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溫縣 > 黃莊鎮(zhèn)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黃莊鎮(zhèn)

[移動版]
地名:黃莊鎮(zhèn)隸屬溫縣
區(qū)劃代碼:410825104代碼前6位:410825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行政級別:鎮(zhèn)車牌代碼:豫H
長途區(qū)號:0391 郵政編碼:454100
轄區(qū)面積:約40平方公里人口數(shù)量:約3.7萬人
人口密度:約925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qū):48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黃莊村~201鎮(zhèn)中心區(qū)
明代前,有“前東留”。明初,黃信一家從山西洪洞縣遷此村定居,改名黃崗。后因澇洪沖村,西搬小史莊(即今址),更名為“黃莊”![詳細]
康莊村~202鎮(zhèn)中心區(qū)
明代前,就稱此地康莊,因康家居此而得名。明初,從山西洪洞縣遷民來此,村名仍稱“康莊”…[詳細]
東留村~203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東漢時期劉秀起兵時曾在此停留,受到擁戴。劉秀走時百姓不舍,攔住車馬挽留,故名“留村”。此村位東,稱東留![詳細]
西留村~204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西漢政權(quán)被王莽篡奪以后,劉秀開始起兵反抗新朝統(tǒng)治,他率領(lǐng)人馬先占領(lǐng)了河內(nèi)地區(qū),以河內(nèi)為根據(jù)地,在此地住過一些時間。劉秀以身做則,時常深入民中,帶頭耕犁…[詳細]
東虢村~205村莊
傳春秋時期,春秋時晉獻公滅虢,虢公隗奔溫,卒葬湨水之南,修冢。此村因在虢公冢東,故得名東虢。…[詳細]
西虢村~206村莊
傳春秋時,晉獻公攻滅虢國,虢公隗奔溫,卒葬湨水之南,修冢。此村因在虢公冢西南,故得名西虢![詳細]
林村村~207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傳明代前,因?qū)O家在此居住,故稱“孫家莊”。明成化十八年(1482)趙之和叔侄三人由山西洪洞縣柳樹村遷出,叔侄途中商定以“林”為紀,兩侄一住濟源梨林;一…[詳細]
林李莊村~208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據(jù)李祠考,清同治十二年(1873)碑文載,明洪武年間,李氏從山西洪洞縣遷居溫縣李莊。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因本公社有兩個李莊,此村又和林莊相鄰,故…[詳細]
南韓村~209村莊
傳元代此村稱“韓莊”,因韓家居此而得名。明初更名為三槐堂,明弘治十五年(1502)復(fù)稱韓村。明末清初為與北韓村相區(qū)別更名為南韓村![詳細]
白莊村~210村莊
傳明初,白姓人家從山西解州夏縣小李莊遷到溫縣王羊店居住。明代中期,白家部分人又從王羊店遷此立莊,取名“白莊”![詳細]
東韓村~211村莊
此地原為北韓村,1960年分為兩個自然村,此村位于北韓村關(guān)帝廟東,故取村名東韓村![詳細]
西韓村~212村莊
此地原為北韓村,1960年分為兩個自然村,位于北韓村關(guān)帝廟西的取村名西韓村![詳細]
東高肇村~213村莊
傳明代前高家在此建村,始名高肇,明、清沿習(xí)之。后因人口繁衍分為兩個村,此村在東為“東高召”![詳細]
西高肇村~214村莊
傳明代前高家在此建村,始名高肇,明、清沿習(xí)之。后因人口繁衍分為兩個村,此村在西為“西高召”![詳細]
北鎮(zhèn)村~215村莊
傳北遼入侵宋疆,皇帝派楊家父子在此屯兵防御,形成南、北陣營對壘,此地在北,稱“北陣”,后同音演變?yōu)椤氨辨?zhèn)”![詳細]
珍珠村~216村莊
傳明初,從山西洪洞縣遷民居此,因此村大水坑中有一串珍珠,故取名“珍珠”![詳細]
衛(wèi)村村~217村莊
傳明代前此地因地勢低洼,雨澇積水,挖河圍村,故名衛(wèi)村。明初,王姓幾家從山西洪洞縣遷此,村名仍稱“衛(wèi)村”![詳細]
西郭村~218村莊
傳春秋周桓王五年(前715)秋七月,宋公、齊侯、衛(wèi)侯會于溫,盟于瓦屋即此,故名瓦屋村。明初,郭氏遷來,更名為瓦郭村。爾后,郭氏又東擴一莊,稱東郭村。因…[詳細]
東郭村~219村莊
傳春秋周桓王五年(前715)秋七月,宋公、齊侯、衛(wèi)侯會于溫,盟于瓦屋即此,故名瓦屋村。明初,郭氏遷來,更名為瓦郭村。爾后,郭氏又東擴一莊,稱東郭村![詳細]
郭李莊村~220村莊
傳明代時,因李家居此而得名“李莊”。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因本公社有兩個李莊,此村西又鄰郭村,故取名“郭李莊”![詳細]
買莊村~221村莊
傳元代時,就稱“買莊”,因買家(屬回民,已絕姓)居此而得名。明初,苗、張、趙、晁四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村名仍稱“買莊”。…[詳細]
