林院村 | ~207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原住居民多為林姓,且居民人數(shù)較多,故名林家大院。“林院”指林家大院�!�[詳細] |
黃堰村 | ~208 | 村莊 | 村委會所在地為黃大堰片區(qū),故名黃堰村�!包S堰”指黃大堰�!�[詳細] |
公場村 | ~209 | 村莊 | 原名為公議場,取意公平、公正。“公議場”指當?shù)鼐用裆a(chǎn)生活方面公平、公正,以德服人�!�[詳細] |
羅集村 | ~210 | 村莊 | 原住居民多為羅姓,且居民點形成小集場,故名羅集�!傲_”指姓氏,“集”指農(nóng)村小集場�!傲_集”現(xiàn)指村委會所在地�!�[詳細] |
萬店村 | ~211 | 村莊 | 原居民點有萬姓居民在此開店,俗稱萬店�!叭f”指姓氏,“店”指店鋪,買賣商品的場所�!�[詳細] |
向崗村 | ~212 | 村莊 | 原住居民多為向姓,且居民點位于山崗,俗稱向崗,故名向崗村�!跋颉敝感帐�,“崗”指地勢較高。…[詳細] |
黃坪村 | ~213 | 村莊 | 原住居民多為黃姓,且地勢平坦,故名黃坪�!包S”指姓氏,“坪”指地勢較平坦的場地。…[詳細] |
劉集村 | ~214 | 村莊 | 劉集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王田村 | ~215 | 村莊 | 原有王姓、田姓居民在此開店形成集市和居民點,俗稱王田。2005年,官坪村與王田村合并,仍稱王田村�!巴酢⑻铩敝感帐��!�[詳細] |
丁坪村 | ~216 | 村莊 | 原住居民多為丁姓,且該地地勢較平坦,故名丁坪�!岸 敝感帐�,“坪”指較平坦的場地。…[詳細] |
鄢崗村 | ~217 | 村莊 | 原住居民多為鄢姓,且該地地處山崗,故名鄢崗�!佰场敝感帐�,“崗”指當?shù)氐貏葺^高�!�[詳細] |
唐店村 | ~218 | 村莊 | 原住唐姓居民曾在此開設店鋪,俗稱唐店。“唐”指姓氏,“店”指店鋪,買賣商品的場所�!�[詳細] |
姚坪村 | ~219 | 村莊 | 原住居民多為姚姓,且該地地勢平坦,故名姚坪�!耙Α敝感帐�,“坪”指地勢平坦�!�[詳細] |
港灣村 | ~220 | 村莊 | 因2005年合村并組時,港灣村由原馬港村和原九灣村合并而成,故名港灣村。“港”指原馬港村,“灣”指原九灣村�!�[詳細] |
鳳橋村 | ~221 | 村莊 | 2005年合村并組時,雙鳳村和橋集村合并,將原村名各取一字,故名鳳橋�!傍P”指原雙鳳村,“橋”指原橋集村�!�[詳細] |
雨林村 | ~222 | 村莊 | 村委會附近有雨林水庫�!坝炅帧敝赣炅炙畮臁!�[詳細] |
地名由來:
清朝后期,始有沈氏家族在此聚居、建廟和開設酒坊,逐漸形成集市,俗稱沈家集,后簡稱沈集,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沈集鎮(zhèn)地處沙洋縣西北,荊潛公路沿線,與掇刀區(qū)麻城鎮(zhèn)毗鄰�,F(xiàn)轄29個村,1個居委會,國土面積220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652.3公頃,總人口39375人。
國民經(jīng)濟。2002年全鎮(zhèn)國民生產(chǎn)總值3.1億元,比上年增長7%;工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1.6億元,比上年增長5%;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2900元;個體工商戶總數(shù)600戶,私營企業(yè)13家;全年共引進項目4個,引進資金1000萬元,集鎮(zhèn)至雙廟路段的工業(yè)園區(qū)建設初具規(guī)模。
2002年實現(xiàn)財政收入656萬元,其中地稅85萬元,國稅40萬元。全鎮(zhèn)金融機構全年共投放貸款1200萬元,2002年年末實現(xiàn)存款余額6000萬元。
各項建設。集鎮(zhèn)面積1.5平方千米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wèi)會命名沈集鎮(zhèn)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縣城)。
文化旅游:
姚坪墓群位于沙洋縣沈集鎮(zhèn)姚坪村,年代為漢。類別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沈集墓群位于沙洋縣沈集鎮(zhèn)磚瓦廠,年代為漢。類別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港墓群位于沙洋縣沈集鎮(zhèn)馬港村,年代為漢。類別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七冢位于沙洋縣沈集鎮(zhèn)姚坪村,年代為宋。類別為古墓葬。1984年7月14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丁坪窯遺址位于沙洋縣沈集鎮(zhèn)丁坪村,年代為新石器。類別為古遺址。1984年7月14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朝后期,始有沈氏家族在此聚居、建廟和開設酒坊,逐漸形成集市,俗稱沈家集,后簡稱沈集,沿用至今。
1868年(清同治七年),荊門境內(nèi)編為12村,沈集鎮(zhèn)屬羔觀村。
1914年,屬荊門縣第七區(qū)。
1939年9月,屬荊門縣第五區(qū)。
1940年6月,日軍入侵,沈集淪陷。
1946年,沈集屬森萬鄉(xiāng)。
1948年,國民黨推行軍政一體化,荊門縣設置4個臨時區(qū)署,23個鄉(xiāng)(鎮(zhèn)),沈集屬森萬區(qū)署。
1949年2月,荊門縣分為14
區(qū)劃: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沈集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