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孔集鄉(xiāng) | 隸屬:寧陵縣 |
區(qū)劃代碼:411423209 | 代碼前6位:411423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豫N |
長途區(qū)號:0370 | 郵政編碼:476000 |
轄區(qū)面積:約56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3.2萬人 |
人口密度:約57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5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李八莊村 | ~201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李八從山西遷此,居住黃河故堤南側(cè),故村名為李八莊。清咸豐末年又遷至黃河故堤北側(cè),村名未變。…[詳細] |
岳柴村 | ~202 | 村莊 | 清乾隆年間,古黃河流經(jīng),王氏在河南岸開店,名為王店莊,后來岳姓遷此居住,由于岳姓人數(shù)較多,1946年改名為岳莊![詳細] |
劉古堆村 | ~203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劉姓從山西遷此,在一個大堌堆上建村,故名劉堌堆![詳細] |
翟莊村 | ~204 | 村莊 | 明代,翟春揚從河北遷此,為人好善。去世后,鄰居給他立石碑,并取村名為翟春揚村。后來“春揚”二字省略,變?yōu)椤暗郧f”。后因翟姓增多,分成大翟莊和小翟莊,為…[詳細] |
王于莊村 | ~205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王志、王于遷此建村,故名王于莊![詳細] |
尤莊村 | ~206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尤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故名尤莊![詳細] |
蔣堂村 | ~207 | 村莊 | 清代,蔣氏從蔣老家遷此建村,后來建座祠堂,故名蔣堂。…[詳細] |
侯莊村 | ~208 | 村莊 | 清乾隆年間,侯氏從縣東關(guān)遷此建村,后兄弟二人分家,老大居住地叫大侯莊,老二居住地叫小侯莊。為大侯莊![詳細] |
史老家村 | ~209 | 村莊 | 據(jù)史姓家譜記載,元代,史姓從縣南史黃莊遷此建村,取名史莊。后來子孫繁衍,外遷各處,附近幾十里村的史姓都視為老家,故名史老家![詳細] |
呂雪盤村 | ~210 | 村莊 | 原名核桃園。清代,呂姓祖先呂雪盤病逝,其子孫為紀(jì)念他,把核桃園改為呂雪盤![詳細] |
桑莊村 | ~211 | 村莊 | 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因桑、柿樹較多而取名桑柿園。清道光年間,柿樹已無,而桑樹增多,改稱為桑莊![詳細] |
申宋吳村 | ~212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吳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取名吳莊。后來申、宋姓人口增多村大,故名申宋吳。…[詳細] |
黃樓村 | ~213 | 村莊 | 元代,黃氏從外地遷此建村,取名黃莊。后來建樓一座,更名黃樓![詳細] |
張子影村 | ~214 | 村莊 | 張氏家譜記載:十六輩祖先名諱張子影。子孫為了紀(jì)念他,故稱村名為張子影![詳細] |
商堤口村 | ~215 | 村莊 | 清代,商氏遷此建村,因位于黃河故道大堤口,故名商堤口。…[詳細] |
王橋村 | ~216 | 村莊 | 清同治年間,村名王莊。因村北邊有一條小河,耕田往返不便,王姓修建一座橋,故改名為王橋![詳細] |
三里莊村 | ~217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清代,從孔集遷出幾戶在此建村,因距孔集三里,故名三里莊![詳細] |
小孔集村 | ~218 | 村莊 | 清乾隆年間,以姓氏命名,坐落在黃河南岸。由于集市不大,故名為小孔集。后因黃水威脅,孔姓大戶帶集遷至南三華里處楮堌村,原名不變![詳細] |
孔西村 | ~219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原名楮堌村。唐貞觀十一年(637),孔子后裔褒圣侯孔得倫因祖籍在宋國,為避遼海兵亂,奉召遷此。死后建圣廟,漸成廟會,改稱孔家集。清咸豐年間筑寨,稱大孔…[詳細] |
辛莊村 | ~220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梅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取名梅村。清光緒年間,張氏從孔集遷此,改為張新莊,簡稱今名。…[詳細] |
張牌坊村 | ~221 | 村莊 | 原名七星村。據(jù)張氏家譜記載:張氏從蘭考縣遷此建村,逢集,故名張小集,后因唐代軍隊征東時,集市移至楮堌村(今孔集)。張氏的祖奶奶系清康熙皇帝的干閨女,其…[詳細] |
孔東村 | ~222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原名楮堌村。唐貞觀十一年(637),孔子后裔褒圣侯孔得倫因祖籍在宋國,為避遼海兵亂,奉召遷此。死后建圣廟,漸成廟會,改稱孔家集。清咸豐年間筑寨,稱大孔…[詳細] |
孔莊村 | ~223 | 村莊 | 清康熙年間,孔家富戶從孔集分出建村,取名孔莊![詳細] |
宋東村 | ~224 | 村莊 | 原名七姓村。有“吳楊張孟劉,宋李到兩頭”之說。明洪武年間,宋胡同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因德高望重,人們以他名為村名![詳細] |
宋西村 | ~225 | 村莊 | 原名七姓村。有“吳楊張孟劉,宋李到兩頭”之說。明洪武年間,宋胡同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因德高望重,人們以他名為村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唐貞觀年間,孔子后裔孔德倫奉旨遷至楮堌村,死后墓地建圣廟,逢集會,改名孔家集,后簡稱孔集。
基本介紹:
寧陵縣孔集鄉(xiāng)地處河南省豫東平原,位于寧陵縣東北15公里處,310國道、隴海鐵路橫貫東西,古宋河、朱劉溝流經(jīng)翟莊、王于莊、辛莊十余個行政村。全鄉(xiāng)轄28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總?cè)丝?.2萬人,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萬畝,土地肥沃,多為淤土和蓮花土,盛產(chǎn)小麥、棉花、酥梨、蔬菜等農(nóng)特產(chǎn)品,2003年全鄉(xiāng)工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2.43億元,其中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總產(chǎn)值1.42億元,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1.01億元,財政收入133.9萬元,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1515萬元。
孔集是千古名集,歷史悠久。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lǐng)導(dǎo)下,鄉(xiāng)黨委、政府一班人帶領(lǐng)全鄉(xiāng)干群高舉-理論偉大旗幟,按照“-”和黨的-精神為指導(dǎo),團結(jié)奮
歷史沿革:
唐代為褒圣侯孔德倫封地。
明為安寧鄉(xiāng)安四野。
1911年屬東北區(qū)。
1945年置孔集鄉(xiāng)。
1949年為四區(qū)。
1958年置寧陵縣孔集公社。
1960年屬睢縣。
1961年劃屬寧陵縣。
1983年8月改為孔集鄉(xiāng)并沿用至今。
區(qū)劃: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孔集鄉(xiāng) |