耿莊村~222村莊
傳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有耿姓、段姓、司姓、陳姓、鄭姓等多家遷到此處。其中,耿姓戶大,始祖耿懷威,攜領(lǐng)四個兒子,住在村西北,不久耿氏四門,出了四個秀才,…[詳細]
西林肇村~223村莊
西林肇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牛林肇村~224村莊
傳宋代時,此地因在東、西林肇之間,得名“中林肇”。明初,牛氏一家從山西洪洞縣城內(nèi)椿樹胡同遷來,更名為“牛林肇”![詳細]
前張莊村~225村莊
傳明代前,此地有張姓人家居此,故稱前張莊。…[詳細]
后張莊村~226村莊
傳明代前,稱此地“張家莊”,因張家居此而得名。后因村南有一前張莊,故更名為“后張莊”![詳細]
閻楊門村~227村莊
宋代時期,有宋朝兵馬在此地扎營安寨,后形成村莊,因當(dāng)時楊家將聞名,人們以為是楊家將在此,故稱名為“楊門”。明末,因閻家一獸醫(yī)百里聞名,更名為“閻楊門”…[詳細]
卜楊門村~228村莊
傳此地為孔丘弟子卜子夏故里,故稱“卜里”。宋代時,楊家父子為防御北國入侵,在此安營扎寨,更名為“楊門”。清乾隆年間更名為卜楊門![詳細]
余楊門村~229村莊
宋代時期,有宋朝兵馬在此地扎營安寨,后形成村莊,因當(dāng)時楊家將聞名,人們以為是楊家將在此,故稱名為“楊門”。明洪武年間,余家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取名“余楊…[詳細]
東林肇村~230村莊
林肇派生村,因位于林肇東,稱“東林肇”。明初,孔家從山西洪洞縣遷此,仍沿用“東林肇”![詳細]
常莊村~231村莊
傳三國晉司馬懿曾在麥糠城里為其師常林修建府邸,故名城子里。后毀于元兵入侵,爾后,村民始建今莊,仍襲原名。清中葉,因常姓居多而改今名![詳細]
東宋莊村~232村莊
傳宋代前,此村就稱“宋莊”,因宋家居此而得名。1960年分東、西宋莊,此村位東,稱“東宋莊”![詳細]
西宋莊村~233村莊
傳宋代前,此地就稱“宋莊”,因宋家居此而得名。1960年分東、西宋莊,此村在西,稱“西宋莊”![詳細]
徐呂村~234村莊
傳明代前,此地就稱為“徐呂”,因徐、呂二姓人家居此而得名。明初,吳家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村名仍稱“徐呂”![詳細]
蒲被村~235村莊
傳元末明初朱元璋三洗懷慶府時,村遭洗劫。爾后,一些人躲于蒲草叢幸存的人,就地鏟草筑房,另立新莊,稱“蒲被”![詳細]
姚莊村~236村莊
傳明初,姚家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村名“姚莊”![詳細]
董楊門村~237村莊
宋代時期,有宋朝兵馬在此地扎營安寨,后形成村莊,因當(dāng)時楊家將聞名,人們以為是楊家將在此,故稱名為“楊門”。明初,董家從山西長治縣南關(guān)遷來,明永樂四年(…[詳細]
鄭楊門村~238村莊
宋代時期,有宋朝兵馬在此地扎營安寨,后形成村莊,因當(dāng)時楊家將聞名,人們以為是楊家將在此,故稱名為“楊門”。明代,張家居此,取名“張楊門”,明末,張楊門…[詳細]
訾楊門村~239村莊
宋代時期,有宋朝兵馬在此地扎營安寨,后形成村莊,因當(dāng)時楊家將聞名,人們以為是楊家將在此,故稱名為“楊門”。明初,訾家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取名“訾楊門”,…[詳細]
任楊門村~240村莊
宋代時期,有宋朝兵馬在此地扎營安寨,后形成村莊,因當(dāng)時楊家將聞名,人們以為是楊家將在此,故稱名為“楊門”。明初,任家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取名“任楊門”![詳細]
前崔莊村~241村莊
傳唐代前有姬、崔兩姓村民居此,而崔家戶大人多,稱崔家莊。明初又有崔姓遷來,繁衍至清代漸向蚰蜒澇河北擴莊,此村在南,稱前崔家莊,后簡稱前崔莊![詳細]
后崔莊村~242村莊
傳唐朝代前有姬、崔兩姓村民居此,而崔家戶大人多,稱崔家莊。明初又有崔姓遷來,繁衍至清代漸向蚰蜒澇河北擴莊,稱后崔家莊,后簡稱后崔莊。…[詳細]
刁李莊村~243村莊
傳明初,李家兄弟從山西洪洞縣遷來,長兄居此,取名“刁李莊”。弟遷武陟,取名“刀李莊”。兄弟倆用“刁”、“刀”冠姓,以示區(qū)別紀念![詳細]
米莊村~244村莊
傳明初,米家從山西洪洞縣遷此成村,取名“米莊”![詳細]
西王村~245村莊
明代前稱“西王村”。傳因村西有一白龍王廟而得名。明洪武年間,張、尹、劉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村名仍用“西王村”,后簡稱“西王”![詳細]
東王里村~246村莊
此地是商末冀州候的故里,后人們把侯與王同稱,有了王里的稱名。因年代久遠,形成了東、西、南三個王里村,此村在東稱“東王里”![詳細]
西王里村~247村莊
此地是商末冀州候的故里,后人們把侯與王同稱,有了王里的稱名。因年代久遠,形成了東、西、南三個王里村,此村在西稱“西王里”![詳細]
南王里村~248村莊
此地是商末冀州候的故里,后人們把侯與王同稱,有了王里的稱名。因年代久遠,形成了東、西、南三個王里村,此村在南稱“南王里”![詳細]

