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來:
因其故城位于韓城的宜水之北而得名。
宜陽 錦屏山
基本介紹:
宜陽縣位于豫西淺山丘陵區(qū),總面積1616平方公里,轄16個鄉(xiāng)鎮(zhèn)1個工礦區(qū)辦事處、353個行政村,總人口70萬。基本地形地貌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嶺中為灘、洛河東西全境穿”。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wèi)生縣城、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全國體育產業(yè)示范縣、河南省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生態(tài)建設示范縣等國家級、省級以上殊榮齊聚于此。
宜陽以一城聯通八方�?h體育中心、戶外運動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規(guī)劃館、博物館、游泳館等相繼落成,文化藝術中心、科創(chuàng)中心、市民之家呼之欲出,上百處綠地廣場、小游園生機盎然,“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成為現實圖景�?h城距洛陽市區(qū)20公里,距洛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第二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縣創(chuàng)建名單公布,宜陽縣入選。
2024年1月,宜陽縣被命名為全國醫(yī)養(yǎng)結合示范縣(市、區(qū))。
2023年10月,宜陽縣被命名為第七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chuàng)新基地。
2023年3月,宜陽縣被確定為2023屆河南省文明城市(擬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2023年1月,宜陽縣被命名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市、區(qū)、旗)。
2022年1月,宜陽縣被命名為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2022年1月,宜陽縣被確定為2021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宜陽縣為2021年度國家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縣城)。
2022年1月,宜陽縣入選河南省雙擁模范城(縣、區(qū))。
歷史沿革:
夏屬豫州。
商屬雒西地。
西周為周南地。
春秋屬晉,曾為毛國地。
戰(zhàn)國韓以韓城為都。
韓景侯遷國都至陽翟(今河南禹州),于此置宜陽縣,屬三川郡。
秦因襲之。
兩漢、三國魏、西晉屬河南郡、弘農郡。
北魏置宜陽郡。
隋初郡廢。
仁壽四年(604)改甘棠縣(北魏置)為壽安縣。
大業(yè)初州廢,宜陽、壽安同屬河南郡。
義寧二年復置宜陽郡。
開皇初廢。
唐武德二年(619)改宜陽縣(北周明帝二年復置)為福昌縣。
北宋熙寧五年(1072)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