地名由來:

傳明代前此村舊址在今莊東南簡易公路東側(cè),稱前東留,北有后東留。明初黃信一家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在廢墟上建村,取名黃崗(后東留易為東留)。后因澇洪沖村,西遷至小史莊(今莊址),先稱小史莊,明末為紀念黃信一家更名為黃莊。

基本介紹:

黃莊鎮(zhèn)位于溫縣西北部,地處鄭州、洛陽、焦作“中原金三角”腹地,北與沁陽市交界,距溫縣、沁陽兩城各10公里。境內(nèi)馬武線貫通南北,北接溫濟路,南聯(lián)獲軹線。全鎮(zhèn)轄22個行政村,2.5萬人,3.6萬畝耕地,總面積40平方公里。2000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小城鎮(zhèn)建設(shè)重點鎮(zhèn)。目前,全鎮(zhèn)擁有各類工業(yè)企業(yè)100余家,造紙、制鞋、機械電子、食品加工四大產(chǎn)業(yè)支柱已經(jīng)形成。

文化旅游:

東韓村遺址

東韓村遺址位于溫縣城西北黃莊鎮(zhèn)東韓村北地,以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為主,兼有少量龍山文化。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0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層深約1.2米,遺物以仰韶時期泥質(zhì)紅陶為主,

西虢李豐良舊宅

西虢李豐良舊宅位于黃莊鎮(zhèn)西虢村,年代為民國。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西虢李豐良舊宅被公布為溫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牛林召牛家祠堂

牛林召牛家祠堂位于黃莊鎮(zhèn)牛林召村,年代為清。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牛林召牛家祠堂被公布為溫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槍會舊址

紅-會舊址位于黃莊鎮(zhèn)西王村,年代為抗戰(zhàn)。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紅-會舊址被公布為溫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常莊烈士紀念塔

常莊烈士紀念塔位于黃莊鎮(zhèn)常莊村,年代為1951年。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常莊烈士紀念塔被公布為溫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查看更多黃莊鎮(zhèn)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明弘治十五年(1502)屬禮義鄉(xiāng)。

清康熙十二年(1673)分屬太平鄉(xiāng)、禮義鄉(xiāng)。

1950年屬四區(qū)。

1952年屬五區(qū)。

1955年屬南韓村中心鄉(xiāng)。

1956年撤銷中心鄉(xiāng),設(shè)立黃莊鄉(xiāng)。

1958年改為黃莊公社。

1959年并入林肇公社。

1962年由林肇公社析設(shè)黃莊公社。

1983年稱黃莊鄉(xiāng)。

1996年設(shè)黃莊鎮(zhèn)。

2005年撤銷林肇鄉(xiāng)并入黃莊鎮(zhèn)。


還有1個地名與黃莊鎮(zhèn)同名:

以下地名與黃莊鎮(zhèn)面積相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